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合集6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合集6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享受集體遊戲的樂趣。通過變向躲閃跑、跑與鑽等動作配合活動,發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活動準備

貓頭飾或臉譜。輕快的音樂、手鈴。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

小組

1、請6位幼兒輪流戴上貓頭飾或臉譜,扮演貓勇士,説説自己有什麼本領可以捉到老鼠。

2、與幼兒玩“貓捉老鼠”遊戲:6位幼兒兩人一組,在地上對坐,手拉手舉起來做出三個“洞”。音樂響起,另外6位幼兒扮演小老鼠自由走動,當教師搖動手鈴,一位戴上貓頭飾的幼兒便出來捉老鼠,6只小老鼠便要立即跑回“洞”去。

3、請幼兒輪流扮演小老鼠和貓勇士玩遊戲。

4、遊戲活動之後,幼兒分享對活動的感受。

活動評價:

能理解遊戲規則,並樂於參與集體遊戲。

活動建議:

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幼兒人數、活動場地或幼兒動作發展水平等條件不同,靈活掌握貓、鼠、“洞”的數量,調整活動的難度。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體會和同學們在一起的快樂,激發學生產生與同學交朋友的願望。

[智育目標]:喜歡和同學交往

[素質發展目標]:在學校裏情緒安定,心情愉快。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喜歡和同學交往

[教學難點]:體會和同學們在一起的快樂,激發學生產生與同學交朋友的願望。

教學準備

幻燈片“找朋友”

學生活動設計

活動(一):認識老師和同學、學做名片,學兒歌、

活動(二):做遊戲,愉快地結識新朋友 遊戲1找朋友2網小魚活動

活動(三):紅黃藍綠大行動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認識老師和同學

1、 老師自我介紹,與同學交朋友

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光明實驗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我是你們的品生老師,我們以後要一起學習,你們遇到什麼困難可以找我,我們還會成為好朋友呢!

老師邊説邊走下講台和同學拉手。

2、 放多媒體動畫片,給學生引見4個小動物。

有幾個小夥伴,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是誰呢?

(放多媒體動畫片)

(4個同學帶着頭飾上場)康康熊、樂樂猴、愛愛鴿、創創鼠分別向大家作自我介紹。

3、 同桌同學相互認識

小朋友,你們已經認識了老師和4個小動物,你們同學之間還不熟悉,想相互認識一下成為新朋友嗎?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互相認識。

4、 學做名片並展示交流。

5、 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認識的新朋友。

6、 學兒歌:拍拍手、拉拉鈎,我們成為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鈎,我們都是好朋友。

課間活動:學生邊唱邊跳《拍手唱歌笑呵呵》。

活動(二):做遊戲,愉快地結識新朋友。

遊戲1:找朋友

剛才,大家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也成了好朋友。好朋友朋友在一起喜歡做什麼遊戲呢?

今天我們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

遊戲2:網小魚

先學兒歌:遊啊遊,遊啊遊,游到網邊快快跑。跑不掉,被逮着,開開心心作介紹。

活動(三)紅黃藍綠大行動,相同興趣的同學在一起加深認識。

小朋友,你們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相同興趣的人在一起會有更多的話,玩得更開心,相互瞭解也更深。

小組活動。

每個小隊選一個代表,給大家介紹小組的活動情況。

總結:今天大家一定都交了許多的新朋友,有了朋友我們的學習生活會更有趣,大家在一起會更開心的。讓我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吧!

板書設計:

我和同學交朋友

互相關心 互相愛護 共同進步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與他人交往,體會和同學在一起的快樂。為了使同學們儘快適應環境,認識新同學,和同學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我採用了他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找朋友”的遊戲。通過活動他們認識了很多新同學,新朋友。這次活動讓我深切的感受到開展活動時教師的參與很重要。

因為教師的參與會讓學生感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他們會更重視的去體驗,並且教師的指導又使他們少走了很多彎路,讓他們更快的享受成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時間:

延中環保日(7月10日)

活動要求:

1、通過活動,使幼兒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懂得廢電池是有害的。

2、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做到不亂扔廢電池。

活動準備:

1、廢電池回收筒。

2、和居委會做好聯繫工作

活動過程:

1、認識廢電池

(出示廢電池)這是什麼?你在哪裏見到的?電池用完了就叫廢電池。你們把廢電池怎麼處理的呢?

2、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電池回收筒。這是什麼?有什麼用?引導幼兒瞭解“廢電池回收”。知道有廢電池,可以放到我們這個廢電池回收筒中。

3、瞭解廢電池的危害

電池中含有的元素如果滲入土壤,通過食物鏈進入植物、動物,最後進入人體,就會導致嚴重的疾病。隨手扔掉的廢電池中含有的金屬可能有一天就被自己吃下。

4、討論:處理廢電池

我們怎麼處理這些廢電池呢?

我們把廢電池送到居委會去,他們會幫我們處理的。

5、外出:

帶領幼兒將廢電池送到居委會的回收站中。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知道水能解渴,人每天都需要喝水。2、遷移生活經驗並對比,懂得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喝生水不衞生。3、養成主動喝水的良好習慣活動準備:瓶裝可樂、汽水、橙汁,一杯白開水,一杯自來水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引出話題:

提問:口渴了怎麼辦呢?(喝水、喝飲料、吃水果等。)二、出示瓶裝可樂、汽水、橙汁,一杯白開水。遷移生活經驗進行討論:

1、這裏有什麼?它們是什麼味道的?

2、你知道口渴了喝哪種水最解渴、最好呢?

教師告訴幼兒汽水、飲料裏面有許多的糖分,還含有許多的二氧化碳,對我們小朋友的身體健康並不好;而白開水裏沒有這些成分,喝白開水最解渴,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

教師拿着杯子到水龍頭前面接了一杯自來水,提問:自來水能喝嗎?為什麼?

教師總結:自來水不能喝,因為有很多的細菌還沒有被消滅。只有經過高温消毒的水才能喝。

三、介紹喝水的重要性。

提問:為什麼人每天都要喝水?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地説説。

教師總結:我們人體內每天需要有很多的水,但是我們活動後就會出汗,身體裏的一些水就會蒸發掉,因此,我們每天都要給身體補充足夠的水。

四、幼兒欣賞兒歌:咕嚕咕嚕教師:小朋友,如果你現在口渴了,你會喝什麼呢?小胖胖口渴了,他喝了什麼?他還口渴嗎?

教師念兒歌:咕嚕咕嚕。小朋友請你們一起告訴小胖胖喝什麼最解渴好嗎?

兒歌:咕嚕咕嚕太陽大,天氣熱,小胖胖,買汽水,喝可樂,咕嚕咕嚕喝一杯。咕嚕咕嚕喝一杯。一杯兩杯三杯……咕嚕咕嚕咕嚕……喝了好多杯,小胖胖一樣渴,小胖胖一樣熱,還把地上弄了一堆垃圾。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布娃娃,我送你們回家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入園後,為了安撫孩子們的情緒,我收集了好多的玩具,創設了一個玩具區。隨着活動的開展,發現很多寶寶不能自覺地收拾玩具,總是由老師跟在後面收拾。為了讓幼兒養成自覺收拾玩具的好習慣,於是設計了本節課。

活動目標

1、知道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幫助我們學到本領。

2、教育幼兒,讓其知道要愛護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玩具放回原處,並擺放整齊。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幫助我們學到本領。

難點:教育幼兒,讓其知道要愛護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玩具放回原處,並擺放整齊。

活動準備

1、自制影像1個;

2、各種玩具,布娃娃若干,玩具櫃3張(上面貼有相應的標記)

3、寶寶收拾玩具的教學碟1張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動過程

一、小玩具,你為什麼哭了?

(1)説一説玩具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具嗎?(喜歡)為什麼喜歡?(因為玩具好玩)玩玩具時,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很高興,很開心.....

(2)玩具哭了

師:聽,這是誰在哭呀?(哭聲響起)讓我們去看一看!(播放影像,玩具在哭)是玩具哭了....

師:原來是玩具寶寶在哭,請問它為什麼在哭呀?(放得不好,亂七八糟的它們沒有家了)我們一起來問問玩具寶寶吧!

齊問:玩具寶寶你為什麼哭呀?(播放影像:玩具説話)

師:玩具的家在哪裏?(櫃子裏)我們一起叫小主人把玩具寶寶送回家吧.(播放影像:玩具回家)

(3)送玩具回家(要求送玩具回家要擺放整齊......)

二、玩具玩具我們一起玩

(1)出示三個櫃子,裏面放滿三種玩具:布娃娃,汽車,積木師:哈哈,又到我們玩遊戲的時間了。你們看老師這裏有好多的玩具分別放在三個櫃子裏,這兒就是他們的家

(2)幼兒玩玩具

(3)收拾玩具

(4)小結寶貝們都很棒,已經把玩具放回原處,而且放得很整齊,玩具寶寶可喜歡你們啦,加油。

三、玩具玩具,在家我會收好你

(1)幼兒交流師:你們家裏有玩具嗎?(有)你們是怎樣收拾好玩具的?.....

(2)播放寶寶收拾玩具教學碟

(3)師小結

四、我們一起唱首歌

師:小朋友,我們都學會整理玩具了。老師把收拾整理玩具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看來唱吧。歌曲(送玩具回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小班幼兒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隨着獨立生活能力、自主能力的提高,他們急切的想自己去做一些曾經不能做的事情,渴望長大。在進入幼兒園這個新環境後,他們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地吸收着新鮮的事物,他們的內心渴望更多的精彩。所以他們開始着急,自己怎麼還沒長大?什麼時候才能長大?然而,長大是一個慢慢的過程,它需要我們等待,這樣的等待就像時間從手指間溜走,讓我們無法觀察。作為老師如何給予他們想要的答案呢?“我想長大”這個故事是個很好的媒介,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形象化,非常有趣形象地讓幼兒初步瞭解“人是慢慢長大”的這一自然規律。

目標:

1、瞭解人是慢慢長大的,不能着急。

2、感受成長的變化,看到自己的進步,萌發自信心。

重點:瞭解人是慢慢地長大的,不能着急。

難點:通過比較看到自己的進步。

準備:

1、衣服三件(從小到大);歡快的音樂一段。

2、故事PPT;幼兒自己吃飯及家長餵奶照片各一張。

過程:

一.情景遊戲,引出話題

1、遊戲“種子長大”

“變變變,我們都變成一顆小種子,種在泥土裏。我們的種子發芽了,慢慢地一點點地在長大。慢慢地、慢慢地、又長大一點了……現在變成小樹了,哇,樹上還開出了小花,真美呀。”

(1)“種子已經長大變成小樹了,你們想不想長大?”

(2)“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自己快點長大?”

小結:“你們真能幹,想了那麼多的辦法,有一羣小動物也想快點長大,聽一聽它們想了什麼好辦法。”

(師:喚醒幼兒已有經驗,傾聽幼兒自由表述,適當地對幼兒的想法進行評價提升。

幼:大膽地表述自己的好辦法。)

二.傾聽故事,理解內容

1、師邊播放PPT邊講述故事,然後提問:

(1)“小老鼠想了什麼辦法讓自己快點長大?它一下子長大了嗎?”

(2)“小猴子想了什麼辦法讓自己快點長大?它一下子長大了嗎?”

(3)“小青蛙用了什麼方法呀?它一下子長大了嗎?”

小結:“小老鼠拼命吃東西,小猴子穿爸爸衣服、戴媽媽的眼鏡,小青蛙每天練跳高。結果都沒有一下子長大。是啊,長大是一件不能着急的事情,它需要我們耐心的等待,因為,人只能慢慢長大。”

(師:用故事中的語言對幼兒的回答加以補充,並強調小動物的努力結果,讓幼兒理解人需要慢慢地長大。

幼:根據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回答問題。)

三.觀察實物,瞭解成長過程

1、逐一出示三件不同大小的衣服

(1)“這是靜靜小朋友以前穿過的衣服。你們看這件衣服她還能穿嗎(出示最小的衣服)?太小了,原來這是她剛剛出生時穿的。”

(2)“這件衣服靜靜現在能穿嗎?我們給她試試(出示第二件衣服),哦,也不夠大了,這是她剛會走路時穿的。”

(3)“那這件呢?再試試(出示第三件衣服),哦,剛剛好。”

小結:“衣服在慢慢變大,就表示了我們在慢慢長大,原來,我們都跟靜靜小朋友一樣,是慢慢地一點一點地長大,個子變得越來越高,人也變得越來越能幹了。瞧!(出示照片)以前你們要媽媽餵奶,現在都能自己吃飯了。孩子們,除了自己吃飯,你還會做些什麼事呢?”

總結:“以前你們什麼事情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你們不但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能幫爸爸媽媽做事情了。”

(師:通過各種對比,讓幼兒直觀地瞭解了我們正在慢慢長大。通過對幼兒回答的及時提升迴應,讓幼兒產生自豪感。

幼:自由表述自己能做的事,萌發自信心。)

四.暢想長大,引發討論

1、“長大之後你想做什麼事情?”(幼兒暢談)

小結:“長大之後啊你們能像老師一樣教小朋友學本領,能像醫生那樣給別人治病,能像科學家一樣把衞星送入太空……長大可真棒呀,你們想長大嗎?想長大的孩子和我一起來,讓我們多多運動,讓自己長得更健康……”

2、在音樂聲中帶幼兒一起邊跳邊出活動室。

(師:激發幼兒對長大的憧憬和渴望,鼓勵幼兒能為自己長大而努力

幼:在暢想未來的過程中進一步萌發自信。)

活動延伸: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翻看幼兒成長照片,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小時候的衣物,講述幼兒的成長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