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初二遊記作文彙總六篇

初二遊記作文彙總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二遊記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二遊記作文彙總六篇

初二遊記作文 篇1

我剛踏進西湖,便看見了一朵朵、一簇簇引人注目的荷花。瞧!紅得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纔剛剛露出一丁點兒,似乎還很害羞呢;有的全都盡情展開了嬌豔欲滴地花瓣,在微風的吹撫中,好象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搖動着裙襬。伴隨着荷花的清香、小鳥的歌唱,我來御酒坊。聽介紹說,御酒坊已經有800年曆史背景了,有許許多多難得一見的上好佳釀。讓人一走進來就能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酒香味呢!我都要陶醉在其中啦!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呢!

告別了御酒坊,我來到了位於靈隱寺的飛來峯,被薄薄地如輕紗一般的雲霧籠罩的飛來峯此時格外清雅脫俗。飛來峯又名靈鷲峯,高168米。相傳東晉咸和初年,印度和尚慧理雲遊到此,看到這座嶙峋石山,認爲很像印度靈鷲峯,說“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出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此後,他就在這裏建寺,名靈隱,將寺前石山稱飛來峯。飛來峯在地質構造上屬石灰岩,與周圍羣山迥異。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怪石嵯峨,古樹繁茂,且洞壑遍佈,傳說有72洞,裏面也是洞中有洞,景中有景呀!每個洞的石壁上都有許多栩栩如生的佛像,這些都是宋朝的手工真品呢!這些佛像神態各異,一些微閉雙眼,兩手合十;一些樂呵呵地,右手半握……還有許多怪石,似蛟龍,如臥虎……可謂是千奇百怪!最後,來到射旭洞,透過巖頂的石縫能看到一線天光,這就是著名的一線天,我左看右看,也瞧不出一個所以然來。爸爸看我抓耳撓腮的樣子便用手向上一指,我不解地擡頭往上看,呵!一小束光從上面的石壁上射了下來,若隱若現。參觀完了飛來峯,心中不竟暗暗感嘆:難怪北宋著名詩人王安石在《登飛來峯》中寫到“不謂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呀!

接着,我又遊覽了西湖景色秀麗的三潭印月與斷橋殘雪……吃了酥香的東坡肉、西湖醋魚……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西湖之旅。

呵!美不勝收的杭州西湖呀!你真不愧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美譽啊!作文

初二遊記作文 篇2

8月中旬,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觀光。8月的青島陽光燦爛,風和日麗,是最適合旅遊的季節。一路走馬觀花,不少景點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到達後的第一天,我們就去了聖彌愛爾天主教堂參觀,它是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於1934年建成,佔地面積1900平方米。教堂平面呈十字形,正面高30米處設有平臺。兩側有兩座對稱而高聳的鐘塔,高度60米,塔內上部懸有4個巨大銅鐘,鐘聲悠揚和諧。教堂結構以黃色花崗岩和鋼筋混凝土砌成,表面雕以簡潔優美的紋案,屋頂覆蓋舌頭紅瓦,玻璃花窗爲半圓拱形,色彩斑斕。進入教堂,是一個高達18米,可容千人的寬敞明亮的大廳,頂棚懸有七個大吊燈,大廳東西兩側設有走廊,前面設有兩個大祭臺,四個小祭臺,廳的穹頂繪以聖像壁畫,莊嚴美觀,充滿濃厚的宗教氣氛。傍晚,我們又來到青島著名的地標性建築——棧橋遊覽,棧橋是一條由岸邊伸向海中的跨海長堤,長堤兩側有華美的路燈,盡頭是一座兩層八角樓,名叫“回瀾閣”,站在閣旁,可以欣賞夜幕下的大海波光粼粼,風平浪靜。此刻,華燈初上,只見長堤的燈光和岸邊的燈光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第二天,我們首先來到小魚山公園遊玩,小魚山是一座海拔僅61米的小山,山上建有一座三層八角的覽潮閣,是觀賞青島前海全貌的最佳制高點。登上塔樓的最高點,朝南望,只見大海一望無際,沙灘人潮涌動,朝東看,只見山林蔥綠,朝北、朝西放眼望去,可以俯視青島老城區的風貌,只見座座樓房紅瓦綠牆,錯落有致地掩映在綠樹叢中。然後,我們又來到了青島著名的八大關景區散步,所謂“八大關”,是因爲這裏有八條馬路(現已增到十條),是以長城八個關口命名的,即韶關路、嘉峪關路、涵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這些馬路縱橫交錯,形成一個方圓數裏的風景區,所以統稱爲“八大關”。這裏每條路只種一種行道樹,車輛稀少,環境幽靜,路旁都是風格迥異的別墅,特別是走在臨海的山海關路上,迎面海風習習,使人流連忘返。

第三天,我們又來到浮山灣邊的青島“五四”廣場遊覽。廣場北靠市政府,南臨大海,沿廣場中軸線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着可進行露天演出的下沉式廣場、旱地點陣噴泉和廣場主體雕塑“五月的風”。雕塑高30米,直徑27米,採用螺旋向上的鋼體結構排列組合爲旋轉騰昇的“風”的造型,是青島的新地標。站在岸邊,只見遠處帆船點點,近處海鷗翻飛,美景讓人爲之陶醉。

在青島我還遊覽了其他一些景點,但以上幾處是給我留下深刻影響的。美麗的青島,我希望以後再次來到你的懷抱。

初二遊記作文 篇3

在一個晴空萬里的早晨,我和媽媽來到了上海海洋水族館。

首先,我和媽媽來到了淡水魚展覽區。我大吃一驚,水底下有揚子鱷,上面有正在尋找食物的小鴨子,鴨子怎麼沒有死,突然,我聽見旁邊有一個人說,說不定揚子鱷餓了的時候,就會吃了小鴨子。

接着,我和媽媽來到美洲展區,裏面有一個很大的魚缸,裏面裝了五顏六色的小魚,非常美麗。

然後,我和媽媽乘坐海底觀光隧道,裏面有五顏六色的魚,比如:龐大的鯊魚和慢吞吞的海龜,看了這麼長時間,但是,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娃娃魚”和“企鵝”。爲什麼呢?這是因爲娃娃魚的叫聲非常像嬰兒般的哭聲。來到企鵝展覽區時,我感到漸漸變冷了,我問媽媽:“那不是鴨子嗎?”,只聽旁邊的一位遊客說:“那也是企鵝呀”。企鵝遊的時候就像鴨子。

通過這次參觀上海海洋水族館,不僅讓我得到了快樂,而且還讓我知道了海洋世界裏的許多奧祕。

初二遊記作文 篇4

我愛古鎮,我愛它青灰色的石板路,古樸別緻的建築,悠長幽靜的巷道以及如醇酒一樣樸素動人的民俗民風。古鎮總能道出許多不爲人知的'歷史往事,它塵封的原始風情令我向往。

青巖古鎮位於貴陽市南郊的花溪區,依山就勢,頗具山寨城堡特色。它始建於明代,鎮內完好地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築,電影《尋槍》的拍攝,使得這裏爲更多人熟知。

我在去年4月有幸來到了青巖古鎮參觀。因爲是早晨時分,街人行人稀少,這座正在沉睡的古城給人以靜謐詳和的感覺。

在古巷之間漫步,彷彿進入了一個石頭的世界——石牆、石瓦、石雕、石牌坊隨處可見,腳下的石板發出的“啪嗒”聲不絕於耳。要說青巖古鎮是一座“石頭城”可不爲過。

兜兜轉轉又來到了古鎮的中軸線——從北門蜿蜒向南門的古驛道。太陽已高高升起,街上熙熙攘攘的遊客絡繹不絕,和剛纔小巷裏的世界儼然不同。和外公坐在街邊小店的樹下,吃着香甜軟糯的糕粑稀飯,看着來來往往的行人,吹着帶有涼意的微風,真是愜意極了!

下午的陽光好似一隻慵懶的貓,趴在街邊的石牆上便不再動了。我與外公一人品味着古鎮特產之——滷豬腳,沉醉在古鎮特有的味道中。站在定廣門之上極目遠眺,城外是羣山逶迤,城內是街巷交通,可真有點“指點江山”的感覺,可惜想不出“千古絕句”來吟誦。

我愛這清靜、古樸、原汁原味的古鎮,可惜沒能看到“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春日美景,是時候“打道回府”不再久留了。

初二遊記作文 篇5

今天,我和一些同學一起去體驗了一下農場生活,我非常累,因爲要幹活,同時也非常的開心!

剛進農場,我驚呆了,一大片田被劃成了幾塊,其中的每一塊都顯得非常大。出來迎接的老闆娘好像跟媽媽很熟,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媽媽的高中同學。

我們首先來到一片小菜地,裏面有青菜、蘿蔔、大蒜……我最喜歡拔蘿蔔,只覺得拔蘿蔔很刺激。但是我一般拔出來的蘿蔔都很小,最後拔了一個蘿蔔,大得都可以抵得上一個拳頭了。在拔大蒜的時候有點小意外,我看中了一個很粗的大蒜,想把它拔出來,我握住它的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使勁一拉,“撲哧”一聲,由於慣性,我坐在了地上,但是,大蒜我只拔出了莖,根還沒有拔出來,可媽媽說根也要拔出來,我又去拔了一次,又是“撲哧”一聲,把根上殘留的一點點莖拔了出來,根還是沒有被拔出來。後來,我憤怒了!我用一把剪刀把根旁邊做土給鋤掉,然後把根握在一起,使盡全身氣力奮力一拔。yes,太棒了!根終於被我拔了起來!終於成功了!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在田上一蹦一蹦的。唉!結果弄得鞋子和褲腳上都是泥巴。

收完菜,開始燒午飯,要有一個人燒火。開始是高鵬在燒,他燒了一會兒後,熱得滿頭大汗。於是就,輪到我燒火了,我在燒火的時候,才真正體會到了煙熏火燎,我在放木柴的時候,時不時的也會有火躥出來,我被嚇了驚心膽顫。並且,臉只要稍微往前一面探一點啊,頭就會馬上冒汗了。在此之中,手還被燙了一小部分,變得通紅,燒個火,也不容易啊!

到了吃午飯的時候了,我們吃着自己做的菜,心裏都特別的開心,而且這些菜也都是非常的好吃。我想:在這其中,也有一小部分是我做的,這也就心滿意足了!

這次體驗農場的活動真充實啊!

初二遊記作文 篇6

絲絲涼風吹亂髮絲,滔滔江水撥動心絃。富春江上的夜景,美不勝收!

悠悠歲月中,富春江邊的人或許變了,景或許也變了,但歷代文人墨客的情卻未變。富春江,位於浙江桐廬境內,宋代文豪蘇軾讚美她“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景情美。”元代畫家黃公望也是在這作下了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一切文學瑰寶都因富春江的美流傳至今。

乘着船向河岸望去,夜晚的富春江一片寂靜。因是老城區,更添了幾分古色古香。一排排黑瓦粉牆的平房在夜色映稱下半是朦朧,半是明豔,多了幾分想看又看不透的的感覺。這時的富春江像是一位老者,淡淡的訴說着那不知名的情愫。不知何時,船進入了新城區,隨着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發展,高樓大廈替代了羣山的環繞,來來往往的人羣在岸邊散步,這樣的富春江少了一份自然之韻,多了幾分時尚之感,在我看來她是年輕的,是朝氣蓬勃的。看,江面上跨起了大橋,橋上霓虹燈閃耀着,遠遠望去像是一顆顆閃閃發亮的寶石掛在雄偉的大橋上。橋上有人在看夜景,而坐在船上的我在看他們,當真是應了那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看你。”夜晚的富春江是美的,璀璨燈光照耀兩岸綠樹,給這有些喧囂的城市夜晚添上一份五彩的魅力。

富春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百姓,她以自己的方式襯托了一段有一段的美景,但她不知道的是,她自己便是最美的景。輕風拂頰,遊船觀江,夜晚的富春江是精謐美好的,閉上眼睛,靜靜聆聽,即使是在喧囂的城市裏,似乎也還能聽到滾滾江水流動的聲音。不知道幾百年前的黃公望先生是否也像我這樣,乘着一葉扁舟在富春江上,觀江景、聽江水,最後一時興起拿起畫筆,在畫紙上作下了那副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呢?

富春江,比不得黃河的波瀾壯闊,比不得長江的綿延萬里,比不得運河的歷史悠久……但富春江,無疑是美的,她美在風景,美在文化,美在人們的心田。富春江,她無需與別人比較,她將永遠本持自己的美貯存在人們的腦海,一路源遠流長。

作爲華夏兒女,江不少觀,河不少看,但富春江又一次震撼了我的心靈。相信,我永遠不會忘記她的美,她的痕跡,她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