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精品】三年級日記合集八篇

【精品】三年級日記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18W 次

一天即將過去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日記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品】三年級日記合集八篇

三年級日記 篇1

今天,我家吃餃子。母親一大早就到菜市場買來了麪皮的肉餡,準備給我包餃子吃。我看到母親家務事情非常多,一會兒洗衣服,一會兒拖地板……忙上忙下,忙裏忙外,忙個不停。於是,我決定幫母親做一些我能夠做的事情。我搶着掃地、拖地板……

十點過後,母親開始包餃子了。我也跟着包起餃子來了。我學着母親的樣子,拿起一張麪皮,放在自己的手掌上面,然後,我拿起一雙筷子夾起一筷肉餡放在麪皮上面的中間。接着,我用水在麪皮的外圈塗了一點水。然後,我把麪皮翻過去,與對邊合上,用手在邊上捏了一捏,再在邊沿折上幾個角。這樣一來,一隻餃子就包好了。

包了五隻以後,我看到自己包的餃子有兩隻鬆開來了。我拿起這兩隻餃子又塗了一點水,再捏一捏。可是,我看到這兩隻餃子還是張開來。於是,我就問母親。母親説:“你塗的水可能太少一點了,同時捏的時候要用力一點,懂嗎?你看我是怎麼樣包的。”我又仔細看了一遍,點點頭説:“母親,我知道了包餃子不裂開的方法了。”“那你就接着包吧!”我試了一試,行了,包好的餃子果然不再開裂了。接着,我加快了速度包了起來。等到包餃子結束的時候,我一共包了30多隻。我覺得自己真是了不起。

等到母親燒好後,我吃了一隻,似乎覺得這餃子特別鮮美。啊,因為我付出了勞動代價,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三年級日記 篇2

這是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

開始下雪時還伴着小雨,不久就只見鵝毛般的雪花,從彤雲密不布的天空中飄落下來,地上一會兒就白了。夜裏野外十分寂靜,樹上的雪花簌簌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呵!好大的雪啊!樹木﹑房屋﹑田野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世界粉粧玉砌。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堆滿了蓬鬆鬆﹑沉甸甸的雪球。一陣風吹來,樹枝輕輕地晃動,銀條和雪球簌簌地落下來,玉屑般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着清晨的陽光,顯着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積雪很深,腳踩上去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一羣羣孩子們在雪地中堆雪人、擲雪球。那歡樂的叫喊聲,都快把樹枝上的積雪震落下來了。

俗話説,“瑞雪兆豐年”。這不是迷信,而是有有着充分的科學根據的。寒冬大雪能夠凍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蟲;雪水滲進土層深處,又能供應莊稼生長。這場大雪十分及時,必須會給小麥帶來豐收。有經驗的老農把雪比作是“麥子的棉被”,冬天“棉被”蓋得越厚,春天麥子就長得越好。所以又有這樣一句諺語:“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

雪,你是冬天的使者,是大自然的舞者!

地不斷往下落,偶爾咯吱一聲,樹枝被積雪壓斷。

三年級日記 篇3

四月的風夾裹着紛紛揚揚的雨絲,夾裹着絲絲縷縷的寒意撲打在人的臉上,讓人不禁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句。

清明節的前一天下午,我校師生去掃英雄紀念碑,我們整好隊就出發了。一路上,紛紛揚揚的雨絲,夾裹着絲絲縷縷的寒意撲打在同學們的臉上,但我們仍然邁着整齊的步伐,像一條長龍似的向英雄紀念碑前進。

大約過了10幾分鐘,我們來到一個很接近英雄紀念碑的地方,那裏有很多樹枝,儘管時而被樹枝絆倒,時而被樹木擋住,但我們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到達了英雄紀念碑。左邊的草苗在風中翩翩起舞,彷彿在彩排歡慶的盛典;右邊是小草,一株株茁壯的小草上開着五顏六色的花。我不僅聞到了花香,而且似乎聽到了小草的聲音。

首先由鄭老師上去説話,説:“今天我們來這裏是為了紀念用鮮血換來我們幸福生活的烈士,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那些烈士。”接着,由兩個同學把花圈放在英雄紀念碑前。然後,老師讓我們默哀3分鐘。3分鐘過後,鄭老師又説:“你們應該珍惜眼前的生活,要努力學習,要以優秀的成績回報祖國;不應該像某些同學。來到學校,一天到晚,什麼東西也沒學到;也不應該去網吧打遊戲,會使成績連續下降,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奮鬥,一起努力學習,以優秀的成績回報我們的.祖國吧!”聽了老師這句話,我們的心情無比激動。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理想,讓我們隨着理想,永遠奮鬥吧!

掃完墓,我們就踏上了回校的路程。回到學校,我們的腿像灌了鉛似的,一步也邁不動了。告訴你,這天雖然很累,但我們卻不覺得苦,因為有英雄們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鼓舞着我們呢!今天,生活中社會主義社會的我們這代青少年,難道不應該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嗎?

這次掃墓活動,讓我們受益不淺,也讓我們明白了許多。

三年級日記 篇4

寧化啊,是個古老的客家文化聚集地,也是唐中葉時中原難民的聚集地,是一個十分富庶的地方,那些南遷的中原人,被賦予了一個新的名號,也就是客家人。

客家文化十分悠久,美食也是個兒頂個兒的棒,南瓜餅和米包這兩樣客家食品就是我的最愛,美食不能天天吃別人做的,不然就沒有味道了。

在“度娘”的神輔助下,我學到了一手做米包和南瓜餅的好手藝,所以説咯,這幾天,出現在我們家餐桌上的,全部都是白亮亮的米包、酥脆流油的黃金南瓜餅,啊!啊,這味道真是一等一的棒,一等一的香,也是一等一的贊!人間美味啊!

這不,我拿出了剛煮好的糯米飯,像做壽司那樣放在保鮮袋上,壓啊壓啊壓得扁扁的,然後放上餡,放呀放呀放到適中量,再加一堆飯蓋在上面,蓋呀蓋呀全部蓋住了,最後像做飯糰那樣裹緊,最後再展開,那便是香噴噴糯米包,吃了它,第一口,永不疲勞,第二口,身體健康,第三口長命百歲,當你全部吃完時,你,就是傳説中的米包神!

三年級日記 篇5

農曆9月9日是傳統節日——重陽節,是老人們的節日,老人們在這一天裏都來慶祝自己的節日,有的在公園裏表演節目,今天還有好多老人去遊大唐芙蓉園。在24個節氣中叫霜降,霜降的到來,天氣也就越來越冷了。

今天還是馬奶奶的生日,我最喜歡馬奶奶了,她也很喜歡我,她總是很關心我,不論從我的學習還是我的身體情況,下午寫完作業我給馬奶奶打電話祝她生日快樂,她非常高興地説:“果果還記得奶奶的生日,奶奶真高興!”媽媽告訴我,奶奶從小關心你,調整你的身體,把你的身體養的棒棒的,我們就要記住奶奶對我們的好,剛好今天重陽節又是馬奶奶的生日,我們就要祝福馬奶奶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我還要祝福我的奶奶爺爺、姥姥姥爺、老奶奶老爺爺天氣變冷了,及時加衣服,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祝天下所有老人身體健康!

三年級日記 篇6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是老人們的節日。看到爺爺奶奶高興的樣子,我也感到很幸福。

從很小時候起,爺爺、奶奶就總給我講他們小時候的故事,在那個時候,沒米、沒面,連饅頭也吃不上,她們小的時候吃的是玉米苞、樹皮,沒有電,點的是煤油燈,穿的是十分破爛的衣服,補了又補。現在條件好了,我們吃的是雞鴨魚肉,還能夠看電視、玩電腦。穿的是名牌衣服,顏色鮮豔款式也多,老爺爺、老奶奶們以前的日子真是苦呀!

現在生活好了,而大人們卻把老人們送進了養老院,不管他們了,每次和爸爸、媽媽出去時,在大街上看到拾破爛的老人們,我就想給他們點錢,但是我又沒有錢,真是慚愧,難道這些老人不值得我們尊敬,不值得我們關心照顧嗎?老人們把自己的孩子撫養成人,吃盡苦頭,甚至有些人還打罵老人,不孝順,把老人趕出家門,他們怎麼能忍心。

想想以前老人們所受的苦,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撫養兒女們長大成人,我們應該多關心老人,愛護老人。可以給爺爺、奶奶捶捶背,洗洗腳,還可以去養老院給老人們表演節目,逗他們開心。雖然你只做了一件很小的事,但是你卻温暖了老人們的心。

我們應該尊敬老人,關心老人,讓他們度過一個快樂、安詳的晚年。

九九重陽節,是一個多麼美好的節日。我覺得孝敬老人不僅僅在重陽節這一天,在平時、在每一天、在每時每刻。

三年級日記 篇7

終於等到了星期天,讓我興奮不已的星期天。放下沉重的書包,把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了九霄雲外,快樂的星期天就是像這樣開始的。

今天,媽媽竟然要帶我去洛陽玩,我十分高興,旅途是那麼地讓人感到漫長。坐在車上我的肚子裏翻山倒海,周圍難聞的空氣快要讓我悶死了,但我得忍……終於下車了,我馬上衝了出去,“嘩啦啦……”一陣嘔吐,舒服多了。

隨後,我們又去了新華書店,一到那裏,我便向我喜歡的書奔去,我一口氣看了《笑貓日記》、《世界未解之謎》、《非常媽媽》等許多我愛看的書,當我讀到“馬小跳為受傷的媽媽熬骨頭湯”的時候,把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一連看了幾個小時的課外書,看的真是過癮。

我們來到了熱鬧非凡的步行街,這裏人山人海。從一個個小吃攤飄來一陣陣香味,讓人垂涎欲滴。我看到一個賣臭豆腐攤,連忙讓媽媽買給我吃,聞着臭吃着香,我津津有味的吃着……我和媽媽在這裏轉來轉去,把好吃的吃了個夠,肚子圓的像一個小西瓜。

不知不覺,太陽已親吻着山崗,我和媽媽戀戀不捨的離開了洛陽。這就是我快樂的星期天。

三年級日記 篇8

按照家鄉的老規矩,過年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

從這天開始,人們都忙着準備格式的年貨,大街上人來人往,到處洋溢着喜慶的氣息。

到了大年三十可真熱鬧,家家敢做年夜飯到處飄蕩着酒肉的香味。大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裏貼上了漂亮的年畫,每一家都燈火通明,歡歡喜喜地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團圓飯,相互談論着自己一年來的收穫。門外的鞭炮聲起伏不斷,我忍不住拿了一掛鞭炮跑了出去。

正月初一這天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子們拿着長輩發的壓歲錢高高興興的去買爆竹和玩 具。

正月十五是過年中最熱鬧的一天。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縣城觀看社火表演。社火的隊伍可真長啊,有鑼鼓隊,秧歌隊。。。還有許多學生組成的方隊。到了晚上人們舉頭賞月,吃元宵,看煙火,觀燈展,猜燈謎,忙的不亦樂乎。

一轉眼,到了正月十九,過年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