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芙蓉樓記遊散文隨筆

芙蓉樓記遊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47W 次

近幾天温度回升,陽光姣好。朋友相約去黔陽古城,對遊山玩水一貫熱衷的我不假思索便一口應允。吃住行由他們全包,沒理由推託,帶了些洗換用品便上了路。由新化經懷化沿途的風光只領略了一邊便到了黔陽,心中略存遺憾,不過關係不大,咱返回時再看另一邊。

芙蓉樓記遊散文隨筆

車進黔陽迎面一幅標語;不去芙蓉樓,枉來黔陽城!哈!這廣告做的!用句時下的潮流語——我也是醉了!在路邊酒店塞飽了肚子便直奔廣告所指之處。

不幾分鐘車達目的,以前登過黃鶴樓、岳陽樓,登了也就了,發不出崔顥題詩在上頭和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感慨,只剩下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惆悵。此次登芙蓉樓,依我的惰性和文筆,估計登了還是登了,絕對不會給芙蓉樓添什麼彩,當然也不會留下農哥到此一遊的鐫刻。朋友在購票處買好票,我問了下價錢,得知一張70,心裏格登一下,一張門票差不多我一天的工資,好在不用我掏腰包,便不多去理論。 進山門時看到一副對聯:“地以人傳千載芙蓉今尚在 我生公後一江寒雨客歸來”覺下聯稍遜上聯,正在琢磨見朋友們漸去漸遠便趕緊跟上。走近隊伍時發現多了一人,原來山門有免費導遊,發現有團體參觀便主動講解,此時正在講芙蓉樓的歷史和人文掌故,原來這裏就是當年王昌齡送辛漸的地方,那句‘一片冰心在玉壺’ 的千古名句就產生在是處,怪不得山門旁大書地以人傳。

從山門前進百十來米右轉拾級而上便進了芙蓉樓,沒走多遠便見到了王昌齡的畫像,老夫子清瞿慈祥,一派大家風範。路人魚貫而過,我們一行在那駐足了幾秒,我裝模做樣的給畫像鞠了三個躬,張口向老夫子討靈氣,同行一位叫我別酸了,他要留着牙吃東西。眾人嘻笑着經過三兩廳堂幾叢修竹來至半月亭,該亭臨池而築,池如新月,故半月之名由此而得,此亭相傳為王昌齡撫琴處。亭中柱聯“魚游水底尋明月,樹插石縫遮青天”,為近代名人熊稀齡先生所撰。亭右往上有一玉壺亭,清道光二十(1840)年,黔陽辛丑狀元龍啟瑞匠心獨具,將“一片冰心在玉壺”七字合篆成一壺狀字鐫刻於碑立於亭中。蔚為雅緻。轉過玉壺亭步入西園,在陳列館正中有一根雕,導遊説上面雕刻有三十多個民間故事及一百多個人物、動物及精怪,是目前國內最大、故事最多、雕刻最精緻的三絕樹根精雕,看我們能辨認多少。這下哥幾個起了哄,非得要我來指認,弄得我只好眯起老眼搜腸括肚胡亂指認幾個,最後打拱作揖告饒才算收場。從陳列館出來至一處碑廊前稍事休息,一哥們見碑朗聲而讀,莫奈碑文皆為繁體且多行草,哥們朗讀時平均十字要發錯一聲,這下我來勁了,馬上及時大聲加以糾正,他讀了一會便閉了嘴,我説繼續繼續,您老不讀了怎麼讓我顯擺?他一記老拳打來,“我讓你得瑟!”哥幾個哈哈大笑起身而去。

芙蓉樓佔地不寬,三轉兩轉便回到了來處。那青一色的飛檐卷垛依林踞阜,倒是涵蓄淡雅,清秀宜人。雖無皇家園林之氣勢、蘇州園林之精緻,其地方風味卻甚是濃郁,被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蹟可能有點誇大,但那口懸掛於陳列館內鑄於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號稱江南第一的大鐵鐘卻頗具氣勢,若允許撞擊的話,絕對能‘夜半鐘聲到客船’。

出得門來準備離去,導遊忽然對我們説“那門票你們不要丟了,在我們黔陽,所有景點一票通”。哈哈,有這等好事?70塊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