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傣族舞的手勢、步伐和簡單動作,並能跟隨音樂用輕柔、優美的動作表演舞蹈。

2.培養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美麗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師教學資源。

2.《金孔雀輕輕跳》音樂CD。

3.孔雀頭飾。

活動過程

1.觀看《美麗的孔雀》教師教學資源,瞭解孔雀的外形特徵和習性。

引導幼兒觀察視訊中孔雀開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領羽的樣子,學習孔雀的特點並進行簡單模仿。

2.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感受傣族音樂的優美。

3.學習舞蹈。

(1)請幼兒用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指導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小指要儘量伸直。

(2)遊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態。

4.幼兒帶孔雀頭飾分組表演,互相欣賞。啟發幼兒從表情、動作及結束造型多個方面進行評價。

活動延伸:

投放繪畫紙和水彩筆到美工區,請幼兒畫一畫美麗的孔雀。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大班的音樂欣賞活動《金孔雀輕輕跳》,在本次活動中,小朋友表現得特別棒,不僅較好的用語言表達出了對歌曲特點的理解,還能夠用肢體動作來體現歌曲的美的意境。活動中,我以小朋友非常喜歡的動畫片的形式匯入活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樂曲欣賞環節,我採用了歌曲對比和利用紗巾親身感受兩種方法來讓幼兒體驗樂曲旋律的輕、柔、慢。比較有效的幫助大部分幼兒說出了樂曲特點,避免了上次試講時幼兒感受到了但表達不出來的問題。在歌曲欣賞環節,我採用了由“點”到“面”層層深入的方式,讓幼兒感受歌詞的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並利用動畫視訊將孔雀與小朋友一起跳舞的歡快場面展現出來,生動形象。較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最後的拓展延伸環節,注重提高幼兒的人文素養,用舞蹈的形式將課堂氣氛推向xx,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欣賞歌曲的快樂和愉悅。

本次活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在歌曲欣賞環節,由於借班上課,我忽略了幼兒對歌詞很陌生這個細節,幼兒在聽一遍後基本都無法回答老師的提問,雖然也靈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兒也基本說出了歌曲內容,但感覺比較困難,可以嘗試改變提問方式或分兩課時進行。

本次活動與以往活動相比的亮點:本次活動利用了多媒體動畫,生動形象,比起以前欣賞教學中運用的圖片和口頭講述,幼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引入部分,我經過了多次修改,最開始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採用了音樂遊戲“快慢走”,但發現氣氛是比較活躍,對歌曲旋律的體驗也有一定幫助,但根本沒有達到創設情境的目的;經過修改,我把引入部分改為了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準備讓幼兒通過傾聽來創設情境,試上後我發現對於才剛剛升上大班的幼兒來說,通過傾聽比較抽象的聲音來感受情境比較困難,大部分的幼兒都不能感受和體驗。經過思考,我改用幼兒都非常喜歡的動畫形式匯入,直觀形象,為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猜測、證實桔瓤數量的過程中,積累估算的初步經驗與不同的數數方法。

2、喜歡觀察生活中熟悉事物,並樂意發表自己的觀點。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大小不同的桔子、果盤、塑料筐、小碗、擦手毛巾、筆、統計表。

活動過程:

一、比較討論大小桔子的數量。

1、教師語言匯入:今天很冷,小朋友都吃早飯了嗎?吃的什麼?(請個別幼兒講述,還可以請旁邊的幼兒說剛才同伴說的答案,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

2、你能把喜歡吃的東西用動作表示出來嗎?(一幼兒做動作,其餘孩子來猜,看誰猜的最接近。)

3、猜猜老師最喜歡吃什麼?(幼兒猜測)看看,我最喜歡吃什麼呀(出示大小兩個桔子)他們有什麼不一樣?(提示孩子把話說長了,我們就會聽的更清楚)教師小結:原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顏色也不一樣。

4、出示大小兩盤桔子小朋友來猜一猜,兩盤桔子一樣多嗎?哪個多,哪個少?

你猜大桔子有幾個?小桔子有幾個?(引導孩子用目測的方法進行判斷)怎樣就知道盤子裡究竟有幾個桔子了?(數一數)教師帶領孩子一邊數一邊排成一排,然後進行記錄(大桔子有X,小桔子有X)。

5、剛才一個一個數,數了幾次(12次)。

(1)還可以怎麼數,就能快一點(兩個兩個數,2、4、6、8、10、12,帶領孩子一起數一數,是不是快一點?)

(2)還可以怎麼數?再快一點?(3、6、9、12、)

(3)還有沒有更快的呢?(6、12)教師小結:剛才我們找到了比一個一個數快的方法,可以兩個一數或3個一數,其實還有更多辦法,以後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媽媽去找一找,你會發現其中更多的奧祕。

6、剛才我們這個盤子裡的大桔子多少個,小桔子呢?看看這兩個盤子一樣大嗎?為什麼一樣大的盤子,裝的桔子數量不一樣呢?那我們把它裝滿,看誰裝的多誰裝的少(教師演示操作)咦,同樣大的盤子為什麼大桔子裝的少,小桔子裝的多呢?(幼兒討論)教師小結:原來大桔子長的大,佔的位置比較多,幾個就把盤子裝滿了,而小桔子長的小佔得位置比較少,所以就能多裝一些。

二、猜測記錄大小桔子裡的瓤數。

1、你們吃過桔子了嗎?桔子裡有什麼?(肉、汁、籽)

2、桔子裡面那一片一片的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瓤,你來猜猜大桔子裡有幾片瓤?(幼兒猜,教師用紅筆進行記錄,提醒孩子把話說長。)

3、小桔子裡有幾片瓤(幼兒猜,教師用紅筆進行記錄,提醒孩子把話說長。)

4、教師:你們猜的好像都是大桔子裡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究竟是不是這樣的呢?想不想知道答案?那我們怎樣來找答案?(剝開來)

三、驗證大小桔子裡的瓤數

1、桔子老師已經洗乾淨了,小朋友先把小手擦一擦,然後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桔子剝開來,把桔子皮放在中間的簍子裡,保持桌面乾淨才像中班的哥哥姐姐哦!

2、幼兒自己動手剝桔子。

3、剝好的小朋友先數一數,有多少片瓤?你是用什麼辦法數出來的?

4、交流數的方法和結果。

請你回答我三個問題:

1、你剝得是大桔子還是小桔子?

2、有多少片瓤?是怎麼數出來的?請你用一句長長的話一起告訴我。

(1)請若干個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方法、(以一片為中心開始數、一片一片數)誰剝大桔子的,有幾片瓤?是怎麼數的?還有誰的結果和他不一樣?你是幾片?(教師記錄結果)剝小桔子的小朋友來告訴大家,有幾片瓤?怎麼數出來的?(記錄結果)

(2)我是怎樣數的呢?(教師演示分成兩半,先數一半,再數一半)

(3)我還有一種數桔子的好辦法,你們肯定會喜歡。(一片一片吃,邊吃邊數)

(4)你們想這樣做嗎?請小朋友用這個辦法再數一次,邊吃邊數記在心裡。

5、教師:桔子吃完了,剛才我們都猜大桔子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我們的記錄結果。

大桔子最多多少片?(12)最少多少片?(9)小桔子最多多少片?。(11)最少多少片?(9)那是不是桔子大瓤就多,桔子小瓤就少呀?對了,桔子瓤的多少和桔子大小沒有太大關係。如果小朋友還不相信的話,回家後還可以再來試一試,看看我們今天找到的答案對不對。

教學反思:

1、活動中通過猜一猜的形式,運用多種感官讓孩子們來感受桔子的外形特徵及顏色,能夠更積極的激發孩子的思考同時更直觀的幫助了孩子們積累鞏固對於桔子的經驗,活動形式比較“活”調動了興趣,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了進來,整個活動過程更自主,更活潑了。

2、在活動中給與了每個孩子動手操作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操作中體驗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同時也讓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悅感,在剝一剝數一數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非常的認真投入,也很樂意把自己的發現來告訴大家。

3、最後分桔子的環節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和同伴互相分享,讓孩子們在和同伴的交往中逐步感受到分享的快樂,做中學的活動給與了孩子們充分的自主空間,在這樣的活動形式中讓孩子們更積極的參與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之間的友情。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圖形分家”的操作活動,繼續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片的顏色或形狀或大小等特徵進行多次分類的方法。

2、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思維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重點與難點:

用語言進行多維的命名。

活動準備:

教師:大轉盤一個,圖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兒:人手一份圖形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初次嘗試遊戲“圖形寶寶分家”

1、觀察分類材料:看看盤子裡有些什麼?(有許多圖形寶寶)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分家家”的遊戲。

2、交代遊戲名稱與規則:師:圖形的家在哪裡?(處示盤子)分成幾家?(兩家)師:分的時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寶寶放一家,等一會兒把老師給你的圖形寶寶分完,分好了取個名字記在心裡,待會兒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給圖形寶寶分家”。

4、討論:你們是怎麼分的?(請幾位幼兒走上來,師幫其操作結果貼出來)和他一樣的有沒有?小結:分家家,可以根據圖形的顏色來分成兩家,可以根據形狀分成兩家,還可以根據大小分成兩家。你們還想再試一次嗎?

(二)再次嘗試:

1、要求:等一會兒分家家的時候要求不一樣了,再取兩個好聽的名字,要和現在的名字不一樣。

2、幼兒操作提示:第一次怎麼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樣。

3、討論:第一次怎麼分的,第二次怎麼分的?(請1-2名幼兒)請幼兒和旁邊的幼兒相互講講自己分的結果。

(三)提高嘗試:遊戲“大轉盤”師:老師這裡還有很多好看的圖形。(師分盤子)請你們用小眼睛看,誰的小眼睛亮?看看這些圖形一樣嗎?(不一樣),哪裡不一樣?(形狀、顏色、大小)

1、師:老師要和你們玩大轉盤的遊戲,我們要和電視裡的叔叔阿姨一樣看標記拿獎品,轉盤上的針指向哪個圖形,就請你拿一個和它一樣的。我們先來試試:“快樂大轉盤,大家一起玩。”看看,請你拿什麼樣的圖形呀?(幼兒集體進行3-4次)

2、進行比賽:看誰拿得又快又對?

3、增加難度:看看這個轉盤和剛才有什麼不一樣?(大小)哪些大,哪些小?拿好了舉在手裡

4、比賽:四個人一個隊,小羊、小兔、小猴、小熊,哪一個隊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對,老師送你一朵小紅花。(還要幫隊裡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檢查一下,有沒有拿錯的)反覆嘗試4-5遍。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布和塑料不同的透水效能。

2.瞭解布衣和雨衣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備布衣、雨衣、一塊棉布。一塊塑料布、塑料桶。

2.用於試水的各種材料,如毛巾、布袋、塑料袋、傘、紙袋等。

3.音樂磁帶和CD。

活動過程:

一.小實驗

1.教師:準備好兩個塑料桶,將一塊塑料布和一塊棉布分別固定在桶的上方,請幼兒猜一猜。

--教師:我把水澆在塑料布和棉布上面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呢?(引導幼兒猜想)

2.請兩名幼兒分別將水倒在塑料布和棉布上,幼兒驗證猜測。

--教師:桶裡的水漏下去了,哪個桶裡沒有水漏下去?為什麼?

二.進一步實驗。

1.教師將棉布浸入水中,再拎上來,讓幼兒仔細觀察水是怎樣滲透棉布,再往下流的。

--教師:怎樣才能把布里的水弄乾呢?(擰、掛起來晒。烘乾、吹風等)

--教師:怎樣把塑料上水弄乾?(抹一抹就幹了。當場讓幼兒試一試)

三.觀察、比較雨衣和布衣。

1.觀察雨衣討論。

--教師;老師這裡有一件衣服什麼是料做的?穿在身上什麼感覺?摸上去有什麼感覺?它有什麼用呢?

2.比一比雨衣和布衣,討論。

--教師:這裡還有一件布衣服我們來感覺下,它和雨衣有什麼不一樣?下雨天可以把它穿在外面出門嗎?為什麼?你喜歡怎樣穿它?

四.猜猜那些東西能裝水。

2.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各種材料,如毛巾、布袋、塑料袋、尼龍雨傘、紙袋等,讓幼兒猜猜這些東西能不能裝水。

3.請幼兒裝水試一試。

活動延伸:

1.聽歌曲,《雨,雨,走開吧》,並學唱。

活動提示:

1.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熱情,不要直接告訴幼兒布和塑料的區別在哪裡,引導幼兒再摸摸、看看、比比、做做中感知布和塑料的不同。

2.在實驗過程中要用水,建議教師提醒幼兒戴圍群和護袖,避免幼兒因為國語專注而把衣服弄溼。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新穎、有趣。幼兒從以往“教師示範,幼兒學樣”的舊教學模式中擺脫了出來,真正成為科學活動的主人。我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幼兒進行了兩次主動探索嘗試活動,認識了水會流動,有的東西在水中會被溶解。在活動中我沒有進行一手包辦,而是強調讓幼兒直接操作材料,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滿足了幼兒的好奇、探索、希望嘗試的慾望,充分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了動手能力,發展了直觀思維能力。同時在活動中師生感情融洽,幼兒專注投入,為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又由於我對每個幼兒的嘗試活動都給予肯定、鼓勵,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最後一個環節又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

在這一 活動中,我得到很多啟示: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善於觀察,善於捕捉教育契機,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著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二、幼兒嘗試精神的潛能是存在的,在設計活動時,應考慮到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這樣孩子們就能得到充分發揚創新精神,鍛鍊實踐能力。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5

教案目標:

1、通過情景表演,讓幼兒感受和體驗作品中關愛、溫馨的情感。

2、初步學習有感情地朗讀和表演。

重點和難點:

讓幼兒感受和體驗作品溫馨、關愛的情感基調。

設計思路:

中班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情緒易受感染。因此,我們在設計活動時,運用了情景渲染法,創設一個寧靜、溫馨的家庭氛圍,通過生動形象的表演,使作品中的人物、景物鮮明可見,讓幼兒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他們在作品的人物情感中找到自己,在感受和體驗的基礎上,逐步從情感的感染過度到對行為的主動調節。

教案准備:

請大班幼兒事先排演好情景表演

教案過程:

1、情景表演(讓幼兒初步感受作品)

(1)告訴大家你剛才看到了什麼?(幼兒泛講)

(2)為什麼媽媽和佳佳起床時都很輕很輕呢?

2、配上再次情景表演(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

媽媽和佳佳起床時都很輕很輕,他們起床後都輕輕地做了哪些事?爸爸又是因為什麼原因這麼辛苦,天這麼亮了,還睡得那麼香呢?請你再仔細地聽一聽,看一看。

(情景表演,老師旁白配)

(1)媽媽起床後輕輕地做了哪些事?

(2)佳佳起床後輕輕地做了哪些事?

(3)是什麼原因媽媽和佳佳起床時都要那麼輕呢?

(4)最後媽媽看看佳佳輕輕地笑了。咦,媽媽為什麼看看佳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和分辨輕重聲音,想象會是誰的腳步聲。

2.模仿幾種小動物走路的姿勢,用身體運動的不同及不同的踏踏聲表現動物。

3.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二、活動準備

1.熟悉幾種表現不同動物走路的樂曲。

2.大象、小兔、小熊、小鳥、小鹿走路的音樂磁帶和"找朋友"的音樂磁帶。

3.將動物的頭飾分散掛在室外場地。

三、活動過程

1.引發去秋天樹林尋找小動物的興趣森林裡真熱鬧,小動物們要在森林裡開運動會,誰來了?大家一起去找一找?

2.聽音樂猜猜誰來了,做模仿動作找小動物。

3.聽音樂猜猜誰在森林裡,就模仿誰的動作,並尋找小動物頭飾。

4.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模仿各種動物的走路姿勢。知道大象、小熊走路的聲音很重、很響;小雞、小鳥的走路聲音很輕、很弱;小兔、小鹿的走路聲不重不輕,不響不弱真正好。

5.玩遊戲"找朋友"?幼兒模仿自己喜歡的動物動作找朋友?引導幼兒能用身體動作正確的反映不同動物走路姿勢的帶來的聲響。

四、活動建議

將音樂放在晨練中,繼續模仿動物走路時發出的聲響?教師要注意提醒幼兒控制自己的小腳,使其發出輕重不同的聲音。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7

科學:秋天的菊花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去觀察認識菊花,知道菊花的品種是多種多樣的。

2.能用較形象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發現。

3.瞭解菊花是秋天裡開放的一種美化環境的花卉,知道要愛護花卉。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1.菊花課件。

2.兩盆菊花。

活動重點:運用各種感官去觀察認識菊花。

活動難點:能較形象的描述自己的觀察發現,知道愛護花卉。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

讓幼兒知道菊花是秋天特有的花卉。

教師: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都有些什麼呢?

2.播放《秋天的菊花課件》,激發幼兒觀察菊花的興趣。

給幼兒展示各種菊花的圖片。

教師:這些菊花一樣嗎?都有些什麼顏色,菊花長什麼樣子呢?

3.幼兒自由感知、觀察菊花。

讓幼兒自由地觀賞菊花圖片,並與同伴互相交流。

教師:菊花漂亮嗎?你最喜歡哪一種?菊花有哪些顏色?菊花長什麼樣,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讓幼兒交流之後,請1-2位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的菊花。

4.教師根據幼兒的自由發現,引導幼兒運用看、摸、聞等多種感官有序地觀察菊花。

教師:大家看看那面前的菊花是什麼樣的,都有哪些顏色?(各種各樣)

教師:菊花的花朵像什麼?(像豆芽、捲曲的頭髮、燃放的煙花、蘿蔔絲等)我們看到了很多,但是有沒有誰聞過菊花有什麼氣味呢?

教師搬出兩盆菊花的實物,請幼兒上來聞一聞,並告訴其他幼兒。

教師:菊花除了長有花朵外,你還發現長有什麼?(葉子)

教師:菊花的葉子長在哪裡,是什麼顏色?是什麼樣的?(葉子的邊緣有鋸齒)

請幼兒上來觀察葉子的顏色,並用手去摸一摸。

教師:教師總結幼兒的觀察發現,並給幼兒提出思考的問題:這邊只有兩盆菊花,剛剛我們看到菊花有各種各樣的,所以不同顏色的菊花,它們的莖和葉子是一樣的嗎?以後我們可以自己去觀察一下。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可以和班裡的小朋友分享你觀察到的菊花。

5.給幼兒介紹菊花的用途:可以喝

教師:菊花除了好看之外,還可以用菊花泡茶喝。有沒有誰喝過菊花茶,它是什麼味道的呢?

6.讓幼兒瞭解菊花是秋天裡開放的花卉,知道要關心、愛護花卉。

教師:菊花美不美?但是看我們教室裡的菊花,快要蔫了,我們該怎麼去保護它呢?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8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現粗細、方向及排列方式不同的直線。

2、通過欣賞圖片、肢體動作的表現,感受直線的特點以及它們疏密、交叉、平行等不同的組合方式。

3、嘗試用設計好的瓷磚裝飾娃娃家的房子,感受集體共同創作後的成就感。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乾淨。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生活中用線條裝飾的物體或圖片,有用線條裝飾的經驗。

2、粗細、疏密等不同特點線條裝飾的圖片多幅。

3、泡沫板組合、拼搭製作的半成品房子。

4、幼兒繪畫用的長方形背景紙(淡紅、淡綠、淡藍、淡咖啡、淡黃、淡紫等)。

5、水粉顏料(大紅、深綠、深藍、深咖啡、橙、深紫等),粗細不一的水粉筆。

6、每位幼兒穿一件有線條的衣服或褲子。

【活動過程】

1、幼兒用身體表現直線,感受直線的伸展和張力。

師:找一找我們的活動室裡哪兒有直線呢?你會用身體表現直線嗎?像直線站得直直的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2、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欣賞直線不同的排列方式。

(1)觀察圖片,找找粗細不同的直線,欣賞其不同的排列方式。

師:請你們仔細看看,這些線條有什麼共同的特點?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2)教師小結:這些圖片上的線條都是直線。這些直線有的粗,有的細,有的排得密密的,有的相互間隔,有的垂直交錯……這些粗細不同、排列方式各異的線條帶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3)每三位幼兒在集體中合作排列,表現疏密的感覺。

師:剛才我們看到有的線條緊緊地靠在一起、密密的,有的線條和朋友分開了、鬆鬆的.,誰願意和你的朋友上來試一試?

3、遊戲:找一找衣服上的線條。

請幼兒結伴找一找並說一說自己衣服、褲子上的線條是什麼樣子的,又是怎麼組合的。

4、幼兒探索用水粉筆表現粗細不同的線條及其不同的排列方式。

(1)教師出示兩支粗細不同的水粉筆,師幼探索如何用這些筆表現粗細不同的線條。

(2)教師示範用這兩支筆畫出粗細不同的線條。

要點提示:

教師示範時重點強調:線條要從紙的一條邊畫到另一條邊。

5、教師情境匯入,交代要求,幼兒創作。

師:這座娃娃家房子的外牆上還沒有貼瓷磚,今天我們就用粗細不同的直線、不同的排列方式來給它設計漂亮的外牆瓷磚吧。

6、展示幼兒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嘗試活動,發現肥皂的變化。

2、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並樂於和同伴、教師進行交流。通過活動,產生愉快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小組操作用具:

A、筷子、乾淨的小空瓶、空心管。

B、用過的表面光滑的肥皂、牙籤。

C、各種肥皂和塑料小刀。

D、肥皂薄片和動物模具。

E、臉盆、肥皂和水、肥皂水。

三、活動過程

1、討論過程:我們都來說肥皂

師:小朋友,你有沒有看到過肥皂?你看到過的肥皂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幼兒自由發言)

師:呀!你們真棒,知道肥皂這麼多顏色和形狀。那你們有沒有用小鼻子聞過肥皂呀?它有什麼氣味?(幼兒回答後)

師:你們說得真好。有的肥皂還有點藥味呢,叫藥皂。

師(小結):肥皂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各種各樣的形狀,還有好多氣味。

2、探索操作活動 肥皂變變變

師: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東西和肥皂玩玩變變變的遊戲,好嗎?

(1)熟悉材料

師:看看你們桌上有些什麼材料?

(2)熟悉操作常規要求

師:在玩的時候請你們先看看你原來的肥皂是什麼樣子的?等你用這些材料玩過之後它變得怎麼樣了?要小心桌上的材料和工具。特別是塑料小刀和牙籤,別弄到小朋友身上,在玩水時,要當心別弄溼衣服。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並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講請小朋友講講你剛才是怎麼樣玩的?肥皂變得怎樣了?

教師小結:你們真能幹,發現了肥皂這麼多的變化,有的變小了,有的變滑了,還有的在材料的幫助下變成其他的樣子。

3、遊戲活動:吹泡泡

師問:那這些肥皂水有什麼用呢?

師:那我就一起來吹泡泡吧。

A、集體學吹泡泡

B、幼兒來到操場上吹泡泡、玩泡泡。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0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2、能根據香蕉的外形特徵,進行簡單的想象和表述

3、知道香蕉對身體有益,要多吃水果

4、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香蕉實物,掛圖

2、幼兒知識

經驗準備:對香蕉的外形、味道有初步的瞭解

活動過程:

一、出示香蕉,激發興趣(匯入活動中以實物香蕉引起幼兒的興趣採用的是直觀匯入法)

二、感知兒歌的內容

1、觀察香蕉的外形特徵,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表述

(1)師面帶微笑,輕輕地把香蕉呈現。(彎腰狀)啟發:這樣看,像什麼?

(2)師面帶神奇色,輕輕把香蕉呈現。(躺狀)這樣看,又像什麼?

(3)師面帶驚訝色,輕輕地把香蕉呈現。(垂狀)啟發:這樣子看,又像什麼?

2、回憶經驗,說說感受提問:香蕉的味道怎麼樣?吃到嘴裡什麼感覺?

三、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邊出示掛圖邊示範朗誦,讓幼兒初步理解兒歌的比喻手法,提問;兒歌裡說了什麼?(理解作品的語言美)注意引導幼兒發準"香蕉""船""海""魚"等音。

2、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深入理解兒歌內容)啟發:當你讀到"真奇怪"時要用什麼表情?語調是什麼樣?當你讀到"真痛快"時要用什麼表情?語調是什麼樣?(用不同的語調、不同的表情來理解體驗兒歌的情感)

3、小結:香蕉不僅好吃,對人的身體健康也有益處活動延伸;幼兒以"香蕉"為主題自由繪畫《小香蕉》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內容是中班語言領域內容兒歌《小香蕉》,香蕉是幼兒再熟悉不過的水果了,我的引入是先出示實物香蕉,引導幼兒觀察香蕉的基本特徵。當我問到"香蕉像什麼?"大部分幼兒都能夠脫口而出說"像月亮和小魚",還像小船,但由於幼兒剛入園不久,所以大部分幼兒還不會用完整句:"彎彎的香蕉像XX"來表達。這一點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會注重幼兒語言能力的獲得!接下來當幼兒已經知道香蕉的特徵之後,我就用好看的動作和語言朗誦齣兒歌,而且幼兒的注重力都在老師表演上面,一雙雙眼睛很興奮的看著,幼兒還會跟著學習,這就是我要達到的目的。在接下去的學習兒歌內容中,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都有開口唸兒歌,而且我運用了比賽念,這個比賽很有意義,可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本次活動我收穫最深的是教師的教態非常重要,誇張的動作,豐富的表情,神祕的語言都可以調動起中班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會運用更多的教學方法,這樣才可以和幼兒一起快樂的學習!

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是愉悅的、主動的。他們仔細地觀察著,積極地交流著,"快樂教育"的原則在這一節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但是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幼兒語言發展方面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應該提出更高、更具體的要求,如將幼兒說的話編成一首優美的兒歌,這樣才會幫助幼兒更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百科:香蕉喜溼熱氣候,在土層深、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裡生長旺盛。在類似牙買加南部的半乾旱地區灌溉栽培也已成功。野生香蕉採用種子栽培,人工香蕉可用吸根和假鱗莖分株栽培;第一次收穫需10~15個月,之後幾乎連續採收。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1

教學理論依據

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各種各樣的紙對於幼兒來說既熟悉又陌生,他們隨時隨地能看到、用到紙,但這些紙的真正用途和特性,他們卻是不瞭解的。《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食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所以本次活動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對各種常見的紙的用途及特性有一定的瞭解。

實施策略:

1、創設活動情景,通過參觀展覽會,激發幼兒探究活動的興趣

根據中班幼兒直觀形象思維的特點。教師創設情景,通過提問、幼兒討論、組織參觀等活動,引導幼兒對紙產生興趣,同時激發幼兒探究紙的願望。

2、創設良好的探究環境和氛圍,充分調動幼兒思考及主動參與探索的積極性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教師鼓勵幼兒動手操作,大膽猜想和嘗試,鼓勵幼兒的探索熱情。

3、形象的課件遊戲,感受獲取知識的樂趣

通過感知、觀察、操作、親身體驗、實驗等方式,獲得豐富的知識體驗。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常見的紙及紙製品,初步瞭解紙的特性和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2、探索紙的祕密,瞭解紙易折,易撕碎,易揉皺,易吸水,易燃燒等特點。

3、知道珍惜節約用紙。

活動重難點:

重點:認識常見的紙,瞭解紙在生活中的多種用途。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難點:能積極探索紙的祕密瞭解紙的特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生活中有接觸紙製品的經驗。

2.物質準備:

(1)各種各樣的紙

(2)操作框(摺紙、畫好樹葉的紙)

(3)PPT課件,節約用紙的小視訊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活動,引導幼兒感知紙的多樣性。

1、運用原有經驗講述各種各樣的紙及用途。

提問:你認識這些紙嗎?它們可以用來幹什麼?

幼兒自由觀察討論,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講述,教師注意總結。

2、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看一看、摸一摸等,感知紙製品的質地。教師小結:紙是各種各樣的,有不同的顏色,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有光澤,有的暗淡一些。

二、為幼兒提供實驗材料,引導幼兒探索紙的其他特性。

(1)瞭解紙易折的特點。

師小結:通過把正方形的紙變成長方形,我們知道了紙易折的特點。

(2)瞭解紙易撕碎的特點。

小結:通過幫助大樹,我們知道了紙易撕碎的特點。

(3)瞭解紙易吸水的特點。

師小結:通過小朋友的幫助,讓我們知道紙能吸水的性點。

總結:通過剛才的小實驗,我們又發現了紙易折,易撕碎,易吸水的特點,紙寶寶身上有這點多的特點呀,怪不得它的用處那麼多。

三、出示PPT幫助“紙娃娃”,鞏固幼兒對紙特性的掌握,延伸紙易燃燒的特性。

出示紙娃娃,引導幼兒根據所學經驗將紙娃娃送回展覽館,讓幼兒瞭解紙易燃燒的特性。

四、瞭解紙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紙製品,引導幼兒感知紙製品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延伸活動:

瞭解幾種特殊的紙:複寫紙、糯米紙、錫箔紙

五、通過小視訊引導幼兒知道節約用紙的重要性,並能掌握節約用紙的方法。

提問:通過視訊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要節約用紙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教師小結:紙製品是利用大樹、樹皮、植物纖維等材料製作而成,

為了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要做到節約用紙,就像視訊中的小朋友一樣減少紙巾的使用,不用一次性紙杯,紙可以用雙面等等,希望我們小朋友把這些節約用紙的好辦法教給身邊的人,呼籲大家一起節約用紙。

中班《各種各樣的紙》課後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一開始我設定了一個紙展覽活動,讓幼兒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動來發現各種各樣紙的不同特徵,如有些紙是厚的、薄的;有些紙是光滑的、粗糙的;還有些紙的顏色是不同的。課前我還讓幼兒收集了各種材料,如銅板紙、宣紙、牛皮紙、皺紋紙等,以便讓幼兒們認識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紙,有意識地加大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探索慾望。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能以問題去引導孩子,給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幼兒通過自身主動的觀察、發現、感知、探索,從而在實踐的過程中轉化為自身的知識經驗。但整個活動下來,我也發現幼兒對紙的用途還不是很瞭解,有些材料的準備也沒有讓幼兒得到有效利用。如各環節聯絡緊密,但各環節我對幼兒的自主活動時間控制的緊,幼兒在說紙的用途時,由於他們生活經驗不豐富,對於紙的用途說的少,我沒有進行強化,就草草收場,使幼兒對紙的用途的知識面沒有延伸,還停留在原有經驗。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認識到:在組織科學活動時,我還應該多鍛鍊自己的應變能力及課堂整體把握的能力,儘量做到授課不慌不忙,沉著穩重。同時還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經驗水平,重視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性。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2

教學重點:

藉助圖譜,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並學習運用句式表述故事中的情節。

教學難點

藉助圖譜,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並學習運用句式表述故事中的情節。

活動目標:

1、藉助圖譜,學習運用句式表述故事中的情節。

2、遷移已有經驗,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3、拓展思維,知道各種鳥類動物都各有所長。

活動準備:

PPT故事課件、各種鳥類圖片(主題牆中)、圖譜標誌

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並設疑,引起幼兒興趣二、分段理解故事三、完整欣賞故事,感受故事情節。

四、幫其他鳥兒找工作

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1、出示信鴿提問:這是誰?信鴿有什麼本領?

2、出示圖譜師:信鴿就是幫助別人送信的,它的工作有一個名字叫郵遞員,但是最近動物郵局的信太多了,信鴿有點忙不過來,它決定招收一名新郵遞員來幫助它。這次招收郵遞員有三項考試要求:會飛行、會走路、會游泳。(教師邊講述要求邊出示圖譜標誌)3、教師操作圖譜:

(1)信鴿老師要求新的郵遞員這三項本領必須全部會才可以,你們覺得哪隻小鳥適合呢,快點代它們來報名吧。

幼兒說出一種鳥類後,教師引導幼兒驗證:它會走路嗎?會游泳嗎?會飛行嗎?(教師操作圖譜,符合打√不符合打×)教師小結:它會…會…不會…,所以沒有成功。

(2)提問:接下來誰會來報名呢?教師提要求:信鴿老師要求三項考試全部合格才能錄取,哪個小鳥是三項全都會的呢?請小朋友想想看?(請幼兒相互討論)幼兒說出鳥類後,教師引導幼兒驗證:它會走路嗎?會游泳嗎?會飛行嗎?

(教師操作圖譜,符合打√不符合打×)教師小結:它會…會…不會…,所以沒有成功。幼兒猜想並說出理由通過情景創設並設疑問,引起幼兒的興趣。

1、小鴨:嘎嘎嘎,聽誰來了?你們猜猜小鴨能符合這三項要求嗎?

(1)幼兒猜想,教師操作圖譜,符合打√不符合打×(2)教師情景表演故事中小鴨的內容。

教師小結:小鴨會游泳,會走路,不會飛行,所以沒有成功。

2、小麻雀:看,誰也來報名了?小麻雀會通過這三項考試嗎?

(1)幼兒猜想,教師操作圖譜,符合打√不符合打×(2)教師情景表演故事中小麻雀的內容。

教師小結:小麻雀會飛行,會走路,不會游泳,所以沒有成功。

3、大雁:正在這時又過來一隻鳥,你們看看它是誰?(大雁)大雁會符合要求嗎?

(1)幼兒猜想,教師操作圖譜,符合打√不符合打×(2)教師情景表演故事中大雁的內容。

教師小結:大雁會飛行,會走路,會游泳,所以成功了。

幼兒分段欣賞故事通過藉助圖譜與分段欣賞故事,激發幼兒對故事內容感興趣,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郵遞員終於找到了,信鴿老師真高興,它把這件事情編成了一個故事,要請小朋友一起來聽一聽,故事的名字就叫《大雁考上郵遞員》

教師結合PPT完整講述故事提問:

1、故事中信鴿老師在招收郵遞員時提出了哪幾項考試要求?

2、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

(1)第一個來報名的誰,它考上了嗎?為什麼?

幼兒操作圖譜,符合打√不符合打×請幼兒小結:小鴨會游泳、會走路、不會飛行,所以沒有成功。(幼兒邊講教師邊手指圖譜標誌,幫助幼兒理清順序)

(2)第二個來報名的誰,它考上了嗎?為什麼?

幼兒操作圖譜,符合打√不符合打×請幼兒小結:小麻雀會飛行、會走路、不會游泳,所以也沒有成功。(幼兒邊講教師邊手指圖譜標誌,幫助幼兒理清順序)

(3) 最後一個來報名的誰,它考上了嗎?為什麼?

幼兒操作圖譜,符合打√不符合打×請幼兒小結:大雁會飛行、會走路、會游泳,所以成功了。(幼兒邊講教師邊手指圖譜標誌,幫助幼兒理清順序)3、提問:誰還記得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幼兒完整欣賞故事並根據教師的提問回答問題通過完整傾聽故事與教師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1、大雁考上了郵遞員,有了適合自己的職業可真開心!小鴨、麻雀和其它許多小鳥可真羨慕呀?那我們也來幫它們找找適合自己的職業好嗎?

小鴨雖然不會飛,但它最大的本領是什麼?它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小麻雀雖然游泳比較差,可它也有自己的長處,你覺得他適合什麼工作呢?

2、教師小結:在小朋友的幫助下,有一些小鳥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可還有許多小鳥也想找工作,小朋友回家後可以和爸爸媽媽商量,看看其他鳥兒適合做什麼工作。幼兒根據鳥類的特長,幫其他鳥兒找工作。通過幫鳥類找工作,不僅拓寬思維,也讓幼兒知道各種鳥類都各有所長。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3

欣賞活動一直是音樂領域中最難把握的音樂形式。如果把音樂和故事遊戲相結合,孩子就能比較輕鬆地感受了。許卓婭老師寫的《欣賞活動》一書中有許多適合幼兒欣賞的樂曲,我選擇了一首柴可夫斯基的《進行曲》——小熊運西瓜進行嘗試,下面是我上完課的反思。

活動流程:

一、出示小熊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描述小熊的特徵,學習小熊走。

“小朋友,有一隻小動物來我們班級做客,看看它是誰呢?小熊有什麼特徵啊?你能學學小熊是怎麼走路的嗎?(請個別幼兒示範)它走起路來是慢慢的,很笨重的樣子。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二、講述故事《小熊運西瓜》

“今天小熊要去西瓜地,他準備幹嘛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放錄音)

提問:“小熊是怎麼去西瓜地的呀?”“它到了西瓜地裡先幹嘛?”“它是怎麼摘的?有沒有不一樣的摘法,他摘了幾個西瓜?”(教師哼唱摘西瓜的樂句帶領幼兒做動作,教師唱時突出每小節的第一個音,提示幼兒摘四個)“摘完西瓜發生了什麼事?西瓜滾走了小熊是怎麼做的?追到西瓜小熊又是怎麼做的?誰來做做小熊撿西瓜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做做看(教師哼唱幼兒做動作)

三、欣賞樂曲,教師畫圖譜

“小熊運西瓜還有一段好聽的音樂,小朋友聽聽看,說說這幾段音樂都是小熊在幹什麼?”(教師放音樂,並在黑板上畫出圖譜,A段用短豎線表示,B段用螺旋線表示)“你能說說這幾段說的是小熊在幹嘛嗎?”(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相應的圖譜後貼上小熊的圖片,如小熊走,小熊摘西瓜等等)

四、再次欣賞樂曲

“我們再來聽一遍,看看是不是這樣的。”

五、練習西瓜滾的動作

“如果你就是一個大西瓜你會怎麼滾?”(啟發幼兒表現不一樣的滾的方式)

六、教師用語言提示幼兒帶領幼兒表現完整的音樂

七、將幼兒分組,一組是小熊,一組是西瓜,分別表現音樂。

教師交待幼兒在西瓜滾的時候小熊不動,小熊追西瓜的時候西瓜不動 。最後一個音小熊要和西瓜擺一個造型。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110、119、120、122,初步瞭解它們可以在緊急情況下解決一些特殊問題。

2、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激發幼兒對消防隊員、警察、醫生等辛勤工作的人們的敬佩之情。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5、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寫有110、119、120、122號碼的卡片,一套4張,每個幼兒一套。

2、電視錄影片,有關滅火、急救病人和抓小偷等內容。

3、操作卡片每人一套,模型電話機若干臺。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請幼兒觀看電視錄影片,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錄影中有哪些危險的場面,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幼兒自由討論,如:找醫生,找警察等)

(2)“有什麼樣的辦法能最快地找到幫助的人?”(打電話)

2、請幼兒討論有哪些電話號碼是在緊急的時候撥打的,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的用途。(不同的緊急情況可撥打不同的號碼,緊急電話的共同特點是特殊、易記、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幫助)

3、請幼兒邊操作卡片邊說出應撥打的電話號碼。(如:看到火災的圖片,說出119的號碼)

4、讓幼兒在遊戲中學會正確撥打緊急電話的方法。

(1)遊戲:報警(提醒幼兒應在報警時說出自己的姓名,所在的位置,發生了什麼事?)

(2)分組在模型電話機上練習撥打緊急電話。

5、教師小結:

這些報警、急救的電話一定要記住,是我們國家規定的,沒有緊急的事情決不能隨便撥打。

活動反思:

1、課件與幼兒互動能大大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在課件中我引入了幼兒十分喜歡的卡通形象一一天線寶寶拉拉,讓他代替教師向幼兒提問、對幼兒的回答進行評價、引出遊戲環節等,很好地吸引了每個幼兒,讓他們始終保持聆聽、觀看和積極參與的熱情。

2、幼兒對活動提供的各種通訊工具(為了達到讓幼兒感知不同型別的通訊裝置及使用方法的隱性目標)似乎並不在意,所有模擬打電話的幼兒都選擇了同一款電話機,這意味著在本次活動中這一隱性目標是否必要得進一步考慮。

3、本活動側重社會性教育與安全教育,還可以滲透一些在緊急情況下保持沉著、鎮靜的情感教育。

4、緊急情況下的自救或互救能力也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更好地提高幼兒這方面的能力,還可以嘗試協同家長一起開展此活動,如讓幼兒事先記住家庭地址、家庭電話等,讓幼兒進行更加真實的嘗試。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5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徵,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梯形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活動意圖:初步理解梯形的基本特徵,並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活動準備:符合情境的圖畫若干幅演示教具,各種圖形若干操作材料,包含有梯形的圖畫若干張(人手一份);蠟筆(一人一盒)

活動過程:

一、通過情境,複習了以前學習過的幾何圖形,引出梯形

小朋友們好,今天武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到一個地方去看看,在一個寬闊的草地上,住著一隻可愛的小兔子,小兔子有一座特別的房子。這座房子是什麼樣的?提示孩子舉手發言(門有高低的;窗戶有大有小的;房子是橙色的;房頂是梯形的;正方形的房子的身體;窗戶是圓圓的)總結:這是一座特別的房子,是由各種各樣的幾何圖形組成的。我們來看看是由什麼幾何圖形組成的?什麼樣的?提示舉手(正方形)正方形的什麼?(門)哦,正方形的門。在黑板上出示正方形。還有什麼?有梯形的房頂。哦,有梯形的房頂,看得真仔細。在黑板上出示梯形,(有長長的門),有長方形的門,在黑板上出示長方形。有圓形的窗戶,在黑板上出示圓形。還有正方形的房子的身體。這是一座特別的房子,都由幾何圖形組成的,有梯形的房頂,圓形的窗戶,正方形的身體,長方形的門和正方形的門。

二、觀察梯形

1、瞭解梯形的基本特徵。

我們凳子下面有兩個圖形,請你拿出來,放在膝蓋上。聽老師的口令,我說拿出什麼形狀你就馬上拿出什麼形狀。梯形,哎喲,拿得都對的,長方形!好!把長方形藏到下面去,把梯形拿著,我也拿出一個梯形。這個梯形是怎麼樣的,看一看呢,是什麼樣的?提示舉手回答。(有四個角)我們來數數看,一個角,兩個角,三個角,四個角。有四個角。(有四條邊)。我們來數數呢,一條邊,兩條邊,三條邊,四條邊。一共有四條邊,我們再仔細看看呢,還有嗎?還有哪個小朋友有新的發現。看老師這裡。我們看這上面的這條邊短,下面的這條邊長,這兩條邊啊一條短一條長,並且這兩條邊還都是平平的,我們再看旁邊的兩條邊,看仔細了,旁邊的兩條邊是什麼樣的呢。討論無果。我們跟長方形比比看,長方形也有四條邊四個角呀我們來比比看,請小朋友說說,再引導。我們來比比看,看者條邊(左)和這條邊(右)一樣長嗎?者條邊(左)和這條邊(右)一樣長。上面來比比看,這上面的邊和下面的邊一樣長嗎?不一樣長,梯形的上面的邊和下面的邊是不一樣長的。大加要看仔細了,雖然不一樣長,但是是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是斜斜的。長方形上下兩條邊是平平的,旁邊兩條邊也是平平的。總結:原來梯形啊:有四個角,四條邊,上下兩條邊平平的,不一樣長,旁邊兩條邊斜斜的。

2、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梯形。

下面我們把梯形藏進去。注意了!我們看馮韻小朋友,她現在是不是坐在這裡啊,(是),她坐在這裡是馮韻吧?(是的)馮韻站起來,大家看看,她站起來了,她不坐著了,站著,是不是就不是馮韻了呢?那中午的時候馮韻睡在床上,躺在那裡就不是馮韻了呢?還是馮韻。不管她是坐著,還是站著,還是躺著,她都是馮韻。這個梯形寶寶有點淘氣,它要翻跟斗了。(教師拿著梯形演示)這樣還是不是梯形呢?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躺著放,斜著放,隨便朝哪邊放,它都是梯形。好,把梯形都藏到下面去。

小兔子啊可愛護自己的家了,他在家裡種了幾盆花。天氣很好,小兔子把花搬到屋子外面晒晒太陽。為了保護花和草地,他又在家門口立了一個保護環境的小牌子。這麼美的環境引來了一隻小蝴蝶。我們來看看,小兔子的家周圍還有梯形嗎?引導幼兒找梯形。我們來看看小兔子家周圍一共有幾個梯形。師幼一起數,一共有五個梯形。

3、情景,找一找梯形。

三、遊戲操作

1、找一找,塗一塗小兔子住的地方是不是特別美麗啊,想不想武老師帶你們去啊?想!好,想去的話,要完成武老師佈置的一個任務。在那邊桌子上,我們要從許多圖形中找出梯形,然後給梯形塗上漂亮的顏色。

2、貼一貼好,中(1班)的小朋友真的好厲害呀,都找對了,也都塗的很漂亮。我們拿上自己的梯形,這裡有一條通往小兔子家的路,上面有很多的圖形,我們把塗好的漂亮梯形貼到這條路上的梯形中去。

找錯糾正

3、走一走(在遊戲中結束)帶著小朋友脫了鞋子,踩著梯形走小路,往小兔子家去。

活動反思:這個活動之前孩子們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半圓形等平面圖形的本質特徵,為本次活動的教學作好了一定的知識準備。新課程標準指出:這一段的教學,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及變換;注重通過觀察物體,認識方向等活動,發展孩子空間觀念,使孩子從感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由於梯形是隻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較的抽象,因此設計各種有效的操作活動,讓幼兒反覆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徵,從而實現將教育遊戲化、生活化的原則。

我將這個活動的目標制定為:

1、初步瞭解梯形的特徵,能不受梯形擺放位置的影響,在各種圖形中正確找出梯形。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設計故事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人手一份梯形教具,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觀察和討論,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徵;通過以幼兒馮韻為例,不斷變換位置還是不是馮韻來引導幼兒感知梯形無論如何變化位置都還是梯形來訓練幼兒的空間思維.最後通過操作遊戲找一找梯形,找到後給梯形塗上漂亮的顏色;拿塗好顏色的梯形給通往小兔子家的路上鋪梯形;最後再走一走鋪上梯形的小路等多種方式來鞏固對梯形的認識。

不足的地方,那副大的掛圖中的"房子"應該把比例再放大一些加強教學的直觀效果。教師的語態可以再溫和親切一些,再放開一點。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多設計一些能夠發揮幼兒參與性、操作性較高的課程,將觀念性知識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加強教育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