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恩師散文三篇

恩師散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篇一:者玉老師

我的眼前總浮現這樣的場景——一位面板白皙的帥哥老師在講臺上慷慨激昂,下面是一雙雙渴望的眼睛。他聲音洪亮,不時講個笑話,同學們笑得都肚子疼,笑聲能把教室的屋頂掀開,這位老師卻是繃著臉,只是微笑著繼續。聽他的課,你別想犯困。

恩師散文三篇

這位老師就是我高二時的政治老師——王者玉老師。他當年20多歲,陽光帥氣,身材修長,比我們年長不幾歲,我們背地裡不稱呼他為老師,叫他者玉。這固然有一位鐵哥們是他同族兄弟的原因,當然還有他上課時的隨和、靈動。

他教我們政治,當時的課程好像是《政治常識》。什麼政體國體啦,枯燥得一點引不起我們的興趣,我們對著這些教條只有死記硬背,沒有辦法,考試考這些啊,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兒,不學又不行。者玉老師的政治課一點兒也不教條,一節課45分鐘,他用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時間講與課本無關的東西,剩下的三分之一時間講講課本上的問題,浮光掠影一般。印象深刻的是他給我們講巴以衝突——當時我們國家對以色列還不認同,舉國上下都同情巴勒斯坦的正義鬥爭,他跟我們講聯合國的598號決議,還講其他的一些熱點問題。考試就主要考他講的這些與課本無關的東西,課本上的東西反而成了點綴。這在當時來說,不能不說是“超前”、“另類”。我們被感染著,盼著他給上課,乏味的政治課因者玉老師的講述而有了滋味——要知道,雖然我們是高中生,可是屬於二三類苗,我們都是縣一中挑剩下的學生,都來自農村,沒有見過多大世面,且中學所在地是鄉鎮,離縣城還30多里路,別的不說,鎮上一家書店都沒有,學校裡連圖書館都沒有,想讀課外書比吃頓肉菜還難,所以說我們視野很窄。者玉老師的課如一股清新的風吹散政治課的乾巴巴的說教,給我們打開了眺望世界的一扇窗戶,他還要我們善於思考,以小見大,比如從一個村裡的人際關係看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等等。至今我能用心思考某些東西,還得益於他的啟迪和教誨。

雖然教政治,但者玉老師卻是師專中文系的高材生——這一點,是從他的說話中流露出來的,當年的地區師範學院(今已更名為**大學)要修編校史,就請了他去,他參與了編纂工作,後來校史展覽,還邀請他回去觀看,若是平庸泛泛之輩,學校怎會請他?據此推斷他是高材生無疑。者玉老師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這事,我們也沒有深問。者玉老師的文學情結很濃重,拋開廢話連篇的政治課本,他除了講一些熱點時政之外,更多的跟我們講文學,那一年文壇有“十恥”(1988年?),他逐一寫在黑板上跟我們解釋來龍去脈。至今我的筆記本上還記著這“十恥”呢。他還給我們講當地的一位曾在《當代》上發表過小說的作家和他創辦的民間文學刊物,還讀一些優美的文句。當時的我對文字著魔,不知天高地厚地“創作”了至今我可能在字數上超越的“長篇小說”,讓者玉老師指點,他認真地用紅筆每一頁每一個標點的批註——他的鋼筆字和粉筆字一樣,剛勁又不失灑脫,一如他的行止——這一定浪費了他不少寶貴的時間。那篇東西我珍存很久,可惜還是不慎弄丟了,至今我還深感痛惜……慚愧的是我至今在文字的道路上依然不曾劃出些痕跡,但是者玉老師的鼓勵我銘記在心。

者玉老師想必也很鍾情文字,他的文字我可惜只看過一篇,是在當地的一文學期刊上發表的《與作家***的一次遇見》,從中得知他已經在縣一中教授他喜愛的語文課,而且可以說是學科帶頭人。真為老師高興。我的.一鐵哥們同學和他有來往。我雖然和他在同一個城市居住,在同一片藍天下,由於因沒能出人頭地而產生的自卑作祟,我始終沒有勇氣去拜見他,儘管內心是如此的感激和想念。這遺憾,期待在我的努力中得以彌補。

還有另外的遺憾,我從沒有聽過者玉老師的語文課,——我不知道,孫犁先生筆下的《荷花澱》在者玉老師口中是如何的一種細膩深刻的解讀?我不知道,曹雪芹文字中的林妹妹在者玉老師眼裡又是怎樣的一種多愁善感,玉樹臨風?

這恐怕是終身遺憾了……

  篇二:田老師及我的悔

一般來說,兩種學生容易給老師留下深刻印象並被記住——一種是出類拔萃、學習頂呱呱的好學生,一種是屢教不改、學習從後面數名列前茅的差等生。最不容易被記住的是那些不前不後的中等生。不謙虛地說,我就是這中等生。所以我總認為有的老師對我沒有印象,他甚至可能連我的名字都不曾記住過。見了面,我羞於自己的庸常,連打招呼的勇氣都沒有,這當然是沒有禮貌,更是不應該的。但誰叫咱們太不出色來著?

那一年,我去縣一中復讀高三,遇到了初中教過我幾何的田老師,我低下頭,走了過去。當時也沒怎麼往心裡去。後來,課外活動時,一起談天說地的同學突然跟我說起田老師,從他的話裡,我聽出來他是專門說給我聽的,而且他肯定知道田老師以前教過我,事隔這麼多年,同學的話我至今還響在耳邊——田老師是個很可親的人,你別看他整天虎著臉,沒點兒笑模樣,人可熱心啦,我感冒吃藥往他家倒水喝,還在他家吃過飯,他人真的很好……

同學話裡有話,我聽出來了——心裡不免有了悔意,後悔當初見面的失禮——上前說句話又能怎樣?老師記不起你的名字也有可能,他的學生太多了,可是學生總不會,總不該不認老師吧?

這種悔意一直藏在心裡,20多年了,我這是第一次把心結披露出來。不知道今生還能不能見到田老師,如果再次重逢,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走上前,道一聲——

“田老師好!”

  篇三:老師好美

當紅作家嚴歌苓的新作《老師好美》,我還沒有拜讀。但是我瞭解到這是部描寫師生不倫之戀的小說,算是沒有人曾經涉足的文字禁區。就師生戀,大家都集體噤聲,心照不宣。大學裡的師生戀不為人所詬病,在中學裡,都認為大大地不應該。

這裡我不討論這個話題。在我的學生生涯裡,的確有幾位美女老師教過我,我以少年的目光仰視著這幾位老師,她們的風采依然在我心裡搖曳。

一位是初中的政治老師——馬曉紅馬老師。

馬老師教我們時可能剛大學畢業。據說她是保送上的大學。我在一本作文選上看到過她參加華東六省一市中學生作文比賽的獲獎作文。說她是才女不為過。那時還沒有濫用美女這個詞彙。但是,馬老師在我眼裡,就是一美女。她身材勻稱適中,面板白皙。上課時衣著大方得體,聲音洪亮,大凡政治老師,都憤世嫉俗,對某些事情有自己獨特的看法,馬老師也是。這體現著知識分子的良心和擔當。

其實,在一些小事上,馬老師也是勇於擔當。有一次她為我們訂購學習資料,錢匯出去了,資料卻遲遲不來,才知道上當受騙。她委託課代表把錢退給同學們——每個學生只有幾毛錢,錢是自己的工資墊付,分幾個月還給同學們。有的同學拒絕要這錢,但大多數還是收下了——現在想來我們真是不懂事。

我的功課總體表現平庸,有的還是底子——比如數學。但政治還好,雖然是副科,這多半來源於馬老師的青睞——青睞,我斗膽用這個詞來描述馬老師對我的在意,現在想來真是深孚她的青目。她不是以老師而是以一位大姐姐的姿態和我接觸。很難忘一次考試,在操場上考數學,她在我身後盯了很久,看我做題——我的數學本來就一塌糊塗,加上老師在身後,更加沒有了“章法”,亂寫一氣。我想那時馬老師大概連踢我一腳的心思都有——你怎麼這麼笨啊?

初中畢業以後,我再也沒有見到過馬老師,她上課時的聲音,舉止,很“男人”的粉筆字,總會不經意地在眼前回閃……

另一位女老師是高中時的歷史老師,趙霞。

說她是美女老師,絕對沒有同學提反對意見。她屬於小家碧玉型的,個兒不高,扎倆辮子,很精緻的一張臉,明目皓齒,明眸善睞,——對不起,可惜我沒有她的照片,如果有,我就不會絞盡腦汁找這些破詞兒來描寫她了,大家一看就會完全舉雙手贊成我的說法——的確是一美女!

她上課時慢言細語,不溫不火,走起路來也是很優雅。其實她大不我們幾歲,面對正值青春期的學生火辣辣的的目光,我的一同學曾讚歎趙老師的沉穩。她教我的時間不長,一次期中考試,歷史我考了第一,趙老師大概是想認識我,在自習時悄然坐在我前面的空位上好一會兒,看我學習,她氣息如蘭,我不敢正視她……

作家大膽披露師生戀,這只是極端個案吧。我想說的是,在我們70後的學生時代,是不多見的,對異性老師,頂多是膜拜,親近而有分寸,更沒有亂七八糟的想法,就更別說觸動底線了。

不管怎麼說,女老師美麗的身影應該是每個學生,尤其是男同學眼中揮之不去的風景,也可能是男同學不堪的學生生涯中心底最後的溫情。我想,每個同學都想借用這個書名,對女老師們說這樣的話吧——

老師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