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唐書》卷十七上 本紀第十七上大綱 ◎敬宗文宗上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諱湛,穆宗長子,母曰恭僖太后王氏。元和四年六月七日,生於東內之別殿。長慶元年三月,封景王。二年十二月,立為皇太子。四年正月壬申,穆宗崩。癸酉,皇太子即位柩前,時年十六。甲戌,左僕射韓皋卒。......

  • 幼兒園第十七週工作計劃大綱 (6月13日~6月17日)一、行政事務1.配合中心做好2016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務評聘工作的相關準備工作(週四中午,組織教師到牌樓參加會議)。2.發幼兒彙報單評語單。3.做好課題活動的準備。4.指導大班各班完成幼兒園畢業班花名冊的'......

  • 《北史》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大綱 司馬休之司馬楚之曾孫裔司馬景之司馬叔璠司馬天助劉昶蕭寶夤兄子贊蕭正表蕭祗蕭退蕭泰蕭捴蕭圓肅蕭大圜司馬休之,字季豫,河內温人,晉宣帝季弟譙王進之後也。晉度江之後,進子孫襲封譙王。至休之父恬,為鎮北將軍、青兗二州刺......

  • 《遼史》卷四十八 志第十七下大綱 ◎百官志四○南面下◇南面京官遼有五京。上京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餘四京隨宜設官,為制不一。大抵西京多邊防官,南京、中京多財賦官。五京並置者,列陳之;特置者,分列於後。三京宰相府職名總目:左相右相左平章政事右平......

  • 《莊子》莊子?外篇?秋水第十七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

  • 《魏書》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奚斤 叔孫建大綱 奚斤,代人也,世典馬牧。父簞,有寵於昭成皇帝。時國有良馬曰"騧騮",一夜忽失,求之不得。後知南部大人劉庫仁所盜,養於窟室。簞聞而馳往取馬,庫仁以國甥恃寵,慚而逆擊簞。簞捽其發落,傷其一乳。及苻堅使庫仁與衞辰分領國部,簞懼,將......

  • 《元史》卷六十五 志第十七上 ◎河渠二○黃河黃河之水,其源遠而高,其流大而疾,其為患於中國者莫甚焉,前史載河決之患詳矣。世祖至元九年七月,衞輝路新鄉縣廣盈倉南河北岸決五十餘步。八月,又崩一百八十三步,其勢未已,去倉止三十步。於是委都水監丞馬良弼與......

  • 《宋史》卷二百五十八 列傳第十七大綱 曹彬(子璨、瑋、琮)潘美(李超附)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父芸,成德軍節度都知兵馬使。彬始生週歲,父母以百玩之具羅於席,觀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須取一印,他無所視,人皆異之。及長,氣質淳厚。漢乾祐中,為成德軍牙......

  • 《新唐書》卷二十七上 志第十七上大綱 ◎歷三上開元九年,《麟德歷》署日蝕比不效,詔僧一行作新曆,推大衍數立術以應之,較經史所書氣朔、日名、宿度可考者皆合。十五年,草成而一行卒,詔特進張説與歷官陳玄景等次為《歷術》七篇、《略例》一篇、《歷議》十篇,玄宗顧......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十七賊盜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十七賊盜【疏】議曰:賊盜律者,魏文侯時,裏悝首製法經,有盜法、賊法,以為法之篇目。自秦漢逮至後魏,皆名賊律、盜律。北齊合為賊盜律。後周為劫盜律,復有賊叛律。隋開皇合為賊盜律,至今不改。前禁擅......

  • 《三國志》卷六十二 吳書十七 是儀胡綜傳第十七大綱 是儀字子羽,北海營陵人也。本姓氏,初為縣吏,後仕郡。郡相孔融嘲儀,言氏字民無上,可改為是,乃遂改焉。後依劉繇,避亂江東。繇軍改,儀徙會稽。孫權承攝大業,優文徵儀。到見親任,專典機密,拜騎都尉。呂蒙圖襲關羽,權以問儀,儀善其計,勸......

  • 《論語》論語·陽貨第十七大綱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 《宋史》卷二百二十六 表第十七大綱 宗室世系十二(表略)(備註:本章節內容暫缺,請等待補充。)......

  • 《宋書》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蔡廓 子興宗大綱 蔡廓,字子度,濟陽考城人也。曾祖謨,晉司徒。祖系,撫軍長史。父綝,司徒左西屬。廓博涉羣書,言行以禮。起家著作佐郎,時桓玄輔晉,議復肉刑,廓上議曰:"夫建封立法,弘治稽化,必隨時置制,德刑兼施。貞一以閒其邪,教禁以檢其慢,灑湛露以膏......

  • 《遼史》卷四十七 志第十七上大綱 ◎百官志三○南面上契丹國自唐太宗置都督、刺史,武后加以王封,玄宗置經略使,始有唐官爵矣。其後習聞河北蕃鎮受唐官名,於是太師、太保、司徒、司空施於部族。太祖因之。大同元年,世宗始置北院樞密使。明年,世宗以高勛為南院......

  • 《韓非子》備內第十七大綱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人臣之於其君,非有骨肉之親也,縛於勢而不得不事也。故為人臣者,窺覘其君心也無須臾之休,而人主怠傲處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弒主也。為人主而大信其子,則姦臣得乘於子以成其私,故李兑傅趙王而餓......

  • 《商君書》賞刑第十七大綱 聖人之為國也:壹賞,壹刑,壹教。壹賞則兵無敵,壹刑則令行,壹教則下聽上。夫明賞不費,明刑不戮,明教不變,而民知於民務,國無異俗。明賞之猶,至於無賞也;明刑之猶,至於無刑也;明教之猶,至於無教也。所謂壹賞者,利祿官爵,摶出於兵,無有異......

  • 《新唐書》卷九十二 列傳第十七大綱 杜闞王李苑羅王杜伏威,齊州章丘人。少豪蕩,不治生貲,與里人輔公祏約刎頸交。公礻石數盜姑家牧羊以饋伏威,縣跡捕急,乃相與亡命為盜,時年十六。伏威狡譎多算,每剽劫,眾用其策皆效。嘗營護諸盜,出為導,入為殿,故其黨愛服,共推為主。......

  • 《舊唐書》卷十七下 本紀第十七下大綱 ◎文宗下大和四年春正月丙子朔。辛卯,武昌軍節度使牛僧孺來朝。丙戌,以左神策軍大將軍丘直方為鄜坊節度使。戊子,詔封長男永為魯王。辛卯,以武昌節度使、鄂嶽蘄黃安申等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吏部尚書、同中書......

  • 《宋書》卷二十七 志第十七◎符瑞上大綱 夫體睿窮幾,含靈獨秀,謂之聖人,所以能君四海而役萬物,使動植之類,莫不各得其所。百姓仰之,歡若親戚,芬若椒蘭,故為旗章輿服以崇之,玉璽黃屋以尊之。以神器之重,推之於兆民之上,自中智以降,則萬物之為役者也。性識殊品,蓋有愚暴之理......

  • 《元史》卷六十六 志第十七下 ◎河渠三○黃河至正四年夏五月,大雨二十餘日,黃河暴溢,水平地深二丈許,北決白茅堤。六月,又北決金堤,並河郡邑濟寧、單州、虞城、碭山、金鄉、魚台、豐、沛、定陶、楚丘、武城,以至曹州、東明、鉅野、鄆城、嘉祥、汶上、任城......

  •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十七課《少年潤土》讀後感 《少年閏土》讀後感自從學習了《少年閏土》,我深受感觸。貧苦農民的兒子閏土在小時候與生活在豐衣足食的魯迅成為好朋友。那時閏土見人恨怕羞但對這個富家少爺卻十分大方。他們在一起玩耍,形影不離,閏土給魯迅説鄉下的新......

  • 《晉書》卷一百十七 載記第十七大綱 ◎姚興上姚興,字子略,萇之長子也。苻堅時為太子舍人。萇之在馬牧,興自長安冒難奔萇,萇立為皇太子。萇出征討,常留統後事。及鎮長安,甚有威惠。與其中舍人樑喜、洗馬範勖等講論經籍,不以兵難廢業,時人鹹化之。萇死,興祕不發喪,以......

  • 《顏氏家訓》書證第十七大綱 詩云:「參差荇菜.」爾雅雲:「荇,接餘也.」字或為莕.先儒解釋皆雲:水草,圓葉細莖,隨水淺深.今是水悉有之,黃花似蓴,江南俗亦呼為豬蓴,或呼為荇菜.劉芳具有注釋.而河北俗人多不識之,博士皆以參差者是莧菜,呼人莧為人荇,亦可笑之甚.......

  • 《陳書》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沈君理、王瑒、陸繕 《陳書》是唐朝人姚思廉所著的史學作品,屬二十四史之一,是一本紀傳體史類書,凡三十六卷,記載南朝陳朝史。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陳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七沈君理、王瑒、陸繕,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沈君理,字仲倫,吳興......

 70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