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初二春節作文四篇

初二春節作文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二春節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二春節作文四篇

初二春節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沒有北京那麼繁華,我的家鄉沒有上海那麼的美麗,但那裏的春節確深深地吸引着我,這裏過着不一樣得春節,這裏有着很普通的過年的風俗,在這裏會有很有趣的過年,在這裏我們有我們的過年方式。

每年到了過年的時候,我們那裏會變得很熱鬧,在小年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準備過年需要的東西,奶奶開始蒸起了過年吃的東西,奶奶一邊蒸饅頭一邊想我要多蒸一些,然而爺爺卻在打掃院子,這可由一個說法,那就是哪一家如果把院子打掃的最乾淨,那一家會在就會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氣象。

在我們那裏有很多風俗哦。在臘八吃臘八蒜了等等。

我記得每年過年的時候,我們小孩是最開心的時候,我們可以不說管束,自由在的玩耍,因爲聽老人說如果在過年的時候管孩子,孩子會在這一年中變得不受管教,每逢過年的時候,我們那家家非常的熱鬧。

好不容易盼到了大年三十,聽我奶奶說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爲中心。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裏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爲“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爲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爲大除,即大年夜我還記的在陝西關中一帶民間,流傳着有關春節的神奇傳說。傳說,玉皇大帝爲了治理人間,就派天宮的彌勒佛下凡。

這事被如來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爲啥不讓我去呢?於是,就找玉皇大帝論理,玉帝聽了,無言可對,只好說:“商量商量再說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個解圍的他請來彌勒佛和如來佛,將兩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說:“這兩盆花你二位各務一盆,誰的花先開,誰就下凡去管理人間。”如來佛心眼多,點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彌勒佛,因爲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難收,才以務花爲藉口來行此事。面前這兩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於是也想出個小計來。他借彌勒佛合目謝恩的機會,悄悄地把兩盆花換了個位置。

第二天,如來佛的花就開了,因此彌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間,這天就是正月初一。傳說彌勒佛心善,這天他讓人們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們就歡歡喜喜,興高彩烈的過了一天。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彌勒佛,就把這初春之時,二佛交接的時刻稱做“春節”。有人說,因爲當初如來佛因偷換花盆留下了瞎瞎現象,直到現在,人間還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轉眼間,到了早上8點,奶奶有讓我們貼對聯,說是也有說法,在這個時候貼會讓這一年都順順當當的。10點鐘男人出去迎年。要把年迎回來,這樣才能過年。

一路的鞭炮聲,一路的問候聲,一路的歡笑聲,很快,我們就到了爺爺的墳前,爸爸點燃香燭、把預備的紙錢點燃,並且還放起了鞭炮,然後鄭重的磕了三個頭,把去年的收穫和今年的希望告知了爺爺的在天之靈。

年雖過了,但是我們在新的一年中變得爲懂事,讓我們來迎接下一個出界。

初二春節作文 篇2

在我國衆多傳統節日中,就數新春佳節最讓我喜歡了。農曆正月初一到初五,走在街上,街上必是車水馬龍,人羣密密麻麻,摩肩接踵,一片熱鬧景象。

大年裏,我家自然是不甘平靜的,大年初一會去比較有名的寺廟吃齋菜,爲寺廟添油,爲家人祈福,然後晚上會回家跟家人吃團圓飯。春節裏,沒人來家裏拜年時,我們會去別人家裏拜年。

記憶裏,春節是忙碌的,也是快樂的。我們會穿上之前就備好的新年衣服,寓意新年新形象。大人們要準備好可口的飯菜,要準備送給親戚的禮物,還要準備給孩子們的壓歲錢。而我們只要想好給長輩的新年祝語,就可以坐等收壓歲錢咯。壓歲錢是我最深的春節印記之一。你說,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嶄新的脆響的'壓歲錢呢?反正我挺喜歡。

春節也是最美好的。因爲在外工作的家人會回家,家裏顯得很熱鬧,很溫馨。大街上,每一家店都是通紅一片,把年貨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音響總循環着那首《恭喜發財》;小巷裏,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燈火通明。晚上的家鄉更是熱鬧,到處是燈光的天下,遠遠望去就像天上的星星一般明亮。晚上七點鐘開始,就陸陸續續有煙花綻放在空中,偶爾也會有一些孔明燈升上星空。那真是一番美景!

春節特有的美食也深受我的喜愛。又香又脆又好吃的鹹餅糖蔥是家鄉春節特有的美食,是我喜歡的美食之一。一年到頭,只在春節這幾天街上有人制售,平日裏幾乎找不着它的蹤跡的。感覺特別好吃,大概是物以稀爲貴吧。色澤誘人的甜粿也是春節裏好吃的食物之一,把它切成薄片,和着雞蛋煎熟,簡直美味絕倫。當然,春節的美食,還有可口的菜頭丸,還有酸酸甜甜的蜜制梅,還有讓人垂涎三尺的甲子甜湯……記憶中的春節,願景極爲美好,熱鬧的場面,歷歷在目,那濃濃的年味,歷久彌新。

遺憾的是,隨着社會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這份熱鬧似乎在慢慢地減弱了。

初二春節作文 篇3

春節,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孩子們愛過春節。因爲春節能拿到壓歲錢,大人們愛過春節,因爲春節朋友能歡聚一堂,老人們愛過春節,因爲春節忙碌工作的兒女能回家。總而言之,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這一天,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走團圓飯。

家鄉有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臘月剛開始,家家戶戶就把自家養的豬給殺了,這叫殺年豬。這是圖來年家裏六蓄興旺。人們把豬肉分爲兩批存放,一批放在冰箱裏,做年菜時再拿出來,另一批撒上鹽,放進瓷缸裏密封起來做臘肉,到了年底拿出來時就變得黝黑黝黑的,有一種說不出的美味。

孩子們過年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鞭炮。於是孩子們成了鞭炮店的常客了、鞭炮店有各種各樣的鞭炮,琳琅滿目,有小蜜蜂,降落傘,沖天炮等,這一排一排又一排的鞭炮使人們應接不暇,孩子們對鞭炮再是愛不釋手了,而大人們更美洲的則是大街小巷上的紅對聯了。

孩子們打打鬧鬧的玩,大人們慌慌張張的忙。轉眼間就到了新年。

大年三十真熱鬧,一大清早,太陽還躲在雲裏,人們就開始趕做年菜了。街上都是酒肉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這一天,男女男少都穿上了新衣,門外貼了對聯,屋前掛了紅燈籠。除夕夜則更熱鬧了,晚上,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一起吃餃子,聊家常,打麻將,看春晚。這一晚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年雖過完了,但過年時的快樂還存在人們的心中,在鞭炮聲中,新的一天邁着沉重的步子向我們走來。

初二春節作文 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方會有不同新年習俗,讓我來帶你們走進我家鄉,走進家鄉新年習俗。

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中旬左右就開始了。那個忙碌簡直無法形容。臘月二十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油炸果,酥角,米糉,年糕。用糯米打成粉,用糖和粉擰成。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事是買糖果,餅乾。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恐怕第三件事纔是買個各種玩意兒——口琴,風箏等。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喝,穿,用,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氣象。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年味道。這一天是要吃年糕。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雞,肉,魚,青菜,年糕什麼都預備充足——店鋪多數正月初一到初七關門,到正月初八纔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着做年夜菜,到處都是酒肉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對聯,屋裏貼好各色年畫。貼好後人們要祭祖。飯後是我們孩子們最快樂時刻,因爲要領壓歲錢。

正月初一光景截然不同:鋪戶上看板子,門前堆放着昨夜燃放爆竹紙皮。正月初二,大家提着大大小小禮品回孃家。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大家忙着爲“老爺”準備飯菜,“老爺”遊門是家鄉年重點。這天,你會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顏色旗子,這是護送“老爺”旗子。旗子是以前“老爺”留下,十分有價值。

元宵上市,春節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整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這天月晚,大家會到廟裏去看別人演戲,燈火越亮,觀衆就越多。

一眨眼,到了春節尾聲,春節使我們又增長了一歲,更懂得了許許多多事情。春節使這個慈祥祖國母親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