• 《全唐詩》卷二百九十六 卷296_1【富陽南樓望浙江風起】張南史南樓渚風起,樹杪見滄波。稍覺征帆上,蕭蕭暮雨多。沙洲殊未極,雲水更相和。欲問任公子,垂綸意若何。卷296_2【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張南史秋日金華直,遙知玉佩清。九重門更肅,五色詔......

  • 《新元史》卷九十六·志第六十三 ○輿服二△皇帝璽寶諸王以下印章牌面輿輅儀仗璽寶。中統二年,定用御寶制。宣命:一品、二品用玉,三品至五品用金。其文曰皇帝行寶者,即位時所制,惟用之誥敕。別鑄宣命金寶行之。至元六年,作玉璽大小十紐,其制未聞。天曆二年,作......

  • 《全唐詩》卷八百九十六大綱 卷896_1【漁父】李珣水接衡門十里餘,信船歸去卧看書。輕爵祿,慕玄虛,莫道漁人只為魚。避世垂綸不記年,官高爭得似君閒。傾白酒,對青山,笑指柴門待月還。棹警鷗飛水濺袍,影隨潭面柳垂絛。終日醉,絕塵勞,曾見錢塘八月濤。卷896_2......

  • 《魏書》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僣晉司馬叡大綱 僣晉司馬叡,字景文,晉將牛金子也。初晉宣帝生大將軍、琅邪武王伷,伷生宂從僕射、琅邪恭王覲。覲妃譙國夏侯氏,字銅環,與金姦通,遂生叡,因冒姓司馬,仍為覲子。由是自言河內温人。初為王世子,又襲爵,拜散騎常侍,頻遷射聲、越騎校尉......

  • 《舊唐書》卷九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大綱 ○姚崇宋璟姚崇,本名元崇,陝州硤石人也。父善意,貞觀中,任巂州都督。元崇為孝敬輓郎,應下筆成章舉,授濮州司倉,五遷夏官郎中。時契丹寇陷河北數州,兵機填委,元崇剖析若流,皆有條貫。則天甚奇之,超遷夏官侍郎,又尋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 《全唐詩》卷四百九十六 卷496_1【送狄尚書鎮太原】姚合授鉞儒生貴,傾朝赴餞筵。麾幢官在省,禮樂將臨邊。代馬龍相雜,汾河海暗連。遠戎移帳幕,高鳥避旌旃。天下屯兵處,皇威破虜年。防秋嫌壘近,入塞必身先。中外恩重疊,科名歲接連。散材無所用,老向瑣......

  • 通典 卷九十六 禮五十六 沿革五十六 凶禮十八 總論為人後議(周漢魏晉)周制,為人後者。子夏曰:"何如而可為之後?同宗則可為之後。何如而可以為人後?支子可也。"又曰:"為人後者孰後?後大宗也。曷為後大宗?大宗者,尊之統也。禽獸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筭焉",都邑之士......

  • 《漢書》卷九十六下·西域傳第六十六下大綱 烏壘,户百一十,口千二百,勝兵三百人。城都尉、譯長各一人。與都護同治。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渠梨,城都尉一人,户百三十,口千四百八十,勝兵百五十人。東北與尉犁、東南與且末、南與精絕接。西有河,至龜茲五百八十里。自武帝......

  • 《宋史》卷二百九十六 列傳第五十五大綱 韓丕師頏張茂直樑顥(子固)楊徽之(楊澈)呂文仲王著呂祐之潘慎修杜鎬查道(從兄陶)韓丕,字太簡,華州鄭人。父杲,晉開運中,為曲陽主簿,契丹攻城,陷沒焉。母改適他氏。丕幼孤貧,有志操,讀書於驪山、嵩陽,通《周易》、《禮記》,為人講......

  • 《金史》卷九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大綱 黃久約李晏李仲略李愈王賁許安仁樑襄路伯達黃久約,字彌大,東平須城人也。曾祖孝綽有隱德,號潛山先生。父勝,通判濟州。母劉氏,尚書右丞長言之妹,一夕夢鼠銜明珠,寤而久約生,歲實在子也。擢進士第,調鄆城主簿,三遷曹州軍事判官。......

  • 《宋史》卷四百九十六 列傳第二百五十五大綱 ◎蠻夷四○西南諸夷黎州諸蠻敍州三路蠻威茂渝州蠻黔涪施高徼外諸蠻瀘州蠻西南諸夷,漢牂牁郡地。武帝元鼎六年,定西南夷,置牂牁郡。唐置費、珍、莊、琰、播、郎、牂、夷等州。其地北距充州百五十里,東距辰州二千四百里,南距......

  • 《漢書》卷九十六下·西域傳第六十六下 烏孫國,大昆彌治赤谷城,去長安八千九百里。户十二萬,口六十三萬,勝兵十八萬八千八百人。相,大祿,左右大將二人,侯三人,大將、都尉各一人,大監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騎君一人。東至都護治所千七百二十一里,西至康居蕃內地五千......

  • 《樂府詩集》卷九十六 新樂府辭七範例 【系樂府十二首】唐·元結元結序曰:天寶中,結將前世嘗可稱歎者為詩十二篇,引其義以名之,總曰系樂府。知【思太古】東南三千里,沅、湘為太湖。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嬰孩寄樹顛,就水捕?鳥鱸。所歡同鳥獸,身意復何拘。......

  • 全唐詩 卷三百九十六 元稹 卷396_1「思歸樂」元稹山中思歸樂,盡作思歸鳴。爾是此山鳥,安得失鄉名。應緣此山路,自古離人徵。陰愁感和氣,俾爾從此生。我雖失鄉去,我無失鄉情。慘舒在方寸,寵辱將何驚。浮生居大塊,尋丈可寄形。身安即形樂,豈獨樂鹹京。命......

  • 《宋史》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大綱 史浩王淮趙雄權邦彥程鬆陳謙張巖史浩,字直翁,明州鄞縣人。紹興十四年登進士第,調紹興餘姚縣尉,歷温州教授,郡守張栻九成器之。秩滿,除太學正,升國子博士。因轉對,言:"普安、恩平二王宜擇其一以系天下望。"高宗頷之。翌日,語大臣......

  • 《舊五代史》 卷九十六(晉書) 列傳十一大綱 孔崇弼,唐僖宗宰相緯之子也。仕後唐,自吏部郎中授給事中,時族兄昭序繇給事中改左常侍,兄弟同居門下,時論榮之。崇弼,天福中遷左散騎常侍。無他才,但能談笑,戲玩人物,揚眉抵掌,取悦於人。五年,詔令泛海使於杭越。先是,浙中贈賄,每歲......

  • 全唐詩 卷二百九十六 張南史 卷296_1「富陽南樓望浙江風起」張南史南樓渚風起,樹杪見滄波。稍覺征帆上,蕭蕭暮雨多。沙洲殊未極,雲水更相和。欲問任公子,垂綸意若何。卷296_2「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張南史秋日金華直,遙知玉佩清。九重門更肅,五色詔......

  • 九十六星海深處是我家現代詩歌 星海深處是我家徐託柱啊媽媽閃光的星河是你的淚花從我離開你的懷抱你的'淚水已流了千萬年這滴淚變成了宇宙的瓊花這滴淚永駐了乾坤的神話啊媽媽星光的深處是我銘刻的家當我生生仰望你的目光你的囑託已經銘刻我的心上......

  • 唐會要卷九十六 契丹契丹居潢水之南。黃龍之北。鮮卑之故地。君長姓大賀氏。勝兵四萬三千人。分為八部。好與奚鬥。死無服紀。子孫死。父母晨夕哭。父母死。子孫不哭。餘風俗與突厥同。武德二年二月。遣使貢名馬豐貂。貞觀二十二年。......

  • 《遼史》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大綱 耶律仁先(撻不也)耶律良蕭韓家奴蕭德蕭惟信蕭樂音奴耶律敵烈姚景行耶律阿思耶律仁先,字糺鄰,小字查剌,孟父房之後。父瑰引,南府宰相,封燕王。仁先魁偉爽秀,有智略。重熙三年,補護衞。帝與論政,才之。仁先以不世遇,言無所隱。授......

  • 宋紀九十六 起柔兆敦牂正月,盡六月,凡六月 ○欽宗恭文順德仁孝皇帝諱桓,徽宗長子,母曰恭顯皇后王氏。元符三年四月己酉,生於坤寧殿。初名亶,封韓國公;明年六月,進封京兆郡王;崇寧元年二月甲午,更名烜;十一月丁亥,又改今名。大觀二年正月,進封定王;政和三年正月,加太保;......

  • 《全唐詩》卷五百九十六 卷596_1【感古】司馬紮九折無停波,三光如轉燭。玄珠人不識,徒愛燕趙玉。祖龍已深惑,漢氏遠徇欲。驪山與茂陵,相對秋草綠。卷596_2【贈王道士】司馬紮玉洞秋有花,蓬山夜無鬼。豈知浮雲世,生死逐流水。瑤台歌一曲,曲盡五煙起。......

  • 《宋書》卷九十六 列傳第五十六◎鮮卑 吐谷渾大綱 阿柴虜吐谷渾,遼東鮮卑也。父弈洛韓,有二子,長曰吐谷渾,少曰若洛廆。若洛廆別為慕容氏,渾庶長,廆正嫡。父在時,分七百户與渾。渾與廆二部俱牧馬,馬鬥相傷,廆怒,遣信謂渾曰:"先公處分,與兄異部,牧馬何不相遠,而致鬥爭相傷?"渾曰:"馬是......

  • 《宋史》卷九十六 志第四十九 ◎河渠六○東南諸水上開寶間,議徵江南。詔用京西轉運使李符之策,發和州丁夫及鄉兵凡數萬人,鑿橫江渠於歷陽,令符督其役。渠成,以通漕運,而軍用無闕。八年,知瓊州李易上言:"州南五里有度靈塘,開修渠堰,溉水田三百餘頃,居民賴之。"......

  • 《北史》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大綱 氐吐谷渾宕昌鄧至白蘭党項附國稽胡氐者,西夷之別種,號曰白馬。三代之際,蓋自有君長,而世一朝見,故《詩》稱"自彼氐、羌,莫敢不來王"也。秦、漢以來,世居岐、隴以南,漢川以西,自立豪帥。漢武帝遣中郎將郭昌、衞廣滅之,以其地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