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四年級文化作文彙總7篇

四年級文化作文彙總7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文化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文化作文彙總7篇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1

天空湛藍,空氣清甜的週四,學校組織我們參觀了葉店文化大禮堂,還聽了警察叔叔給我們講安全知識。

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在老師們的帶領下來到了葉店文化大禮堂。它座落在葉店村上,院落古樸風格依舊。進入大堂,裏面比較寬敞,陳列着各時期遺留下來的工農用具,保存得較完整,體現了古時候人們的'智慧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我們參觀完後,我們來到大會議室,一位年輕的警察叔叔要給我們講安全知識。我們安靜地聽着警察叔叔關於安全知識的講座,叔叔先講了防溺水的安全知識,告訴我們下水前要做好準備運動,防止抽筋,不到陌生的水域游泳,不在無成人帶領下私自下水游泳。再講了遇到火災不要謊,要冷靜思考,用一塊濕毛巾捂住自己的嘴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內容很豐富,講得也很精彩,我們聽得入了迷,邊聽邊做着筆記,警察叔叔還告訴了我們各類報警電話如何使用。講座結束後,同學們懂得到更多的安全知識,學會了一些基本的安全技能,記住了各類報警電話,我們更加重視安全了。

通過參觀,我們對葉店村的歷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錯落有致的院落、保存完好的各類風格的工農用具等,激勵着我們要有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我們作為祖國年少的一代,要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今天,要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為建設更強大的祖國而努力,為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願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2

上學期,學校發了一本名為《中小學生素質教育文化讀本》的書。此書以西安地域文化為主線,以傳統歷史文化沿革和現當代文化發展為主要內容,介紹了西安的政治經濟,人文歷史,藝術創造,科技發明等。通過課餘仔細閲讀,細細琢磨,我才明白我對中華文化理解的是多麼膚淺,原來我們的中華文化是那樣的魅麗多彩。作為一箇中國陝西西安人,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美德,這兩個字藴含了多少國人關於美的故事。在看書的過程中,我的腦海浮現出那一幕幕感動人心的場面:黃香扇枕温席,蘇武不辱使命,張湯廉潔自守,嚴厲執法……他們都是普通人,卻讓美德這兩個字真正的留在了心裏,完美的用行動詮釋了中華文明的崇高。它讓我明白了身為一箇中國人應有的'品質,更讓我懂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關於它,我這裏有個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一個還算晴朗的下午,正值放學的熱潮階段,外面鬧哄哄的,灰色的水泥地上丟滿了各種垃圾,顯得骯髒無比,彩色的人羣擠在校門口,一個班接一個班的如潮水湧出來,我毫不容易才擠出人羣準備回家,剛抬起腳沒走幾步路,就被一個畫面震撼了,那骯髒的地面沒有一個人打理,謾罵的還不少,卻沒一個人撿起來。這時,一個身影突然闖進了我的視野,那是一個穿白色短袖,藍色牛仔褲的小女孩。她,慢慢的彎下腰,伸出手,抓起地上一個個零食袋,轉身扔進垃圾桶。雖然整個動作只有幾秒鐘,卻給了我不小的的震撼。我心裏一亮,這就是美德吧!今後,我也要向她學習,做一個熱愛中國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的少年。

中華民族是一個神祕的民族,有着悠遠的五千年文明,自然積累形成了豐富的節日習俗。這本書就讓我瞭解了悠遠的節日文化。

正月十五為什麼叫“鬧元宵”呢?每年的正月是最喜慶的一個月份,也是一年的第一個月份,叫元月;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古人將夜叫做宵,所以正月十五就叫“元宵節”。而“鬧元宵”,一個“鬧”字,把元宵節的熱烈氣氛描繪的淋漓盡致。這美妙的節日文化,體現出了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悠遠和濃重的文化氣息,我希望它永遠傳下去!

總之,讀過讀本後,我感觸很深。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弘揚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

感謝《中小學生文化素質讀本》,讓我深入瞭解了中華美妙的文化。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3

當大型文藝表演《美麗的奧林匹克》奏響第一個音符,演出人員邁出第一個舞步,大型的看台背景打出了第一縷光影,一個充滿神祕而又一目瞭然的文化中國便豁然展現:你可以看見從甲骨文中綿延而出的中華文明,你可以隨着水墨的意境徜徉於天人合一的和諧中國哲學,你可以從漫天焰火中感受中國與世界攜手向前。在這樣的時刻,在團結、友誼、和平的奧林匹克頌歌中,全世界感受着文化中國。是啊,改革開放30年風雨歷程,中國在世界人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一個蓬勃的新興經濟體。北京奧運會開幕的這一刻,文化中國傳遞給世界的綠色、科技、人文理念,深深地融進匯聚了人類和諧的奧運理念中。

坦言説,在整個開幕式圍繞一幅歷史畫卷展開的中間,中國山水畫的精髓就是形意凸顯,我們從中領悟到文化中國的從容、優雅寧靜。這種從容、這種優雅寧靜,體現在形、音、神等各個方面。無論是鋼琴彈奏還是古琴彈奏,或是剛柔並濟的太極,都展示了一種從容;而在音樂方面,所有的旋律,不管是主題歌還是背景音樂,都柔緩而從容。為什麼還要説它的神呢?就如同剛才盧葦説的那幾點。從那些孩子的眼神中,從那些演員的自信中,都可以發現從容之神韻。從設計者的敍事風格來看,也能看到那種從容自信,比如盛開的桃花,就是給人一種暖色調,一種柔和。文化中國本來就是個內斂的民族,似乎不善於展現自我。用這種緩緩鋪陳、徐徐展開的長軸畫卷來展示文化中國,我覺得它也是文化中國的一種必然。當全世界的人都將目光集中在這幅畫卷上的時候,它會發現一個從容的中國。辦奧運會,對中國來説是從未有過的第一次。這樣大的一場體育賽典,世界突然之間走進中國,也為中國如何接納世界提出了挑戰。實際上,中國並不缺乏天下一家的思想信仰,儒家經典所説的和而不同和仁恕精神,其中透露着文化中國的理想。雖然不同的生存羣體不僅膚色、體態不同,而且在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和組織形式上也千差萬別。對一個充滿差別的多樣化世界,文化中國的理念,不是在多樣中尋找對立,不是將差別本質化為水火不容的敵我。“天下無外”,思想、習慣和制度的不同,並不妨礙在一個文化中國和平和諧地共存共處。對多元和異端的寬厚包容,恰恰是文化中國文明傳統的重要特色。

文化中國實際上是把中國當做一個具有世界規定性的國家來看待。這種思想旨趣,又借舉辦奧運會的.機緣而重新激發文化中國的精髓。實際上,文化中國本身也處在自身歷史的一個重要時刻。30年來的改革開放,日新月異的國家建設和不懈加入世界總體的經濟、政治、文化進程,使文化中國今天開始了新一輪文明覆興。這一輪文明覆興的題中應有之意,其中一個方面就是重新建構文化中國的世界性。中國不僅要走向世界,世界同樣也會走進中國。文化中國要回應多樣化世界的合作與融合,就要把自己真正當成是世界一體中的文化中國有效的傳播發揚廣大,要為世界總體的文明進展奉獻文化中國的觀念和制度,為人類的文明提供宏大想象。

從文化中國的內涵而言,奧運會不僅僅是爭金牌。奧運不僅是一次體育活動,還是一次教育活動,一次文化活動,一次經濟活動,一次外交活動,甚至是一次移風易俗活動,我們的近鄰日本和韓國就是榜樣。從20xx年7月13日北京獲得第29屆奧運會主辦權,到20xx年8月25日北京奧運會閉幕,大約2600天,而金牌只產生在最後16天。不可否認,這16天是整個奧運週期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就好像一出長劇在謝幕之前達到高潮。但是如果因此便想將高潮拉長,讓人們在2600天中天天計算金牌,計算能否超過美國,那是無論什麼人也會感到審美疲勞的,也與文化中國的背道而馳的。可以想象,當全球數十億觀眾觀看北京奧運盛事的這一刻起,文化中國將在他們心中留下印痕,文化中國的傳統性、民俗性和現代文化元素將通過奧運會這一平台更加的融合,更多地走向世界。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4

清晨,迎着第一縷陽光,我邁着輕盈的腳步,走進我的智慧校園,一所美麗優雅的學校——伏牛路小學。

走進學校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國旗台。國旗台莊嚴肅穆,旗杆筆直的矗立着,好像一位威武、挺拔的哨兵在站崗;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遠遠望去,旗幟上的星星好像在對我眨眼……

繞過國旗台,一座翠綠色的文化長廊展現在眼前。長廊上,學校的十六字緘言教育我們要從小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少年,我想,我會一直把它牢記心中,時刻提醒着自己!再往前走,一陣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原來是一大片美麗的花壇。花壇裏各種各樣的花爭奇鬥豔,競相開放。花壇的正中間是一座霧台,這些美麗的花兒在水霧的籠罩下若隱若現,好似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惹人憐愛……

學校還設置有一個超大的圖書館。圖書館裏,各種各樣的圖書應有盡有,不管是名垂千史的典籍,文采斐然的詩篇,還是藴含哲理的中外名著都可以自由選擇,盡情閲讀。

在學校所有的特色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璐璐姐姐和校長伯伯創辦的'《故事城堡》,只要有時間,媽媽都會帶我去聽璐璐姐姐講漢字故事。六尺巷的故事,我知道了清朝宰相張英“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包容氣度;“大器晚成”的故事,讓我瞭解了姜太公的足智多謀、仙風道骨;《滕王閣序》的優美大氣,讓我領略到了初唐詩人王勃的才華橫溢……這是漢字故事的魅力,如果你也喜歡,可以來我們伏牛聽故事哦,伏牛歡迎你!

這就是我的學校,一所充滿牛文化的學校。我們在這裏收穫了快樂,收穫了知識,更收穫了我們快樂的成長歲月。伏牛,我愛你!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5

星期六,天氣晴朗,豔陽高照,第四屆青奧文化節在綠博園開幕。

我和學校的幾位同學一起參加了青奧文化小屋的展示活動,我們學校與烏干達結對,我們展示的內容有版畫、非洲手鼓。我和沈子君負責版畫的展示,我們準備了兩塊版畫,一塊是烏干達的國鳥灰鸛,另一塊是烏干達民族少女圖。我和沈子君認真地操作版畫的`印製過程,引來了許多遊客。他們對我們的版畫非常感興趣,一邊拍照一邊詢問製作過程,我們耐心地回答大家的提問。

遊客們覺得光拍照還不過癮,還要動手自己印製,我和沈子君當起了小老師,一步步教他們如何印製:先調好版畫油墨,然後用小滾輪將油墨均勻地塗在版畫的線條上,接着用一張彩紙蓋在版畫上,再用圓片在紙上推動,使油墨印在紙上,用力要均勻,當所有的線條都印在紙上,就大功告成了。此時,再用兩隻手拿住紙的兩段,輕輕地揭開,一幅美麗的版畫圖就呈現在眼前了!

遊客們紛紛參與印製版畫中來,大家體驗着自己動手印製版畫的快樂,心滿意足地拿着自己的作品離開,一個接一個,我們展示桌前的遊客絡繹不絕。我和沈子君累得胳膊發酸,但是遊客們的熱情給了我們堅持的動力。從上午十點一直到下午四點活動結束,我們指導遊客印製了一百多張版畫,我們的版畫如此受歡迎,讓我們的心裏充滿了成就感!

現在離青奧會還有四個多月的時間,我要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練習版畫,好好學習英語,在青奧期間,向全世界推薦我們學校的特色版畫,展示我們南京青少年的風采!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6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多種多樣:元宵節、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就説春節吧,每年春節都要放鞭炮,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傳説從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每年大年三十就會到村子裏去危害人類。村裏的`人大驚失色,嚇得魂飛魄散,卻毫無還手之力,只好能躲一天是一天。因為“年”一次能吃掉整個村子的人,搞得民不聊生,人心惶惶。有一年,這個叫“年”的怪獸又來了。天漸漸黑了,一位大膽的老人點起火堆,頓時熊熊大火燃燒了起來。就當火快滅時,一個小孩子找了根竹節扔進火堆,那時“年”正要吃人,被這突然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響,嚇得狼狽地落荒而逃。

雖然從此“年”不來了,但人們仍舊擔心它還會再來騷擾。就這樣,“過年放鞭炮”的習俗就形成了。

春節還要倒貼“福”字,因為象徵着幸福到了。

過年時,大家除了放鞭炮,還要吃水餃。老師説:“餃子”就是“交子”,意思是説舊年向新的一年交替。而古人在餃子裏放一枚銅板,誰第一個吃到裝有銅板的餃子,就意寓着今年會很幸運。現在的人們,覺得這樣不衞生,改用裝一顆蜜糖。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好好研究!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7

今天天氣晴朗,豔陽高照。我來到了乾西鄉湖頭村參加一次集體活動,體驗當地的農耕文化。

來到文化禮堂,我們先去參觀了較久前人們的農耕工具和當時使用的一些物品,這些東西不僅展現了當時農民智慧結晶,還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工匠的心靈手巧。有看起來像是許多箱子連接在一起的水車,有利用“動物”力量來耕田的鐵犁,還有當時使用的梳粧盒——我最感興趣的東西:它看上去不大卻十分精緻,有三層隔板頂蓋還鑲上面小鏡子,外面塗了紅漆還畫着一隻栩栩如生的金鳳凰,我很喜歡。

我們不僅觀看了工具,還聽了張伯伯精彩的農耕文化課。我們坐在善美講堂,象徵着榮耀的獎狀貼滿牆壁,我也為得獎的人感到驕傲!演講開始了,他有聲有色、幽之一默地向我們介紹了農耕工具的.用處,與同學們的對話間也讓我感受到他的平易近人。

隨着時代的進步,農田裏來回忙碌的已多是現代化的“大傢伙”,那些曾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牽牛耕犁的記憶已漸漸遠去。聽完演講,我們又去參觀了當地五水共治建設成果。我看到了當地特色的“小西湖”,那兒的景色可不比西湖的差,還有漁夫捕魚,湖中倒映着大樹的影子,美極了。在回去的路上,牆壁上畫着許多七八十年代流行的小吃,有棉花糖、吹糖、冰糖葫蘆、酥餅……看得我飢腸轆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到了正午,我們結束了這次的活動。大家一起拍了集體照,每個人都笑的那麼燦爛,我很期待下一次的活動,每一次應該都會比上一次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