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錦集10篇

【必備】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錦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9W 次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錦集10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初步培養幼兒的好奇心。

2.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發展幼兒大小肌肉動作。

3.知道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一瓶黃顏色的水。

2)每組三個透明的小玻璃杯,分別裝有紅、黃、藍色三種顏料及棉籤等。

3)記錄材料每組一份,塗色紙若干。

4)水果籃樣圖人手一張。

2.經驗準備:認識顏色、熟悉葉子、橘子、茄子的顏色和氣球的畫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咱班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猜他是誰?

魔術師扮演者:大家好!很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魔術!想不想看啊?

二、基本部分

(一)魔術展示。

魔術師:“我這有瓶什麼顏色的水?”(黃色)

“接下來,請你們跟我一起喊一二三,它的顏色就會改變,好不好?”“一、二、三”“變成什麼顏色?”(綠色)你們想知道其中的.祕密嗎?

教師揭開謎底,將藍色和黃色的顏料混合就會變成綠色。

(二)幼兒動手探索顏色的變化。

1.師:“你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呢?”老師為每組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看看你們用這些顏色都能變出什麼新顏色?然後把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

當魔術師有個小小要求:不能把顏料塗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3.教師指導操作,並注意引導幼兒記錄操作結果。

(三)總結結論。

1.師:紅和黃兩種顏色變出了什麼顏色?還有哪一組和他們是一樣的?紅和藍拉手變出了什麼顏色?藍和黃手拉手變出了什麼顏色啦?

2.幼兒説一種,教師就出示一張調色卡。

紅+黃=橘黃

黃+藍=綠

紅+藍=紫

念兒歌:紅和黃手拉手,變出橘黃色畫橘子;

黃和藍手拉手,變出綠色畫葉子;

藍和紅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

3.幼兒用變出的顏色給水果上色。

三、結束部分

1.總結收穫,評價幼兒的表現。

2.展示幼兒作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恐龍生存的三個時期。

2.知道部分恐龍的生存時期。

3.瞭解展板的意義併合作完成展板的製作。

重點難點:

1.知道恐龍生存的三個時期。

2.知道部分恐龍的生存時期。

3.瞭解展板的意義併合作完成展板的製作。

活動準備:

三種不同的顏色的泡沫板或海報紙,較大版面的空牆面,幼兒熟悉的部分恐龍的圖片,生存與各時期的部分恐龍的名稱。

活動過程:

一、展示圖片,請幼兒觀察圖片,瞭解恐龍生活在地球上的三個時期的名稱及每一個時期恐龍的最要特點。

1.恐龍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地球上,它們存在的時期分為三個階段,你在這張圖上能看出來嗎?

2.第一個時期叫三疊紀,看起來是三個時期裏最短的,你們看出來是哪一個色塊了嗎?

3.在三疊紀的晚期出現了恐龍,早期的恐龍是小而輕的.。

4.到了侏羅紀,恐龍的種類越來越多了。在侏羅紀晚期,是巨型恐龍最多的時代。侏羅紀是什麼色塊表示的?

二、出示圖片,帶領幼兒一起製作展板。

1.我們分別用什麼顏色來表示三疊紀、侏羅紀。

2.它們的大小都一樣嗎?

三、教師將個別較熟悉的恐龍的圖片根據出現的時期張貼到展板上,幫助幼兒學會看、用這個展板。(由於在三疊時期出現的恐龍,幼兒都不太熟悉,所以教師可以直接出示幾種恐龍,告知恐龍的名字。)

活動反思:

活動的重點是認識三個時期有代表性的恐龍,通過學習,幼兒基本達到了學習的要求。在組織幼兒討論中因為他們很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所以幼兒都積極參與討論,大膽發言。活動的效果比較好。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教材簡解:

月亮在一個月中是在不斷變化的,在考慮如何讓幼兒更形象地瞭解月亮的變化,我們採用了生動形象地PPT和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幼兒很感興趣地就瞭解了月亮的變化。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知道月亮是不斷變化的,月亮的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

2、學會觀察記錄月亮的變化,以及學習兒歌,感知月亮的變化規律。

重點和難點:

重點:讓幼兒瞭解初一到十五月亮的變化過程。

難點:幼兒把自己觀察到的初一到十五的月亮記錄下來。

設計理念:

幼兒對自然的變化規律都感到非常好奇,都想去探索為什麼,月亮的變化也不例外。所以對這樣一節科學課,幼兒會很感興趣的。

設計思路:

開始部分我們利用歌曲導入很自然的就引出課題《月亮》,然後利用幼兒的已有經驗,觀察的結果讓幼兒説説初一到十五月亮的變化,並伴有兒歌的提示,讓幼兒更容易地掌握。最後還讓幼兒動筆記錄月亮的變化。整個設計思路都是要幼兒掌握月亮的變化過程。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半個月請家長和孩子一起觀察這半個月月亮的變化,並做好記錄。

2、活動前幼兒會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歡我》。

3、初一到十五月亮變化的PPT。

活動過程:

一、 播放歌曲《月亮婆婆喜歡我》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剛才歌曲裏唱的是誰呀?(月亮婆婆)你看見過月亮婆婆嗎?(看見過)你看見的月亮婆婆是什麼樣子的呢?(彎彎的`、圓圓的)

師:你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月亮畫下來呢?(能)

請部分幼兒上來畫自己看到的月亮。

師:你們看,有的小朋友畫得是圓圓的月亮,有的小朋友畫得是彎彎的月亮,你畫的月亮是什麼時候看到的呢?(我畫的月亮媽 媽告訴我是初五的月亮,我畫的月亮是十五的月亮圓圓的)

師:小朋友觀察地真仔細,月初的月亮像一條線,慢慢地慢慢地變成了十五圓圓的月亮。

二、 通過PPT課件,讓幼兒觀察初一到十五的月亮,並説出他們的變化,以及做好記錄。

(1) 播放PPT課件

提問:小朋友,你剛才看到的月亮有變化嗎?(有)它們是怎麼變化的呢?(月初的月亮是細細的,後來越來越圓,到月半的時候,月亮就像盤子一樣圓。)

(2) 你們看,初一的時候月亮像什麼?初二的時候月亮像什麼?邊説邊播放相應的PPT。

(3) 利用兒歌,讓幼兒更容易掌握月亮的變化。

有一首兒歌説得很好,它把月亮的變化説得很好聽。初一看,一條線,初二看,眉毛彎,初五六,掛眼鐮,初七八,像小船,初九十,切半圓,十五六,像玉盤。老師邊説邊配上相應的PPT,讓幼兒對前半個月的月亮加深印象,幼兒也可跟着PPT跟説兒歌幾遍。

三、 幼兒記錄觀察記錄表

今天,老師給大家做了一份觀察記錄表,想請我們的聰明寶寶把這前半個月的月亮變化記錄下來,小朋友也可以邊念兒歌邊做記錄。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 展示幼兒的記錄表,並讓幼兒看記錄表念兒歌。

五、 幼兒表演《月亮婆婆喜歡我》走出活動室結束課堂。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尋找水果種子藏在哪裏的活動,知道種子都藏在果實裏,瞭解種子的用途。

2、幫助種子找到相應的果實,發現種子的豐富多彩。

3、主動地參與探索活動,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認識、品嚐過秋天常見的水果。

2、幼兒收集各類秋天的水果;西瓜、蘋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種子;水果剖面圖若干張、種子食品若干種。

活動過程:

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引發幼兒尋找種子的興趣。

⑴、教師引導幼兒按水果的名稱、生長的地方、形狀、口味等方面逐一介紹果實。

⑵、教師出示部分果實的植物圖片,引導幼兒發現自己帶來的都是植物的果實。

2、尋找水果裏的種子,瞭解種子的用途。

⑴、教師:你們在吃這些水果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果實裏面的小祕密?(有籽、有核、有硬硬的東西)

⑵、幼兒動手操作,自己去發現果實裏的祕密,邊找邊交流自己的發現。(提供各類果實,部分水果已切開,中間用牙籤連接。)

⑶、教師組織幼兒討論:你在果實中發現了什麼?

⑷、教師:小朋友發現的這些都是果實的種子寶寶。種子寶寶為什麼要藏在果實媽媽的肚子裏呢?

⑸、教師:種子寶寶的本領可大了,如果把它放在泥土裏,它會慢慢地發芽、長葉、開花,最好會結出許多許多的果實。

3、遊戲:種子找果實,發現種子的豐富多彩。

⑴、教師:我這有許多的種子寶寶,它們找不到自己的果實媽媽了,你能幫他們找到嗎?看,果實媽媽都在前面的圖上,它們的肚子裏都有幾個種子寶寶,你要仔細的看清楚手裏的種子寶寶和果實媽媽肚子裏的種子寶寶一樣哦。

⑵、教師引導幼兒對各種種子的顏色、形狀、硬度、光滑度等做進一步地觀察與講述。

4、瞭解、品嚐常見的種子食品,體會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教師出示其它的種子)

教師:看,老師還帶來一些東西,(瓜子、花生、黃豆、紅豆、開心果、核桃等)它們叫什麼呢?

教師:其實,這些都是植物種子。種子種子不僅能長成植物,而且還是我們人體的營養寶庫,所以,許多種子也被人們做成了食品。

幼兒品嚐種子食品。

教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水果的種子,還品嚐了一些種子食品,如果以後你還發現了其他植物種子的祕密,再來告訴大家。

活動建議:

自然角:每人選擇一種種子進行種植,並進行種子發芽的紀錄。

區角活動:學習剝各類種子的種皮,進一步探索種子的內部結構。

家長共育: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農作物的種子,豐富幼兒有關植物種子的知識經驗。

領域滲透:在美術活動中進行種子貼畫的活動,鞏固幼兒對種子外部形狀的認識。

科學活動《磁鐵吸什麼》——新教師過關課課後反思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我執教了我班科學活動《磁鐵吸什麼》,在本節過關課中又得也有失,有進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為此,對於本節課我做出如下反思。作為一名新教師,應該通過每一節課收穫更多的教學經驗,每一次課堂教學後的反思往往就是下一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總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從設計理念的角度出發:我從幼兒的好奇心出發,磁鐵對於中班幼兒來説還是很新奇的物體,在區域活動中,也經常會見他們拿磁鐵玩出很多的玩法;依據《綱要》精神,讓幼兒通過自主探究,初步瞭解磁鐵的性質,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讓幼兒藉助自主探究,親歷記錄磁鐵的特性的過程。藉助着幼兒對於磁鐵這樣新鮮事物的新鮮感與好奇心,我選定這節科學課。再説教學過程:在確定了本節課後,我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案。最起初的想法是讓幼兒通過操作感受磁鐵的性質而後利用記錄表的形式呈現出來,在考慮到我班幼兒沒有嘗試過利用記錄表記載所以這個想法被耽擱了;導入活動中我利用“小老鼠上燈台”的兒歌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在這個環節中我自認為還是比較好的能夠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但是由於自己在準備的時候磁鐵的位置擺放的過於靠前所以有些幼兒能直接説出了我的這個祕密,這是我今後在準備工作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別是一些小細節;在第一次操作的時候,我讓幼兒初步感受磁鐵吸物的性質,為幼兒提供了道具——回形針,讓磁鐵寶寶與回形針寶寶做做遊戲,初步感受磁鐵能夠吸物。可能從科學領域的角度看,我比較直觀的像幼兒透露出了磁鐵吸物的概念,而在這過程中少了科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讓幼兒自主探索,在這個環節中可能缺少了這種讓幼兒自主發現問題、自主探索的樂趣;再話第二次操作,在第一次初步感受的基礎上,我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讓幼兒通過自己嘗試找找那些東西可以和磁鐵寶寶成為朋友的,

將其放入有“笑臉”的籃子了,那麼既然是找朋友,用“笑臉”的圖標呈現可能不能夠直觀的體現“好朋友”這個概念,可以將其換做“手拉手”的圖標,這樣就能夠一目瞭然的讓幼兒知道磁鐵要去找朋友了。在教師總結的這個環節中,我逐一驗證了幼兒的操作結果,但是由於每一個小組的材料不同,可能有些幼兒的材料是夾子,有些可能是硬幣等等,在驗證的這個環節中,我是否可以嘗試性的多叫幾名幼兒來驗證其他組的東西是否能和磁鐵成為朋友,不應該只是教師在講,應多讓幼兒嘗試探索並驗證。在此過程中,我還忘記了一個細小的環節,我沒有請每一組幼兒的小組長將各個組的小籃子拿上來,這是我忽略的一個小問題。最後説説我的延伸活動,在延伸活動中,我分別驗證最後出示了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不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將其呈現在黑板上;中間有一組幼兒的東西里有“鑰匙”,可是鑰匙既不是木頭做的、也不是塑料做的為什麼不能和磁鐵寶寶做朋友呢?可能這樣的延伸活動對於幼兒來説更有探索意義。

經過了本次新教師過關課,我想較於第一次亮相課相比,自己認為是有進步的,課後在與指導老師的認真交流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在本節課中的不足與亮點。我想:作為一名老師,總是在不斷的充實自我、學習自我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聽取別人給予你這節課的評價,才能為下一次的教學做好鋪墊,加油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買菜"活動,瞭解常見菜的特點,體驗買菜的快樂。

2、在操作與遊戲中,使幼兒獲得分類、數數及數物對應的經驗,並促進交往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1、課前帶領幼兒進行買菜的實踐活動及開展買菜的角遊活動2、若干蔬菜、肉類、水產品的實物3、幼兒用卡片、籃子、電話機等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買菜的經歷(瞭解常見菜的特點,共同分享買菜的快樂)師:前幾天,陳老師帶我們一起到菜場上去買菜了,你們覺得開心嗎?那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 播放課件師:看了剛才的錄象,誰來説一説,你那天買了什麼菜?為什麼買這種菜?你是怎麼買的呢?

2、 幼兒交流(教師引導幼兒從菜的名稱、特徵、營養、買菜的經驗等方面加以交流)3、師小結:菜場上的菜可多啦,有的買了蔬菜,有的買了魚,有的買了肉類。因為每樣菜都有它不同的營養,所以,我們小朋友要樣樣菜都愛吃,我們的`身體才能長得棒。

二、給菜寶寶分家1、師:今天,送菜叔叔把送往菜場上的菜都混在一起了,這樣,買菜的人就覺得很不方便,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讓幼兒回憶菜場上的菜是怎麼擺放的?引導幼兒説出把菜分類放開)師:按小朋友的辦法要安好幾個家,可陳老師只安了三個家,你們同意不同意?(與幼兒一起討論,瞭解蔬菜類、肉類、水產品類中的常見菜。)2、幼兒操作活動"給菜分家"師:現在請小朋友幫助叔叔把菜送到菜場去,送菜時看清楚你拿的是什麼菜,應該放在哪個家?並把家裏的菜放整齊。

3、 教師帶領大家巡迴檢查三、角遊:買菜準備(創設菜場環境):(1)協商4名幼兒為賣菜的叔叔阿姨,老師和其他孩子為買菜人(2)"顧客"每人一藍子,內有數物卡。

1、師:剛才我們把菜送到了菜場,可菜場上還沒有叔叔阿姨賣菜呢?怎麼辦?(協商4名幼兒做賣菜人)2、電話鈴聲介入:阿姨:"你是中2班的陳老師嗎?我是廚房裏的阿姨,今天廚房裏的菜不夠了,阿姨請中2班的小朋友幫幫忙、買點菜,行嗎?"3、阿姨給我們開好了購菜的"菜單"(老師出示兩種"菜單"):看看菜單上説的是什麼?看清楚了以後,你可以自己按菜單直接去買菜,不行的話可以問菜場上的叔叔阿姨怎麼買?(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理解菜單的含義)4、幼兒遊戲(對第一次很快完成任務的幼兒給其提供第二次機會,難度加大)5、買完菜的幼兒相互交流:你買了什麼菜?買了多少?也可相互檢查是否正確。(還可以鼓勵幼兒向客人老師去交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名稱:

科學:胖胖的小肥豬

活動目標:

1、學習從上到下地觀察豬,瞭解豬的外形特徵。

2、瞭解豬與人民的關係,知道豬的用途。

3、能按要求與同伴一起有序地進行參觀活動。

活動準備:

1、錄音機、豬叫聲磁帶。

2、聯繫參觀養豬場。

活動過程:

1、放錄音,引起幼兒的興趣。

提問:這是誰在叫?原來是豬寶寶,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豬寶寶好嗎?

2、交代參觀養豬場的要求,引導幼兒有序地進行參觀活動。

3、參觀豬場,引導幼兒觀察小豬的.外形特徵。建議教師這樣引導:

(1) 小豬頭上有什麼?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呢?

(2) 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豬扇扇大耳朵、翹翹大鼻子。

(3) 小豬的身體是怎樣的?身上有什麼?

(4) 身體後面有什麼?身體下面有什麼?

4、瞭解豬與人們的關係。

提問:

(1) 豬肉可以幹什麼?

(2) 豬皮可以做什麼?

(3) 豬糞可以幹什麼?

(4) 豬毛可以做什麼?豬毛有什麼用?

5、師生共同進行餵豬。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豬喜歡吃什麼?你想餵豬吃什麼?

結束參觀活動

引導幼兒閲讀幼兒用書,觀察豬的外形特徵,學習豬的謎語,感知閲讀漢字“豬”,請幼兒説説:哪些東西是用豬身上東西製作的?並在方塊裏打√。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品嚐月餅,學會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

2。知道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全家人團圓的好日子。

3。初步萌發對民族文化的興趣,瞭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月餅的製作方法

2。月餅及切月餅的'塑料小刀

3。音樂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跟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1。教師:歌曲裏唱了什麼?八月十五是什麼日子?

這一天人們一般怎樣慶祝?

2。教師引導幼兒歸納我國過中秋的習俗。

二、觀察並瞭解月餅。

1。請幼兒將各自的月餅拿出來,看一看、説一説,月餅是什麼形狀的?聞一聞,月餅是什麼味道?

2。幼兒自由交流並討論:

你吃過的月餅是什麼味道?月餅餡裏都放些什麼?

3。課件—月餅的製作方法

讓幼兒觀看月餅是怎樣製作的。

三、分享月餅。

1。請每組推選四名幼兒嘗試將月餅分成四等分或二等分。

2。教師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不同口味的月餅,學習與同伴分享食物。

活動延伸

建議家長在中秋節的晚上帶孩子賞月、吃月餅,讓孩子體驗與家人團圓的温馨與快樂。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初步瞭解路邊種樹對自然環境及人類的作用。

能出顏色、形態等方面感受行道樹的美,並嘗試用線條、花紋、顏色來表現行道樹。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馬路邊的樹”組圖;“行道樹的作用”圖片。

材料準備:畫紙、油畫棒、水彩筆、水粉顏料等。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馬路邊的樹”,引導幼兒從顏色、形態等方面感受行道樹的美。

——你喜歡圖中的哪些樹?

——它們都長得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這些樹都種在什麼地方?

小結:這些種在路邊的樹,叫行道樹。它們的形態不一樣,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粗、有的細,有的直直的、有的彎彎的,有的樹冠像一把傘,有的`樹冠像一顆球;它們的樹葉顏色和形狀也不一樣,有的樹葉黃、有的樹葉綠,有的樹葉細細長長的,有的樹葉胖胖圓圓的……

出示圖片“行道樹的作用”,引導幼兒初步瞭解路邊種樹對自然環境及人類的作用。

1.幼兒自由交流馬路邊種樹的作用。

——為什麼馬路邊要種樹?

2.出示圖片“行道樹的作用”,引導幼兒初步瞭解路邊種樹的作用。

——這兩幅圖的路面上有什麼不同?

——你喜歡住在哪一幅圖的環境裏?

——如果你走在空氣灰濛濛的路上,有什麼感覺?

——為什麼路邊種了樹的這幅圖裏空氣不會灰濛濛的呢?

小結:行道樹可以美化環境、吸收有害氣體和煙塵,讓空氣更新鮮;可以遮陰和消除噪音等,走在樹下更涼快,住在馬路邊的人不會感到很吵,讓人們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還可以讓開車的人看清道路的方向,行車更安全。

發放繪畫材料,鼓勵幼兒繪畫“長長的行道樹”。

1.鼓勵幼兒大膽運用線條表現樹的外形特徵,畫出對行道樹美的理解。

2.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繪畫時突出行道樹的色彩和形態,嘗試多種畫法。(點彩畫、水彩畫、線描畫等)

3.展示全班幼兒的作品,進行分享、交流,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畫。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請家長帶幼兒觀察馬路邊的各種樹木,並用相機記錄看到的街樹,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準備:

1、《會唱歌的車》課件

2、幼兒對消防車、灑水車、救護車、警車等特殊車輛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播放汽車鳴笛聲,引起幼兒興趣,並感知汽車的聲音

1、遊戲:猜一猜(播放音頻,點擊出現汽車圖片)

2、看一看師:大馬路上每天都有不同的汽車經過,今天這裏開來了幾輛特殊的汽車,它們都會唱不同的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吧!

二、播放flash動畫師:請小朋友來説一説,剛剛看到了哪些汽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灑水車)

【救護車】提問:

(1)這是什麼車?(救護車)它有什麼特殊的本領?(救人)

(2)它是怎麼唱歌的?我們來聽一聽。(模仿嘀嘟嘀嘟的聲音)

(3)討論:為什麼救護車會發出嘀嘟嘀嘟的聲音呢?

【消防車】提問:

(1)這是什麼車?(消防車)它有什麼特殊的本領?(救火)

(2)為什麼消防車有云梯,它有什麼作用?

(3)那你知道消防車是怎麼唱歌的.嗎?(模仿消防車的聲音)唱歌是為了告訴我們什麼?

【警車】提問:

(1)這是什麼車?(警車)它有什麼特殊的本領?(抓壞蛋)

【灑水車】提問:

(1)這是什麼車?他有什麼本領?

討論:

(2)為什麼灑水車可以灑水?水藏在哪裏?怎樣灑水?

(3)灑水車為什麼會有音樂?

三、想一想師:為什麼警車、消防車、灑水車、救護車唱歌的時候,人們要讓開呢?

小結:原來他們有緊急任務,警報時提醒大家快讓開,注意安全。

四、遊戲:開什麼車師:生活中人們經常遇到一些困難,如果有人遇到了困難,小朋友願意幫助他們嗎?

(1)這裏發生什麼事了?(着火了)小朋友快想想辦法,我們該叫輛什麼車呢?消防車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呢?(119)

(2)他怎麼了?(生病了,受傷了)這可怎麼辦呢?該叫輛什麼車呢?救護車的電話號碼是多少?(120)

(3)這裏發生什麼事了?有小偷,壞蛋。怎麼辦呢?打什麼電話,電話號碼是多少?(110)

五、連線師:這是什麼車?我們應該撥那個號碼?(消防車、警車、救護車)小結:生活中各種汽車給我們帶了許多方便,我們來學一學小汽車唱歌,一起開回家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操作中探索剪出長長的紙蛇的方法。

2.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探索、發現並獲得成功的樂趣。

3.在探索中不怕困難、動手動腦、細心觀察、有堅持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日常生活中,幼兒對報紙有一定的瞭解;有過剪直線的經驗。

2.物質準備:1/2 A4紙大小的廢舊報紙、剪刀若干,少許劃線的紙,圖片課件,照相機。

活動過程

1.看一看,説一説。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並説一説蛇的外形。(長長的身體)

(2)我們也來用報紙變一條長長的紙蛇吧。

分析

此環節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直觀發現蛇的身體很長,從而對“剪長長的紙蛇”有更大的探索慾望。

2.探索剪出紙蛇。

(1)幼兒討論:你想怎麼剪呢?

幼1:我想沿着這條長邊剪。

幼2:我想斜着剪。

幼3:我想轉圈剪。

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教師要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對於中班孩子來説,他們已有一定的討論及借鑑的能力,因此教師先通過引發幼兒討論,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前有思考的時間,並且能使他們開動腦筋互相啟發,起到支持者的作用。

(2)嘗試探索:教師引導幼兒剪出一條自己認為是最長的紙蛇。

(3)觀察分析:和同桌小朋友剪出的蛇比一比,粘到前邊展示板上和其他小朋友剪出的蛇比一比,看看誰剪出的蛇長。

(4)提問:你是用什麼方法剪出紙蛇的?

幼1:我是轉圈剪的,像棒棒糖一樣。

師:剪到了報紙的哪裏?

幼1:都剪完了。

師:還有誰和他的方法不一樣?你是用什麼方法剪的?用完了整張報紙嗎?

幼2:我是對邊剪的。

師:怎樣對邊剪呢?

幼2:就像我們剪過的拉花一樣,剪到對面,但是不能剪斷。

師:雖然他們用的方法不一樣,但他們剪的時候有一個一樣的地方是什麼?

幼3:都用完了整張報紙。

師:除了這一點,剪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什麼呢?

幼4:不剪斷。

小結:原來把整張報紙剪完,不剪斷,就能剪出一條長長的紙蛇。

分析

此環節通過幼兒探索後的交流,使幼兒能借鑑同伴經驗,知道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剪紙蛇,這樣使孩子們有更多自己總結出經驗的過程,併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3.挑戰任務:剪出更長的紙蛇。

(1)幼兒觀察分析。

提問:仔細看看,我們同樣都用了整張紙剪紙蛇,你們發現了什麼?(有的長有的短)

猜猜這是為什麼呢?這條為什麼長呢?另一條為什麼短呢?

小結:原來紙蛇的長短和剪的寬窄有關。

分析

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問題,並能夠引導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深入對比孩子們剪的不同長短的紙蛇,使他們觀察出紙蛇的寬窄不同,從而激發他們在對比中體會“越窄越長”的道理。

(2)教師提出任務:我們找到了能讓紙蛇變長的好方法,想不想剪一條比你剛才那條更長的小蛇呢。

(3)幼兒嘗試探索。教師鼓勵幼兒堅持、細心剪完整張報紙,並且不剪斷。

(4)比較觀察:幼兒觀察老師拍攝的錄像,感受成功。

提問:你成功了嗎?小朋友想要剪出最長的紙蛇都需要什麼條件呀?

小結:只要肯動腦多動手,細心堅持,事情就會做得更好。

分析

在總結出如何剪出長長紙蛇的.方法後,孩子們接受了更進一步的挑戰,都在用心堅持剪出細細的紙條,從而使自己的紙蛇變得更長,也從中感受到動腦筋、細心堅持的重要性。這符合幼兒的探索慾望,並且很好地達成了第3條目標,使幼兒進一步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一生中會不斷遇到困難,怎樣面對困難、積極想辦法解決,就成了對幼兒長遠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綱要》中也提出,“要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探究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細心、堅持、不怕困難等品質。”

本次活動中,我設計了“怎樣把一張小小的長方形報紙剪成長長紙蛇的遊戲”,鼓勵幼兒在遊戲中動手動腦、觀察探究,意在通過循序漸進的遊戲活動,使幼兒邊玩邊感知,邊嘗試邊學習,邊交流邊解決困難,體驗動手動腦進行探索之後帶來的成功感,並把自己的感知經驗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幼兒實際生活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