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生命源頭的刻痕

生命源頭的刻痕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77W 次
生命源頭的刻痕
偶然抓住一隻麻雀。小小的鳥兒,柔軟的羽毛遍佈灰與棕的細密斑點,撲稜稜扇着翅膀撲在窗櫺上,卻只不過一聲略顯沉悶的聲響。捉回來,也不過佔了雙手間那麼些空間而已,而掌心的觸覺卻是濕熱柔軟的,這時才能恍然感覺到“原來這也一個生命啊”。
  捉回來的麻雀大多成了孩子們的玩物,綁根繩子,系在那小傢伙的腿上,便是飛不遠了。玩累的孩子們將它綁在牀腳上,亦或是關在籠子裏,一覺醒來,卻往往再也見不到那個小東西活蹦亂跳的樣子。
  沒有人知道它是怎樣死的,或許是思念自己的巢,或許是失去了那一片天空,或許是知道自己找不會自由,那一點生命的火焰,便自己熄滅。
  麻雀是自由女神的孩子,那自由是它們的信仰。
  沒有蝴蝶都春天是寂寞的,也沒有蝴蝶可以存活在沒有花朵的世界。蝶戀花,花與蝴蝶相生相伴。
  花是蝴蝶的天空,蝶是花的信仰。
  陽台上的雛菊還在瘋狂地生長,花苞未現,只有濃綠的葉密集地遍佈在莖葉上,一日日變大,一日日向上,一日日更探出頭去,迎接微涼天氣裏温暖的陽光。
  從不知它是在何時生長,只知幾日間便會高出一截,多幾片葉,日益拔高的身姿漸漸遮擋身下的小草,留下一片陰影。竟是如此瘋狂如此迅速地生長。為何?大概是為那陽光。
  雨棚下的陽光是珍貴的,温暖的觸覺帶給雛菊它的信仰。
  有人説這個年代的人們已經沒有了信仰。以往繁榮的寺廟在時光的侵蝕下斷了煙火,沉寂,破敗,遺忘,最終推倒重建,變成高樓大廈。家中的佛像不知在何年何月消失的蹤跡,成為尋不回的記憶,成灰。
  的確,宗教的信仰被鎖在了過去,成為回不去的舊時代。時代在變遷,信仰終會改變。
  改變卻不意味着消亡。
  也許在人跡鮮至的懸崖峭壁上,有一個被高山襯得無比渺小的身影,對着寧靜碧藍的天空,露出疲倦卻愉悦的笑容。天空碧藍有飛鳥留下的痕跡。立於高山之巔的快樂,是他的信仰。
  也許在一間陰暗潮濕的地下室裏,有一個貧窮的畫家,在色彩絢爛的畫面上留下點睛之筆。
  那堆滿地下室的作品是他的信仰。
  信仰是一種堅持,一種執着,一種刻在生命源頭的血性與堅強。
  只有籠罩在信仰下的生命,才會散發耀眼的光芒。
【必讀:遊記作文的寫作指導】
  遊記就是我們一起組織去玩了以後回來老師佈置寫一篇遊記的作文,大部分是這樣的,那麼我們寫遊記作文主要抓住那些關鍵呢。那我們同學在遊覽之後,怎樣把它寫下來,而且有充實的、活潑的內容呢?
  【一】按遊覽的順序描寫景物。寫作時,要在認真觀察和記憶遊覽的景物的基礎上,按照見到景物的次序,來所寫看到的景物。這樣才能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於雜亂。觀察景物,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就是定點觀察。如站在公園某一角,對公園進行由遠及近的觀察。又如我們登上塔頂,從東南西北四個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塔下景物進行觀察。二就是移動觀察,它又叫移步換位法。就是隨着腳步的移動變換位置,一處一處地進行觀察。選好了觀察點,就是確定好了寫的順序。如課文《參觀人民大會堂》,按參觀的順序,依次寫了五處的景物。先寫大會堂正門的國徽和柱子,其次寫中央大廳的天花板和地面,接着寫大禮堂,然後寫宴會廳和會議廳。這樣,就有條理有重點地寫下了在大會堂所看到的景物。
  【二】抓住遊覽重點,詳寫過程。一次參觀遊覽活動,看到的景物很多,我們不能記“流水帳”。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較深的寫下來,其餘地可以寫得簡略些。我們在一邊參觀遊覽,一邊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仔細觀察。比方説,我們要寫遊覽看到的景物為主的記敍文,寫作的重點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點寫下來。對於我們看到的特別好的景物,我們要進行具體地描寫,突出重點。對於重點的景物,要注意詳細描寫出它們的位置、大小、動態、靜態、顏色等。如我們寫“菊花”,顏色就有“紅的如楓葉、白的如冰霜、黃的如麥穗”等等,菊花的形狀就有像“小姑娘的捲髮,毛茸茸的小雞,繡球”等等。我們要把過程寫詳細、具體,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寫出來的文章才能突出重點,清楚明白,才能寫出遊覽的意義,才有教育意義。
  【三】略寫前後,情、理、景相結合。我們在寫遊覽記時,應把開頭和結尾寫得簡略些。開頭要交待清楚時間、地點和人物。如《遊善卷洞》的開頭“我的故鄉江蘇宜興有一處著名的遊覽勝地——善卷洞”。結尾應用議論或抒情的方式寫下自己的感受。如《天然動物園漫遊記》的結尾寫道“‘哈哈……’我們在歡笑聲中結束了這次愉快的野遊。朱庫米天然動物園行的樂趣是無窮的,無怪乎世界各地前去遊覽的人絡繹不絕”。這樣,寫的文章有頭有尾,讀起來給人一個完整的印象。我們要把感情融化於景物中,寫出真意。寫作時,我們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
  還有,我們在寫景的同時,或探索人生真諦,或談論思想問題,治學精神,使讀者在領略自然風景的同時,受到啟迪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