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有關志願者心得體會大綱

有關志願者心得體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51W 次

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責任叫志願。那麼有關志願者心得體會需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志願者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閲讀參考學習!

有關志願者心得體會

  有關志願者心得體會1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和燦爛文化,從“樂善好施”的千年古訓到“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都傳遞出一種奉獻、互助的志願精神。把自己的“快樂”融入到服務過程中,用自己微笑和活力去感染並幫助他人。

暑假裏登入志願者網站投發了幾份簡歷,意向有上海市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第六人民醫院、第八人民醫院等。在接到徐彙區中心醫院電話預約面試的那一刻我欣喜若狂,腦中不斷揣摩着面試現場將出現的情景模擬測試及面試官的表情。經過幾輪刪選,我有幸來到徐彙區中心醫院體驗導醫生活。

一大早我穿戴整齊,嘴裏默默唸着晚上準備好的面試題。趕在七點出門,誰料正值早高峯擠地鐵雖然地鐵上人山人海的場面不堪入目。但是一想到能夠換一個身份去醫院當志願者,內心的愉悦是難以言喻的,有種淡淡的欣喜和莊重。初來門診大廳,我們都還是一張白紙,未經任何培訓啥都不會,心裏必然有些緊張。

經過了專業的崗前培訓瞭解到徐中心通過命名“蔣舒文團隊”,將優秀志願者蔣舒文作為年輕一代的代表表率,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師長帶我們新生熟悉了醫院的整個樓道的分佈,才體會到這個職位的重要性以及難度。經過半天的體驗,慢慢開始熟悉具體流程,掛號,服務枱,交費處,取藥處等都在一樓,二樓主要集中專家門診、體檢在三樓、拐彎處核磁共振。。。記熟了這些以後才能準確的為病人解答。

在徐中心這個大家庭裏志願者不時地上演着感人的故事,志願者在這裏相識、相愛、相守,志願者在這裏以自己的親生經歷鼓勵着一個又一個的病友,被大家庭中的點點滴滴所感動,也教會了我許多人生哲理。

第一天,在服務枱門診助醫,由於就診大廳是醫院的“門面”,我們還要注重細節,禮儀必不可少,投身志願服務,我深刻體會到自己肩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能主動幫助那些需要援手的人,第一次幫助一對老夫婦,將她們一直送到病房,臨走前將他們硬塞來的蘋果偷偷地放回去,心中充滿了喜悦。經過病房服務枱,無意中聽到來往的病人説:“這些孩子真的很好啊!”讓我感到特別親切,是一種肯定與鼓勵。社會需要這份純淨的愛。我逐漸有一種幸福感,因為有人需要我。我送給他們微笑和擁抱,他們淨化我的精神和靈魂。

我們的初衷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給病人帶來更多的幫助,方便他人,收穫快樂。門診助醫的工作只是幫助不瞭解醫院分區的病人們,給他們一個明確的方向引導,讓他們能更加及時的就醫,解決自己的病症。我們做不到像雷鋒那麼高尚,但是我們在很努力地學着微笑,用微笑安撫病人焦慮的情緒,用窗明地淨為他們提供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

第二天,徐中心帶領着我們與腦卒中病友們在康復科開展了“快樂隨心,康復同行”的小組活動。活動中,我們傾聽了病友的心聲,排解病友苦悶,緩解他們的消極心理。和病友們聊得很開心,第一次這麼敞開心扉的説話,感覺真的很好,其實有的時候我們學習壓力很大,去和他們聊聊天后,覺得整個人都會開朗起來。這次的活動讓我又認識到了新朋友,也看到了病友由只能坐到站立行走的回覆效果,讓我感到特別興奮。與病友互動的過程,是愛的奉獻,更是一次生命教育,讓我懂得珍惜生活,享受助人的快樂。感恩在醫院裏碰到的每一位患者,是他們用自己的經歷讓我們見苦知福。做志願者很開心,特別是看到患者對你展現出他們笑容的時候。社工和志願者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拉着病友的手慢慢走,大家一起體會:“今天不錯,明天更好。”

在你經歷過風吹雨打之後,也許會傷痕累累,但是當雨後的第一縷陽光投射到你那蒼白、憔悴的臉龐時,你應該欣喜若狂,並不是因為陽光的温暖,而是在苦了心智,勞了筋骨,餓了體膚之後,你毅力站在前進的路上,做着堅韌上進的自己,其實你現在在哪裏,並不是那麼重要。只要你有一顆永遠向上的心,你終究會找到那個屬於你的方向。

朋友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走到需要幫助與關愛的朋友身邊。讓志願服務攜手醫療服務,張開天使之翼、幸福公益,書寫新時代醫院文化的靚麗篇章。

  有關志願者心得體會2

做志願者這一年多以來,我一直為可以有很多兄弟姐妹感到很開心。因為我一直覺得既然可以做志願者應該都是看透了,人世間很多功利才會來做這些,在旁人眼裏覺得是傻瓜做的事情。那麼在我的眼睛裏就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高低貴賤的區別。

志願者的管理其實是一門科學。其實現實的情況也不一定和想象的那樣單純。不知道我是不是該説,其實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所謂的志願者人羣有大部分是來湊熱鬧的,甚至有些人是帶着各種各樣的目的來的。但是我一直覺得不管是帶着什麼目的加入進來。只要做的事情是對志願服務有幫助,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不對志願工作大方向有影響,我們就應該學會包容。

現在的志願者工作其實是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通過熱鬧的20XX年。已經有很多人提出了20XX年為志願者元年的説法。這其實對志願者事業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其實現在是更需要的是對志願者工作進行規範的時候了。只有進一步規範化管理,將來才可以做到真正實現志願者,可以真正服務於社會的目的。可是現在志願者團隊可以説是窮出不層,很多時候,穿上一件寫有志願者字樣的衣服,掛上一個牌子就説自己是志願者;扯起一個旗幟就稱自己是一個團隊。很多自稱為團隊的,其實就那麼一兩個人。

在這裏當然並沒有其它的.意思,但是説句心裏話。這樣的情形對將來志願者工作其實是很不利的。那些所謂的不規範的志願者的行為,其實也給將來志願者工作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所以我有幾個想法:

一、探討和總結什麼是真正的志願者精神和文化。人們到底為什麼要來做志願者?是應該引發更多人來思考的一個問題。在這一段時間,我和北京的志願者楊濤夫婦一直在合作策劃一個叫“聚源入川”的活動。也就是由此思考引發出來的一個人文公益活動,我們把志願者精神和水文化相結合。水是生命的源頭,志願者精神也應該和水一樣,是人們的生活狀態達到一定境界後,一種人性最質樸的迴歸。汶川、北川一帶原本就是傳説中大禹的故鄉,也是中國水文化的發源地。地震在這裏發生後,把那麼多人心裏面如水的情懷都震發了出來。大家不顧一切奔往四川做志願者。那麼我們不應該讓人們心裏,已經引發出來的善心隨着地震的過去,而又隱藏回去。我們應該把這種每個人心裏面,最美的一面更多更好的提煉,讓已經離我們遠去的生命不至於白白的犧牲。

二、完善志願者考評認可機制,但是更重要的是給予志願者發自內心的認可,志願者的心其實是很敏感。如果面對的人不是真誠的,會被很快覺察出來。他們當面不會説什麼,但是現實中會採取用腳投票的態度。只有當各個部門真正把志願者當朋友,當兄弟看待時,志願者也自然會認真做好很多事情。

三、規範志願者培訓機制,設計確實可行的志願者培訓課程。讓每一個剛剛來做志願者的人們,可以明確的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可以做什麼,怎麼去做。

四、認真的給來參加志願服務的成員志願者工時記錄,因為做的時間的長短,是唯一可以量化衡量志願者工作的標準。那麼只有那些真正從事志願服務時間長的志願者才可以真正沉澱下來。也才可以真正通過時間的考驗,來讓真正優秀的志願者昇華。現在志願者工作浮誇風其實非常盛行,很多所謂的明星志願者居然是被包裝出來的。然而經過一定的瞭解後,知道真相後,反而對志願者工作是一種打擊。我們應該通過真正實實在在的工作來規範志願者工作。

五、政府應該為志願者工作提供實質性更強的支持。比如提供相對固定的辦公場地,和一些辦公設施。志願者和很多志願者團隊,可以用自己的時間和金錢來無償服務社會,但是同時也都不約而同的在團隊發展到一定時候,面臨生存的問題。因為在團隊組建初期,大家憑着最初的熱情可以不顧一切,志願者可以一次甚至十次的付出。但是不幫助他們解決一些最根本的問題,也是很難堅持下去。志願者團隊就象是一個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們要做的工作應該是怎麼把那些,真正擁有志願者精神的人留下來。

  有關志願者心得體會3

自參加幾次小學生輔導志願服務後,我產生了很多的看法與感想。在上大學之前,我一直想用自己的空餘時間做點什麼有意義的事,或者對身邊某些弱勢羣體出一份力,盡一份心,為他們謀些幸福;剛上大學就得知有青少年志願者協會這個機構,正好給了我這樣一個實現理想的機會。

上了大學,我覺得自己的自由時間多了,可以自由支配時間。也正因為加入了志願者的行列,每逢週五下午7、8節,我們都會以隊為單位步行去六十八中,為該學校的小學生進行輔導。儘管路程遠了點,來回差不多一個小時,但在路途中,我還有我的同伴們都可以感受出大家是多麼地急切想快點去學校。想到小朋友們渴望和歡喜的笑容,我們就會忘記步行帶給我們的疲憊。

猶記得第一次去的時候,第一次穿上志願者服裝,心中有一種難以言明的感覺,有點興奮與期待,又有點膽怯,在幻想去到那裏該説什麼,該怎樣介紹自己,會有多少小朋友等等的疑惑。當我穿着志願服,我感覺自己任重而道遠,穿越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路上,我的眼睛不停地環視四周的路人,時不時目光對視,從他們的眼神,我可以看出他們在注視着我們,不覺身體有點飄飄然,同時覺得這件衣服很沉重。黃色給人一種可以親近,可以信任,可以傾訴,可以依靠的感覺,胸口上顯赫地印着“志願者協會”。

有一次出外去培訓,我們一隊志願者在公車上,搶着讓座,扶老奶奶。我當時就想如果大家的表現在平常沒有穿這衣服時,也能同樣做的話,那該多好。但事實上,我的同伴,這幫熱血青年的確有着這種高尚的品質和行為。他們都有着樂於助人的一顆愛心。記得那車上的老婆婆和諧親切的笑容,還有她豎上大拇指那一刻,我心裏是多麼的甜,我是多麼的高傲。她説:“我們志願者是大好人,乖孩子,老是幫人。”其實這話我是聽了不少,但正因為這些人這些話,當我在服務時遇到很不如意順利的事時,想要放棄了,一想到這,他們就是我堅持,永不放棄的動力。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也許外界有部分人不理解我們志願者,總覺得我們也打亂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甚至覺得我們亂來,也有人覺得我們的任何付出是理所當然,不容有失的。也許還會責備呢。但我不會就因為這樣而退縮,我還要用我的言行慢慢讓他們瞭解我們理解我們。還有,每次去到小學,小孩子都好活躍好開心。雖然有的時候比較調皮,有的時候難以控制課室的安靜,但和他們相處,一方面可以輔導他們作業和減輕老師的負擔;另一方面,我從他們身上找到了童年的樂趣,並覺得他們的純真,天真和無邪讓我從緊張的生活節奏變慢,變輕鬆與舒服了。他們讓我覺得這世界上友誼是多麼美好的事,也鍛鍊了我的能力,為我提前適應了教育事業奠定基礎,打開了門檻。正所謂“利己為人,助人自助”,這是我們的宗旨。

每當離開,總有些不捨,怎麼一個小時這麼快就過去了。轉身回顧他們,他們純真的眼神是多麼地渴望我們下次再來。每次服務回來,總忍不住在qq空間寫下當天自己的感受,還記得散文家林曉風説過一句話:一個人的名字會被幾多久,很多時候來來往往行走匆匆,人與人之間總是擦肩而過,來是偶然走也是必然的。我不在乎自己的名字會被人記多久。倘若一個人被記住了十幾年,應該感到欣慰,而我只有一個名字叫志願者,我希望盡我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我並沒有那麼偉大,但我會貢獻更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覺得我渴望用我的微小舉動去影響我身邊的人。當我讓座時,我開始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只管做好自己讓自己快樂,無愧於心。我希望我家的老人在車上也能受到同樣的對待,這就是我要的回報。在這,我又要引用畢淑敏的話:也許我很重要,因為在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也許我一點也不重要,因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青年志願者協會,體現我們大學生立足社會融入社會,提高我們大學生自身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