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楚弓楚得的典故

楚弓楚得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99W 次

典源出處

楚弓楚得的典故

《呂氏春秋·貴公》:“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聘則至公矣。”《孔子家語·好生》:“楚王出遊亡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聞之曰:‘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遺弓,人得之而己,何必楚也?’”《説苑·至公》亦載,作“楚共王”。

釋義用法

楚共王打獵遺失弓,不讓尋找,認為楚人失去的弓,又由楚人拾到,何必去找。後以此典指雖有所失而利益未為外人所得; 也指得失無常。

用典形式

【失弓】 清·王夫之:“失弓原郢客,逐日非夸父。”清·張大受:“自此期調鼎,無端怨失弓。”

【遺弓】 唐·李商隱:“悲哉墮世網,去之若遺弓。”

【楚弓】 唐·劉長卿:“何辭向物開秦鏡,卻使他人得楚弓。” 清·孫枝蔚:“塞馬楚弓那足問,船中書畫聊自娛。”

【亡楚弓】 宋·蘇軾:“夢求亡楚弓,笑解適越冠。”

【失楚弓】 清·趙翼:“無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楚人弓】 宋·姜夔:“諳世味,楚人弓,莫忡忡。”清·錢謙益:“三年偶失楚人弓,憂喜迴旋似塞翁。”

【人失人得】 宋·蘇軾:“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區寰。”

【荊人弓失】 清·錢謙益:“魏公笏在世所羨,荊人弓失何嗟及。”

【楚人亡弓】 清·王夫之:“楚人得亡弓,塞叟有歸駒。”

【楚弓人得】 清·錢謙益:“雷劍一往誰取去,楚弓人得知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