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府诗集》卷五十二 舞曲歌辞一大纲 《通典》曰:乐之在耳者曰声,在目者曰容。声应乎耳,可以听知,容藏於心,难以貌观。故圣人假干戚羽旄以表其容,发扬蹈厉以见其意,声容选和而后大乐备矣。《诗序》曰:‘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然乐心内发,感......

  • 《朱子语类》卷五十二 孟子二大纲 ◎公孙丑上之上△问夫子当路於齐章"'以齐王,犹反手',不知置周王於何地?"曰:"此难言,可以意会,如汤武之事是也。春秋定哀间,周室犹得。至孟子时,天命人心已离矣。"〔去伪〕问夫子加齐之卿相章或问:"'虽由此霸王不......

  • 五十二元钱的萍水相逢 五十二元钱的萍水相逢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事了。年轻的父亲,抱着幼小的姐姐,在上海街头踯躅。姐姐那时五岁,活泼好动。在家因无人照应,爬到一锅沸水里,等母亲发现时,她的双腿已被沸水严重烫伤。脱衣服时顺带脱下一层皮来。......

  • 《南史》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大纲 梁宗室下安成康王秀南平元襄王伟鄱阳忠烈王恢始兴忠武王憺长沙王懿平崔慧景后,爲尚书令,居端右。衡阳王畅爲卫尉,掌管钥。东昏日夕逸游,衆颇劝懿废之,懿弗听。东昏左右恶懿勋高,又虑废立,并间懿。懿亦危之,自是诸亲咸爲之备。......

  • 《魏书》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赵逸 胡方回 胡大纲 赵逸,字思群,天水人也。十世祖融,汉光禄大夫。父昌,石勒黄门郎。逸好学夙成,仕姚兴,历中书侍郎。为兴将齐难军司,征赫连屈丐。难败,为屈丐所虏,拜著作郎。世祖平统万,见逸所著,曰:"此竖无道,安得为此言乎!作者谁也?其速推之。"司徒......

  • 《全唐诗》卷七百五十二大纲 卷752_1【观人读《春秋》】徐铉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卷752_2【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徐铉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铜龙楼下逢闲客,红药阶前访旧知。乱点乍滋承露处,碎......

  • 《元史》卷五十二 志第四 ◎历一夫明时治历,自黄帝、尧、舜与三代之盛王,莫不重之,其文备见于传记矣。虽去古既远,其法不详,然原其要,不过随时考验,以合于天而已。汉刘歆作《三统历》,始立积年日法,以为推步之准。后世因之,历唐而宋,其更元改法者,凡数十家......

  • 《三国志》卷五十二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大纲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

  • 《宋史》卷五十二 志第五 ◎天文五○七曜景星彗孛客星流星妖星星变云气日食日变日煇气月食月变月煇气七曜日为太阳之精,君之象,日行一度,一年一周天。日月行有道之国,则光明。君道至大,则日色光明;动不失时,则日扬光。至德之萌,日月如连壁。君臣有道,......

  • 《晋书》卷五十二 列传第二十二大纲 ◎郤诜阮种华谭袁甫郤诜,字广基,济阴单父人也。父晞,尚书左丞。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泰始中,诏天下举贤良直言之士,太守文立举诜应选。诏曰盖太上以德抚时,易简无文。至于三代,礼乐大备,制度弥繁。文质......

  • 《清史稿》卷七十七 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内蒙古内蒙古:古雍、冀、幽、并、营五州北境。周,猃狁、山戎。秦、汉,匈奴尽有其地。汉末,乌桓、鲜卑荐居。元魏,蠕蠕及库莫奚为大。隋、唐属突厥,后入回纥、薛延陀。辽、金建都邑城郭同内地。元,故蒙古,起西北......

  • 汉纪五十二 起重光协洽,尽昭阳作噩,凡三年 ○孝献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公元一九一年春,正月,辛丑,赦天下。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曹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

  • 通典 卷五十二 礼十二 沿革十二 吉礼十一 丧废祭议(晋宋齐梁大唐)晋武帝咸宁五年十一月,弘训羊太后崩,宗庙废一时之祀,天地明堂去乐,且不上胙。孝武帝太元十一年九月,皇女亡,应烝祠,中书侍郎范甯奏:"按礼丧服传"有死宫中者,三月不举祭",不别长幼之与贵贱也。皇女虽曰婴......

  • 《梁书》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六◎止足大纲 △顾宪之陶季直萧视素《易》曰:"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传》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然则不知夫进退,不达乎止足,殆辱之累,期月而至矣。古人之进也,以康世济务也,以弘道......

  • 《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二 卷552_1【塞下曲】丁棱北风鸣晚角,雨雪塞云低。烽举战军动,天寒征马嘶。出营红旆展,过碛暗沙迷。诸将年皆老,何时罢鼓鼙。卷552_2【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王仆射答华州周侍郎贺放榜作)】丁棱公心独立副天心,三辖春闱冠古今......

  • 《史记》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大纲 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齐王,孝惠帝兄也。孝惠帝二年,齐王入朝。惠帝与齐王燕饮,亢礼如家人。吕太后怒,且诛齐王。齐王惧不得脱,乃用其内史勋计......

  • 《旧唐书》卷五十二 列传第二大纲 ◎后妃下○玄宗元献皇后杨氏肃宗张皇后肃宗韦妃肃宗章敬皇后吴氏代宗崔妃代宗睿真皇后沈氏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德宗昭德皇后王氏德宗韦妃顺宗庄宪皇后王氏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宪宗孝明皇后郑氏女学士尚宫宋氏穆宗恭僖皇后......

  • 卷七百五十二·徐铉的诗 卷七百五十二卷752_1“观人读《春秋》”徐铉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卷752_2“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徐铉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铜龙楼下逢闲客,红药阶前访旧知。乱点......

  • 宋纪五十二 起重光单阏六月,尽玄黓执徐八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皇祐三年辽重熙二十年六月,丁亥,无为军献芝草三百五十本。帝曰:朕以丰年为瑞,贤臣为宝。至于草木虫鱼之异,焉足尚哉!知军茹孝标特免罪,仍戒天下,自今毋得以闻。戊子,汝州部署杨景......

  • 唐会要卷五十二 识量下元和五年八月。上谓宰臣曰。神仙长生之说。可信乎。李藩对曰。神仙之说。出于道家。然道之所宗。以元元五千言为本。按其文。皆去华尚朴。绝弃健羡。以执柔见素为道。少思寡欲为贵。其言皆于六经符协。是故历代......

  • 《清史稿》卷五十二 志二十七 ◎时宪八凌犯视差新法上道光中,钦天监秋官正司廷栋所撰,较旧法加密,附著卷末,以备参考。求用时推诸曜之行度,皆以太阳为本;而太阳之实行,又以平行为根。其推步之法,总以每日子正为始,此言子正者,乃为平子正,即太阳平行之点临於......

  • 《隋书》卷五十二 列传第十七大纲 ○韩擒虎弟僧寿洪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父雄,以武烈知名,仕周,官至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擒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拜都......

  • 《新唐书》卷五十二 志第四十二大纲 食货二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法弊坏。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至德宗相杨炎,遂作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

  • 《北史》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大纲 齐宗室诸王下文襄诸子文宣诸子孝昭诸子武成诸子后主诸子文襄六男: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河南康献王孝瑜,字正德,文襄长......

  • 《旧五代史》 卷五十二(唐书) 列传四大纲 李嗣昭,字益光,武皇母弟代州刺史克柔之假子也。小字进通,不知族姓所出。(《欧阳史》云:本姓韩氏,汾州大谷县民家子。)少事克柔,颇谨愿,虽形貌眇小,而精悍有胆略,沉毅不群。初嗜酒好乐,武皇微伸儆戒,乃终身不饮。少从征伐,精练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