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2篇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2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1W 次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螢火蟲之墓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2篇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1

如果你是來尋找感傷的,那你就要失望了。這部堂而皇之登上影史的偽善電影為我不齒。

不要被這種偽善的偽藝術迷惑。説到底,這只是一部電影,而電影除了是藝術以外,更是一種手段,它是僅僅表達編劇、導演的思想的一種宣傳手段,是一種蠱惑力量極強的媒體,沒有主見者很容易跟隨導演的視角去思維。導演能夠在電影中隨心所欲地偏重他關注的重點同時能夠隨心所欲地淡化他不關心的東西,給予觀眾他想要表達的東西,並讓觀眾深深信服——只要電影本身製作的足夠精良,而和史實不需要有任何關係。

我把這部電影歸為“日本軍國主義三步曲”之一。其他兩部是《男人的大和》和《我正為君去死》。我們完全能夠想象一個日本青年,少年兒童時期看了《螢火蟲》做童年鋪墊,然後便從《男人的大和》裏學會如何去做一個“男人”,最後慷慨“赴死”。

看起來好像講述可憐的兄妹倆在戰爭中相依為命的故事,但是,故意把故事開始在戰爭就要結束,日本本土開始受到空襲,國內大動亂開始,這一點從一開始就讓我很不痛快:那麼戰爭是怎樣開始的?日本人在戰爭中扮演什麼主角?那麼前幾年日本在全世界橫行又怎樣説?影片對此沒有給出任何答案。只是故意選取兩個分不清世事的未成年人來做主角代表全體日本人,好象日本人都是像這對虛構的兄妹倆那樣,在一場無辜的戰爭中顛沛流離,透過這對虛構的兄妹的經歷模模糊糊地告訴觀眾:“我們不明白戰爭是怎樣開始的,但我們明白戰爭是全人類的浩劫!讓我們遠離這場災難,千萬不要再重倒覆轍!”如此之巧妙!在這番大道理之下,就在日本要全面戰敗之時,他們突然變成了手握白鴿的和平主義者。一下子,作為最殘暴的日本人沒有了,日本人在全世界犯下的最殘暴的罪行也沒有了,只剩下在戰爭中飽受痛苦可憐的日本受害者;作為殺人如麻的劊子手日本人不見了,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兄妹倆,只剩下悽美的飛舞的螢火蟲。對於日本所犯下的勝之數倍的罪行,片中沒有一丁點、一絲一毫的提及或是暗示,描述的完完全全、僅僅是日本受害者而已,而片中的主人公視角正是不懂事理的孩子,他們能有什麼罪呢?——真是名正言順的巧妙啊!影片

裏還安排了一個手拿軍刀的軍人向天上的美國轟炸機怒吼道:“為什麼要把我們趕盡殺絕?”看到那裏,我覺得實在太好笑了:難道這位軍人不明白答案?不該明白他們的軍隊都做了什麼才招來美國飛機?從兒童主人公的無知無辜的視角中,順勢帶過軍事體系的無辜態度,一下子,整個國家的“無罪”態度毫不突兀的展此刻觀眾面前——毫不突兀地被理解了,不能不稱巧奪天工。影片兩兒童的父親是軍人,好像是海軍,但在軍中具體乾的是什麼則是留有懸念,沒有交待清楚,甚至兩個兒童也不明白父親究竟在幹嗎。或許導演是要給觀眾這麼一個印象:他們在戰鬥!就足夠了。但我要對這位父親的去向給一個靠譜的註解:他正在中國殺人。

在這種極力掩飾實情的狀況下,我不給予憐憫:就是這對虛構出的兄妹的所謂的遭遇和死法,我甚至能夠説,對同時冤死在中華大地上的中國人,簡直就是天堂般的幸福了。如果你有時間為兩個虛構的卡通人物悲傷掉眼淚,進而激發了你為戰爭受害者痛心疾首和反戰思考,那麼你何不去為自己的祖父輩,曾祖父輩的老人進一份孝心,或是去已故者的墳塋上注香?看畢此片,沒有產生一點點這種想法吧?可他們是你的親人和同胞,他們是貨真價實的戰爭親歷者和受害者!難到他們竟比但是兩個虛構的電影卡通形象更值得你落淚?然而這就是現實,這就是電影,這就是媒體對人思維的引導和教唆。

反觀德國人,他們對待戰爭的態度沒有遮掩,沒有虛構,這個民族從內心深深地反省了。以色列的猶太人紀念館,德國人捐的錢最多,荷蘭作家布魯瑪在《恍惚有無前朝罪》中寫道:德國總理博蘭特跪在猶太紀念碑前,但沒有一個日本領導人有這樣的舉動。在德國,否認戰爭罪行的是一小撮被警察追捕的極端主義光頭黨;在日本,卻是首相、國會議員、內閣大臣和歷史學家。反觀德國的二戰題材電影。或許《鐵皮鼓》沒那麼“唯美”,沒那麼感人,沒那麼引人入勝,但我從中看不到虛構和掩飾,只有對納粹的無情諷刺和對當時德國人民思想的深入揭示,奧斯卡一家人在納粹影響下如痴如醉的癲狂狀態和蘇聯人來的時候那種恐懼害怕,我願意相信:那就是真正的德國民眾。而對於日本人,涉及二戰,他們只談原子彈。

我甚至能想象出這樣一幅場景:一箇中國人和一個日本人討論二戰問題,各自闡述了本國在戰爭中付出的慘重代價,日本人態度很誠懇也很友善,出於禮貌,中國人沒有抨擊日本那些眾人皆知的戰爭罪行,兩人都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反戰態度,也都表示了對原子彈的毀滅力量的擔憂,最後日本人感慨一聲,“唉!沒想到中國在二戰中也遭受了這麼大的損失,咱們兩國可真是難兄難弟啊!”中國人大吃一驚,説不出話來,直到這時,他才明白,他面前的不是反思者,不是懺悔者,而是“大日本帝國”的“和平愛好者”。居高臨下,選取“和平”的態度,反倒是他的施捨。我只能説,全世界的人都能夠宣稱自己是二戰的受害者,只有日本人不能夠。

我也請大家看看這部片子,仔細看看,它到底是如何描述這段事故的,從中透露出來一個民族對二戰的態度上的差別是什麼。

張開你的眼睛,多加思考吧!如果你還連“電影”究竟具有何種魔力都沒有弄清,就請別再説什麼“我個人認為很不錯,很傷感的動畫”之類的話,被愚弄了還要陪眼淚。“傷感”只是一種的電影手段,任何導演都能拍出來,只是,我們的祖輩,我們屈死的,被虐殺的同胞聽見了你的話能安息嗎?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2

可能是作為老一代人的緣故,高畑勛並沒有過多的去描述這場戰爭的背景,也許是認為這些事是不用過多交代的常識吧。但對於缺乏大戰歷史知識的年輕一代日本國人,在他們看到前人的懺悔時是否會明白其真意呢?他們應該先補補真正的歷史,再來觀看該片,有人説該片是在控訴戰爭,但其實並不準確,它其實是在抨擊導致戰爭的日本法西斯。

影片中第一次美軍空襲過後,有人在燃燒的廢墟前憤怒而又無助的高喊:“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要趕盡殺絕!”是的,作為民眾的日本國人也只是日本軍國主義所發動戰爭的犧牲品,但比起被自己的國家所帶去災難的國家的人民這句問話便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其實《螢》並沒有表現對美軍的仇視,有的只是對未來的迷茫和對現實的無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對日本採取了長期的轟炸,故事主人公的母親在一次空襲喪生,作為艦長的父親也在戰爭中杳無音信,留下了年僅14歲的清太和4歲妹妹節子住到了遠房姨媽的家中,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人在難以自保的情況下難免會變的自私起來,隨着戰勢的惡化,生活變得越發艱難,兄妹倆與遠房姨媽的關係變得越發不和,最終由於忍受不了姨媽冷言冷語的清太帶着妹妹離開了姨媽家住到了一個廢棄的防空洞中,日子過得艱苦,但卻快活。

為了在黑夜裏給防控洞帶來光亮,哥哥清太抓來螢火蟲放到了兩人蚊帳裏,看着洞中飛舞的螢火蟲哥哥帶着興奮給妹妹講起了自己去父親的軍艦觀看閲軍的情景,激動之餘唱起了軍國主義激勵士氣奔赴戰場的軍歌,並擺出了開槍的姿勢,然而接下來的一剎那,清太沉寂了下來,看着自己與妹妹的處境,又想起了生死未卜的父親,激情被漆黑夜色吸吮,隨着螢火蟲的飛舞而消散殆盡。這一心境的落差正是監督對發動這場戰的日本軍國主義的抨擊,曾經鼓舞着人們奔赴戰場,帶來的卻是飛蛾撲火的'災難,那些鼓吹戰爭的謊言都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沒了底氣。當影片接近尾聲清太得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先是發問“投降了,那我們豈不是戰敗了!”本以為他會帶着戰敗恥辱的心情繼續發問,然而接下來這句卻是“我們投降了,是不是意味着不用打仗了?”這才是當時日本國民最真切的的渴望。然而,戰爭的結束並沒有阻止悲劇的繼續,海軍的全滅,父親的陣亡撲滅了最後一絲希望,清太在拿着救濟金返回的路上,悲痛絕望的自語“爸爸,你不要死,你死了我們怎麼辦?”影片中每一句話語都是那麼的切合實際。作為哥哥,清太此時最關心的是如何能養活妹妹和自己。

作為哥哥的清太為了妹妹表現得實在太堅強了,母親的死一直隱瞞着妹妹,將痛苦獨自一個人承擔了下來,有努力的照顧妹妹,為了給的病的妹妹做點好吃的去農田裏偷盜,結果農夫抓到痛打得遍體鱗傷又送到了警署。

“那天,姨媽告訴我,媽媽已經死了,埋在地底下。”

原來自己一直隱瞞的事實妹妹早已知道,此時積壓的悲傷再也按捺不住了,淚水順着臉頰流淌下來,這也是片中清太第一次落淚,但在妹妹面前他還是強壓着悲傷哽咽着,沒有發出聲來。

“為什麼媽媽和螢火蟲都那麼快死?”

當節子埋葬死去的螢火蟲時這樣問着哥哥,這讓人不免聯想起櫻花來,作為日本的國花,櫻花有着短暫的盛開和絢爛的凋零,比起櫻花螢火蟲的命運似乎更為悲慘,它生活在夜間,在黑夜裏發散着微弱的光亮,像是殘喘而又掙扎的希望,然而當黎明的曙光真的出現它的光亮卻消失了,慘淡的死去,又有誰能為它立上墓碑?故事的借喻在這裏變得明朗,戰亂中的這對兄妹,就好像是黑夜裏的螢火蟲之光悄然的飛向那落寞結局……

其實何止這兩兄妹的命運如此淒涼,動畫只是借兩兄妹的遭遇來表現這整個時代的悲劇,片頭哥哥餓死在街頭,到了晚上有人來清理街道時,除了清太還有幾個孩子躺在一邊,其中有的已經不行了,不過,剩下能夠救活的又有誰來救呢?

作為國人不得不撇開動畫,想想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才是這場戰爭最大的受害者,在為日本無辜生命落淚的同時是否應該想得更多一些呢!我們才更是被捲入這場罪行的無辜受害者!如果我們戰敗,或許連螢火蟲的命運都比不上。想到國產動畫的發展,也許國內的審批制度是嚴格了些,但我們的製作方也做出一部這樣的動畫來,想不出什麼樣的審批能限制得了。不要總是年輕的一代沉浸在他人的悲傷,忘記了自己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