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該如何教小學生寫作文

該如何教小學生寫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78W 次

讓孩子寫好作文,這是無數教師和父母的殷切期望。不僅僅因為作文在語文成績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更因為作文能力體現着孩子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等等,是孩子綜合素質的呈現。一般來説,作文更好的學生,往往是更愛閲讀,也更愛思考的。但孩子寫作文又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不僅很多父母感到愛莫能助、無能為力,就連一些專職語文教師也是束手無策、無可奈何。下面我們來看看該如何教小學生寫作文,歡迎閲讀。

該如何教小學生寫作文

出現這種情形的原因很多,現列舉其中幾種:一是寫好文章不容易,寫文章不像吃飯那樣拿筷子夾、往嘴裏喂就可以,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寫法,有規律可循但沒有萬古不變的祕訣和套路。二是文章是綜合素質的反映,不僅僅是碼字,不僅僅是筆頭功夫,僅僅依靠作文課是不行的。三是對文章的評價和認識不一,人們對文章好壞的評價不盡一致,作文水平難以評判。四是寫作需要獨立思考,而隨着互聯網的發展,一些學生習慣於照搬照抄,平時大搞“拿來主義”,考試時“兩眼望青天”,雷人之語不時出現。五是寫文章需要下慢功夫,作文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循序漸進,不像有的課程那樣可以很快進步,更不會立竿見影。

上述原因的存在,導致有的學生不會寫作文、不願寫作文,也導致有的老師不會教作文、不願教作文。如此看來,寫作文倒真的成了很多孩子成長路上的“攔路虎”,成了不可逾越的一道障礙了? 辦法總是有的。現從教師和父母的角度,對如何教小學生寫作文談幾點建議:

一、激發孩子對寫作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從哪裏來呢?有的人説是天生的,比如運動員的孩子往往對運動更有興趣,藝術家的孩子往往對藝術更感興趣。從教育的規律來説,的確不能忽視一個人的天賦,也就是一生下來就具有的某種別人難以比擬的條件。完全不講先天條件也是不客觀的。但更應該承認,先天和後天是密不可分的。運動員的孩子之所以對運動更有興趣,除了天生的好筋骨,還與父母無形中傳遞的體育文化有關。藝術家的孩子也是如此。

這麼來説,是不是作家的孩子就更喜歡寫作呢?可能會,但是也不一定。那麼怎麼提起興趣呢?以我的理解,興趣應該從孩子能發現一件事物的樂趣並從中取得一定的成績而得來。孩子的上進心與虛榮心是相互交織的,彈琴的孩子過了級,運動的孩子得了獎,畫畫的孩子作品展出了,寫作文的孩子文章發表了,都可能進一步激發孩子的興趣。

如何激發孩子寫作文的興趣呢?關鍵在兩個方面:一是努力告訴孩子寫作文沒什麼可怕的,寫作文不就是把自己想説的.話用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嗎?既然説話並不可怕,那寫作文有什麼可怕的呢?二是發現孩子作文中的閃光之處。

我有一個親身經歷,小學六年級時寫一篇介紹自己教室的作文,當時我寫了900多字,密密麻麻好幾頁。記得我在描寫教室的不同方位時,特別以電線的走向為線索。電線從門口接入,從牆上一直延伸到天花板上,我描寫的位置也是從門口開始,然後是牆上,然後是天花板。我還特別寫了教室後面放的竹笤帚(當時每個同學都要參加大掃除,所以每人有一把笤帚),由於笤帚佔了很多面積,使得走道很窄,座位的前後距離也很窄,當時我寫了一句話:“座位之間很緊湊,沒有太大距離,就好像我們這個班級的每個人都緊緊團結在一起”。後來,這篇作文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老師還特別提到我以電線的走向為線索很巧妙,用座位距離近表示班級團結也很巧妙。

對文章的作者來説,最大的欣慰就是自己在文章中的用心被人感受到了。我舉這個例子,不是説那篇作文一定寫得有多好,而是要時刻注意發現孩子作文中的閃光之處。哪怕一個詞語、一句話寫得好,也應該進行必要的鼓勵。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作文整體上不太好就一棍子打死,那樣的話只能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是寫不好作文的,久而久之,就越來越沒有興趣,越來越不願意努力了,那樣距離寫好作文就越來越遙遠了。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説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和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這句話很深刻,適用於教育的全過程,對於教授孩子寫作文這件事情,同樣非常有用。

二、鼓勵孩子進行口頭表達

前面已經提到,説話和寫文章是相通的,都是語言的表達。能説會道的人寫起文章來也不會太差,但會寫的人卻不一定善於説。從這個角度來説,説話比寫作還要困難一些。有的孩子很會説話,甚至時刻都想表現自己,但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願意説話,這可能與家庭環境有關,也可能與怕説錯話挨批評有關。

要鼓勵孩子寫作,一定要鼓勵孩子説話。鼓勵孩子説話,就是鼓勵孩子表達,口頭表達的能力提高了,書面表達的能力自然會相應的提高。這裏,要特別注意的是,有的孩子因為害怕在課堂上或公共場合説話,一站起來就臉紅,感到手足無措,或者低着頭,或者説話的聲音很小,或者很擔心回答錯了問題。而其他的同學很有可能會嘲笑他,那樣這位同學就會更加膽小、更加不敢説話了。

對於這種情形,老師應該進行必要的提醒。提醒其他同學不要笑話這位同學,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就會説話的,都要經過後天的訓練。嘲笑其他的同學,就是嘲笑自己,而答錯問題,更是經常的事情,更沒有必要嘲笑。對説話小聲地同學,應鼓勵其大聲説,多説幾遍,多訓練幾次,慢慢地他就會習慣於用洪亮的聲音回答老師的問題。

看起來,這是孩子説話大聲了,實際上是他的膽子更大了、自信心增強了、他的內心世界被打開了,他更敢於表達自己了。對於孩子説得不對的地方,也不要進行武斷的批評,想辦法先肯定,再提出不足的地方,使其願意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而不是害怕出錯而選擇躲避和退縮。總之,進行課堂討論,鼓勵孩子説話,很有必要。

三、注意因材施教。

孔子告訴我們要因材施教,從哲學上來看這叫掌握矛盾的特殊性。對於教師而言,永遠需要處理好一視同仁與因材施教的關係。一視同仁,指的是在紀律約束、學習要求和客觀公正的態度上要一致,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偏心。而因材施教,則是指老師應注意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提出不同的具體要求和標準。

據《論語·先進》記載:孔子的兩個弟子,一個叫子路,一個叫冉有,兩個人在政治方面都頗有成就。有一次子路問孔子:“聞斯行諸?”這意思是聽到了好的事情就馬上實行嗎?孔子回答:“不行,有父兄在世,怎麼聽到了就馬上實行呢!”意思是要考慮家庭情況,看父兄是否同意。然而,當冉有去問這同一個問題時,孔子就很肯定地回答説:“聽説了就要實行!”

孔子截然相反的回答使得另一個弟子公西華大惑不解,於是就去問孔子。孔子説:“求(冉有)也退,故進之;由(子路)也兼人,故退之。”這是説,冉有比較懦弱,所以我就鼓勵他,推他走快一點;而子路個性好勝,所以我就有意抑制他,讓他緩和一些。孔子就是根據學生的個性,在回答問題時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的。可見,因材施教是無處不在的。不論是在看待學生的優勢與不足上,還是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以至在回答不同性格的學生的問題上,都能體現出來。

就教小學生寫作文而言,因材施教的具體情形也有很多。比如,有的孩子寫作文很慢,就應該鼓勵他果斷下筆,不要有太多顧慮,一邊寫一邊想;有的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就寫,結果只有速度沒有質量,就應該鼓勵他多想一想,想得差不多了再寫。有的孩子本來就喜歡寫作,就應該鼓勵他參加投稿,多向其他人學習;有的孩子很少寫作,就應該鼓勵他每個週末自己寫一篇小作文。有的孩子只會細節描寫,不會概括,就應該鼓勵他在描寫之後要適當的概括;有的孩子很會概括,但不擅長細節描寫,就應該鼓勵其多觀察身邊事物,把細節寫得生動一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四、鼓勵孩子在生活中積累、觀察和思考。

對於成年人來説,寫文章就是寫思想。對於孩子來説,寫作文離不開所見所聞,但同樣是寫思想,因為記錄所見所聞的過程中,同樣離不開自己的思考。孩子的思想同樣不是天生就有的,有的來自於書本,有的來自於老師和父母的傳授,有的來自於電視、網絡等媒介,有的來自於自己在生活中的經歷和觀察。這些來源都離不開積累、觀察和思考。

如何引導孩子在寫作中積累、觀察和思考呢?我們分別來看。所謂積累,就是注意背誦一些好句子、好段落,唐詩宋詞、名人名言也可以。摘抄很有必要,因為語言的訓練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不是一下子就會變得豐富的。

應當鼓勵孩子在作文中運用語文課本中所學到的論語、詩詞和比較好的句子,這既是對所學的消化,也有利於提高作文水平。所謂觀察,就是引導孩子時時留心。比如,孩子參加六一兒童節的活動,就可以觀察這個活動有哪些人蔘加,有哪些具體活動,大家的心情如何,現場的佈置如何等等。又比如,帶領孩子去參觀一處名勝、一座大橋、一個集市,就可以佈置任務,要求孩子儘可能的觀察這些事物包括哪些內容,哪些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等。

所謂思考,就是引導孩子結合學習想一些問題。比如,某某同學是優秀少先隊員,就要思考他有哪些事蹟,為什麼感人,我們應該怎麼學習他。比如,自己被老師批評了,也應該想一想自己為什麼做得不對,應該怎樣改正。再比如,有一篇作文寫得好,為什麼寫得好,自己是怎麼做的,有什麼經驗以後還可以用等等。經常想問題,在寫作的時候自然就有話想説了。從無話可説到有話想説,從沒有想法到有想法,這是一個巨大的跨越和進步。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子,都需要不斷經歷這樣的成長過程。

五、傳授寫作的一般技巧。

文無定法但是有章可循。古人説,嬉笑怒罵皆是文章,這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境界。對大部分人來説,規規矩矩地把一件事情或一項事物説清楚,能滿足人的需要,或讓人感到心情愉悦、有所觸動的,就是好文章。

一般來説,寫作的技巧無非從語法、邏輯和修辭等方面來看。語法,就是文字和用詞是否正確,前後搭配是否恰當,語句是不是通順。如果把褒義詞用成了貶義詞,一般情況下是不恰當的,反之亦然。如果一個段落有好幾個意思但只有一個句號,一般情況下也是不恰當的,因為沒有斷句。

邏輯,就是文章前後是不是矛盾。比如有的同學描寫春遊,開篇寫道“今天天氣真好,萬里無雲”,而在遊玩的過程中,又“看到天上飄着朵朵白雲”,這就是邏輯問題。

修辭,是為了修飾文字而採用的手法,這對小學生寫好作文尤其重要。對小學生來説,有幾種修辭是可以常常採用而又每每收效良好的。比如,比喻的修辭。這是最常用的,無論是形容顏色還是形狀,都常常採用。

在形容油菜花時,就可以説,“好大一片油菜花,好像一片黃色的海洋”;比如,引用的修辭。無論是引用古詩詞還是名人名言,都會給作文加分,因為這代表了作者的積累。而且,一首詩詞和一段名言之所以能流傳下來,往往因為其語言精煉、思想深刻。比如,排比的修辭。用同樣的句式寫幾句話,往往會強化文字的表達效果。

城裏的孩子在寫去鄉下爺爺奶奶家的經歷時,就可以這樣描寫:“我從來沒有走過這麼遠的路,從來沒有看到過這麼高的山,從來沒有離開爸爸媽媽這麼遠……”比如,擬人的修辭。在描寫動物時經常可以採用,“在家門口,我看到小狗一路汪汪汪叫着跑到我身邊,驚慌的神情,在見到我後變成了驚喜,似乎要跟我説點什麼……”

需要注意的是,記敍文、議論文、説明文所常用的修辭是有所不同的。對於小學生來説,首先是寫好記敍文,就是把事情的過程説清楚;其次是寫好説明文,把一個東西介紹清楚。議論文和夾敍夾議的文章,是隨着年級的升高而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

六、向小朋友學習。

教學相長,此言非虛。任何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在向小學生教授知識和方法的同時,都應該注意向孩子學習。只要善於發現,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許多閃光之處。孩子看世界,往往有不一樣的獨特的視角。

有人寫了一本書,叫《孩子帶我看世界》。我想這本書的作者應該有兩層內涵:一是很多地方自己本來不會去,但是為了讓孩子去看看,自己也跟着去了。與其説是帶孩子看世界,不如説是孩子帶我看世界。二是成人和孩子看世界的角度是不同的,體會孩子的視角,感受他們的內心,成年人往往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或者會發現世界的不同側面。

如何向小朋友學習呢?根本上要依靠和孩子之間良好的溝通,能及時瞭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能感受孩子的天真活潑、童言無忌,能體會孩子陽光透明、純潔無暇的心靈,也能洞察他們幼小的喜怒哀樂。懂小孩才能愛小孩,懂小孩才能教好小孩。

對於孩子來説,有父母的傾聽才有表達的主動,有老師的欣賞才會有寫作的積極。如果父母和老師能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成長規律,經常換位思考,用孩子的思維和孩子對話,而不是將成年人的思維強加於孩子,往往能收穫意外的驚喜。在此過程中,孩子會感受到懂和愛。有了懂和愛,孩子的心靈世界會越來越健康、越來越開放、越來越積極。日積月累,又何愁寫不好作文呢?

如何教小學生寫作文,具體的策略和方法還有很多。從考試的角度來説,寫好作文還應注意一些細節,比如書寫工整、卷面整潔、層次清楚、前後呼應等等。但我想無論採用什麼具體的策略和方法,上述幾個方面都是值得注意並有所助益的。

説到底,教小學生寫作文,就是引導孩子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感受文章構思的美,進而感受中國文化的美,感受思想和心靈的美。言為心聲,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教小學生寫好作文,絕不只是為了考試分數的增加,更在於開發孩子的智力和思維,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