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二年級作文 > 二年級數學日記300字(通用35篇)

二年級數學日記300字(通用3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數學日記300字(通用35篇)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1

今天早上媽媽帶我去發聯超市購物。到了店內,琳琅滿目的商品看得都不知道該買什麼了。

首先我們來到食品區,我選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鮮奶幹吃片,媽媽挑了一瓶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

接着我們又到了電器區買了一臺潤信復讀機,最後我們來到生活用品區買了一支三笑牙刷。

這時媽媽想起來了,她身上只帶來一百元,也不知道夠不夠。

我把所有的商品價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鮮奶幹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29.9元、潤信復讀機62元。接着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趕緊告訴媽媽錢不夠。我們便把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放回原處。

這次多虧我學會了計算,要不然還要出醜呢!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2

今天,我在寫作業的時候發現了一道有趣的數學題目:雞豬同籠,共有10個頭,32條腿,問雞豬各幾隻?我想了又想,看了又看,算了又算,還是不對。這時爸爸走過來對我說:“你看看雞比豬少幾條腿?”

“2條。”

“好,那你假設10個頭全部是雞的話,共有幾條腿?”

“20條腿。”

“對,那32條腿減去20條腿,還剩幾條腿?”

“12條腿。”

“對,這12條腿是豬多出來的,剛纔說了豬比雞多2條腿,就除以2。”

“哦,我明白了是6只豬4只雞呀。”

爸爸提醒我,能不能換種思路呢?假設10個頭全是豬呢?那就是40條腿,40減32少了8條腿,哦,都是雞少的,8除以2,雞有4只,豬就是6只。我用爸爸教的方法很快就算出來了。我感覺掌握了方法做數學題目就簡單極了。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3

這幾天,我發現同學們都去校門口的小攤上買餃子,我饞得直流口水。於是,我也去買了幾個。吃完餃子,我覺得味道不好,就讓外婆給我包餃子吃。

第二天,外婆正在包餃子,我看見了,靈機一動,想到如果外婆去賣餃子能掙到幾元錢呢?我先算出成本:餃子皮3元、菜2元、香乾2元、肉10元,其他配料1元。用算式:3+2+2+2+10+1=20(元)

我再算外婆一共包了80個餃子,假如一元4個,用除法:80除以4=20(元)我這麼一算,大吃一驚!

原來,小攤上賣餃子的人他都降低了成本,菜都是用一些沒人要的,香乾和肉都沒放,油都反覆燒了幾十次,裏面都有癌了呢!小朋友們,你們以後千萬不要亂買小攤上的食品,不然會危及你的身體健康的!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4

8月17日,做完理療又去了教育書店買書,回到家已經六點了,爸爸都要回來了,我們還沒燒飯,看來只好用上數學知識“快速燒飯”了。

媽媽告訴我,洗花菜大約要2分鐘,切花菜要一分鐘,把鍋燒熱大約要二分鐘,倒油和燒油各要一分鐘,炒要5分鐘,想要我幫她算算,怎樣的順序時間最省。我說:“沒問題!”接着就拿過一張白紙,一支筆,思考了起來。

燒熱鍋的時候,可以洗花菜;接着倒油;然後就燒油,而燒油時又可以切花菜;一切都幹完了,就要炒花菜了。我算了算,2加1加1加5等於九分鐘,原來要十二分鐘的菜,經我一規劃,竟然只要九分鐘,數學真是融入在生活裏呀!我拿着答案,告訴了正在燒別的菜的媽媽,媽媽接過答案,又給了我新任務。

在我們倆的合作下,終於在爸爸回來之前燒完了菜。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5

前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紹興老街狀元樓吃大餐。

吃完大餐,爸爸說:“我們來玩個遊戲,我們估計一下這頓飯要幾元,誰估得數離這頓飯的錢最遠,那這頓飯飲料的錢就誰出。”於是,我、爸爸、媽媽開始猜了。爸爸說:“190元。”媽媽說:“180元。”我說:“170元。”究竟是誰贏呢?我們買了單,服務員拿來單子。

單子上寫着:諸葛烤魚58元,外婆狀元雞56元,紹三鮮38元,哈爾濱啤酒10元,清炒雞毛菜12元,椰子汁7元,一次性溼巾2元,五常米飯6元,項目總計189元。

我開始計算:

我:189-170=19元

爸爸:190-189=1元

媽媽:189-180=9元

最後,爸爸贏了,而我相差得最多,我只好付了17元的飲料錢!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6

我從小就是吃山村大鳴的雞蛋長大的。今天,媽媽讓我算一算我們家多久要訂一箱山村大鳴的雞蛋。

我聽了,心想:先要把雞蛋的總數算出來。於是,我打開箱子開始算。可是,我發現雞蛋少了很多,這可怎麼辦呢?我想啊想,忽然,靈機一動。我估計了一下一層大約有15個雞蛋,一共有三層,我用乘法計算:3×15=45(個)

我再算我們一天大約要吃幾個雞蛋,我和爸爸媽媽每人一天吃一個,外婆每天燒菜用兩個,一天用掉5個。幾乘5等於45?5×(9)=45(個)

“啊!媽媽,你九天就要訂一箱雞蛋!”我大叫起來。媽媽聽了,說:“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我們節省一點兒,一天吃三個雞蛋,那可以吃多久呢?”

我又用乘法計算:3×(15)=45(個)那我們就可以吃15天啦!

算完媽媽出的題目,我心想:如果沒有這些乘法,我哪能算出這麼多的題呢?乘法的用處可真大呀!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7

今天,老師給我們上綜合與實踐。實踐是——稱出一小杯米有幾顆。

上課了,老師拿着米、天枰和砝碼。老師問我們:“誰能稱出這一小杯米有幾顆?”我不知道,心想:米怎麼細小怎麼算呢?……一連串的問號在我腦海裏出現。老師就做給我們看。先稱出50粒米有幾顆,50粒米大約有1克,把1克50粒米看做1份;再稱出總共的米有幾顆,大約有55克;再用總共的克數除以1份,就是有幾個1份;最後,在乘以50粒米,代表有幾份裏面裏有幾克就可以了。我們算出來是3000左右。

回家,蔣老師讓我們算出一碗黃豆約有多少粒。

我先稱出一手巴黃豆有多少粒,有30粒;再盛好一碗黃豆,再一手巴一手巴的抓份好數出來幾份;再乘以30就可以了。我算出來500粒左右。

數學實踐真有趣!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8

今天的數學課可奇怪了。

鄭老師發給了我們一張紙,和我們一起剪紙工。許多同學叫道:“鄭老師變成美術老師了!”原來鄭老師讓我們搞清楚什麼是對稱圖形。老師一邊指着皮皮,一邊說:“今天,我們要剪一個小人,它叫皮皮。”有許多同學又叫了起來:“屁屁,屁屁!”先剪一個孤獨小皮皮,它坐在課桌上發呆。

第二次,我們剪出兩個手拉手的皮皮,它們還在我課桌上跳舞呢!然後,我們又剪出一個四人皮皮,它們還是手拉手的,有說有笑地走在我的課桌上。然後,我們又剪了四個要撞頭的皮皮,而我把它的頭剪成了“外星小腦袋”!本來是畫半圓的,我卻畫成了圓形。

最後,我們折了一個冰淇淋,老師剪掉了,攤開就是五角星了。我又激動又害怕,最後剪出來了。我叫了起來:“啊!成功了!萬歲!”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9

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奇妙的王國,叫數字王國。數字國王的孩子多極了,連數字國王和數字王后都數不清了。最調皮的,還要數小數點呢。

小數點被數字國王和數字王后關在數字王宮裏,小數點要被氣死了,所以,小數點每次在國王和王后不注意的情況下逃走了。這一天,小數點逃到了集市上,集市上有好多好多的東西,小數點一看這些東西,想了一個壞點子。原來小數點擠在數字士兵中間,他把本來是18元一斤的榴蓮變成了1.8元;把本來是2277元一個的空調變成了2.277元;把本來是127元一個的書包變成了12.7元;把本來是34元一盒的巧克力變成了3.4元……

數字國王知道這些事後,一氣之下把小數點給帶了回去。

小數點這才知道自己錯了,他下決心改正錯誤,再也不調皮了。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10

傍晚的時候,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裏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裏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裏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11

今天媽媽教我玩撲克牌遊戲。

一副撲克牌不要大小王,J、Q、K是數字零、A是1,其它的不變。每人放兩張在桌上,看誰能用加減乘除算出得數等於24,四張牌不能重複用。媽媽示範了幾次給我看,我看明白了,於是我們就開始玩。我有好多都算不出來,但出了這樣的四張牌我算出來了,8一張、3一張、j一張、A 一張,我想3×8×1+0=24。媽媽誇我好聰明,後來我還算對了一題,7一張、8一張、9一張、A一張,我想了好久,原來是(7+8+9)×1=24。還有最簡單的一題我很快就算出來了,那就是4一張、6一張、Q一張、J一張,4×6+0+0=24,我玩得很開心。

媽媽說玩這樣的遊戲可以使我的口算能力加強,所以我要經常玩。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12

晚上,弟弟說肚子餓了要喝奶粉,我看到媽媽在洗衣服,就幫忙給弟弟泡奶粉。可是我不知道要多少的水和多少的奶粉,於是我跑去問媽媽。媽媽跟我說需要180毫升的溫水。我又問媽媽需要幾勺奶粉,媽媽說:“30毫升的溫水需要1勺奶粉,那180毫升的溫水需要幾勺?你算算看!”我一邊嘴上在加一邊手指數着幾個30:30+30=60,60+30=90,90+30=120,120+30=150,150+30=180。終於數到第6個30加起來就是180了,我趕緊跟媽媽說是6勺。媽媽笑着說:“答對了,但是如果你學了乘除法,算起來就會更簡單了180÷30=6,很快就能算出來了。”原來可以這麼簡單啊!

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要好好學習它!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13

快樂的星期六到了,我陪爸爸去店裏上班。

剛到店裏,爸爸接到客戶的電話。原來是要買保溫臺上的份數盤。爸爸接完電話就對我說:“今天爸爸考考你吧!客戶要買4個保溫臺上份數盆,1個保溫臺上有6個份數盤,一共要幾個?”我在心裏想了想6+6+6+6=24(個)。爸爸又問到:“你還有其他方便快速一點的算法嗎?”我轉念一想,暑假剛學的乘法口訣,“四六二十四”,我快速地算了出來,和加法的答案是一樣的。爸爸聽到答案後,給我比了個大拇指。爸爸說:“那我們倉庫裏的份數盆是12個一箱,那這樣我們需要給他們送幾箱呢?”我趕緊在心裏默默想了一下,24-12-12=0剛好2箱。我連忙跟爸爸說:“2箱就可以。”爸爸聽完開心地笑了,還請我吃了雪糕。

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身影。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14

週二,我和媽媽來到游泳培訓班繼續學游泳。教練讓我遊了十個來回。

游泳結束後,媽媽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十個來回需要做幾組游泳動作?”媽媽想考考我的計算能力。

我想了想,一個來回我需要做16組游泳動作(一組游泳動作包含:2個蹬腿、擡頭換1次氣並把手往兩邊劃1次),那10個來回就是有10個16組游泳動作。我想了兩種算式,第一種是連加算式:16+16+16+16+16+16+16+16+16+16=160;第二種是乘法算式:16×10=160。

我答出了媽媽的問題,我還和媽媽講兩種計算方法。媽媽又問我:“你覺得哪種算式最簡便呀?”我笑着回答:“當然是乘法算式了啦!連加讓我在紙上花了好長時間計算,我頭都暈了。”媽媽伸出大拇指誇讚我說:“真棒!媽媽還以爲你只會用最麻煩的辦法去計算呢,哈哈!”

我和媽媽都開心地笑起來。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15

今天,我在家玩多米諾骨牌。

骨牌有淺綠色、深綠色、橙色、黃色4個顏色。我數了數,每個顏色各有20個骨牌。我用乘法算了算,總共有4×20=80(個)。我把骨牌裝進多米諾骨牌小火車,數了數,一次最多可以裝27個。每趟小火車會自動把骨牌排成一條直線。我想:小火車要開幾趟才能運完呢?於是我用加法算了一下,27+27+26=80(個),小火車要開3趟才能運完,最後一趟小火車比前面2趟少了1個骨牌。我把3排骨牌同時推倒,發現26片骨牌的那組取得勝利。我想要3組同時獲勝,於是拿掉了2個,那麼總數就變成了26+26+26=78(個)。接着,我又同時推倒3排,這次3組同時獲勝。

多米諾骨牌真好玩,下次我要再玩出新花樣!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16

今天的玩轉數學課,徐老師教我們用橡皮泥和牙籤做立體圖形。徐老師要求我們先按照大屏幕上的立體圖形搭建一個三棱體和一個正方體,然後再用徐老師教的方法自創一個有趣的立體圖形。小朋友們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想到的立體圖形多種多樣,有的搭建了下節課要做的長方體,有的搭建了和房子一樣的形狀,還有的搭了一個非常複雜的鐵塔,特別是李妤昕同學,她搭了一個三層樓的房子,難度非常大,直到下課之前才搭建完成,她的作品得到了全班同學的讚揚。這堂玩轉數學課,讓同學們學到了用最簡單的材料,一樣能搭出複雜的'圖形,讓圖形千變萬化。

今天的數學課真好玩,同學們的臉上都掛着微笑!希望以後這樣的課堂越來越多,讓我們的數學學習越來越快樂!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17

今天下午,在做數學練習題時,我看見了一道會迷惑人的數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隻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隻小船多少次?(一個來回算一次)

我一看,簡單,直接拿起筆就寫上37-5-5-5-5-5-5-5=2,數了一下,有7個5,那就是要使用這隻小船至少7次。寫完了,我拿給媽媽看。媽媽一看,笑着對我說:“小船是不是需要一個同學撐船呀,那麼每次是不是隻能乘4人。”我一聽,馬上接着說,那撐船的同學要減掉,那37-1=36人,這樣剩下的就是36-4-4-4-4-4-4-4-4-4=0,最後一次到對岸當船伕的同學也上岸,我數一下,有9個4,那所以至少要走9次。媽媽笑着說:“對了!”

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的人。我就是那個粗心的人,下次再遇見這樣的題目,可要仔細看清楚呢!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18

今天我和好朋友周子然去看書。我們來到閱覽室,閱覽室裏的書可真多呀!有繪本、有故事書……我們先來到了最喜歡的繪本區。我和周子然一起數了一下,發現每一行都有20本書。

這時周子然想要考一下我,對我說:“你知道繪本區一共有多少本書嗎?”我擡頭數了數發現一共有三行,每一行都有20本。那麼繪本區一共有20+20+20=60(本)。周子然聽完我的回答後十分贊同。

於是,我們一起在閱覽室從下午一點閱讀到兩點半。我看了繪本30頁、故事書28頁,一共看了30+28=58(頁),總共花了一個半小時。一小時等於60分鐘,半小時就是30分鐘,也就是我看了60+30=90(分鐘)。

閱讀的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今天真是開心的一天!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19

今天早上天氣晴朗,我和夏洱妹妹去了杭州樂園玩。

我們去玩了摩天輪。摩天輪有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小隔間,每種顏色隔間有4個,每個隔間能做4個人。媽媽問我:“所有黃色的隔間能坐多少人?整個摩天輪能坐多少人?”我快速地答道:“黃色能坐16人,因爲黃色有四個小隔間,每個可以坐4人,所以是4+4+4+4=16(人)。摩天輪總共有4種顏色,每種顏色都是一樣多的,所以是16+16+16+16=64(人)。摩天輪總共能坐64人。”回答好問題後,我們一起上了摩天輪。爸爸還給我們定了美味的美食,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我們下了摩天輪後,爸爸告訴我們:“等以後我們學了乘法,這個就更簡單了。”我好期待學乘法啊!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20

暑假裏我學會了現代智力七巧板。七巧板一共有5副,每副有7塊組成。媽媽問我這樣一共有多少塊呢?我是這樣算的,在本子上一個一個地加7+7+7+7+7=35。媽媽告訴我可以用剛學的乘法口訣快速算出來哦!我靈機一動,在心裏默默地想和7有關的乘法口訣。“五七三十五”,和我用加法算得答案一樣。哇!原來乘法口訣這麼方便。媽媽給我豎起了大拇指。

七巧板可以單副拼,也可以多副拼,可以拼成人、魚、字、火箭、輪船,還有動物等等。只要肯動腦筋就可以拼出各種各樣的圖形。今天我是一副一副地拼,總共拼了九副。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母女同樂這幅圖。瞧!我用長長的直角板和大板拼出了媽媽的身子,就像我被抱在懷裏一起哈哈大笑的樣子。

現代智力七巧板真有趣,同學們一起來玩吧!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21

大年初六,爸爸、媽媽帶着我去了太倉弇山園百樂園遊玩。

我先去售票亭買了一張“豪華飛椅”的票,售價10元。這裏有許多鞦韆式的座位,圍繞在一個大圓柱周圍。開始轉的時候,大圓柱的外層徐徐上升,座位也在轉的同時不斷地上升,人在座位上飛了起來。越飛越快,有的人開始尖叫起來。但是我覺得一點也不害怕呢。接着我們又買了三張“花籃式觀覽車”的票,每張20元,總共60元。最後我和媽媽又去坐了“太空漫步”,每張15元,共計30元。這樣的話我們總共花了10+60+30=100(元)。

在玩的過程中我碰見了同學,他手中拿了一張40元的套票,聽說可以總共玩八個項目。這下我才恍然大悟,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買40元套票的話,同樣玩這三個項目不用套票要花費100元,而用套票我們只要用40元,足足便宜了60元。唉,我真是虧本了!所以我要告訴小朋友們,下次你去這裏玩的話想要節約點錢的話還是買套票吧,這可是我的忠告喲!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22

今天,我們全家去超市買東西,我們先到廚房用品櫃檯買了2筒保鮮袋,一共16.8元,媽媽問我1筒要多少元?我情不自禁地說:“1筒是8.4元。”然後我們去了生活用品櫃檯,我們買了3個大鞋擦,一共15元,爸爸問我一個要多少元?我說:“15元除以3等於5元。”接着我們又來到面巾紙櫃檯,我們買了3包面巾紙是18元,哥哥問我:“1包面巾紙是多少元?”我自信地說:“是6元。”接着我們來到蘋果櫃檯,買了3斤蘋果,每斤是4元,大伯伯問我:“一共是多少元?”我毫不猶豫地說:“是12元。”我們最後來到牙具櫃檯,買了2只雲南白藥牙膏,一支28元,大媽媽問我:“2支是多少錢?”我猶豫了一會兒說:“是56元。”

原來買東西也有數學呀!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23

今天下午我們上數學課的時候,數學老師在沒有提前通知的情況下,給我們班的同學來了個突然襲擊。來了個小測驗,看看我們平常學的知識紮實不紮實。她在黑板上寫着題,我們就照着抄。抄完以後就開始做題了。寫完以後很多小朋友紛紛到老師那裏看她改卷子。老師見這時候班裏很亂,就叫了幾個小朋友上來管紀律,但是還是不行。老師就讓值周班長,一個是我,一個是高遠來管紀律,其他小朋友都下去。我們倆很嚴肅的,我站在講臺上看誰說話,並點名。高遠就過去糾正他。經過我們倆的努力,教室裏這才安靜下來。老師宣佈分數結果,只有五個同學得了100分,包括我。老師給這五個同學各加了一顆星。

通過這次考試,我總結出了經驗:不管考不考試,我都要把知識學透,學好。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24

學習“數學”我曾有過許多的困難,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想過放棄,不過我對數學的好奇心很大,總想把題目做完做好。困難一步步向我進攻,但我一次次的把它們擊敗,那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時正在學環形的面積,當時我只知道求圓的面積,可現在兩個圓在一起了,不知道怎樣求了,我沒認真思考,就放棄了,結果作業做得不好。我想:不能這樣下去了,我要努力。上課時我認真聽了老師講解,一下子就明白了,這道題我知道怎樣做了:一個環形它內圓半徑是10釐米,外圓半徑是15釐米,它的面積是多少?我先求出外圓的面積:3.14×152=706.5(平方釐米),再求出了內圓面積:3.14×102=314(平方釐米),那麼環形的面積就是:706.5-314=392.5(平方釐米)。嗨!太簡單了。

所以說:只要有信心什麼事都能成功。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25

在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數學測驗中,考生總是做完就得了,大部分人不會去檢查、驗算;一次測驗的結果出來了,約50%的人是因爲馬虎,沒考好。那麼,怎樣的驗算是正確的呢?

據我的經驗得出,口算題的驗算是用得數加/減/乘/除其中一個數,看所得的數是不是另一個數;填空題一般是公式,概念,只要讀一讀,背一背,正確的答案也就出來了;方程驗算,把得數代入原式裏,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最難的、最麻煩的是應用題,首先要保證式子符合題意,如果不肯定,可以先在草稿紙上寫一寫、算一算,然後用逆算的方法驗算。

好了,朋友們,驗算是一種奇特的東西,你努力,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你懶惰,它會讓你難受。朋友們,千萬別讓驗算溜走,因爲它寂寞,你也會寂寞。

最後,祝你們擁有驗算,取得好成績。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26

老師在複習時間單位,提到了平年閏年,閏年就是每四年纔有一次的年份。

在那一年,二月就會有29天,全年就有366天。我先把5時46秒轉化爲20926秒,一天則有86400秒,用20926÷86400≈0.2422(天),這就是人們每年少計算的天數,所以把這個數乘4等於0.9688天,人們爲了簡便,就看成一天,而這樣就多算了1-0.9688=0.032(天)=46分4.8秒,再用46分4.8秒×(100÷4)=19時12分,就是每一百年中多算出的時間,人們就把這些時間看作一天不貼在其他99(100-1)個年份上,而這樣,就又多算了24-19.2=4.8小時,就這樣,每四百年就多了4.8×(400÷100)=19.2天,又將近一天,所以,四百年又一閏,即100-3=97(個),所以每四百年中只有97個閏年。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27

今天,我在一本《同步奧數培優》上看到了一道題:將一個長爲10分米,寬6分米的長方形剪成6個完全一樣的小長方形(橫着剪二刀,豎着剪一刀),這6個小長方形的周長這和比原來的長方形周長增加了多少分米?

我想:這種題對我來說也真是小菜一碟!我先算好大長方形的周長,是(10+6)×2=32(分米)。因爲它橫着剪兩刀,有三個小長方形,就6÷2=3(分米);豎着又剪一刀,就分成了兩半,是10÷2=5(分米)。然後,我把每個小長方形的周長算好:(5+3)×2=16(分米),6個小長方形的周長是6×16=96(分米)。最後,96-32=64(分米)6個小長方形的周長比一個大長方形多多少分米。

其實在《同步奧數培優》上還有許多這樣類似的題,它正等我去攻擊。所以,我一定不要像爸爸常常對我說的“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打好基礎,我便永遠都是勝利而不是失敗!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28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見學好數學是多麼的重要!

學習數學對我來說還有許多小插曲呢——這幾個星期我們都在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由於不熟練,我不太能理解,做題時總是出差錯,媽媽總是有時間就教導我,可是我腦子裏仍然一片空白,總是覺得媽媽說的就是一些亂七八糟我不理解的東西。

媽媽拿我沒辦法,只好讓我自己去做題練習。媽媽先告訴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樓梯一樣,從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了除數,就把第二位數移下來,如果後面的數不夠除除數,就在寫商的地方直接寫0.媽媽說的話讓我明白了其中的奧祕,雖然做題時還是有錯誤出現,但是我很快就能糾正過來。

明白了做除法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象走樓梯一樣一步一步向前走,要腳踏實地,要不然就可能會一步錯全盤皆錯!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29

放寒假了,我準備把我小熊存錢罐裏的錢都拿出來數一數,看看有多少,我打算把這些錢都捐給書法課的康老師組織的暖陽行動——看望孤寡老人。

我把肚子飽飽的小熊存錢罐打開,開始數錢了,10元的紙幣有10x5=50(元),5元的紙幣有5x9=45(元),1元的硬幣有1x8=8(元),5角的硬幣5x7=3元5角,1角的硬幣有1x21=2元1角,哈哈,我的錢還真不少呢,讓我來看看一共有多少吧!50+45+8=103元,3元5角+2元1角=5元6角,103元在加上5元6角等於多少呢?108元6角錢!

雖然,我的錢不算特別多,但是康老師教育我們對待有困難的人,要有一顆關愛的心,我把所有的零用錢捐出去,不管多少,只要有這樣一份心意,我相信也一定會溫暖到孤寡老人的心!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30

這個學期的數學課我們學習了圖形,有正方形,長方形,還有圓柱體等等,我覺的很趣。

我觀察了一下生活中圖形也無處不在,比如說,我的鉛筆是圓柱體,我的橡皮是正方體,老師的黑板是長方形的。生活裏還許多組合圖形,比如我家裏的餐桌是由兩塊正方形的木板組成的,如果家裏來客人的時候,媽媽就會把兩塊正方形的木板打開,這個時候桌子就會由兩個正方形的板拼出一塊長方形的桌子,這樣就可以坐下很多人了。還有我家裏的穿衣鏡,它的下面是由一塊圓形的木板當底座的,上面的鏡子是一面六邊形組成。出了家門,我又看到馬路上的麪包車,麪包車也有圓形的輪子和長方體的車身組成的。

圖形在生活中處處可見,有單獨的圖形也有可以組合在一起的成爲物品的圖形,我非常喜歡觀察生活裏的圖形,圖形帶給我不一樣的數學快樂!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31

今天早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吃早飯,我們走進一家小飯館。點了肉包5個,每個1.5元,一共7.5元。山珍野菜包4個,每個1.2元,一共4.8元。韭菜雞蛋包4個,每個1.2元,一共4.8元。豆腐腦2碗,每碗3.0元,一共6.0元。奶茶一杯每杯3.0元,總共26.1元。

媽媽付了50元,找回23.9元。爸爸吃了1個肉包,3個菜包,1碗豆腐腦,花了1.2x3+1.5+3=8.1(元),媽媽也吃了這麼多,花了8.1元,我吃了3個肉包,2個菜包,1杯奶茶,花了1.5x3+1.2x2+3.0=9.9(元)。每個人平均花了26.1/3=8.7(元)。

我吃飽了,我還學到了知識,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32

有一次週末,我們做了思維泡泡堂,有一道題我思考了好久纔想出來。

那道題目就是:把0、2、4、8這四個數字分別填在方框裏,組成乘法算式(0不單獨做因數)。要使積最大,應該怎樣填?要使積最小,該怎樣填?

要使積最大,我填的算式是:804x2,老師批我錯。我想,之前爸爸媽媽說把數字最大的放最前面,可是我已經把最大的數放在最前面了呀!爲什麼還是錯呢?於是,我決定把所有可能的算式都寫出來,再算得數來驗證一下。結果420x8的積最大,應該填在方框裏。

我發現如果求積最大,那就要把最大的數字與百位數相乘,求積最小,就把最小的數字與百位數相乘。

現在要求積最小,0不能單獨做因數。2、4、8這三個數字中2就是最小的,那2就是單獨的因數。408x2積最小,420x8的積最大,這就是正確答案。

數學是不是很神奇啊?當你發現規律,做出一道數學題時是很有成就感的,數學就是這麼神奇!三年級熊奕瑄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33

現在學了分數除法,我已經收穫了不少知識,可是在我的作業本中,也常常出現一些錯誤,不信?你來瞧瞧!

“12除以4等於?”,這個題目早已司空見慣,可是我呢?卻偏偏寫成了“12除以4等於12乘四分之一等於3”。老師不僅給了我“良”,還給了我“舍易求難”的評價,羞得我想找一個地洞鑽進去。

瞧!我又一個錯了!最後的結果“4+2=8(小時)“,這個結果把老師嚇得可不輕,開玩笑似的說:”要不要將你送到一年級去,讓你學學4+2等於幾?”此時此刻,我覺得我的臉都不知道往哪兒擱了!當然,這只是在辦公室裏的對話。在教室時,老師給我留了一點兒面子,沒說出我的名字。

哦,天哪!爸爸又在喊我去訂正數學作業了,不然,我又得“挨批”了!拜拜!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34

媽媽在廚房燒菜時發現醬油沒了,便叫我去樓下的超市去買一瓶,另外又給了我六個空瓶和兩元錢。

我到了店裏,先問了問這6個空瓶能換多少錢,阿姨接過看了一下說:“有兩個空瓶不能兌換的,一個空瓶是1角錢”我算了一下6-2=4,可以換4角錢。接着我去找醬油,看到醬油有好幾個品種,最貴的要8.50元,如果買貴的我手中就2元再加上兌換的0.4元也就是(8.50-2.40=6.10),不行錢不夠,換別的,我又挑了一瓶便宜的2.50元一瓶,我計算了一下(2.50-2.40=0.10),還是不夠,這時我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阿姨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走過來說“小妹妹,醬油先拿去,缺的1角錢下次給我好了”我連忙說謝謝阿姨。

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下次買東西我可要把錢帶夠了。

二年級數學日記 篇35

張老師是我的數學老師。她長長的頭髮,大大的眼睛,好像會說話。她和藹可親,臉上總是掛着慈祥的微笑。張老師爲了我們的學習,想出了各種辦法,總能使我們高高興興、快快樂樂地去學習。一次,老師在黑板上出了幾道題,讓我們做。如果誰全做對了,就可以得到一個和老師拍手的獎勵。我全做對了,心裏很激動,想到老師和我拍手會有什麼感覺和景象。

“叮零零……”放學了。做對的同學爭着往張老師那兒跑,我也不例外。輪到我了,我慢慢地把手伸過去,一隻溫暖的大手在我的手上輕輕地拍了一下,我覺得一股熱氣充滿全身。從此,我更愛學習了。

還有一次,我馬虎了,做錯了一道題,名字被記到了黑板上。張老師對我說:“馬虎了吧?蒿晨,努力吧。老師盼望你期末考好呢。”我聽了,含着淚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