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雨巷》教案(精選10篇)

《雨巷》教案(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W 次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雨巷》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雨巷》教案(精選10篇)

《雨巷》教案 1

一、導入

我們在在前階段的學習中先後學習了聞一多的《發現》、郭沫若的《太陽禮讚》。這兩首詩歌都是屬於感情激烈奔放的愛國詩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風格截然不同的詩歌——戴望舒的《雨巷》。

二、作者介紹

戴望舒,原名戴朝實又名戴夢鷗,1905年出生於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我底記憶》,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災難歲月》一生留下了詩篇92首。《雨巷》寫於1928年,是詩人前期的代表作,這是一首既具有音樂美,又具有朦朧美的象徵詩。這首詩發表後,戴望舒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美稱。

三、朗讀此首詩,讀完後談談對這首的初步印象,可以結合前兩首詩來談。

這首詩的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明確:朦朧。整首詩都籠罩在朦朧的意境之中。作者為了能營造成這種朦朧的意境採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説是景物)?

明確:一共是6個,主要是三個意象(景物)。第一個是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並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祕、迷濛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悽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個是雨巷。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濛濛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結合自身住在衚衕的經歷)

第三個是丁香。整首詩説不清道不明的迷濛意境都來源於“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繫在一起。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為什麼要選用丁香?

明確: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着美麗、高潔和愁怨。《雨巷》中寫“一個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源於古詩李景詞“丁香空結雨中愁(《攤破沙浣溪沙》)全詞是:

手卷真珠上玉鈎,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峽望,接天流

李商隱有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獨自愁。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詩人們對着丁香往往傷春,説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徵。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詩中另外的物象還有籬牆。這個籬牆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淒涼的氛圍。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個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緒、動作、物態的詞。這些意象一起構成了全詩迷離飄渺的超然意境。

四、分析姑娘的象徵含義

在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是重要的一個意象,雨巷、油紙傘、丁香等意象都是為了表現女子的形象而服務的。那麼詩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象徵着什麼?

明確:詩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的一個姑娘,但這個姑娘同時又帶着淡淡的憂愁,正如作者所説的“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彷彿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時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連這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舊彷徨在這雨巷,仍舊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般的/結着愁怨的姑娘。“詩人將丁香般的姑娘寫得那般清雅,悽美、飄渺、哀怨,使這個雨巷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象徵着詩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詩人寂寞心靈的痛苦歌唱,詩人把美好生活虛擬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詩人明明看到了她,卻又無法走近她,象夢一樣來,又象夢一樣地飄逝。

五、藝術特色

1. 變幻文法結構,經過巧妙組合,實現由散文到詩的轉化。

《雨巷》令人歎為觀止的是作者絕妙地切割散文式長句而又渾然天成組成了現代詩的神形兼備的能力。以第一節為例: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詩人寫詩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結構,詩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對完整的語意組合,以某種詩藝標準做原則。此詩中詩人遵循的原則是語音,強調語音的節奏和音調,節奏有長短停頓,詩歌更注重語音的結構。

2.《雨巷》的音節特色

可以説《雨巷》在音韻,節奏方面所達到的神奇效果是這首詩最為突出的成就。

總體節奏:舒緩悠揚

①詩行的頓數基本為三頓,加上詩歌語言的音質配合,因此讀起來有舒緩悠揚的效果。

②單字頓都設置在詩行的的行首。韻律詩停頓時值需基本一致,而詩行間停頓稍長,節與節之間停頓更長,《雨巷》單字頓放行首,一開始就拉長了這個字的韻尾,起着一種強調、舒緩的效果。

③復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節為例“象我一樣”“象我一樣地”第四節“象夢一般地”“象夢一般地悽婉迷茫”等連貫上下句式,可以説是詩歌內在的巧妙拉長,形成了詩歌迴環疊唱的效果,使閲讀時有起勢—強調—飛躍的遞進效果。復沓藝術運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第二本詩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尋夢者》如“夢會開出花來的/夢會開出嬌妍的花來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吧”復沓也表現在《雨巷》首尾兩節上,從而使詩歌節奏顯得整齊和諧。

④詞的重疊運用

有時在同一行詩中,如“悠長,悠長”,有時在兩行詩的隔開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時在詩節的分開處,如二、三節間的“彷徨”。

詞的重疊把時值相同的頓復沓化了,從而形成了舒緩悠揚的節奏。《雨巷》在音節運用上又是靈動、變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2. 詩歌的押韻

《雨巷》共7節,每節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覆出現形成了一種悠長的旋律,這樣的音質就同詩人追求的幽深空濛的意境,悽婉徘徊情調很好地融合起來。這也是音節要舒緩悠揚的原因所在。詩歌的外在形式是要為詩歌所要表達的意境和內容而服務的。

3.不但使用“ang”的韻尾、用音節的舒緩悠揚來增添幽深空濛的意境,而且在修辭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來增添幽深空濛的意境。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這句是排比。這幾句字數相同,結構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非常嫵媚,但卻帶着淡淡的憂愁,表現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難以實現的惆悵。同時反覆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濛的意境。

3. 詩歌的用詞。

《雨巷》在用詞上也別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濃的帶有情緒色彩的雙音詞,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悽婉、頹圮,憂愁等藉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

彷徨、芬芳、惆悵這些雙聲疊韻詞本身就代表着音韻和節奏,把它們巧妙地放在詩行中,形成了精巧優美,舒緩湧動而又迷濛空靈的意境。

《雨巷》教案 2

教學目標:

1.朗讀品味,咀嚼詩歌語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徵意義。

2.激活學生感知、想象、體驗、認識等潛在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詩情的領悟是難點與重點;

2.意象的把握與體味。

教學方法:

1.朗讀感悟法。

2.問題法。

3.演繹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雨巷》歌曲,把學生帶入詩歌情境。聽的過程中簡單瞭解作者及知識背景。

二.朗讀,整體感知

1.集體朗讀,初步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

(1)問:讀完這首詩歌,你體會到作者的一種基本感情是什麼?

低沉幽怨(詩歌的基本感情往往稱只之為基調)

(2)問:怎樣才能讀出這種憂傷的感情呢?

2.學生配樂朗讀並點評(注意表現低沉幽怨情感的關鍵詞語和句子)

3.聽錄音,進行內容理解,引導學生感受意象美。

整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富有美感卻又充滿憂傷的意境。

重點:理解和欣賞意象

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就是意象。(可結合熟悉的詩歌簡單瞭解意象)

這首詩寫得比較朦朧,詩裏我們看到的不是具體鮮明的景物和人物,一切都是朦朦朧朧、飄忽不定的,但我們可以從詩裏看到許多意象,並感覺那朦朧飄忽的,纏綿哀怨的意境。可輕聲朗讀全詩,分組討論,這首詩歌描寫了哪些意象,你認為哪些意象寫得最好?為什麼?

教師可提示理解和鑑賞方法:

①分析意象包含了那些哪些信息?(意象本身有什麼樣的特點?)

②結合全詩的內容去分析理解。

雨巷。那幽深彎曲,窄得只能容下一人一車的小道,班駁古老,給人一種神祕感,具有特殊的魅力。在江南小鎮,這樣的小巷隨處可見,但在詩人的筆下卻是那樣的“悠長、寂寥”,它與淒冷的雨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個狹小陰暗的空間,似乎小而有形,又似乎大而無邊,傳遞無限的愁緒和哀愁。我們可以把它“虛化”成一條“追求之路”,懷者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中徘徊不前,讓人不禁發問:“我”期待什麼?

丁香。明確:丁香形狀像結,單薄細弱,一般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淡紫色或者白色,顏色不輕佻,經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憂愁的象徵。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丁香花雖美,卻易凋謝,詩人將這種美賦予姑娘,“丁香一樣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所以姑娘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獨自愁。”李商隱

(可啟發學生思考)詩人為什麼要用丁香,而不説牡丹一樣的姑娘呢?

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並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

籬牆。“頹圮的籬牆”,是淒涼的,衰敗的。(為什麼是消失在了頹圮的籬牆,而不是別的什麼地方呢,比如寬闊的大路呢?)和全詩其它意象共同構成迷離意境;詩人所處的時代的象徵,正是這個時代才促使詩人希望遇到丁香姑娘。)

4.在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是一個重要的意象,雨巷、油紙傘、丁香等意象都是為了表現女子的形象而服務的,那麼,姑娘象徵着什麼呢?有人認為“姑娘”就是“我”,有人認為“姑娘”相當於“我”心中的理想,還有人認為,“姑娘”就是“姑娘”。你有什麼看法?(允許多樣化解讀)

“姑娘”當然是有象徵意義的,那麼,“姑娘”象徵什麼呢?“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詩人的理想,他的彷徨追求,就是為了尋找“姑娘”——理想。他追求到的“姑娘”——理想了嗎?“姑娘”可望不可即,追求雖執著,但“道阻且長”,“姑娘”永遠“宛在水中央”。這就給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塗上了一層悲劇色彩。如果詩中的“我”是以為沉醉愛情中的青年,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嗎?或許她的家就在盡頭,或許她只是從巷子裏經過,誰知道呢?有時侯,抒情詩中的主人公往往局勢詩人自己,詩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補充。從這一角度來説,詩人和“姑娘”是二位一體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即“我”是實實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中的“我”。未來的“我”或“另一層面的“我”。

5.口頭表達:請描述一下你心中的“丁香姑娘”的形象。

6.簡要分析藝術特色:詩中重疊和反覆手法的反覆運用構成了聲音和感情的迴環往復,強化了節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

7.課堂小結:這首詩反映了當時作者苦悶壓抑的心情,作者通過優美的語言,唯美的意象,創設出了一個令人感到幽怨的已經,可以看出,不是因為丁香,不是因為姑娘,而是緣於作者的心情。在這樣大的背景下,在這樣的心情下,我們沉歌雨巷,我們注目雨巷,雨巷的定義,便展現出來了。雨巷悠長、寂寥,詩人在迷茫中感傷並有所期待,在現實與夢想中體驗痛苦眼和苦惱,也許這就是我們常説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雨巷》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現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討,掌握學習現代詩歌的方法,鍛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起對作家的尊重、對作品喜愛的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受現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難點】

體會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設置情境法。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播放《丁香花》,並順勢導入新課《雨巷》。

(二)知人論世,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2.教師配樂範讀全文,同學聽讀,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學生理解生字詞,體會語氣。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並指導學生如何斷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調以及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

學生按語文興趣小組分組討論PPT展示的問題串,10分鐘時間後,指名學生具體分析問題的答案。

1.本文描寫了哪些意象?創造了怎樣的意境?選取這些意象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姑娘象徵着什麼?

3.本首詩歌的情感主題是什麼?

4.賞析本詩的藝術特色。

(四)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再一次一起聆聽《雨巷》。

(五)小結作業,鞏固提高

1.師生共同總結。

2.舉辦詩朗誦比賽。

《雨巷》教案 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熟讀,教師的講解以及學生自己的理解,把握全詩的情感基調。

2、瞭解作家作品。

3、理解全詩的意象,初步學會鑑賞詩歌。

【教學重點 難點】

對詩歌情感基調的把握,理解全詩的意象。

【教學設想】

以朗讀為主,在熟讀基礎上背誦全詩,在討論與交流中,結合教師的分析解説,學生能夠把握詩的情感,理解詩歌的意象。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投影幾首現代詩《天上的街市》、《偶然》、《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遠遠的街燈明瞭,

好像閃着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着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着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閒遊。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們提着燈籠在走。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跡。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也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些詩有的是大家以前學過的,有的是我們沒聽説過的,還有我們聽説過但還沒真正接觸的。提起中國的新詩,我們不能不提起這些詩作的作者,郭沫若徐志摩、海子當然還有很多詩人,這些詩人就像明星一樣的璀璨奪目,他們的詩作到今天讀來都讓我們覺得意韻悠長。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戴望舒的《雨巷》,説起戴望舒,就會把他和雨巷聯繫在一起,的確,因為寫了《雨巷》,當時年僅22歲的戴望舒就被冠以雨巷詩人的美譽。

戴望舒,原名戴夢鷗,浙江金華人。中國著名的現代詩人,他的代表作還有《我用殘損的手掌》,詩集《望舒詩稿》《望舒草》《我底記憶》。

戴望舒的詩深得中國古典詩詞婉約詩風的遺韻,又受法國象徵詩派的影響,因而詩作呈現出孤獨抑鬱、消沉的特點。

(講述戴望舒的《雨巷》發表的故事,簡單介紹詩歌鑑賞的幾個方面)

二、課文分析

1、這篇課文大家應該很充分地預習了,那麼請大家來説説看,這首詩説了個怎樣的故事?

(思考並回答)

(總結回答)同學們都回答得很好,但是大家也發現了這麼一個問題,一首詩我們要説出它的內容總是顯得比較困難,但是如果我們要想説出詩的感情就比較容易了。的確,我們學詩,讀詩,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住詩的情感基調。

2、你從這首詩中讀出了什麼感情?

(思考回答)

朦朧 愁怨 悽清的等等。(答案不限)

(引導學生具體地説出這些情感,比如本詩寫了怎樣的人和事)

3、聽歌:《雨巷》(江濤)

注意結合自己的理解,體會詩的感情特徵。

4、學生自讀劃分節奏,可以選擇一個小節劃分節奏。

5、準備下節課表演背誦。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的內容

作者、作品、鑑賞的方法、詩歌的音樂美、結構美。

二、檢查朗讀以及背誦

(每一小組推薦一個人上台表演,教師給予點評,富有情感,聲情並茂。)

三、理解詩歌的意象

1、所謂的三分文章七分讀,在誦讀中我們能夠不斷地與作者進行對話,體會作品的情感意味,常讀常新,不斷獲得新的,全面的體驗。

(學習方法:本單元的詩歌學習也是以誦讀為主。)

(補充詩歌的音節美,結構美)

2、詩歌除了情感以外,它帶給我們的還有許多融入了作者感情的意象。而這些意象就構成了我們詩歌的意境,構成了詩歌的情感之美。

意象:是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情感的東西。就是指那些客觀的具體的事物帶上了人的痕跡,烙上了人感情印記。一句話,意象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觀情感的客觀事物。鑑賞時,必須先明確作者是要通過意象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情的。

3、本詩中有哪些主要的意象?

雨巷、丁香:

梅雨季節,江南的小巷陰沉潮濕,兩邊是寂寞的人家,間或有人匆匆走過,這一形象有很強的視覺衝突,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虛化為追求之路,懷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裏徘徊不前,讓人不禁發問,我的追求在哪裏?

丁香是古典詩詞裏常見的意象。(投影圖片)丁香花白色或紫色,一直以來就是純潔、高貴的象徵,丁香花顏色淡雅但不輕佻,姣好可惜花期比較短,容易凋謝。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丁香花傾注了許多情感,但是丁香總是和愁聯繫在一起。(看課後的練習四,齊讀課後詩與詞,明確丁香與愁的關係。在詩歌當中,固定的景物或者事物都有其比較固定的含義,比如梅花象徵高潔真情像梅花開遍,冷冷冰雪不能掩沒;松柏竹菊象徵堅強;雲象徵遊子;)

4、丁香與姑娘聯繫,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麼要將姑娘與丁香聯繫起來呢?丁香般的姑娘有什麼樣的象徵意義呢?

聯繫姑娘和丁香,是因為我心目中的姑娘具有丁香般的氣質,有丁香般的憂鬱、高貴和超凡脱俗的感覺。

姑娘的象徵意義可以有很多理解,可以指現實中的姑娘,她是我邂逅的女子;也可以是我的理想,在風雨飄搖的年代裏(1927年張作霖的北洋軍閥的統治),我的追求。甚至也可以是我自己。

四、總結全文

五、佈置作業

仔細閲讀課後練習四,思考並回答問題,這幾首關於丁香的詩詞有哪些共同及不同之處。預習《再別康橋》

《雨巷》教案 5

【教學目標】

1、認識詩人戴望舒。

2、品味揣摩詩歌中的重要意象,並分析其象徵意義。

3、過程與方法:教師範讀,指導學生反覆讀,品味詩歌舒緩悠揚的節奏。

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人論世,體悟作者情懷,引發共鳴,養成良好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誦讀與鑑賞

【教學難點】

意象的把握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誦讀法、比較法、交流式

【教學用具】

課件、mp3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丁香花》,學生談談聽後感受,引入丁香花。

(出示圖片,瞭解丁香花: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花為淡紫色或白色,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丁香是古典詩詞裏常見的意象:“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商隱《代贈》)“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浣溪沙》)它不僅是美的象徵,也代表了高潔、愁怨。所以説,丁香總是和“愁”聯繫在一起,而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作品《雨巷》也成功的運用並發展了丁香花意象。《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贏得了“雨巷詩人”的雅號。

二、研讀課文

(一)、走進雨巷——泛讀,瞭解作者、理清思路

(出示圖片)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復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法國象徵派影響。1928年開始創作現代派詩歌。著有詩集:《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影響,意象朦朧、含蓄。代表作是《雨巷》。後期(抗戰爆發後)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情感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嚮往,詩風積極、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殘損的手掌》。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分析作品思路。(學生討論)明確:

第1節:“我”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第2-6節:想象中的丁香般的姑娘從雨巷穿過,從“我”身旁飄過。

第7節:採用重章疊唱的形式寫出“我”的希望。

飄過過程:默默走近、走近-遠去-消失在盡頭

(二)、駐足雨巷——研讀,感受意象、探究情感

1.詩中有哪些主要的意象?它們各有怎樣的特點?(學生討論)明確:

油紙傘:復古、懷舊、神祕、迷濛

雨巷:悠長、寂寥、下着雨

丁香:美、高潔、愁怨

籬牆:哀怨、淒涼、衰敗

丁香般的姑娘:美麗、高潔、愁怨

我:彷徨、迷茫、寂寞

2.“一切景語皆情語”,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的心情應該是怎樣的呢?聯繫全詩,找出描寫“我”心情的詞語。(學生討論)

明確:獨自、彷徨、默默彳亍、冷漠、悽清、惆悵。這些詞語寫出了“我”是一個憂傷、迷茫的獨行者,但同時也有所追求,因為“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

3.(出示圖片)介紹本詩的創作背景。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二歲。一年多以前,他與同學杜衡、施蟄存、劉吶鷗一起從事革命的文藝活動,並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了黨的宣傳工作。1927年3月,還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過。“四一二”政變後,他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

4.結合詩中情節及雨巷、丁香般的姑娘、“我”三者的關係,你認為作者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思考其象徵意義。(學生討論)

明確: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丁香般結着愁怨的姑娘構成一種象徵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又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表層上是在寫對美好愛情的期待。深層上,是個人乃至一代青年人內心複雜情緒的象徵,一種美好理想得而復失的苦悶與彷徨。

(三)、流連雨巷——朗讀,品味語言、賞析技法

播放名家朗誦,用視聽的手段來展示詩歌意境,將詩歌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創設情境,增強學生對詩歌的主體感悟,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品味語言,理解詩人當時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交織在一起的心情,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本詩的意象。

1.(出示圖片)這些詞語是表示動作、情緒、物態的,選出你認為用得很好的來説説。

我:獨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悽清、惆悵

雨巷:悠長、寂寥、頹圮、哀曲、

丁香姑娘:結着愁怨、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憂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悽清、惆悵、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飄過、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到了、走盡、消散了……

(舉例分析)

“希望”,寫出了作者是有所追求的人。

“結着愁怨”,説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樣,有着憂愁,是為理想不得實現而憂愁。

“悠長、悠長”寫出了道路的漫長,“獨自”寫出了詩人的孤獨,“彷徨”寫出了詩人在那個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寫丁香姑娘外表的美麗,氣味的芳香,象徵着詩人理想的美好、高潔。

“走近”“飄過”“到了”“走盡”“消散了”等詞語,寫丁香姑娘飄然而來,又飄飄而去,象徵着理想的縹緲、空虛,由此可知詩人的傷感、迷惘。

2.(出示圖片)結構特點:共七個詩節,每節七行,每行長短不一;押韻位置錯綜變化;似斷實連的分節跨行。這樣寫的效果是什麼?(學生討論)明確:

使全詩迴盪着一種深沉而優美的旋律,細膩而傳神的暗示了詩人低迴、迷茫的心境。

3.思考探討雨巷在藝術上有什麼特點?(學生討論)明確:

①象徵手法,意藴深遠。表面上寫對一個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理想破滅後的惆悵,實際上卻象徵着當時一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狀態。

②音節和諧,節奏優美。全詩7節,每節6行,儘管句子有長有短,但詩句停頓很鮮明。

③詩中運用疊句、復沓、重唱等手法造成了迴環往復的旋律和宛轉悦耳的樂感,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氣氛。

因此葉聖陶盛讚這首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

三、延伸拓展

走出雨巷——選讀,比較閲讀,提升能力

都説《雨巷》這首詩美,音節美、意象美、意境美,在我看來,它的作者戴望舒本身就是一種美,在它身上體現着一種略帶着一絲憂怨的,苦苦追夢的執著美。

(出示圖片)比較:賞析《雨巷》與《浣溪沙》的異同。

浣溪紗【南唐】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鈎,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提示:從意象、意境、主旨、表現手法這幾個角度去比較。

相同點:都將丁香花作為主要意象;意境朦朧;都抒發內心的憂愁與惆悵;都運用象徵、比喻。

不同點:除了丁香花外,《雨巷》還選了“油紙傘”“雨巷”“姑娘”,《浣溪沙》還選了“落花”“青鳥”“綠波”;意境:《雨巷》以清幽為主,《浣溪沙》結尾氣象雄偉壯闊;主旨:《雨巷》主要抒發個人的憂愁與惆悵,《浣溪沙》主要表達作者對南唐國運的憂愁與感慨;表現手法:《雨巷》除象徵、比喻,還運用了排比,《浣溪沙》除象徵、比喻,還運用了擬人。

四、課堂小結

回首雨巷——熟讀,複習鞏固,達到背誦

有人説,這詩如中國的水墨寫意,只盡情地渲染情感,發散着自己憂愁與迷惘,“我喜歡你彷徨中的美麗,我銘骨你遺憾時的憂傷”。當你彷徨迷茫的時候,請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記得在那發黃的詩中,有一位美麗而憂傷的姑娘等着你。

佈置作業:請複述一下“我”和“丁香姑娘”之間的故事梗概,注意環境、景物、動作、肖像、心理等描寫方式的運用,不超過200字。

《雨巷》教案 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朗讀品味,咀嚼詩歌語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徵意義。

2、過程與方法:朗讀法,感悟法;激活學生感知、想象、體驗、認識等潛在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歌創造的朦朧迷離,低迴動人的意境。

[教學重點]: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歌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低迴動人的意境。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細雨如絲的江南,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紙傘和着雨的歎息,撐出了一個青年詩人在特定時代的哀婉的心曲。今日就讓我們共撐一把心靈之傘走近戴望舒,與詩人一道去領略雨巷的風景,去追尋丁香一樣的姑娘的芬芳。

二、作者簡介:

師:“雨巷詩人”的大名我們早已聽過,有誰明白作者的基本情景

作者介紹: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望舒是他給自我起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望舒是神話傳説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純潔而温柔,多情又瀟灑。(望舒即月神,飛廉即風神)戴望舒出生於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學的説法,屬於雙魚座。雙魚座的人浪漫柔情,以感情為生命的養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優柔寡斷,逃避現實。戴望舒就是典型的雙魚座性格。

有這樣温柔多情的筆名,又有這樣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筆下流淌出來的詩句也必然是細膩多情的,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欣賞這首《雨巷》。

三、朗讀感受,深入鑑賞,整體感知:

1、師配樂朗誦

學生聽朗讀錄音時,教師板書生字詞

巷道(Hang)街巷(xiàng)

彷徨(pánghuáng)彳亍(chìchù)

頹圮(tuípǐ)惆悵(chóuchàng)

籬牆(lí)

師:聽完這首詩你的感受和體驗到的作者的感情是什麼

明確:孤獨,寂寞,淒涼,痛苦,憂傷,彷徨等(感情基調)

是的,詩中沒有大江東去似的慷慨豪邁,也沒有涓涓細流似的輕快明麗,而是籠罩着一層淡淡的憂愁。

師:追問:那麼,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基調去朗讀呢明確:低沉幽怨

師:朗讀時還應注意什麼明確:停頓、輕重、節奏(沉穩舒緩)、語速(較慢)

生:齊聲朗誦

2、師:朗誦完詩歌,我們不約而同地感受到《雨巷》的魅力,那麼,你們覺得這首詩美在何處

明確:丁香一樣的姑娘很美

師:這個姑娘美在何處她長什麼模樣穿什麼衣服

師:看修飾語“丁香一樣的”,丁香是什麼樣的呢,有同學見過嗎(展示丁香圖片)

丁香介紹,又名紫丁香。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密集成圓錐花序,有淡雅細沉的香氣。丁香開花在暮春時節,詩人們對着丁香往往傷春,説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並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徵。

詩歌介紹唐代詩人李商隱《代贈》詩曰:“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南唐李璟的《浣溪紗》中有“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師:那麼,“丁香一樣的姑娘”會是什麼樣貌的姑娘呢

明確:憂鬱的纖弱的、優雅的、楚楚動人的、惹人愛憐的小家碧玉;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師:作者是怎樣寫這個姑娘的呢

明確:太息般的眼光,默默彳亍着,打着油紙傘,夢一般的飄過……

師:我想請同學們注意這把油紙傘。大家最早聽説油紙傘是在哪個故事裏

明確:《白蛇傳》。油紙傘出此刻白娘子初遇許仙的旖旎傳説裏,出此刻丹青繪就的江南煙雨中,出此刻少女玲瓏的舞蹈中,也出此刻歌曲動聽的`旋律中。不知不覺當中,油紙傘已經定格為美的背景、美的點綴。此刻,這把油紙傘出此刻丁香姑娘的肩頭,我們單隻看到傘,已經覺得它很美,那麼它點綴的姑娘呢必須更美了

師:油紙傘的出現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樣描繪春雨的

明確: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象牛毛、象花針、象細絲,密密地斜織着。

詩歌介紹宋人秦觀詞中這樣描繪春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宋代詞人賀鑄《青玉案》有詞雲:“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看來春雨也是一個惹人閒愁幾許的經典意象。何況這時詩人正在一個狹窄破舊、陰暗潮濕,青磚灰瓦,還有“頹圮籬牆”的小巷裏呢

四、結合背景,深入探究,詩歌意象

師:那麼,為什麼詩人會這麼憂傷呢詩人這低沉的傾訴,失望的自白難道純屬是個人的哀歎嗎

明確:背景介紹本詩寫於1927年夏,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先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們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期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雨後絢麗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提高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故:油紙傘未做具體的描述,給讀者以想像空間。油紙傘本身就有復古,懷舊,神祕,迷濛的特點。並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暮春,在寂寥的下着小雨,憑添了一份冷寂,悽清的氛圍。

籬笆牆頹圯---這個籬笆牆是頹圯的,讓人有種哀怨,淒涼的氛圍。

雨巷悠長寂寥狹窄---象徵着當時的社會環境,即黑暗沉悶的社會現實。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和活力。

丁香姑娘應當完美夢想的象徵。結着愁怨、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憂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悽清、惆悵、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飄過、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到了、走盡、消散了……哀怨、悽婉。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擦肩而過

丁香姑娘的美麗高潔

——完美的夢想和願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

——夢想難以實現

丁香姑娘的飄然離去

——夢想的幻滅

意象説明作者用雨巷、丁香、姑娘、油紙傘、頹圮的籬牆這幾個典型的意象,構成了一個陰冷迷濛破敗空寂的背景,給人的心理體驗是冷漠、悽清、又惆悵,準確的傳達出了“我”“憂傷”這種典型情緒。

師:詩人就是在現實與夢想的碰撞和失落中體驗痛苦、無奈、煎熬的提高青年,這彷徨、感歎、哀怨是現實的黑暗和夢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讓我們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夢想幻滅後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五、團體朗誦,再次感受這首美麗而憂傷的詩

《雨巷》的成功正在於戴望舒寫出了我們每個人都以往體驗過的一種感情,那就是“憂傷”。詩歌把詩人的感覺就是這樣傳輸給我們,使我們產生了與他一樣或近似的情感體驗。在文藝學上,這種情景叫共鳴。能讓讀者產生強烈共鳴的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能讓不一樣時代的人產生共鳴的作品,那就是偉大的作品了。

此刻,讓我們帶着詩人傳遞給我們的憂傷,走進那條細雨迷濛的小巷中,再次去體驗一下在細雨迷濛的小巷中彳亍獨行的妙處。(團體朗誦)

六、拓展訓練:

請同學們用第一人稱、散文的形式、詩的語言簡單的複述“我和丁香姑娘”之間的故事梗概:(注意環境、景物、動作、肖像、心理等描述方式的運用,不超過200字)

“我”:我在一個陰雨天,撐一把油紙傘,彳亍着,巷子陰暗而悠長,我的心境也被淋得濕漉漉的。我的心在期待着,期待着一位丁香一般的姑娘走來。奇蹟竟然發生了,她出此刻巷子的另一頭,也撐着一把油紙傘,穿着紫色的長裙,輕輕而來,如同一個紫丁香般的夢。這姑娘似乎給這寂寥的雨巷注入了生機,“我”似乎忽然抓住了期望。然而,她只是飄過了我的身邊,一個照面間,只投出了“太息般的眼光”,又靜靜地隱去。消了顏色,散了芬芳,眼光也沒留住。我感到冷漠、悽清、又惆悵。

“丁香姑娘”:我在一個陰雨天,撐一把油紙傘,彳亍着,巷子陰暗而悠長,我的心境也被淋得濕漉漉的。我心裏想着,或許會遇到一個着青色長衫的男子,戴着細黑邊眼鏡,高挑而又清俊。行在清冷的巷子裏,漸漸有一種孤寂從心底升起,我望着巷子的另一頭,他竟然來了,正是我想象的樣貌,看上去他是那樣的憂愁,也許他只是想遇着一位寧靜、美麗、多愁的女子,在相錯的剎那,讀她哀怨的眼神;相錯之後,讀她輕甩的髮梢。然後,以他多情的心靈作一篇淡紫色的詩章,登在某一報刊的某一個角落給那個不知名的女子,也送給自我一份悽美的靈感。如果不是這樣,我走過他的身邊的時候,他怎樣沉靜得如同一粒水滴。

七、結語:我們懷念戴望舒,不僅僅為他的詩,也為他的寂寞、他的幽怨、他的智慧。剛才我們虛擬了當時的情景,期望有一天,我們也能真的撐着油紙傘,在一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裏,去親身體驗和領悟他的憂鬱和傷情。

《雨巷》教案 7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感受戴望舒詩歌的音韻美。

2、品味意象,體悟詩歌朦朧幽婉的意境美。

3、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情境美。

【教學重點】

分析理解詩中“姑娘”、“我”等意象,及其象徵意味。

【教學難點】

對作品中“姑娘”含義的解讀及作者身上體現的執著美。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題法、討論法、點撥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北方的衚衕,滿目塵土,風起處颳着彌天的黃沙,上海的里弄,鱗次櫛比的人家,擁擠得喘不過氣,江南的小巷悠長而又寂寥,走過雪月風花,走過杏花春雨,走過丁香般結着愁怨的姑娘。有過夢,有過淚花,更有着怒放的紅芍藥。江南的小巷是一篇飄逸恬靜的散文。

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來體味江南巷之美,詩之美。

二、整體感知

1、自由朗誦全詩,正音: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頹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悵(chóu chàng)

2、現在請大家再放聲朗誦一下這首詩歌,請注意感情和節奏的把握。

3、提問:應該用什麼語調來讀?

幽怨、低沉。

教師總結:是的,詩中沒有大江東去似的豪邁,也沒有涓涓細流似的清麗明快,而是籠罩着一種淡淡的憂愁。

4、再請一位學生讀首詩。

5、朗讀指導:現在請大家欣賞一下全詩的朗讀,也隨着朗讀來看一看怎樣的江南雨巷。

注意:朗讀節奏、重音、語速。

(課件播放配樂朗誦)

三、賞美品美

1、品讀意象,體意境之美:

(過渡)舒緩的旋律,淡淡的憂傷,把我們帶到了迷濛的江南,如煙的雨巷。大家想一想,當你沉浸在憂傷之中時,是否想過是什麼因素造成了它的憂傷之美?

⑴ 請再放開聲音朗讀,邊讀邊思考。有想法和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

⑵ 學生自由發言:

點撥:丁香花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丁香為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詩人們對着丁香往往傷春,説丁香是愁品。在我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着美麗、高潔、愁怨。如李商隱的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璟的'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歸納學生髮言,幻燈片:

油紙傘:復古、懷舊,迷濛。

雨巷:悠長、寂寥、迷茫。

頹圮的籬牆:破敗、荒涼。

丁香:美麗、高潔、愁怨。

教師總結:看到油紙傘我們會想起斷橋,想起白娘子與許仙相會的旖旎傳説,想起丹青繪就的江南煙雨,想起少女玲瓏的舞姿,想起歌曲動聽旋律。“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淅淅瀝瀝的春雨滴落在油紙上,想起寂寥的音響,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髮披肩的女子從頹圮的籬牆邊裊裊走來,攜着一縷丁香花的幽香,載着一懷焉然極致的心事,有歎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悽然。我們彷彿置身於江南雨巷中,感受到一種幽深空濛、迷離縹緲的意境美。

2、誦讀詩歌,感音韻之美:

(過渡)有人説,詩是情感的鈾,語言的鑽石。的確,詩就像一條流淌的河,像一首繞樑的歌,當我們沉浸在“雨巷詩人”為我們營造的憂鬱悽美的意境中時,是否感受到另一種美呢?

⑴ 指名朗讀,讀出情感。

⑵ 提問:我們感受到詩的總體節奏是舒緩悠揚的,詩人是通過怎樣的語言處理造成的呢?

明確:

①、每行三頓。

②、單字頓都設在行首。

③、復沓手法的運用。

④、疊詞的妙用。

⑤、詩的押韻,每節押“ang”韻二、三次。

⑥、使用排比。

⑦、大量帶有很濃情緒色彩的詞:寂寥、愁怨、冷清、太息、悽婉、頹圮、憂愁。

⑧、雙聲疊韻詞:芬芳、彷徨、惆悵。

教師總結:這些手法的運用形成了一種悠長舒緩、低沉徘徊的旋律,營造了一種悽婉迷茫的意境,加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種音韻美。

3、探究意象,悟情境之美:

(過渡)文學欣賞中有一句經典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對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有不同的理解。這首詩中抒情主人公“我”彷徨在寂寥、悠長的雨巷就是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姑娘有何含義呢?

討論:《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詩。人們對這首詩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姑娘”就是“我”,有人認為“姑娘”相當於“我”心中的理想,還有人認為,“姑娘”就是姑娘,沒有其他意思。你有什麼看法?

點撥:

⑴ 根據本文故事情節看:

愛情詩。

⑵ 從詩歌傳統角度看:

理想。

屈原《離騷》“香草美人”象徵高貴的愛國精神;

郭沫若《爐中煤》“年輕女郎”意象象徵祖國。

⑶ 知人論世,課件顯示背景(“我”的補充──另一層面的“我”,將來的“我”)

教師總結:無論怎樣理解姑娘的形象,我們看到詩人最終都沒有放棄對姑娘的期望,沒有放棄對美與理想的孜孜追求,儘管在詩人求索的過程中有惆悵、迷茫、失落和感傷。所以,有人説戴望舒是一名略帶着一絲憂怨的尋夢者,在他身上體現着一種苦苦追夢的執著美。

四、結語

美是豐富多彩的,清麗明快是一種美,隱逸曠達是一種美,同樣舒緩低沉、憂鬱淒涼也是一種美,戴望舒的雨巷讓我們感受到了這種別樣的美。最後,讓我們再次走進戴望舒,走進他的雨巷。

(課件播放朗誦)

五、作業

試依照《雨巷》一詩的情境,展開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

《雨巷》教案 8

一、學習目標:

1、吟詠品讀,體味詩歌的情感

2、把握意象,鑑賞詩歌的意境

二、檢查預習:

1、檢查學案中自學導引部分,整體感知詩歌

展示學生的自學成果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

“讀”——反覆吟讀,體會感情

2、指導學生朗讀詩歌

三、合作交流,深入探究:(品味,感悟)

“品”——分析意象,賞析語言;“悟”——把握形象,加深理解:

1、本詩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詩中的意象並説説這些意象的作用

(雨巷,丁香,油紙傘,頹圮的籬牆等,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低沉,迷濛,悽美的氛圍)

2、用簡潔的語言表述本詩的意境

(本詩通過雨巷,丁香,油紙傘,頹圮的籬牆等意象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江南小巷的陰沉暗淡朦朧悽迷的`圖景,從而表達了作者哀婉,惆悵,悽迷,失落的情感)

3、品味下列詩句中劃線詞語或短語的好處

a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b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着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着冷漠,悽清,又惆悵

c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悽婉迷茫

d她默默的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e她靜默的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牆,走盡這雨巷

(例句分析a:反覆辭格的使用好處是起強調作用,強調雨巷的幽深和深邃,和哀怨的感情基調相吻合;形式上使語調舒緩)

4、詩歌中的姑娘留給你怎樣的印象?請結合詩句來賞析

(這是一位清新淡雅,楚楚動人,輕盈空靈,但又幽怨,哀婉,惆悵滿腹的江南女子的形象)

5、詩人為什麼希望逢着一位丁香一樣的姑娘而不是其他的姑娘?

(結合丁香花的特點和本詩的感情基調分析;結合本詩的意境來分析;結合詩人內心的情感來分析;深化到本詩的主旨)

四、拓展提高:

任選《雨巷》中你最喜歡的一兩小節改寫為散文,要求符合本詩的意境,字數100字左右

(要求:語言優美,意象全面,意境吻合,符合感情基調)

五、小結:

在這夢一般的歎息中,在那幽幽的眼神裏,我們欣賞完了戴望舒的雨巷,在詩歌的王國裏我們深刻的體悟到了悽美的哀怨,在繆斯的殿堂裏,我們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洗禮但是在生活中我們要走出迷茫的雨巷,走出迷惘的時代,走出這種迷濛的憂鬱,在生活中只要用心,就會尋找到心目中的那個美麗卻不憂傷的姑娘

再次聆聽專家的朗讀,感受詩歌的魅力

六、佈置作業:(二選一)

1、試比較《雨巷》和《再別康橋》,反覆誦讀兩首詩歌,來體味兩首詩的迴環往復的音樂美,寫一段賞析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一葦之航):

①品讀《詩經蒹葭》體味詩歌的節奏美

蒹葭【詩經·國風·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②背誦《再別康橋》第一節和第七節,體味詩歌迴環往復的音韻美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2、將下面的一段散文改寫成一首現代詩歌,要求符合情境,

冥色四合,倦鳥投林,歸家的牧童橫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着無韻的短笛我的書滑落在地上,看見他們遠去的背影,我想:我也該歸去了吧?然而關山重隔,雲水茫茫,我將歸往何處?

《雨巷》教案 9

一、 導入。

1、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戴望舒的《雨巷》,請大家翻開課本第6頁。(板書課題)

2、 我們今天繼續來感受這首詩歌的音樂美,也就是它的藝術特色。(板書:音樂美)

指名一位同學來説説它美在哪裏?(板書:首尾呼應)

我們昨天還講到了這首詩一共有幾節?(7節)

每一節有幾行?(6行)

那是不是每一節都壓韻了呢?(由此引出一個語法常識:壓韻)

二、 講述詩歌的音樂美

㈠ 壓韻。

1、那哪位同學來告訴我,究竟什麼是“壓韻”?

參考:許許多多的詩歌,順口溜,都是要押韻的,否則就不好聽,聽的人也記不住,聲音就不美麗。這,就是押韻的好處。

明確:詩歌的壓韻是指詩句的最後一個字與下一句的最後一個字的最後一個字在韻上要一致。由於押韻的字放在句末,所以又叫“韻腳”。押韻時可以每句都用,有時候還可以隔句或隔幾句才用韻,有時候可以轉換壓韻,但一首詩歌總體上的韻律一定要有。巧妙的壓韻能使詩歌富有韻律美。

2、大家再來看看課文,是不是每一節都壓韻了?(是)

每一節又壓了幾次韻呢?(和同學一起找出每一節的韻腳,指明壓的ang韻,1-7節壓韻次數分別為3、2、3、2、2、3、3)

明確:全詩一共7節,每一節都是6行,每一節壓韻兩到三次,在相隔不遠的行裏又重複一次韻腳,有意的使同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裏反覆,這樣就造成了一種迴盪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板書:壓韻)

㈡ 反覆。

1、 大家看這一句:“哀怨,哀怨又彷徨”,大家覺得寫的好嗎?(好)

2、 大家都覺得這一句寫的好,那是因為他用了一種很特殊的修辭手法,有沒有同學知道是什麼修辭手法?(反覆)(板書:反覆)

3、 誰告訴老師,什麼是“反覆”呢?

明確:為了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意的重複使用某個詞語、句子或句組,這種修辭方法稱為反覆。

4、 很好。是課文中還有其他的地方用到了反覆嗎?請找出來(共四處)

5、 詩句的重疊反覆,構成聲音和情感的迴環往復,強化了節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大家可以嘗試着自己寫寫詩,寫好了可以拿給我欣賞一下,寫的時候就可以用到反覆這種修辭手法。

㈢ 排比。

1、 大家找找課文裏還用了其他的修辭手法沒有?(排比。找出詩句)

明確:“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這句是排比。這幾句字數相同,結構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非常嫵媚,但卻帶着淡淡的憂愁。同時反覆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濛的意境。(板書:排比)

㈣再次齊讀。

下面就請大家再一次一起帶這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感受它的音樂美。

三、 課外拓展。

1、 這首詩確實很美,所以我希望大家課後儘量把這首詩背下來。

2、 “雨巷詩人”戴望舒是一位是一位傑出的詩人,關於他的生平和經歷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些資料來了解。現在還有時間,所以我再讓同學們欣賞一下他其他的作品。(《我的記憶》、《獄中提壁》、《遊子謠》)

我的記憶

我的記憶是忠實於我的,忠實甚於我最好的友人,它生存在燃着的煙捲上,它生存在繪着百合花的筆桿上,它生存在破舊的粉盒上,它生存在頹垣的木莓上,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詩稿上,在壓乾的花片上,在悽暗的燈上,在平靜的水上,在一切有靈魂沒有靈魂的東西上,它在到處生存着,像我在這世界一樣。它是膽小的,它怕着人們的喧囂,但在寂廖時,它便對我來作密切的拜訪。它的聲音是低微的,但它的話卻很長,很長,很長,很瑣碎,而且永遠不肯休;它的話是古舊的,老講着同樣的故事,它的音調是和諧的,老唱着同樣的曲子,有時它還模仿着愛嬌的少女的聲音,它的聲音是沒有氣力的,而且還挾着眼淚,夾着太息。它的拜訪是沒有一定的,在任何時間,在任何地點,時常當我已上牀,朦朧地想睡了;或是選一個大清早,人們會説它沒有禮貌,但是我們是老朋友。它是瑣瑣地永遠不肯休止的,除非我悽悽地哭了,或者沉沉地睡了,但是我永遠不討厭它,因為它是忠實於我的。

秋天的夢

迢遙的牧女的羊鈴,

搖落了輕的樹葉。

秋天的夢是輕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戀。

於是我的夢靜靜地來了,

但卻載着沉重的昔日。

哦,現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憂鬱。

見毋忘我花

為你開的,

為我開的毋忘我花,

為了你的懷念,

為了我的懷念,

它在陌生的太陽下,

陌生的樹林間,

謙卑地,悒鬱地開着。

在僻靜的一隅,

它為你向我説話,

它為我向你説話;

它重數我們用凝望

遠方潮潤的眼睛,

在沉默中所説的話,

而它的語言又是

像我們的眼一樣沉默。

開着吧,永遠開着吧,

掛慮我們的小小的青色的花。

白蝴蝶

給什麼智慧給我,

小小的白蝴蝶,

翻開了空白之頁,

合上了空白之頁?

翻開的書頁:

寂寞;

合上的書頁:

寂寞。

四、 佈置作業。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今天我要給大家佈置一個作業。大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雨巷》改編成小説或者散文。當然我不作硬性的要求,你如果實在不想寫這個內容,也可以寫一首詩,或者其他任何你想寫的。總之題目自擬,題材不限。下週一交。

《雨巷》教案 10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

2、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複習鑑賞詩歌的方法:

1、知人論世。

2、體會詩人的情感。

3、抓住意象

意象:詩歌中藴涵着詩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營造出的客觀景物和主觀情 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藝術境界或氛圍。(幻燈)

在詩歌中,由一個或幾個意象所形成的氛圍,這個氛圍有一個特定的名稱:意境。

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營造了一個寧靜,幽深,略帶感傷的意境。

二、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復旦大學學習發文,開始受法國象徵派影響。1928年開始創作現代派詩歌。著有詩集:《我的記憶》(《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影響,意象朦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後期(抗戰爆發後)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情感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嚮往,詩風積極、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殘損的手掌》。

(戴望舒短暫的`一生,很不平靜。小時候一場天花,在他臉上留下疤痕,生理上這種缺陷,常常使他變成別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後來在詩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還是常常受到來自同行的嘲笑。文學上剛有點成就時,他喜歡上好友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平,但並沒有得到迴應。戴望舒以跳樓相要挾,最後勉強答應和他訂婚,但要結婚條件是:要他出國留學,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迫於無奈,1932年他去法國,當時生活很困難,靠翻譯生活。三年後聽到施絳平移情別戀的消息,他匆匆回國。結束了他近八年的戀情。第二年,1936年,與小他12歲的穆麗娟結婚,這場婚姻僅維持四年。1940年倆人離婚。兩年後,戴又與小他21歲的楊靜結婚。生了兩個女兒,到1948年又以離婚結束。建國後戴望舒被安排到國家新聞出版署工作,負責法文翻譯,但此時他哮喘病非常嚴重。1950年二月去世。)

被譽為"雨巷詩人"的戴望舒,以短暫而傳奇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中國抒情詩人的內在品質,以至在他離世50多年後,詩歌依然名重詩壇,今天我們來學習這首做能代表他的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雨巷》。

三、賞析全詩

(一)聽朗誦,正字正音(幻燈)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頹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悵(chóu chàng)

(二)學生自讀詩歌,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談談自己的初讀體驗。整體感受詩歌。

師引導:你覺得這是一首什麼詩,你認為它美嗎,美在何處?

(意象美、意境美、音節美,至少要説出音節美:押韻、復沓、重疊)

(目的,引導學生自讀習慣,自己理解詩歌。)

(三)再讀本詩(找學生讀)

1、説説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圍。

詩歌是依靠形象來傳達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悽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組成了這一情境呢?你能否展開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圖景?

2、 同桌交流,找出本詩的意象。(幻燈)

明確:丁香、雨巷、油紙傘、籬牆,

3、首先看題目,這首詩最明顯的意象就是“雨巷”:

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濛濛細雨,兩邊是靜默的人家,偶爾有人匆匆走過,意境充滿了朦朧美。可以“虛化”為一條“追求之路”,希望渺茫,徘徊不前.

我們再看油紙傘,有一種古典,神祕,懷舊的感覺。還有頹圮的籬牆,更有一種破敗,淒涼。這兩個意象和雨巷一起構成一個悽清,破敗,空寂的意境,是這個故事發生和主人公出現的一個大的背景。

4、詩中一個重要的人物是:“丁香姑娘”,(幻燈)

5、作者為何“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為什麼不是國色天香的牡丹? 不是不勝涼風的嬌羞的水蓮花? 不是一支春帶雨梨花?而非要是丁香呢?

丁香花,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丁香為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詩人們對着丁香往往傷春,説丁香是愁品。在我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着美麗、高潔、愁怨。如李商隱的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璟的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等等。

6、丁香姑娘的形象?

明確:美麗,高潔,結着愁怨,彷徨; 冷漠, 悽清,又惆悵;太息,悽婉迷茫;靜默,消散

(四)主旨理解

1、詩人對“丁香姑娘”是怎樣的感情?

明確:追求,嚮往

2、那麼,這個“姑娘”代表什麼呢?結合下課後第二題。

明確:

(1)根據詩歌內容,姑娘就是姑娘,詩人當時22歲,説他沉醉於愛情,這是首愛情詩。

(2)結合時代背景,姑娘是我心中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