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史》卷三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大綱 朱弁鄭望之張邵洪皓(子適遵邁)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穎悟,讀書日數千言。既冠,入太學,晁説之見其詩,奇之,與歸新鄭,妻以兄女。新鄭介汴、洛間,多故家遺俗,弁遊其中,聞見日廣。靖康之亂,家碎於賊,弁南歸。建炎初,議遣使問安兩宮......

  • 《新元史》卷二百三·列傳第一百 王利用劉事義郭明德馬煦韓若愚尉遲德誠劉德温吳鼎劉潤陳端卜天璋王艮吳恭祖宋崇祿王利用,字國賓,通州潞縣人。遼贈中書令籍之七世孫。高祖以下皆仕金。利用幼穎悟,弱冠與魏初同學,遂齊名。初事世祖於潛邸,中書省闢為掾,辭不......

  • 《宋史》卷四百三十八 列傳第一百九十七大綱 ◎儒林八○湯漢何基王柏徐夢莘(弟得之從子天麟附)李心傳葉味道王應麟黃震湯漢,字伯紀,饒州安仁人。與其兄幹、巾、中皆知名當時,柴中行見而奇之。真德秀在潭,致漢為賓客。嘗造趙汝談,汝談曰:"第一流也。"江東提刑趙汝騰薦漢......

  •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三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可能閲讀過《新唐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三列傳第一百一十八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忠義下程千里袁光廷龐堅(薛願)張興蔡廷玉符......

  • 《新唐書》卷二百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大綱 ◎酷吏太宗定天下,留心聽斷,著令:州縣論死三覆奏,京師五覆奏。獄已決,尚芋然為徹膳止樂。至晚節,天下刑幾措。是時州縣有良吏,無酷吏。武后乘高、中懦庸,盜攘天權,畏下異已,欲脅制羣臣,椔翦宗支,故縱使上飛變,構大獄。時四方上變事......

  •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大綱 ◎南蠻下環王,本林邑也,一曰佔不勞,亦曰佔婆。直交州南,海行三千里。地東西三百里而贏,南北千里。西距真臘霧温山,南抵奔浪陀州。其南大浦,有五銅柱,山形若倚蓋,西重巖,東涯海,漢馬援所植也。又有西屠夷,蓋援還,留不去者,才十户。隋......

  • 《宋史》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大綱 劉珙王蘭黃祖舜王大寶金安節王剛中李彥穎范成大劉珙,字共父,子羽長子也。生有奇質,從季父子翬學。以蔭補承務郎,登進士乙科,監紹興府都税務。請祠歸,杜門力學,不急仕進。主管西外敦宗院,召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遷禮部郎官。秦檜......

  • 《宋史》卷一百六十九 志第一百二十二 ◎職官九(敍遷之制)○羣臣敍遷流內銓流外出官文散官武散官爵勛功臣檢校官兼官試秩紹興以後階官文臣京官至三師敍遷之制諸寺、監主簿,祕書省校書郎,祕書省正字(有出身轉大理評事,無出身轉太常寺奉禮郎。內帶館職同有出身,......

  • 《新元史》卷二百二十一·列傳第一百十七 信苴日楊漢英宋阿重楊完者曾華信苴日,姓段氏,其先世為大理酋。權臣高氏當國,世祖奉命南征,誅其臣高祥,以段興智主國事。興智與季父信苴福入覲,詔賜金符,使歸大理。憲宗五年,獻地圖,請悉平諸部,並條奏治民立賦之法。憲宗大喜,賜興......

  •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一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大綱 ◎藩鎮鎮冀李寶臣字為輔,本范陽內屬奚也。善騎射。范陽將張鎖高畜為假子,故冒其姓,名忠志。為盧龍府果毅,常覘虜陰山,追騎及,射六人盡殪,乃還。為安祿山射生,從入朝,留為射生子弟,出入禁中。祿山反,遁歸,更為祿山假子,使將驍騎十八......

  •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五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大綱 回紇回紇,其先匈奴之裔也。在後魏時,號鐵勒部落。其象微小,其俗驍強,依託高車,臣屬突厥,近謂之特勒。無君長,居無恆所,隨水草流移。人性兇忍,善騎射,貪婪尤甚,以寇抄為生。自突厥有國,東西征討,皆資其用,以制北荒。隋開皇末,晉王廣北......

  •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三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上大綱 ◎奸臣上許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父善心,仕隋為給事中。敬宗幼善屬文,大業中舉秀才中第,調淮陽書佐,俄直謁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善心為宇文化及所殺,敬宗哀請得不死,去依李密為記室。武德初,補漣州別駕。太宗聞其名,召署文學館......

  • 《宋史》卷三百七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大綱 衞膚敏劉珏胡舜陟沈晦劉一止(弟寧止)胡交修綦崇禮衞膚敏,字商彥,華亭人。以上舍生登宣和元年進士第,授文林郎、南京宗子博士,尋改教授。六年,召對,改宣教郎、祕書省校書郎,命假給事中賀金主生辰。膚敏奏曰:"彼生辰後天寧節五......

  • 《新元史》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 元善明鄧文原虞集槃揭傒斯(汯)黃溍歐陽玄元明善,字復初,大名清河人。父貢,有學行,累官樞密院昭磨,贈吏部尚書,追封清河郡公,諡孝靖。明善少穎悟,讀書過目成誦,及冠,遊學江南,受業於吳澄,僉行樞密院事。董士選聞其名,闢為掾,待以賓禮......

  • 《宋史》卷一百九十 志第一百四十三 ◎兵四(鄉兵一)○陝西保毅河北忠順河北陝西強人砦户河北河東強壯河東陝西弓箭手河北等路弓箭社鄉兵者,選自户籍,或土民應募,在所團結訓練,以為防守之兵也。周廣順中,點秦州税户充保毅軍,宋因之。自建隆四年,分命使臣往關西道......

  • 讀《讓自己第一百零一次站起來》有感大綱 1955年,張海迪出生在山東半島文登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裏。可在5歲那年,災難降臨在張海迪身上。她患了重病,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覺,生活不能自理。看到這裏,我真為張海迪而感到悲哀:她才5歲,就成了高位截癱病人。以後,她的路......

  •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大綱 ○蕭遘孔緯韋昭度崔昭緯張濬朱樸鄭綮劉崇望(兄崇龜弟崇魯崇謨)徐彥若陸扆柳璨蕭遘,蘭陵人。開元朝宰相太師徐國公嵩之四代孫。嵩生衡。衡生復,德宗朝宰相。復生湛。湛生寘,鹹通中宰相。寘生遘,以鹹通五年登進士第,釋褐祕書......

  • 《宋史》卷三百七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大綱 王友直李寶成閔趙密劉子羽呂祉胡世將鄭剛中王友直,字聖益,博州高平人。父佐,以材武稱。友直年十二,隨父遊,諳兵法。紹興三十一年,金人渝盟,友直結豪傑,志恢復。謂其眾曰:"權所以濟事,權歸於正,何害於理。"乃矯制自擬承宣使、河北......

  •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大綱 ◎南蠻上南詔,或曰鶴拓,曰龍尾,曰苴咩,曰陽劍,本哀牢夷後,烏蠻別種也。夷語王為"詔"。其先渠帥有六,自號"六詔",曰蒙秀詔、越析詔、浪穹詔、邆睒詔、施浪詔、蒙舍詔。兵埒,不能相君,蜀諸葛亮討定之。蒙舍詔在諸部南,故稱南詔。居......

  • 《新元史》卷二百十七·列傳第一百十三 李黼韓準泰不華樊執敬汪澤民福壽賀方褚褚不華普化帖木兒劉鶚李黼,字子威,穎州人。父守中,工部尚書。守中遇諸子嚴,每飲酒,輒半月醉不解。黼百計承順,跪而自訟,常達旦不寐。泰定四年,進士及第,授翰林修撰。明年,代祠西嶽。公燕,黼......

  • 《宋史》卷三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大綱 陳康伯樑克家汪澈葉義問蔣芾葉顒葉衡陳康伯,字長卿,信之弋陽人。父亨仲,提舉江東常平。康伯幼有學行。宣和三年,中上舍丙科。累遷太學正。丁內艱。貴溪盜將及其鄉,康伯起義丁逆擊,俘其渠魁,邑得全。建炎末,為敕令刪定官,預修《......

  • 《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大綱 ○韋夏卿王正雅(族孫凝)柳公綽(子仲郢孫璧玭弟公權伯父子華子華子公度)崔玄亮温造(子璋)郭承嘏殷侑(孫盈孫)徐晦韋夏卿,字雲客,杜陵人。父迢,檢校都官郎中、嶺南節度行軍司馬。夏卿苦學,大曆中與弟正卿俱應制舉,同時策入高......

  • 《新元史》卷二百三十三·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忠義四伯顏朱春谷廷珪買住張鳳儀儀子萬里熊義山羅邦佐曹彥可陳道夫梅實呂復堵簡囊果歹完者都趙資周冕劉公禮羅輝王成遊宏道木薛飛羅武德王英普顏不花申榮閔本拜住趙宏毅恭張正蒙徐猱頭堇哻鄧烈樸賽因不花張庸段楨郭......

  • 《宋史》卷一百六十五 志第一百一十八 ◎職官五○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司天監【大理寺】舊置判寺一人,兼少卿事一人。建隆三年,以工部尚書竇儀判寺事。凡獄訟之事,隨官司決劾,本寺不復聽訊,但掌斷天下奏獄,送審刑院詳汔,同署以......

  •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七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大綱 ◎忠義下○李憕(子源彭彭孫景讓)張介然崔無詖盧奕蔣清顏杲卿(子泉明)薛願(龐堅附)張巡(姚掞附)許遠程千里袁光庭邵真符璘趙曄石演芬(張名振附)張伾甄濟劉敦儒高沐賈直言庾敬休辛讜李憕,太原文水人。父希倩,中宗神龍初,右......

 142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