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初三的那些事作文

初三的那些事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56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三的那些事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的那些事作文

初三的那些事作文1

我的室友都是些正直、剛氣、雄偉的中華好男兒——對不起,那只是我沒睡醒時説的話……

有人問我,你討厭那些亂放自己東西和生活亂的人嗎?我淡然回答:“那可能是他們不拘小節吧……”呵呵,如果讓我説人話,那就是欠打!有些人這輩子最厲害的武器就是他的腳!一星期就一雙襪子,隔兩天還翻個面穿!當他決定去洗襪子的時候,你若有幸在場,你會體會到什麼叫呼吸苦難!真的想把他塞進釀酸菜的桶子裏去,讓他也嚐嚐這呼吸不上來的滋味!

“你認為會唱歌的室友煩麼?”嗯……可能是他們天生有唱歌的天賦吧。“請説人話”呵呵,唱的是個屁,我就是想確定他沒有用屁股唱歌?你要唱的像周杰倫,我也就勉為其難的聽聽,可你唱的那叫一個撕心裂肺,情歌讓你唱成搖滾,嘻哈讓你唱成山歌。你音樂體育老師教的吧!如果從來沒有人説你唱歌好聽,那您就收收手吧!自家人,何必呢?

每次回寢室,就聽見鴨子在叫,沒錯,就是鴨子!“呱呱噶”的笑聲讓你欲哭無淚。這也就算了,問題是你這邊都笑煩了的一個笑話,他那邊還在“呱呱噶”的笑。笑得你一顫一顫的。我們稱他為鋼鐵般的笑聲!

我比較喜歡帥氣一點的室友。説人話?丟人現眼!每次把自己吃過的東西,例如:包裝袋子,蘋果核之類的拿起來就往別的寢室跑!至於幹什麼?呵呵,你會聽到一句“窮孩子家吃過沒?”我的天,這是沒吃飽就撐着了,回到寢室就見他在那抓空調,看誰蹦的高?呵呵,在下面住的老師當裁判!“我就在下面住不知道?蹦啥了蹦?我頭上養了一羣猴?你給房頂掀翻吧!抓空調?你咋不親它嘞!”整個寢室集體挨批……

我們寢室每人必備一個皮帶,為什麼呢?問問變態們!上廁所扒你褲子、洗臉扒你褲子、睡覺扒你褲子……你不帶腰帶就不行,就只有他們那點小癖好!非要扒你褲子看看你的小屁屁。我去,你還想咋樣?我還甩兩下帶上動作給你觀賞觀賞?

無力吐槽,身心乏累,也就寫了那麼幾百字。寢室那些事——使我瘋癲!

初三的那些事作文2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最後的最後,渴望變成天使。歌謠的歌謠,藏着童話的影子。孩子的孩子,該要飛往哪去--

跟你是在初一認識的,你那短短的頭髮精煉而有致,頭上帶着一個大大的蝴蝶結,經常對我笑。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相遇,你瞪着圓溜溜的眼睛望着我,好像對我的一切都特別好奇,我對你微笑,你愣了一下,隨即給了我一個大大的微笑。就這樣,我們成了好朋友。

你是我從初一以來第一個朋友,我們的關係一直很要好。你學習非常棒,我有不懂的或者不會做的題都會請教你,你總是那麼耐心,總是那麼關照我,讓我內心倍感温暖。

你總是那麼善良。一次,我們倆一起逛街,你拉着我説:“那邊怎麼啦。”我也是出於好奇心牽着你的手去人羣裏看看。定眼一看,原來是一個老人摔倒在地上沒有人扶一把。我準備上前去,沒想到你卻猛地衝了出來將老人扶了起來撥打了120,並破口大罵:“你們這些人光知道看熱鬧,這是一個生命!”説完你氣呼呼的背上老人拉着我的手安全地將老人送上了救護車。你在醫院陪老人整整兩天,醫生説老人無大礙你才放心離去。在那兩天中,你讓我看到了真實的你,善良的你。

升入了初二,幸運的是,我們們倆還在一個班。開學那會兒,看見新教室裏你在那裏靜靜的坐着,上去就是一個大大的擁抱,我們開心地笑了。初二的學習生涯明顯比初一要忙綠得多,每天的我都因為作業的煩惱而發愁,你每次在我鬱悶的時候都會給我安慰。在我困難無助想要哭泣時,你總給我肩膀和擁抱,我逐漸開始依賴你。

但是,初二的學習生活即將結束時,你卻要離去了,你要去廣州了,我抱着你放聲大哭,淚水沾滿了衣襟。你不捨的與我道別,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會想起我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那麼温馨,那麼催人淚下。如今,一切都變了....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是啊,我們終究要長大,但在這成長的旅途中,那些你與我的一切,都會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裏。那些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我將永生銘記!

初三的那些事作文3

當太陽衝破地平線,放射出萬丈光芒時,這是新的起點;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開始第一聲哭喊時,這是新的.起點;當我們踏上初三的列車,開始一年的奮鬥旅程時,這也是新的起點!

或許,你會為過去的虛度光陰而悔恨不已——當你在和同學打球時,時間在大汗淋漓中流走了;當你在電腦前手舞足蹈地玩遊戲時,時間在隨着遊戲積分的增加而減少了;當你沉浸在小説扣人心絃的情節時,時間在字裏行間中溜走了……

春去秋來,四季交替不息,回首過去,儘管我們曾經是如此的年少輕狂、懵懂,但是那些已成為記憶的卡片,儲藏在我們大腦的內存裏。我們不必終日把自己封鎖在昔日的過錯中,也不必戀戀不息地抓着過去不放。看!我們正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未來就在我們的前面。新的起點,意味着新的開始。我們要大聲地對自己説:“我已經忘記了過去,我更期待我的未來!我相信,我一定能行!”。這樣,把過去輕輕地放下來,收拾好心情,我們就能以更嶄新的姿態,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上帝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他給我們每位學子的初三時光也是相等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為“開始”而沾沾自喜,因為我們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只有誰能堅持到最後,誰才能笑得最好。所以,我們首先要訂立一個明確恰當的目標。目標是一個航標,它能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其次我們應該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去科學地合理安排時間、利用時間。懂得支配時間的人,就能事半功倍,而虛度時間的人,往往只能事倍而功半。我們還應該以更多的興趣與耐性去與各科的文字、符號打交道,用毅力去戰勝一切的困難……

多少次孤燈相對,探索書山的蛛絲馬跡,多少次月滿西樓,暢遊學海的浩瀚無垠。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儲備能量,翹首未來;我們站在初三的起跑線上,默默耕耘,等待收穫。

要想搏擊蔚藍如洗的長空,我們要先成為雄鷹;要想無畏地迎接暴風雨的洗禮,我們要先長成參天的大樹;要想通向未來之道,我們要先闖過初三!

初三的那些事作文4

那些年,還是個懵懵撞撞的毛頭丫頭。

那些年,三班像個武林大會堂。那些年,那些事。那些熟悉的面孔。兩年的回憶像把碎沙,不輕意間,從指縫中溜走了。還未中考,各自都已規劃好了心目中的宏偉藍圖。那些塵封的記憶,在播放機裏無聲無響的播放着。學院裏鬱鬱葱葱的樹蔭,陽光下的青草芳香,體育課上的哨聲的嬉笑。新學期課本的油墨香,還有一羣青春朝陽的孩子們。

那些年三班像個武林大會堂,有時候自己也很進入角色,把自己想象成梁山好漢與各路英雄,行走江湖,行俠仗義。自己手持利刃將奸臣賊子,斬於馬下。與各路英雄,分享心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俠肝義膽,行走江湖。花木蘭替父從軍,我乃為民打抱不平。那些年,三班像個瘋人院。上課時一本正經,積極發言,坐如鐘、站如鬆、走如風。下課時,你捉我敢,議論聲聲。追星的追星,犯花痴的犯花痴,那當然還有去辦公室一日遊的。悲催的就是在辦公室面壁思過了,嘮叨聲、抱怨聲,是整個班級爛糟糟的像個瘋人院。必須一人吃片安定藥,安靜下來。那些年,三班像個學霸堆,人才倍倍出,為了中考,每個人都在頭懸樑錐刺骨,題海戰術的為中考而奉獻稀有的業餘時間。朗朗的讀書聲,傳遍了整個教學樓,奮發向上的鬥志從未停歇,重逢的號角一直打到前線,打到終點。不努力怎能知道成功的喜悦,臨近考試更是不放棄,數學卷子、英語題、語文背誦、如此重口味的佳餚也沒有使同學們倒過胃口。

那些年,那些事。那個永遠的三班還能有幾個歲月的輪迴,有幾個歲月的捶打。它再也禁不住時間的磨練,一年的時間我們會奔向自己選擇的方向!在未來的六月,期待成功的綻放!

初三的那些事作文5

夏天,在很多人看來,總是讓人聯想到深藍海水,温熱沙灘,綠樹鮮花,葛優躺和西瓜冰,只是我的夏天,卻充滿了離別的憂傷和無奈。

斑馬斑馬。

偶然間,在0Q音樂中聽見1U甜美嗓音唱着這首略帶傷感的《斑馬》。我恍憶起一個場景:兩個穿着深藍色校服的女孩,搖頭晃腦,嘴裏唱着不成調的歌。不知道是誰忘記了下一句歌詞,然後另一個人就對着她哈哈大笑。她們唱着鬧着就遠離了我的視線。啊!是那個女孩,她瘦瘦高高,愛扎一個俏皮的丸子頭。墊排球從來沒有超過標準,笑起來聲音能傳好遠,眼睛更是眯成一條縫,像偷了腥的貓,默默沾沽自喜着。可是啊,這個夏天,她就離開我們學校,轉學回老家了。

喜樂平安。

我愛翻舊東西,那些帶了點時間的物品比平常事物多一點吸引人的厚重感。這次,我發現了一張明信片。後面寫着一句熟悉的口頭禪:喜樂平安。我記起了,應該説從來沒有忘記過,那個年輕的社會老師,臉上總是帶着温暖的笑容,嗓音甜美給人胖乎乎的感覺,她總是引領我們跨越時間的枷鎖,撥開厚重的迷霧,去見證那些心衰,那些隱藏在歷史後面的故事可是啊,這個夏天,她也不教我們了我想説人家都説,初中生活是最簡單最純真的。它有笑有淚,有初遇的欣喜,有離別的憂傷。三年時光只是彈指間,有些約好同行的人也早早地離去了。也許以後見面會有生分感,可我還是願意,在某個閒適的午後,給那個一起唱歌的女孩捎去一句問候。在校園的某個角落裏,遇到那個嘴角揚起的許老師,輕輕説一句:老師好。

有離別肯定有重逢,也肯定會遇見新的人。無論陌生的,熟恐的,心甘情願離開的,還是被迫分手的,那一隻只與我握過的手朵朵與我交換過的粲然微笑我都不會忘記,帶上初中與你們的點點滴滴,努力前行。

初三的那些事作文6

在我家的餐桌上,常常會發生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我們常常是見什麼就聊什麼。聊得最多的,就是我們的寵物狗貝貝了。如果我告訴你是為什麼,你一定會笑翻的:這是因為貝貝是一隻貪吃的狗,它總是跟我們要好吃的。晚飯前它就端端正正地坐在桌邊。如果我們不給它好吃的,它就會汪汪亂叫。如果我們還是不給,那麼它會用身子蹭我們的腳,楚楚可憐地看着我們,還要爬到我們身上來,讓我們不得不給它吃好吃的。

這時媽媽便對我們説:“哎呀,我們家怎麼有這麼一條狗呢?”爸爸就回答:“對呀,怎麼會有這麼一條貪吃狗、吃貨狗呀?太會吃了!”這時我風趣地説:“會吃,吃得多是好事嘛。再説給它吃一點也沒關係,我們家燒的菜,既好吃又多,和它分享一點不是很好嗎?”“可是它……是不是太胖了?圓滾滾的,吃太多了!要給它少吃點。”媽媽有點“懷疑”。這時爸爸的反應最快,他開玩笑:“快要過年了,我們家有條肥狗,可以殺年狗了!燉湯喝一定超好喝!”“要是被丁叔叔知道了怎麼辦?貝貝是他家的狗的寶寶,也算是他家的呀。要是讓他知道了,他家的其中一隻小狗狗送給我們,結果被燉了……爸爸您可完了。”“要是我們請他來吃,他可能會説狗肉很好吃,還會邊流淚邊吃,怎麼辦?他其實挺有意思的。”媽媽説。“那我覺得還是讓貝貝自己決定比較好。貝貝,你説,爸爸該不該燉你?叫一聲代表該,不叫代表不該。”我説。貝貝沒叫。“聽見了嗎,爸爸,貝貝沒叫哦。您別燉它了吧。”

我家的餐桌上,常常是這樣的。真的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