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12W 次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達芬奇密碼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1

最近盛傳的達芬奇密碼,終於今天看完了電影版。至此,書和電影都看了,自己也有了評論的資格。

出於對歐洲歷史的執著,自己才在廣州書城買了這本原裝的達芬奇密碼。其實好久都沒有買書了,也好久沒有認真看過書了。這本書也是在各種媒體的大力吹捧之下才變得感興趣的。對於歐洲歷史,我更多的感興趣在他的宗教信仰,和十字軍東征這部分。記得大學的時候自己還饒有興趣的研究過,不過就是比一般的中國年輕人懂得多一點罷了。歐洲的宗教信仰是有東方漸漸的傳過去的,猶太教的演變,基督教的創立,天主教的分化,在我的理解,都是一種變革。而恰恰是歷史的演進導致了這些變革。其中必然夾雜着掠奪和土地紛爭,政治手段和文化影響等因素。比如至今仍被西方人認為野蠻民族的匈奴人,其實是被中國驅趕的匈奴人的一支的後裔。阿提拉,這個上帝之鞭,讓多少歐洲人在黑暗的歷史上經過了顫抖的黑夜。

也許就是缺少歷史的沉澱,宗教在歐洲的發展變得更為順利,似乎是一種全民的普及運動。而在我們這個所謂的古老國度,宗教,這一歷史產物,卻變得無法讓所有人貫徹到心靈深處。無神論在一度的提倡,教育之後,更是讓宗教變得分身乏術,無力迴天。我們於是有了一個無神論的宗教的樂土。

多少年過去了,大家似乎忘記了宗教也是我們的悠久歷史的一部分,我們也曾經一度為佛教痴迷,為道教出家上山,為遠方的中東古教,歐洲新教所影響。遍佈全國的宗教聖地被僅僅當做長假的旅遊目的地,被視為普通的歷史一角,僅僅作為攝影的背景,大家探討的焦點是久遠的紅牆綠瓦的年代,和相機曝光成像的效果。

突然的,一部西方的電影,在20XX年夏天,被媒體輪番炒作,其中涉及的得諸多宗教名次被重複的印刷在大眾眼中:什麼是基督教?什麼是天主事工會?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什麼關係?聖殿騎士團和聖盃是什麼呢?這些問題相繼出現,為了更好的欣賞這個故事,人們奔走相問。

老實説,小説中的確普及了很多的宗教知識,歐洲的歷史像一個神祕的城堡,在這一刻,以一種神祕的方式向人們打開,整個宗教世界沸騰了,人們在爭辯小説中的東西是真是假,而在東方的某個都市,人們享受着,這個宗教的美餐,這個讓他們有機會在美餐中學習的機會。

扣人心絃的情節總是在3/4的地方被我猜到,結局的頭重腳輕,晦澀告白,也顯個很不完美,不知道是丹。布朗故意的在佈局,還是理盡詞窮收場。總之,在一個灰暗的陰雨的下午,這樣的結局,這樣的小説讓我看得不是很爽,更太不上完美。

電影,自然是生動地再現了,小説中的場景,但是從處理和被欣賞的角度來看,更加的差勁。似乎在被情節牽着走,然而,我這個觀眾,不知道是不是事先知道情節的緣故,沒有被牽動,只是懶懶的深陷在沙發中。

一切都被我説得不完美,不好看,然而,就是這樣的東西讓我和老婆為之興奮了半個月,現在都過去了。試問:還有什麼比得上他呢?下一個被批評的鼻子在哪裏呢?期待中。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2

前段時間電影《達芬奇密碼》被炒得轟轟烈烈,我也是隨着人潮湧入電影院欣賞了一下,但始終覺得沒有原著寫得精彩。於是我又第二次翻開了這本神祕的《達芬奇密碼》。

書中對宗教,符號,象徵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讓我對達芬奇的認識又有了新的延伸,雖然是小説,但是我想DanBrown對基督教、符號學、藝術都有很深入的瞭解,DanBrown,一個沒有多大名氣的驚悚小説作家,教師出身,先前有過三部作品,反應平平,在好手如雲的西方暢銷書界算是個新面孔。《達芬奇密碼》出版後,一下子登上《紐約時報》等各大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一時好評如潮。這真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説,既混合了謀殺、偵探、解謎、懸疑、追捕等常規的暢銷要素,又加進了大量藝術史、宗教史、象徵學等文化佐料。令人驚歎的是,他把那些高級調味品撒得恰到好處,絲絲入味,與驚心動魄的故事完全融為一體。這可不是等閒的本領。

DanBrown寫《達芬奇密碼》,卻用反叛的眼光要告訴大家,一切都是有組織,有預謀的。一切都是男性為奪取女性權力處心積慮設下的陰謀。(美國人最喜歡陰謀理論了)隱瞞,清洗,抹殺,謊言重複一千遍終於變成事實。起初的被迫現在成為自願,自然,甚至進入潛意識,成為超自然——神是這樣先被人造,然後才有了自己的'生命。

假如抹大利真是基督教女傳人,又沒被男性對手奪權,我覺得男女不平等的歷史也不會被改寫。男勝女敗,是歷史必然,看看沒受基督教影響的其他文化就知道了……裹小腳雖然比剿巫温和一點,但打擊面更大。佛教思想算是最接近自由平等的,一與世俗相結合,也立刻成為性別統治的工具。東方文化好在沒有一神獨尊,眾神法力雖有高下,都可以在天宮裏開party,一起happy。當然小説畢竟是小説,在某種程度上都是虛構的,儘管寫得如此真實,但是書中的觀點早在20世紀六十年代就被提出,美國大型科幻節目《Discovery》也報道説這個純粹是某個瘋子的惡作劇,當然人們都説歷史是不能改寫的,但歷史畢竟是人記錄下來的,所以改寫是有可能的,所以會出現很多野史,但是它們畢竟不入主流通常會被遺忘掉。耶穌地位畢竟在基督教穩固了幾個世紀,要是用一本小説就能推翻真是太荒謬了,但拋開這些小説還是寫得很精彩的絲絲入口雖然沒有大量文學詞彙,但是卻讓人慾罷不能!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3

在同事的鼓動下讀這本書,我自己是不會選擇這樣的書讀。因為想到他會和那些偵探小説一般。哈哈哈哈,難道與同事玩笑一般,這本書和一個人的智商有關。

這是本通俗的懸念小説,美國人寫的。懸疑小説都是這樣,撲朔迷離堆積一些讓人奇怪驚訝的事情,然後再揭開謎底。這中間只是玩弄一些邏輯技巧,看似有趣吧。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誤導,千萬不要相信書中的種種暗示,這種暗示往往是作者下的套,他希望你按照暗示去做一些猜測,而這些猜測給他抖包袱增加效果。

如果讓人毫不費力的猜中了,這書簡直就是一堆廢紙,作者一定是小兒科。

這本書能在那麼多懸疑小説中脱穎而出,是因為他結合宗教、歷史、藝術中的懸案,講述了一些常人聞所未聞的觀點,再加上密碼的破譯和神祕詩句的雙關寓意,這些增添了很多的神祕色彩和新鮮感。不像其他的書就是人被殺了,東西丟了,然後開始追查,象洋葱皮一樣,一層一層往下剝,直到最後揭露真相,而整個事件的背景遠沒有這麼豐富多彩。這是這本書勝出的根本原因。

就這本書的推理水平來説,沒有什麼推理,談不上是推理小説。説到懸念,作者有意編纂的跡象太明顯。從事情的發生開始,就是兩個人一路狂逃,一路解密。凡事總是這麼巧,他們剛剛好能逃脱警察的追捕,剛剛好能靈感閃現破了密碼。一個老頭花了巨大精力製造的密碼,一步一步指引他們,而他們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全部找到答案。整個過程又有一個神祕的導師監視着,利用着。一切的事情只能是編造,不能讓人感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