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一去二三裏的古詩翻譯

一去二三裏的古詩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77W 次

導語:作者邵雍年少時期,也自認為才志出眾,慷慨激揚的欲求取功名。邵雍愛讀書,幾乎無書不讀,求學中對自己要求嚴格而刻苦。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一去二三裏的古詩翻譯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去二三裏的古詩翻譯

一去二三裏

作者:邵康節

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譯

一個小孩,牽着媽媽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裏;眼前要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過去歇腳;亭子外邊,花開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愛,伸出指頭點數,嘴裏唸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來,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剛要動手,他的媽媽便喝住他,説:“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的人就不能看美麗的花兒了。”後來,這兒的花越來越多,數也數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作者簡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堯夫,北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生於林縣上杆莊(今河南林州市劉家街村邵康村,一説生於范陽,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讀書並遊歷天下,並悟到“道在是矣”,而後師從李之才學《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並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

天聖四年(1026年),邵雍16歲,隨其父到共城蘇門山,卜居於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歲,遊歷河南,因將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內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為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陽,以教授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自號安樂先生。出遊時必坐一小車,由一人牽拉。宋仁宗嘉祐與宋神宗熙寧初,兩度被舉,均稱疾不赴。熙寧十年(1077年)病卒,終年六十七歲。宋哲宗元祐中賜諡康節。

古詩《一去二三裏》教學點評

本首詩節奏鮮明,韻律和諧,琅琅上口,富有音樂美。教學時要多讀。要力避對古詩的詞句做主動的講解。否則,不但會破壞詩中形象的完整性,損害詩的藝術感染力,而且會壓抑同學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低年級的古詩教學,應讓同學們在熟讀的基礎上牢記心中,隨着年齡和閲歷的增長逐漸理解。

古詩反覆吟誦,才能讀出韻味來。我讓同學們通過小聲讀、齊讀、分組讀等形式,使同學們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消化和吸收。通過範讀,教給同學們朗讀古詩的方法。用輕鬆、舒緩的語調朗讀本詩,讓同學們體味到一種清新、自然的鄉村氣息,利用朗讀的律動感染同學們,把同學們引入詩的意境。同時根據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的特點,輔以手勢、動作,同學們跟着老師一邊吟誦一邊做動作,陶醉在詩情畫意之中。

讀古詩要強調背誦,哪怕同學們一時不可能完全理解,但熟讀成誦,時間久了,就會逐步理解。因此,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有助於增強語感、增強記憶,可使兒童在舒緩的讀誦、細細的品味中淨化心靈,陶冶情操,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

在教學中我運用各種教學媒體,再現詩中情境

詩句描寫的情景,通過圖畫再現出來,就會變得具體可見,能幫助同學們感受形象,進入情境。教學本詩,可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將同學們帶入情境,這樣整首詩的內容變得形象化了,同學們的情感因素也調動起來了。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教學本詩,還可以讓同學們各自讀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然後動筆畫簡筆畫。同學們作畫,把詩中描繪的景象形象化了,進入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樂在其中。音樂往往給人以豐富的美感,使人心馳神往,所以本課教學如能借助音樂來渲染情境,也是理想的手段。可在教師、同學們誦讀詩歌的同時播放節奏輕快、行雲流水的古箏樂曲來渲染氣氛、創設情境,使孩子們的情感得到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