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有關詩歌作文彙總七篇

有關詩歌作文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13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詩歌吧,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什麼樣的詩歌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詩歌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詩歌作文彙總七篇

詩歌作文 篇1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的《菊花》使我對菊花的敬佩之情猶然而生,而菊花也是我最愛的花。 菊花雖沒有牡丹的高貴大方,水仙的淡雅芳香,也沒有玫瑰的浪漫,但它卻有着自己獨特的美。 菊花雖然錯過了美好的春天,但它卻在百花凋零的秋季,欣然綻放,展現出它不同尋常的美。秋天裏,只有菊花傲霜凌寒,綻蕾怒放,為單調的秋天勾勒上萬紫千紅的色彩,詩中,“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的意思是: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後便不能夠看到更好的花了。當秋天裏所有美麗的花都逝去、枯萎之時,菊花卻悄悄盛開,為大自然增添一份樸素卻又不失華麗的色彩。 不僅如此,菊花還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它把沁人心脾的花香送給了人們;它把花粉獻給了蜜蜂;它又把自己的枯葉作為很好的養料送給泥土……它把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毫不吝嗇地獻給了人們。 《菊花》這首詩教給我們菊花不畏嚴寒的本性,頑強的性格,高尚的精神品質,而這一切,不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嗎?於是,我以這句詩作為我的座右銘,克服所有一切困難。我暗暗發誓,我要像菊花那樣,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不軟弱、不低頭,不向困難屈服,做一個堅強的人,擁有菊花那高尚品格的人。

詩歌作文 篇2

在舞蹈着在舞蹈着

於是忘記了靈動與哀愁

和着曼妙的節拍舞蹈着

不再有稗草的虛幻

那麼美那麼美

就像是那些原野上自由綻放的小草花

播撒了一春的美麗徜徉

收穫這秋天的無名煙霞

很期望也期待的焦灼着

於是愛上紫羅蘭的夢魘

唱吧跳吧讓每個細胞都湧動歡躍

讓每個角落都浸潤歡樂

希望走遠了希望走遠了

遠在天涯又近在咫尺

鬆懈了的不再有迴旋

便捨不得山鄉的清新

走過一個城市走過條條街道

夢在霓虹裏多少次升起

又多少次在清冷的晨風中隕落

走過路過風景裏的絢爛

也學會清唱一首慰藉

別再那麼傷懷憂愁

讓日子裏的歡樂不在短暫了生活

很愛很愛也很想很想

在每個季節的某一天

向這個季節説上一段話語

因為那是種自我的一個安慰

也會有很失落的時候

恰似落湯雞般的自嘲自娛

你走遠了嗎?回首

再不是希望的樣子

格子鋪裏的人都顯得面色蒼白

陽光雨露或只在原野上自由奔放

許久的心零落一秋的清冷紛飛

愛吧!別再讓自己孤單

總在夢總在甜美

總在夢隕落時忘記悲傷回味甜美

也許這便是沒心沒肺的生活者

那樓宇間迂迴的視線還是值得紀念的

至少我們學會了曲線的圓滑

和樓宇中的無邊遐想

重新踏上的路途未知着

難得這個季節的彩虹

背起行囊一路走過

走過城市走過一個個人生的平坦和坎坷

詩歌作文 篇3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我們最早接觸的詩吧。它雖簡單,卻飽含李白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古人喜愛詩歌,常以詩歌抒情,現今仍廣為流傳。中華上下5000年,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有自己傑出的詩人。大到官員,小到書生,都善作詩。

詩歌或許是一種很好的情感表達方法。開心時作詩,不開心時也作詩。它可以陶冶情操,令人放鬆,是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

生活中處處有詩歌,它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旁,從入學第一天詩歌就與我們形影不離。我們會送詩、背詩,甚至寫詩。這無不體現在詩歌的重要性。我們要將這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在食堂,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的標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它不僅僅只是標語,更是文明的`體現,也警示我們,古人都知道珍惜糧食,我們更要懂得珍惜。

也有《明日歌》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這是古人對珍惜時間而發出的感歎,他們知道時間如流水般飛逝,若此時不抓緊,更待何時,還有幾個明天呢?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又有幾個明天呢?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抓緊時間,努力學習,正可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用心感受,用心觀察,你會發現身邊處處是詩歌,它無處不在,公交站牌公園荷花池餐館,咖啡館,甚至是圍牆,甚至是圍牆又或者只是學校的某一個角落。你又認真的觀察過嗎?種種表明我們的生活與詩歌難捨難分。

是你看到夕陽後的感歎:“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你觀賞荷花時的讚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亦或是你看到美人後的驚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些難道不足以證明師哥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嗎?

有位小朋友曾這樣寫道:“我想做一棵樹,開心時開花,不開心時落葉。”這正體現出來,小朋友的天真與活潑,現在各大城市都在爭做文明城市,我們所在地區也如此,石格是必須有的,他能給生活增添色彩,能養生活不在那麼乏味,成為一道優美的風景線,詩歌與我們同在。

搖一葉烏篷船,我願靠近你的心靈的港灣;撐一把油紙傘,我願走進你的心田;點一盞油燈,我願伴你長夜無眠……

詩歌,有你,我的青春不再孤單;有你,我的旅途更多彩;有你,我的年華不寂寞……

詩歌作文 篇4

成離別,映白,梨花幾朵,映春色回遷,青山染墨。

雨薄風殘,自江岸,煮酒焚香,默然無語,寸弦,笑歎。

對岸花兒隱似羞,明月獨今晚有。

繁花開盡,暗香盈袖,獨著白衣,白衣獨酌。相醉太公望。

冷風拂袖,我欲神色不羈,微入皺眉

不思量,自難忘,情隨風,終究淚千行。

繁華空,浮華夢,恨離別,終究水向東。

我已醉意寫盡,輕哼唱,江景如詩若畫,半曲相伴解意。

剎那芳華,紅粉知己,今夜,我邀月共飲七分苦澀。

惟三分惆悵,與何人思念。

江岸舟兒若水,因畫若遠,隨東風,往事回憶頻。

誰在為相思而筆,不願相忘於塵世,聽罷笛聲寥寥(了了)

繞雲煙,身餘花開再相見。

眸遠青山疊翠巒,/那一江愁水……

望,不清舟,多情飄燃塵離繪,青絲一縷不解,究是我錯?

唱,不盡歌,含思看夏末花綻,歎你終將凋零。換我一杯醉……

獨坐江州帆御頂,任夏薄殘風滿胸襟,我笑忘形。

江岸、青山、船兒、花間、薄酒、離歌、

若揮袖作別今,千萬流連。

忘不變。

詩歌作文 篇5

綿綿的細雨飄灑在江南的天空,散落在楊柳岸,是誰的衣襟沾上了渭城的輕塵?沉香亭北的繁華消歇落盡,登上遠眺的樓頭,是誰傷懷於一曲玉樹後庭?當國都殘破,草木蕭瑟之時,是誰看到百花濺淚鳥驚心?在羌笛悠悠,一片孤城之間,又是誰痴守那不度春風的玉門?

唐詩宋詞中多少過往的經典與浪漫,織就了我濃濃的古典情懷……

每讀唐詩宋詞,彷彿自己擎一把雨傘,漫步於濕潤的江南,想起那哀怨悽婉的故事,想起那古樸的碎石路,其中必然有一條通向蘇堤、通向沈園、通向傷心橋。唐詩宋詞,向我的心靈訴説着昔時的風情漫漫,竹影依依,九曲迴廊,荷花飄香。展現了那芳草萋萋、重重疊疊,斑駁着“錯”與“莫”的斷井頹垣。

每讀唐詩宋詞,彷彿自己提攜着玉龍,馳騁於塞北的沙場,想起那為國捐軀的悲壯,想起那血染的黃沙道,其中必然有一條延至樓蘭、延至祁連、延至無定河。唐詩宋詞,向我的心靈訴説着昔時的烽火連綿,鼓角爭鳴,萬里河山,刀光劍影。展現了那曾經硝煙瀰漫、驚天泣地,埋藏着五千貂錦的舊都古城。

翻開唐詩宋詞,就像進入了一個色彩斑斕而真真切切的夢……

尋曲徑而通幽處,看深掩的禪房古木,蕩氣迴腸,步明月之光華下,在花間舉酒對影,心神俱醉。蘭舟採蓮,吳越花容依舊嬌,臨池照水,暗香浮動月黃昏,竹枝寄情,東邊日出西邊雨,金戈鐵馬,孤煙長河落日圓。怎不令人擁思古之幽情,慕先賢之雅意,厭紅塵之擾擾,發不如歸去之歎!

曾經的詩經與離騷是它的源頭,追隨的元曲與清賦是它的後續,在歷史長河中沉澱下來的唐詩宋詞,用它的經典與浪漫帶給了我濃濃的古典情懷……

詩歌作文 篇6

北方

已被大雪覆蓋

寒風在曠野上怒奔

黑夜凍得四處哀號

而伊人心中

卻沒有容留冬天停留

詩句中

依然是荷花的清香

和桃花的蓓蕾

伊人將窗花

編製成江南的三月

把爐火調旺

讓蟬兒自由的歡鳴

伊人踏波而來

披着春月的輕紗

閃爍着秋水的眸子

朱脣開啟

便是一串泉水般的悠然

伊人依水而居

拈花輕嗅

把孤寂默默捻出香味

在柔軟的詞調中蔓延

伊人也偶爾開門遠望

讓寒冷催醒思緒

捧一捧雪用相思

慢慢消融

或一把攬過黑夜

用夢境捂暖

並輕放寒風

押穩錦文的韻腳

伊人在北方

心中沒有冬天

冬天只是詞句中的豪放

放在花間集裏

也只是偶爾激昂的一闋

詩歌作文 篇7

月,自古以來,人們對它有褒有貶、有喜有憂、有贊有恨。大概是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藏着那一輪屬於自己的月。心情不同,它所呈現的自然也不同。

人們似乎總把月當做憂愁、思念的最佳象徵。如周邦彥在《夜飛鵲》中説:“斜月遠墜餘輝”,“斜月遠”渲染了離別時冷清的淒涼氣氛。因為在他心中,那輪月是冷的、是涼的、是不懂情意的。月烘托出了與妻子的難捨難分,寫出了離別痛楚。以相同的感情做基調的,還有劉一止在《喜遷鶯。曉行》中所繪“迤邐煙村,馬嘶人起,殘月尚穿林薄”。同樣的離別,同樣的酸楚,卻比《夜飛鵲》來得快。既是那一輪殘月掛在天空本已無心團圓,卻偏偏在這殘月還未離去,草叢中還粘着點兒月色時起程,伴着星星點點的月色,怎能不讓作者心中的那輪殘月變得更加寒涼?

也有人把月當做傾訴的對象,李邴在《漢宮春》中就獨對江天雲月,向月亮傾訴自己的孤獨,一邊傾訴,一邊回憶。他似乎能從月中得到一切,明白一切,讓自己盡情發泄。於是他便寫下了“微雲淡月,對江天,分付他誰”。

當然,像他這樣對月亮發呆,訴説自己種種遭遇的不光他一人,所以一些讚美月亮同時自己心中已高掛着一輪明月的人常來為月解脱,“多情多感,不幹風月”。人本為情所生,為情所死,本身多情多感的人們,怎能怪罪那風月?假如風月有情,那也是人類所賦予的呀!

當然也有像陳義那樣只是單單地抒發自己對月的讚美,但大多數讚美仍以月的清幽明淨為主,所以最後還是能品味出作者的情思悠長,“月邊疏影,夢到銷魂處”。

是月讓你改變,還是你改變了月?角度決定於你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