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小語文《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小語文《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15W 次

《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啟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小語文《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小語文《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腳》是一篇觀察描寫植物的精讀課文。作者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主要講了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來啟發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留心細緻地觀察身邊的事物。

2、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課文,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背誦第2至4自然段。理清順序,抓住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教學重點:

⑴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⑵瞭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的。

4、教學難點:

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水彩筆。

【説學生】

中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他們的思維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很大程度上是藉助形象思維來完成的,本課的教學難點問題,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應充分利用教學課件、實物演示等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來突破。

【説教法、學法】

1、説教法:

⑴多媒體直觀教學法。

教師利用電教手段,創設情境,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能更好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⑵自主、合作、探究法。

2、説學法:

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巧妙的開場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在教學開始時,我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猜謎語導入:

第一則謎語:上搭架,下搭架,開黃花,條條青龍藤上掛。

(打一植物,謎底是:絲瓜)

第二則謎語: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

(打一植物。謎底是:葡萄。)

然後教師接着説,同學們都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麼呢?(這樣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慾望。)

二、自學質疑

1、首先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自由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段落,想一想,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同桌交流各自不懂的問題。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使學生通過動口、動腦、動手,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體現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的精神。)

2、質疑問難:

學生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教師歸納:爬山虎的葉子是怎樣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呢?

(本環節主要是激活學生的思維,變要我知為我要知。)

三、自主、合作、探究

1、學生先自主讀文解疑,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然後小組研討,合作探究。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對自己喜愛的語言文字進行欣賞揣摩,激發他們走進課文語言的慾望。)

2、集體交流:

⑴首先引導學生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剛長出,長大後各有什麼特點)輕聲朗讀第二自然段,然後出示課件,運用多媒體展示一片綠油油的爬山虎,鼓勵學生用一句話説出自己看了課件的感受。接着老師問,我們看到這麼美的景色心情怎樣?那麼該怎樣讀呢?我們讀的時候要慢一些、美一些,邊讀頭腦中邊浮現出屏幕上美麗的畫面。學生練讀、評議,讀出美感。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通過填空練習,瞭解爬山虎的葉子的特點。另外,通過感情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⑵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如:可以用抓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瞭解爬山虎的腳長的位置、樣子、顏色。

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拿起彩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

(這一過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現了學生自讀自悟的過程和以學生為主體的精神。)

⑴找一找的方式讀讀書,找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圈出寫爬山虎怎樣爬的動詞。

(觸、巴、拉、貼)

⑵演一演:

我先製作好動畫課件進行演示,爬山虎的腳先是觸着牆,並由直變彎,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牆上,(引導學生欣賞爬山虎往上爬的課件。通過課件演示,學生就能非常清楚地瞭解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爬的,本課的重點、難點便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迎刃而解了。)

⑶議一議:

把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學生通過討論明白:爬山虎並不像其它動物那樣用腳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長一隻腳就巴住牆;再爬,必須再長一隻新腳。

(通過看課件演示,換詞比較,學生不但理解了一腳一腳的意思,而且還讓學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從而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和觀察的細緻。)

合作、探究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以小組學習為主的合作學習把個人學習、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點撥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生生互動,又有師生交流。通過朗讀、畫畫、表演等形式注意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讓學生的個性特長有了發揮的機會,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參與面更廣,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參與的滿足感、成就感。

四、朗讀課文,背誦有關自然段

你們瞧,爬山虎的腳巴得多牢固呀!它的生命力多麼頑強,讓我們再來細細欣賞這一牆牆爬山虎,體會它頑強的生命力吧。(課件展示一牆牆的爬山虎,播放背景音樂。)用畫面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從而讓學生入境動情。待學生欣賞後,對他們説:孩子們,讓我們捧起課本,帶着剛才看畫面的感受,美美地讀讀課文吧。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用朗讀來感受情境,在語言文字的誦讀中去體會、去領悟。

《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的作者葉聖陶先生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寫出了爬山虎葉子的可愛,用準確、精當的語言,寫出了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和爬山虎是怎樣爬的,這是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佳作。

(本環節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課文的語言美,熟讀成誦,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五、總結全文,指導學法

學生提出問題,並且帶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閲讀教學淺層目標。而帶着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因此,本節課採用問題來總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作者在觀察方面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六、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學生讀文後,我用動情的話語創設情境: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爬山虎的腳》,瞭解到大千世界,萬物百態,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希望同學們做有心人,留心周圍的事物,用你的慧眼去發現世界,用你手中的筆去描繪美好的世界。下面,就給同學們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請你在誦、書、畫、文等形式中選用自己最喜歡的一種來表現爬山虎或者是其它的植物。誦指可以背誦本文2至4自然段中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書指選用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書法創作並展示;畫指創作簡筆畫並當眾展示解説;文指把你平時觀察到的某種植物最有特點的那部分寫下來。學生創作完後,利用投影儀展示得意之作,培養學生欣賞的眼光。設計這一程序的目的,是給予學生活動的時空,選擇的權利,發展的舞台。讓他們有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機遇,有更多表達情感的平台。

【説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抓住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加以概括歸納。有利於學生了解課文的敍述順序,抓住主要內容。

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腳枝狀

嫩紅

爬山虎的腳觸着牆──觸巴拉貼(牢固)

沒觸着牆──(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