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府詩集》卷五十六 舞曲歌辭五 雜舞四【四時白紵歌】樑·沈約《古今樂錄》曰:沈約雲:‘《白紵》五章,敕臣約造。武帝造後兩句。’知【春白紵】蘭葉參差桃半紅,飛芳舞縠戲春風。如嬌如怨狀不同,含笑流眄滿堂中。翡翠羣飛飛不息,原在雲間長......

  • 《樂府詩集》卷二十九 相和歌辭四大綱 【吟歎曲】《古今樂錄》曰:張永《元嘉技錄》有吟歎四曲:一曰《大雅吟》,二曰《王明君》,三曰《楚妃歎》,四曰《王子喬》。《大雅吟》《王明君》《楚妃歎》,並石崇辭。《王子喬》,古辭。《王明君》一曲,今有歌。《大雅吟》《楚......

  • 《樂府詩集》卷六十七 雜曲歌辭七 【輕薄篇】晉·張華《樂府解題》曰:《輕薄篇》,言乘肥馬、衣輕裘,馳逐經過為樂,與《少年行》同意。何遜雲‘城東美少年’,張正見雲‘洛陽美少年’是也。主末世多輕薄,驕或好浮華。志意能放逸,資財......

  • 《樂府詩集》卷二十七 相和歌辭二 相和曲中【度關山】魏·武帝《樂府解題》曰:魏樂奏武帝辭,言人君當自勤苦,省方黜陟,省刑薄賦也。若樑戴暠雲‘昔聽隴頭吟,平居已流涕’,但敍徵人行役之思焉。齋天地間,人為貴。立君牧民,為之軌則。車轍馬跡,經......

  • 《樂府詩集》卷四十一 相和歌辭十六大綱 楚調曲上《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楚調曲有《白頭吟行》《泰山吟行》《樑甫吟行》《東武琵琶吟行》《怨詩行》。其器有笙、笛弄、節、琴、箏、琵琶、瑟七種。張永錄雲:未歌之前,有一部弦,又在弄後,又有但曲七曲:《廣陵......

  • 《樂府詩集》卷六十九 雜曲歌辭九 【車遙遙】樑·車喿攵車遙遙兮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君安遊兮西入秦,原將微影隨君身。君在陰兮影不見,君仰日月妾所願。知【同前】唐·孟郊路喜到江盡,江上又通舟。舟車兩無阻,何處不得遊。丈夫四方誌,女子安......

  • 《樂府詩集》卷九 郊廟歌辭九大綱 齊太廟樂歌《南齊書·樂志》曰:宋昇明中,太祖為齊王,令司馬褚淵造太廟登歌二章。建元初,詔謝超宗造廟樂歌詩十六章。永明二年,又詔王儉造太廟二室歌辭。其夕牲、羣臣出入奏《肅鹹樂》,牲出入奏《引牲樂》,薦豆呈毛血奏......

  • 《樂府詩集》卷三十八 相和歌辭十三 瑟調曲三【飲馬長城窟行】一曰《飲馬行》。長城,秦所築以備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飲馬。古辭雲: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言征戍之客,至於長城而飲其馬,婦人思念其勤勞,故作是曲也。酈道元《水經注》曰:始皇二十四年,使太子扶蘇......

  • 《樂府詩集》卷一十四 燕射歌辭二大綱 【宋四廂樂歌】王韶之《宋書·樂志》曰:王韶之造四廂樂歌五篇:一曰《肆夏樂歌》四章,客入,四廂振作《於鑠曲》,皇帝當陽,四廂振作《將將曲》,皇帝入變服,四廂振作《於鑠》《將將》二曲,又黃鐘、太蔟二廂作《法章》《九功......

  • 《樂府詩集》卷一十三 燕射歌辭一 《周禮·大宗伯》之職曰: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以賓射之禮親故舊朋友,以饗燕之禮親四方之賓客。《大行人》:掌大賓之禮、大客之儀以親諸侯,以九儀辨諸侯之命,等諸臣之爵,以同邦國之禮而待其賓客。上公饗禮九獻,食禮九舉......

  • 《樂府詩集》卷四十 相和歌辭十五大綱 瑟調曲五【門有車馬客行】晉·陸機《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雲:‘《門有車馬客行》歌東阿王置酒一篇。’《樂府解題》曰:曹植等《門有車馬客行》皆言問訊其客,或得故舊鄉里,或駕自京師,備敍市朝遷謝,親......

  • 《樂府詩集》卷二十二 橫吹曲辭二大綱 漢橫吹曲二【前出塞九首】唐·杜甫慼慼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齋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走馬脱轡頭,手中挑青絲。捷下萬......

  • 《樂府詩集》卷四十七 清商曲辭四大綱 吳聲歌曲四【春江花月夜二首】隋·煬帝《唐書·樂志》曰:《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堂堂》並陳後主所作。後主堂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常令何胥又善於文詠,採其尤豔麗者,以為此曲。知暮江平不動......

  • 《樂府詩集》卷一十一 郊廟歌辭十一大綱 唐享太廟樂章《唐書·樂志》曰:代宗寶應已後,續造享太廟樂章:獻玄宗用《廣運之舞》,肅宗用《惟新之舞》,代宗用《保大之舞》,德宗用《文明之舞》,順宗用《大順之舞》,憲宗用《象德之舞》,穆宗用《和寧之舞》,武宗用《大定......

  • 《樂府詩集》卷六 郊廟歌辭六 唐五郊樂章《唐書·樂志》曰:祀五方上帝五郊樂:祀黃帝降神奏宮音,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飲福用《壽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凱安》,送神用《豫和》。其《太和》......

  • 《樂府詩集》卷四十九 清商曲辭六大綱 西曲歌下【江陵樂】《古今樂錄》曰:《江陵樂》,舊舞十六人,樑八人。《通典》曰:江陵,古荊州之域,春秋時楚之郢地,秦置南郡,晉為荊州,東晉、宋、齊以為重鎮。梁元帝都之有紀南城,楚渚宮在焉。古不復蹋踶人,踶地地欲穿。盆隘歡繩斷......

  • 《樂府詩集》卷八十六 雜歌謠辭四大綱 歌辭四【中興歌十首】宋·鮑照千冬逢一春,萬夜視朝日。生年值中興,歡起百憂畢。知中興太平運,化清四海樂。祥景照玉台,紫煙遊鳳閣。古碧樓含夜月,紫殿爭朝光。彩墀散蘭麝,風起自生芳。齋白日照前窗,玲瓏綺羅中。美人掩......

  • 《樂府詩集》卷八十三 雜歌謠辭一 言者,心之聲也;歌者,聲之文也。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夫欲上如抗,下如墜,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鈎,累累乎端如貫珠,此歌之善也。《宋書·樂志》曰:黃帝、帝堯......

  • 《樂府詩集》卷一十五 燕射歌辭三 【週五聲調曲】庾信曲序曰:元正饗會大禮,賓至食舉,稱觴薦玉。六律既從,八風斯暢。以歌大業,以舞成功。古【宮調曲五首】氣離清濁割,元開天地分。三才初辨正,六位始成文。繼天爰立長,安民乃樹君。其明廣如日,其澤厚如雲。惟昔我......

  • 《樂府詩集》卷九十五 新樂府辭六 樂府雜題六【長安羈旅行】唐·孟郊十日一理髮,每梳飛旅塵。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萬物皆及時,獨餘不覺春。失名誰肯訪,得意爭相親。直木有恬翼,靜流無躁鱗。始知喧競場,莫處君子身。野策藤竹輕,山蔬薇蕨新。潛歌歸去......

  • 《樂府詩集》卷七十五 雜曲歌辭十五 【三台二首】唐·韋應物《後漢書》曰:蔡邕為侍御史,又轉持書侍御史,遷尚書。三日之間,周曆三台。馮鑑《續事始》曰:樂府以邕曉音律,制《三台曲》以悦邕,希其厚遺。劉禹錫《嘉話錄》曰:三台送酒,蓋因北齊高洋毀銅雀台,築三......

  • 《樂府詩集》卷三十九 相和歌辭十四大綱 瑟調曲四【大牆上蒿行】魏·文帝《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有《大牆上蒿行》,今不歌。知陽春無不長成,草木羣類,隨大風起。零落苦何翩翩。中心獨立一何煢,四時舍我驅馳,今我隱約欲何為。人生居天壤間,忽如飛鳥棲枯......

  • 《樂府詩集》卷六十八 雜曲歌辭八大綱 【浩歌】唐·李賀《楚辭》屈原《九歌》曰:望美人兮不來,臨風怳而浩歌。浩,大也。古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

  • 《樂府詩集》卷五十九 琴曲歌辭三 【昭君怨】漢·王嬙《樂府解題》曰:王嬙,字昭君。《琴操》載:昭君,齊國王穰女。端正閒麗,未嘗窺門户。穰以其有異於人,求之者皆不與。年十七,獻之元帝。元帝以地遠不之幸,以備後宮。積五六年,帝每遊後宮,常怨不出。後單于......

  • 《樂府詩集》卷四十八 清商曲辭五 西曲歌中【烏棲曲四首】樑·簡文帝芙蓉作船絲作糹乍,北斗橫天月將落。採連渡頭礙黃河,郎今欲渡畏風波。浮雲似帳月如鈎,那能夜夜南陌頭。宜城投泊今行熟,停鞍繫馬暫棲宿。青牛丹轂七香車,可憐今夜宿倡家。倡家高樹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