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唐書》卷四十 志第三十大綱 ◎地理四山南道,蓋古荊、樑二州之域,漢南郡、武陵、巴郡、漢中、南陽及江夏、弘農、廣漢、武都郡地。江陵、峽、歸、夔、澧、朗、復、郢、襄、房為鶉尾分,鄧、隋、泌、均為鶉火分,興元、金、洋、鳳、興、成、文、扶、利、......

  •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範例 ◎劉蕡劉蕡,字去華,幽州昌平人,客樑、汴間。明《春秋》,能言古興亡事,沈健於謀,浩然有救世意。擢進士第。元和後,權綱馳遷,神策中尉王守澄負弒逆罪,更二帝不能討,天下憤之。文宗即位,思洗元和宿恥,將翦落支黨。方宦人握兵,橫制海內......

  •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七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新唐書》是北宋時期宋祁、歐陽修、範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屬“二十四史”之一。下面為大家帶來了《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七列傳第一百一十二,歡迎大家參考!二王諸葛李孟王重榮,太原祁人。父縱......

  •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大綱 崔徐蘇豆盧崔融,字安成,齊州全節人。擢八科高第。累補宮門丞、崇文館學士。中宗為太子時,選侍讀,典東朝章疏。武后幸嵩高,見融銘《啟母碣》,嘆美之。及已封,即命銘《朝覲碑》。授著作佐郎,遷右史,進鳳閣舍人。時有司議關市,行人......

  •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六 列傳第八十一大綱 ◎楊戴陽二李韓杜邢楊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興行間,以先鋒功授甘泉府果毅。建中初,從李懷光討劉文喜涇州,斬獲多,加驃騎大將軍。李納寇徐州,從唐朝臣往討,常冠軍。懷光赴難奉天,屬朝晟兵千人下咸陽,賜實封百五十戶。懷光反,韓......

  • 《郝士美傳 新唐書》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郝士美,字和夫,兗州金鄉-。父純,字高卿,舉進士、拔蘋、制策皆高第,張九齡、李邕數稱之。自拾遺七遷至中書舍人。處事不回,為宰相元載所忌。時魚朝恩以牙將李琮署兩街功德使,琮恃勢桀橫,眾辱京兆尹崔昭于禁中,純曰:“此國恥也。......

  •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五 列傳第五十大綱 ◎蘇張蘇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書僕射威之曾孫。擢進士第,補恆州參軍。居母喪,哀毀加人,左庶子張大安表舉孝悌,擢豫王府錄事參軍,歷朗、歙二州刺史。時來俊臣貶州參軍,人懼複用,多致書請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體,能......

  •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大綱 ◎劉第五班王李劉晏,字士安,曹州南華人。玄宗封泰山,晏始八歲,獻頌行在,帝奇其幼,命宰相張說試之,說曰:"國瑞也。"即授太子正字。公卿邀請旁午,號神童,名震一時。天寶中,累調夏令,未嘗督賦,而輸無逋期。舉賢良方正,補溫令,所至有惠利......

  •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三 列傳第七十八大綱 ◎段顏段秀實,字成公,本姑臧人。曾祖師濬,仕為隴州刺史,留不歸,更為汧陽人。秀實六歲,母疾病,不勺飲至七日,病間乃肯食,時號"孝童"。及長,沈厚能斷,慨然有濟世意。舉明經,其友易之,秀實曰:"搜章擿句,不足以立功。"乃棄去。天寶四載,從......

  •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六大綱 ◎陳夷行李紳李讓夷曹確劉瞻(助)李蔚陳夷行,字周道,其先江左諸陳也,世客潁川。由進士第,擢累起居郎、史館修撰。以勞遷司封員外郎,凡再歲,以吏部郎中為翰林學士。莊恪太子在東宮,夷行兼侍讀,五日一謁,為太子講說。數遷至工部侍......

  •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四十大綱 狄郝硃狄仁傑,字懷英,幷州太原人。為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詰,眾爭辨對,仁杰誦書不置,吏讓之,答曰:黃卷中方與聖賢對,何暇偶俗吏語耶?舉明經,調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閻立本召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一百二大綱 ◎錢崔二韋二高馮三李盧封鄭敬錢徽,字蔚章。父起,附見《盧綸傳》。徽中進士第,居谷城。谷城令王郢善接僑士遊客,以財貸饋,坐是得罪。觀察使樊澤視其簿,獨徽無有,乃表署掌書記。蔡賊方熾,澤多募武士于軍。澤卒,士頗希賞,周澈主留......

  •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大綱 ◎楊時朱孫楊行密,字化源,廬州合淝人。少孤,與群兒戲,常為旗幟戰陣狀。年二十,亡入盜中,刺史鄭綮捕得,異其貌,曰:"而且富貴,何為作賊?"縱之。與里人田頵、陶雅、劉威善。僖宗在蜀,刺史遣通章行在,日走三百里,如約而還。秦宗權寇廬......

  •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大綱 ◎關董袁趙竇關播,字務元,衛州汲人。及進士第。鄧景山節度青齊、淮南,再署幕府。遷右補闕。與神策軍使王駕鶴為姻家,元載惡之,出為河南兵曹參軍事,數試屬縣,政異等。陳少遊鎮浙東、淮南,表為判官,攝滁州刺史。李靈耀叛,少遊屯淮......

  •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大綱 ◎鄭二王韋張鄭畋,字臺文,系出滎陽。父亞,字子佐。爽邁有文,舉進士、賢良方正、書判拔萃,三中其科。李德裕為翰林學士,高其才,及守浙西,闢署幕府。擢監察御史,李回任中丞,薦為刑部郎中知雜事,拜給事中。德裕罷宰相,出為桂管觀察使......

  • 《新唐書》卷八 本紀第八大綱 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諱恆,憲宗第三子也。母曰懿安皇太后郭氏。始封建安郡王,進封遂王,遙領彰義軍節度使。元和七和,惠昭太子薨,左神策軍中尉吐突承璀欲立澧王惲,而惲母賤不當立,乃立遂王為皇太子。十五年......

  • 《新唐書》卷四十五 志第三十五大綱 ◎選舉志下凡選有文、武,文選吏部主之,武選兵部主之,皆為三銓,尚書、侍郎分主之。凡官員有數,而署置過者有罰,知而聽者有罰,規取者有罰。每歲五月,頒格於州縣,選人應格,則本屬或故任取選解,列其罷免、善惡之狀,以十月會於省,過其時......

  • 《新唐書·崔玄暐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原文:崔玄暐,博陵安平人,本名曄,武后時,有所避,改焉。少以學行稱,叔父祕書少監行功器之。舉明經,為高陵主簿。居父喪盡禮。廬有燕,更果共乳。母盧,有賢操,常戒玄暐曰:“吾聞姨兄辛玄馭雲子姓仕宦有言其貧窶不自存此善也若貲貨盈衍......

  •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八十七大綱 ◎姚獨孤顧韋段呂許薛李姚南仲,華州下邽人。乾元初,擢制科,授太子校書。遷累右補闕。大曆十年,獨孤皇后崩,代宗悼痛,詔近城為陵,以朝夕臨望。南仲上疏曰:"臣聞人臣宅於家,帝王宅於國。長安乃祖宗所宅,其可興鑿建陵其側乎?夫葬者......

  • 《新唐書》卷三十上 志第二十上大綱 ◎歷六上憲宗即位,司天徐昴上新曆,名曰《觀象》。起元和二年用之,然無蔀章之數。至於察斂啟閉之候,循用舊法,測驗不合。至穆宗立,以為累世纘緒,必更曆紀,乃詔日官改撰歷術,名曰《宣明》。上元七曜,起赤道虛九度。其氣朔、發斂、......

  • 《新唐書》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四大綱 ◎五行一萬物盈於天地之間,而其為物最大且多者有五: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其用於人也,非此五物不能以為生,而闕其一不可,是以聖王重焉。夫所謂五物者,其見象於天也為五星,分位於地也為五方,行於四時也為五德,稟於人......

  • 《新唐書》卷六十一 表第一大綱 宰相表上唐因隋舊,以三省長官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參議,而稱號不一,出於臨時,最後乃有同品、平章之名,然其為職業則一也。作宰相表。......

  •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七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範例 其君曰"阿熱",遂姓阿熱氏,建一纛,下皆尚赤,餘以部落為之號。服貴貂、豽,阿熱冬帽貂,夏帽金扣,銳頂而卷末,諸下皆帽白氈,喜佩刀礪,賤者衣皮不帽,女衣毳毼、錦、罽、綾,蓋安西、北庭、大食所貿售也。阿熱駐牙青山,周柵代垣,聯氈為帳,號......

  •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大綱 裴劉魏李吉裴炎,字子隆,絳州聞喜人。寬厚,寡言笑,有奇節。補弘文生,休澣,它生或出遊,炎讀書不廢。有司欲薦狀,以業未就,辭不舉,服勤十年,尤通《左氏春秋》。舉明經及第。補濮州司倉參軍,歷御史、起居舍人,浸遷黃門侍郎。調露二年,同......

  • 《新唐書》卷九十八 列傳第二十三大綱 王薛馬韋王珪,字叔玠。祖僧辯,樑太尉、尚書令。父顗,北齊樂陵郡太守。世居郿。性沉澹,志量隱正,恬於所遇,交不苟合。隋開皇十三年,召入祕書內省,讎定群書,為太常治禮郎。季父頗,通儒有鑑裁,尤所器許。頗坐漢王諒反,誅,珪亡命南山十......

 299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