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集合九篇

高考作文集合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考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作文集合九篇

高考作文 篇1

天空有無盡的湛藍,但仍爲白雲留出了些許空間,於是,藍天滿足了白雲,白雲點綴了藍天;海洋有怒吼的波濤,但仍爲游魚留下了些許空間,於是,海水養育了游魚,游魚豐富了海洋。

誰說,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充斥的都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我想,彰顯自己並且承託別人纔是立足社會的雙贏大智慧。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位睿智的老果農。他數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果樹新品種,他終於研究成功了。令人不解的是,他卻將自己的成果挨家挨戶地送給自己的鄰居。在他的引導下,全村的果園裏種的都是他的優良品種。有人便好奇地問他,他回答說:“我是爲了自己的果樹,如果鄰居用的仍然是舊品種,那我的果樹也會被傳播的花粉污染。”他的話讓人恍然大悟,他的這種做法,既保全了自己的果樹品質的純潔,又使鄰居獲得新的品種,與他人共享進步,才能使自己更加完善。這難道不是一種雙贏的智慧嗎?

在武將廉頗的眼裏,一個只會說幾句好話的文相藺相如何職位比他高?於是處處與之作對,出言不遜。而相如並沒有跟他計較,而是道出了“先國家後利己”的君子之言。這話着實令廉頗汗顏,於是就有了“負荊請罪”的佳話,“將相和”的美談。文相武將輔佐君主,繁榮國家。藺相如的堅忍、包容讓人欽佩。與他人和平共處,才能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穩固。正是他的忍讓,使得他與廉頗都受到人們的尊敬,同時爲國家穩定作出了貢獻。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雙贏的智慧。

世間萬物皆如此,在自然界中也存在許多着互利共生的雙贏故事。

現實生活中,競爭無時不在,但它不應該是一味的言論相攻,兩敗俱傷。或許,只要我們多一份關愛、包容、謙讓、無私,不僅承託了別人,更成就了自己。在付出中收穫雙贏。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帶一份平和,一份智慧,去接納雲,挽留魚。彰顯我們的長處,承託別人的短處,在茫茫競爭人海中,盡顯自己雙贏的人生大智慧。

高考作文 篇2

向日葵追逐陽光,自豪地面對陽光;種子衝破黑暗,置身於光明的懷抱;麥苗滿載沉甸,在秋日裏含笑。世間萬物,明瞭方向,方能收穫。

一個人要想成功,許多時候不僅有熱情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往成功的方向。

一位父親在教他八歲的兒子騎自行車,兒子坐在自行車上,由於害怕摔跤,雙手緊緊地抓住手柄,眼睛死死地盯着地下,父親見了,就告訴孩子,你的眼睛要向前看,要想好自己的目標,選擇好自己的方向。是啊,人生之道,亦如這行車之道,我們需要選擇好自己的方向。

方向是一種面對人生的態度。無臂鋼琴師劉偉,在面對命運的無情捉弄下,他沒有選擇放棄,沒有被困難打倒,而是找到了屬於他的那個方向。他開始用雙腳練琴,決心用雙腳譜寫出人生華美的樂章。他一鍵一鍵地按,每天七八個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都在練琴,腳趾都磨出了泡。方向,爲他開闢了一條康莊大道。方向,讓他彈奏出了人生華美的樂章,也讓世界見證了這位中國男孩的奇蹟。方向,像獵獵勁風,鼓起了他生命的風帆。

方向是一把鑰匙,開啓通向成功的鎖。民族解放之父曼德拉,在不惑之年卻身陷囹圄,在28年牢獄中,勞苦的獄活,不透一絲陽光的牢房,使他的身軀日漸老邁,等到獄滿之時,他們說,曼德拉是懷着仇恨回來的,復仇之舉勢在必行。然而他卻否定了,因爲他清楚自己的方向,他沒有被仇恨矇蔽了雙眼,他要爲了南非的民族平等而戰鬥。在他心中,方向便如一盞明燈,能驅散黑暗。

在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僅要找到方向,更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正確的方向,這樣方能成就更高的自己。

農夫種下了兩顆種子,很快他們長成了兩顆同樣大小的樹苗。第一棵樹一開始就決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他拼命的從地下汲取養分,滋潤每一枝樹幹。在最初的幾年,他並沒開花結果,人們都嘲笑他是個廢物。相反的,另一棵樹也拼命的汲取養分,但卻是爲了早日開花結果,他也做到了。時光飛轉,那棵過早開花的樹,變得凋敗枯萎,而那棵久不開花的樹身強體壯,結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實。

在人生的岔路口,我們不能左顧右盼,舉棋不定,不知該將人生的列車駛向何處,我們必須把握好方向盤,找到屬於自己的正確的方向。

高考作文 篇3

蜜蜂早出晚歸,勤勞工作,爲自己的家族謀得食物;螞蟻,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爲自己的集體謀得發展……蟲兒如此,人亦如此。我們都應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堅守職業道德,敬業奉獻,堅守職業道德,便如一劑良藥,讓社會更加和諧和健康的發展。

堅守職業道德,它的價值在於爲百姓的生活謀利。雷鋒,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不禁浮現在眼前。他一個普通的戰士,兢兢業業毫不馬虎地完成上級任務,不僅如此,還主動爲民服務,幫助他人。張思德,又一個平凡但卻讓人難忘的戰士,同樣認真負責的對待每一個任務,把爲人民服務放在首要。最終他們都犧牲在工作崗位上。他們平凡的背影后面折射出了職業道德的光輝,他們雖然不是因爲戰爭而亡,卻同樣是英雄,因爲他們同樣體現了自己爲人民服務的崇高價值,雖死猶榮。

堅守職業道德,它的價值在於爲社會的進步出力。巾幗不讓鬚眉,任長霞同樣用她的行動向我們詮釋着這一價值。剛上任的她便走訪了當地的三十多個派出所,爲他們作報告,任何案件的蛛絲馬跡她都不放過,堅決嚴懲犯罪分子。一次爲了在案在村裏村裏的小破屋住了一個月直到解決。難道她就是比別人倔?難道她就是不想休息?並不是。是她對職業道德的那份堅守讓她如此,她用行動去詮釋價值,爲社會的治安出一份力,爲社會而奉獻。

堅守職業道德,它的價值在於爲國家的發展奉獻。三國鼎立之時,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的諸葛亮爲報先帝三顧茅廬之恩,在自己軍師兼丞相之職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爲劉備父子的江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國家強盛。我國的總理周恩來,亦如此,爲國家的發展奔走效勞,不辭勞苦,一生簡樸,只爲國家昌盛,爲國家的外交事業奠定良好的基礎。他們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爲國定的發展而奉獻,充分實現了職業道德的價值。

還有鐵人王進喜、錢學森、鄧稼先……他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職業道德,爲國家、社會、人民作出貢獻,實現價值。

生命本沒有意義,但是你要賦予它一個意義。而這個生命的意義,便是我們堅守職業道德所體現的價值。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是爲何不去想想改變它的寬度呢?我們都應在自己的位置上,用自己對職業道德的堅守去爲百姓謀利,爲社會出力,爲國家奉獻,去拓展生命的寬度,實現人生的價值吧!

高考作文 篇4

高考,高考,高考。從小便知道高考是何物,從小便知道高考意味着什麼。高考約束着我們的人生,規定了我們前進的方向。但我們人生除了高考還應該有別的東西,一些與高考同等重要,甚至比高考更有意義的東西。

最近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如果我打十多年籃球,我能成爲籃球高手;如果我打十多年遊戲,我能在電競領域小有作爲;但是我讀了十多年書了,我卻連個屁都不是。很多人對比自己的現狀後,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的確,如果我們把精力花在除了讀書以外的另一些領域,大多數人都會比現在更有成就。但是你是否想過,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最關鍵的是讀書的人數,比干這些事情的人數多。什麼原因造成的?我認爲,是高考的制度。

畢竟在這個社會中,高考對很多人都很有吸引力。但是你是否又知道爲什麼三從前沒人說出這句話?因爲這個世界如今不同了,除了高考以外我們走向名校的途徑增多了,比如如果你足球踢得夠好,你便能獲得加分,有更大的機會進入北大。所以,成長在新時期的我們,不應該把眼光全部投入在高考的生活中,高考之外我們也能獲得很多。

你喜歡獲得知識嗎?很多人會說喜歡。那你喜歡學習嗎?一小部分人說會。你喜歡上學嗎?我猜幾乎沒有人會說喜歡。現在,學校早已不僅僅是獲得知識的場所,它成爲了一個充滿競爭的地方。確實適當的競爭對一個人是很有好處的,但是如果一天到晚都處於競爭中,壓力是非常大的,人們難免會產生厭煩的感覺。又是誰造成了這一局面?你會毫不猶豫地說,是高考。沒錯,還是高考。高考本身就是一場比賽,而要想在這場比賽中獲勝,人們不得不在平時就與他人競爭,以此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在高考場上決勝千里。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就是這個道理。有人說,不是也有一些人每天在學校裏學習,但是也很快樂嗎?的確在我生活的周圍就有這麼一羣人,他們每天努力地學習,忘記了時間。沒錯,他們也處於充滿競爭的世界裏,但他們有一種信念在支撐着,當一個人全身心投入着做一件事時,他所想的只是把這一件事情做好,自然做的忘乎所以,所以只要有信念,支撐着自己進入這一狀態,那麼接下來的事大多數人都能做到。正因爲他們對成績十分的渴求,他們才擁有了這一強大的信念,換句話說,正是因爲他們很看重高考,他們纔有這信念。

高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高考是需要我們拼搏的。我想說的是,在拼搏的同時,也別忘了看一看周圍的風景,這樣才無悔青春。

高考有錯嗎?它本沒錯,它只是一個概念,對大多數平凡人而言,他無法改變自己的出身,而高考是最簡單的改變他人生軌跡的途徑。那麼自然而然的,衆多平凡的人便指望着用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在追逐高考成績的道路上,我們都會失去很多。有人說,如果年輕時不努力,到老了就來不及了。的確年輕就應該拼搏,然而拼搏什麼呢?只是拼高考成績嗎?有人又會說:除了高考你還能拼什麼?你拼那些東西拼得過“富二代”“官二代”嗎?

爲什麼拼不過?我承認這個社會有很多東西是不公平的,有錢有權就彷彿擁有了一切,人,確實很難處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起跑線並不意味着成功。一個人要想成功,真正的決定性因素應該是他努力的程度。有人會覺得我太天真,說:這個社會遠比你想的殘酷,一個人努力了很久,卻最終一事無成的例子也有很多。的確,成功人只是少數,我們學生所能把握的只有高考,這很對,我想說的只是:我們不應該把我們所有的時間都獻給高考,高考之外的天地,也能容我們爲之拼搏。這個天地,很廣闊,廣闊到能容納各式各樣的人才;這個天地,很溫情,溫情到能柔化鐵石心腸。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師長,都是我牽掛的對象。是的,除了高考,我還可以有多彩的生活。

高考之外,高考之外,高考之外,你知道高考之外是何物嗎?

高考作文 篇5

汀水之外,落紅靉靆。高考之外,春暖花開。---題記

人生似水,我們每個人都是在洪流中奔波着的夢,時圓時缺。我們不願做時間的傀儡,苟延殘喘的活在大海裏,可每一秒都是身不由己,跟着溪流江河的步伐漂流。我們被風吹過,被雨淋過,很痛,很痛。以至於忘卻了自己,忘卻了時間,忘卻了路的前方還是路

有人曾經告訴過我,大千世界裏的千瞳萬物,即使是相對相持,也不會有邊界線。好比幻想與現實,大海與天空,生存與死亡,成功與失敗,甚至是高考與非高考。正所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種感覺就像是在星光璀璨的夜裏看遍夕陽,在流金鑠石的陽光下聽到冰與雪的聲音,獨樹一幟卻又無人問津。

人生像是一株薔薇,擁有自己的生長結構,花開的聲音不會影響那種美。或並蒂,或獨秀,總會有一縷清香在那裏久久縈繞,揮之不去。殷紅色的花兒在風中悄然綻放,千姿百態,盡顯一人之嬌豔。那花兒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嬌豔欲滴,蜂圍蝶繞,流芳百世。而有的卻在蕭索的清晨裏寂然死去,被這世俗淘汰。我也因此怕養花。時間久了,對這枝上的一花一葉都有了感情,萬花叢中,又怎能眼睜睜的看着哪一朵固然死去?

那晚,雨疏風驟,窗前的風鈴在襲人的夜裏粼粼的顫抖着,與那花兒在風裏相互對吟。透明的雨點兒拍打這花枝,瑟瑟的風兒壓迫着快要枯死的花。在雨點的渲染下,我聽到了大海的聲音,零落的花枝上灑滿了血紅色的讕語。便心想,既無法決定生死,卻可以決定走向,沒有什麼是命中註定的,這個人生,這條路,這朵花兒都是一樣的,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在雨幕裏,生命的盡頭,彼岸花悄然綻放,無聲無息。

夢裏,我仍惦念着那朵快要枯死的花,素顏的薔薇在不知是水還是火的花叢裏壯烈而又沉寂裏燃燒,化爲灰塵,漸漸死去。在血色的燃煙裏吟唱;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隱隱約約,撲朔迷離,消失在這條路的盡頭。我靜靜地等待,卻始終不見花開。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翌日,窗外寂靜,只有昨夜未落完的雨水,從屋檐的瓦蒙上一滴又一滴地砸在雨巷的石板上,窗前的花兒在夢裏早已死去,只留下一支光禿的花杆滴着愁苦的淚。風鈴在一夜的沖洗下顯得格外鋥亮。伸出手從盆裏撿起一片掉過的花瓣兒,輕輕地夾在書頁裏,回過神來寫着不計其數的未來,無數次與那雨後的清香悠然錯過。

翻過那片花瓣,她的另一面上流露着小小的嬌豔。她本是初見繁春的少女,卻有着不屬於自己的孤獨與厭倦。徘徊在雨中,稀稀疏疏的雨點落在身上,擡頭看看天的真面目,灰暗的天上晶瑩的淚劃過蒼穹,好像流星在世上獨自隕落,與世無緣。一遍又一遍聆聽着歲月鎏金的聲音,心懷思念。

人生難免有不得志之時,上古屈原文思雋永,易安才情一世,納蘭固守邊疆,有誰不知?洪流像極了時間的替身,摸弄着命運,傷痕累累的自己萬沒想到之前的雄心大志堪稱笑料。路上的車轍印記恰似一條條疤痕,脫划着天真,腐蝕了人心。方只有找到了出路,纔會明白世事,懂得之前的回憶纔是最寶貴的路。

在天的那邊,黑暗逐漸變得明亮,紅色的夕陽相應着日的傷嘆和月的皎潔,行走在夕陽的餘暉裏,看盡滿天的星光倒映在海天交接的瞳孔之中。夜是白天的另一條路,黑夜給星辰帶來光明,正如白晝爲世界抹去黑暗。在夜的盡頭,是輕如飛花的夢,與細如絲雨般的愁。

既與這條路無緣,倒不如在另一條路上看盡陌上花開。

沒有哪隻狡兔會悶死在巢穴裏,即便是狼煙四起,也會知道尋覓。我們倒像是陌上採花人,荼蘼花開,伊人水泮。拎一籃芳汀,在夕陽西下的傍晚歌唱明天。彈一首驚鴻,在另一條路上一鳴驚人。

無數次日日夜夜的連綿,窗外的風鈴在時光的薰染下漸漸變舊,在那片枯萎的花叢中,燃着血紅色的花蕾,在時光的音韻下,世界的另一面會讓你涅槃,就像雨生命的盡頭,是化爲波濤洶涌的大海。

時光匆匆的回首,在陽光的照射下,頹然的花枝上是一朵萌發的新綠,如少女般文雅,悄然地坐在枝頭上微笑。輕輕的翻開書卷,重新斂起那一片凋零的花瓣,她彷彿如夢一般,是那麼輕柔婉轉。

夜是白天的另一個世界,若是對這條路上的風景厭倦。

可以選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高考作文 篇6

這天一直在下雨,春樹給臥病在牀的父親餵了飯後,就拿了個板凳坐在門口,向門外望去,看着朦朧的遠處發着呆。

春樹是個不幸的孩子,他家是村裏的貧困戶,媽媽因爲忍受不了這個潦倒的家而離家,哥哥早早地外出打工,只留春樹和父親住在這破舊的屋子裏。春樹小時候被開水燙傷過臉,臉上留下了難看的疤,雖然村民們都很純樸,沒有排擠他,但他內心深處卻有一塊疤,他很自卑。他努力學習,成績優異,卻讀完高中後就回家幹活,照顧父親——家裏沒有足夠的錢,父親身體越來越差。

春樹很喜歡看課外書,從課外書裏,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有高樓大廈,有摩天輪,有很多新奇的事物,他是多麼渴望外面的世界啊。可是他的父親,他的臉,都讓他無法在外面的世界討生活。

雨漸漸停了,他站了起來,他想到外面走走。他很鬱悶,想散散心,走着走着,看到一個果農在採摘水果。那果農見着他,就咧開嘴笑了:“哎呀呀,來得正好。來,揣幾個橘子給你爸爸吃。這橘子啊,可好銷了,它是要運到全國各地的呀,貴着呢!”春樹看着一棵棵橘子樹,它們的形狀並不好看,紮根在這大山的泥土裏,卻結出這麼甜美的果實,他好像明白了什麼。

回到家,看了看哥哥幾天前寄來的信。有幾張城市風景的照片,背後有幾行字:弟弟,大城市雖美,但繁華背後也有着無盡落寞。你這麼聰明,一定能在家鄉有所作爲的!

若干年後,還是這個山村,那裏雖不富裕,但村民都很淳樸。你只要走進那裏惟一的小學,就會看到一羣小學生坐在老師周圍,滿臉笑容地聽他講課。老師瘦瘦的,臉上有疤,但他的聲音是那麼自信,那麼洪亮動聽。他在這裏教了好多年書了,孩子們都親切地叫他“大哥哥”,他教的小學生,有的考上大學,去了大城市,有的畢業後,留在了這所小學。這麼多年,也算是桃李滿天下了。

有記者採訪他,問他爲什麼要在偏僻的山村裏辦小學。他平靜地說:“只想讓更多人能接受教育。”記者想採訪他早年經歷,他不好意思地說:“以前,總想着去外面,但又去不成,後來一想,自己出不去,可以幫助別人出去嘛,就在這裏辦了學校,雖然去不了遠方,也不負春光。”

文中的春樹是個苦命的孩子,媽媽因家窮而離開,哥哥早早外出打工,只有他與需要照顧的父親留在破舊的家裏,而他小時被開水燙傷過臉,因而自卑;成績雖優異,但因家窮只念完高中。“大樹”沒有“翅膀”和“腿”,尚可生長果實並藉助鳥獸去旅行,實現夢想。那麼春樹呢?橘子樹長在家鄉,可運輸到全國各地,哥哥告訴他,在家鄉同樣可以有所作爲。春樹深受啓迪,他在鄉村裏辦起小學,讓學生們走出山外,成就他們與自己的夢想。記者採訪他,他答道“雖然去不了遠方,也不負春光。”

高考作文 篇7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題記

曾經以爲,古代文人的生命會簡單而明瞭,時代賦予他們簡明的期望:入相出將,封妻廕子。然而,是誰?偏偏要拋開那些世俗的期望,獨上高樓,爲自己的人生另擇一條路?

一、李白

是黃沙漫天,北風吹雁中騎驢高歌的歌者麼?是以霓爲線,以虹爲鉤的海上釣鰲客麼?是遍訪青山綠水、且歌且行的遊者麼?在那個煙花三月的時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是歌功頌德,取悅帝王換取高官厚祿;而你,偏偏要獨上高樓,在朝要高力士脫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於青崖之間。

於是你註定要孤獨,“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而當我們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二、蘇東坡

是撿(應爲“揀”)盡寒枝終不肯棲的寒鴉麼?是舉杯邀明月的飲者麼?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場的癡漢麼?

在那個“羣星薈萃”的時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本是韜光養晦,遊戲筆墨罷了,而你偏偏要獨上高樓,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習慣於黑夜的眼睛,你註定要承受官場和文壇一齊潑來的污水。

而我只看見你青青的竹枝,腳上的芒鞋,被雨淋溼的脊背,你的笑容從容灑脫,你的眼中只有秋風綠水泛清波。

你堅守着自我,從而達到讓後世永遠仰望的高度。

三、辛棄疾

是落日樓頭,斷鴻聲裏的江南遊子麼?是恨古人不知你爲狂人麼?是不啼清淚長啼血的悲鳥麼?

在那個崇尚享樂的年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賣弄詩文罷了,而你偏要獨上高樓,“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

一邊是“斜陽正在,煙雨斷腸處”,另一邊卻是“香車寶馬香滿路”,而你,執意要做燈火闌珊處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黃土”;你彷徨,“倩何人換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你期待,“醉裏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

我多想跨越千年時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開篇的南山西疇,臨清流而賦詩;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撫琴而長吟;在明月下你們獨上高樓,拋開世俗的期許,在青山綠水間吟哦着流水般輕揚的詩句。

若一襲單薄的長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進了歷史,從遠古走來,從發黃的線裝書裏走來。是你們,因爲獨上高樓,堅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護了永恆的精神家園。

在那些“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時代,是你們獨上高樓,拋開了世俗的期許,守護了自我,於是守護了歷史的期許。

高考作文 篇8

劉禹錫說:“千淘萬路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然而現實生活中真是這樣的嗎?那可不一定,就算巨輪上的帆任憑它再頑強,再牢固也有被狂風襲捲的時候。人生亦如此,若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只能說明你的意志力比較頑強,並不代表你一定能成功。所以有時候選擇停止也是好的。

《開心辭典》中曾有這樣一幕:一青年在答題臺上答題,他懷孕的妻子在觀衆席上靜靜地等待着他勝利的佳音。然而當他順利闖過三關時卻選擇放棄。這種情況是罕見的,因爲在小丫的主持下選手對她的“繼續嗎”的回答總是肯定的,可那位青年人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堅定地說出“停止”兩字。正當觀衆那些冷嘲熱諷朝他潑去時,卻被他在小丫面前的回答征服了。

小丫問:“如果你的孩將來問你爲何不勇往直前,你怎麼回答?”“有些事情並不一定要到達終點,停止可能獲得更多。”“那如果你的孩子只考了80分就不上進了,你怎麼教育他?”“我會說:”你若盡了最大努力,那我不怪你。‘人生並不一定要走到最輝煌的頂峯,關鍵是要享受走的過程。“就是他的這兩次回答博得了熱烈的掌聲,得到了來自觀衆心靈最深處的敬佩。

倘若你爬山,累了就停下來,先享受一下千層綠浪的清幽,鬱鬱蔥蔥的野花野草,感受一下另類的幸福,再繼續攀登,那“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感覺便油然而生了,那種豪情壯志也體會到了。但如果你累了還繼續攀登,那到達山頂就困難了,說不定還會因累而窒息。

所以,有時走走停停也是一種良策。即便有倒下的時候那也只是軀殼,只要堅持不讓意志倒下。因爲意志倒下是最可怕的。

或走或停在於己,只要你把自己當作帆,那就依實力而行吧!畢竟過程纔是最重要的。失敗時別忘了:帆也有倒下的時候,不過就是自己停在那兒歇了口氣罷了。等氣歇夠了再走也不遲啊!說不定走得更快。

高考作文 篇9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什麼事叫做無怨無悔的話,那麼在我看來,就是朝夕與書相伴,在油墨的芳香裏悠然一生。

如果人生真的有一種境界叫做幸福的話,那麼在我看來,就是和書中的高尚靈魂對話,用生命激活經典,用經典的力量還生命一副本來模樣,可以天真,可以飛揚。

小時候,我覺得,書就像一粒蒲公英的種子,藉着童年的風,悄悄紮根在我心底。

月朗星稀的夏夜,美妙的童話,將我帶到一個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在丹麥,體會小人魚的憂傷與快樂;在瑞典,與雪峯中尋覓白雪女王的宮殿;在法蘭西,漫步中世紀的城堡,尋找那隻遺落的水晶鞋。

書香淡淡,夢幻綿延

日子一天天過去,兒時那個淘氣的小女孩漸漸長大,變得安靜,變得成熟。這時,我又發現,書更像一位不能言語卻魅力四射的導師:文字是她的笑貌,知識是她的風韻,內容是她的音容,思想是她的靈魂。我要深情地說一聲:“感謝您!我敬愛的書老師!”

徜徉在美讀的繽紛世界裏,書老師交給我多少聖潔的美麗,林林總總,形形色色。

有一種美叫陽剛,“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是它最壯麗的樂章!國學大師梁啓超心繫飽經滄桑的祖國母親,爲中國的少年奏出了時代的最強音:“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時至今日,仍餘音繞樑,令人熱血沸騰!

湘江學子毛潤之用生命寫出了更爲豪邁的樂章:“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從此,中國的面貌開始煥然一新。

有一種美叫悲壯,“寧爲玉碎,不爲瓦全!”是它最動人的絕唱!

屈子一身素白,在汨羅江邊留下了永遠的理想。斯人已逝,然年年歲歲,糉葉飄香,端午的追思只爲屈子的遺恨:壯志未酬身先死,至今熱血猶殷紅! 有一種美叫夢幻,那是徐志摩詩中那康橋的柔波和夕陽中的新娘 還有一種美叫憂傷,那是易安的愁緒,悽悽慘慘,迷迷茫茫

而今,那一份份美,它放佛是清香猶在的舊日茶,然而我感受到它時時刻刻都在我的血液中流淌,攀登在悅讀的巍峨書山中書,書老師教會了我學做真人——無論榮辱貴賤,都要守住玉潔的冰心,生同蓮花之雅潔,死如荷葉之芬芳。

妖妖朱華,低低淺塘。月白風清之夜,蓮沐浴着月光,亭亭玉立於淤泥之上,素雅,嫺靜,去嬌豔之色,去輕佻之態,無意與羣芳爭豔,亦不惹蜂蝶狂舞。身下,便是一層厚厚的骯髒的淤泥。蓮,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蓮的美自然天成,比牡丹多了幾分雅緻,比芙蓉多了幾分靈氣,比凌波仙子多了幾分飄逸,似仙女下凡,傲視人間。

我一直疑惑,身陷淤泥怎可能這般素潔?

或許我太過大驚小怪。鬆咬石縫而撐蒼穹,竹對狂風而搖修身,梅傲霜雪而報早春,蘭生幽谷而芳香迷人。凡君子,非逆境不顯其才,非污濁不顯其潔。環境,只能影響意志薄弱的人,對於意志堅強的人,它也無可奈何。 不由想起陶淵明。一篇《桃花源記》出世,那顆厭倦塵世,嚮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累了,倦了,他看破了官場,看透了塵世,他要的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可是五柳先生啊!難道脫俗就一定要與世隔絕嗎?難道脫俗就一定要像個仙人道士那般,隱居山林,不問世事嗎?

古人有言: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

青蓮居士,這個名號就和蓮花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人如其名,李白就像蓮,與生俱來的脫俗,與生俱來的高傲。他確實曾有入世的夢想,可註定,官場的紅燈綠酒,禁錮不了他的心,不然便不會有“力士脫靴,貴妃捧硯”的千古佳話。這不正是太白對權貴的諷刺嗎?然而他心裏清楚,仕途的黑暗之門永遠容不下這樣一個生性高傲的“酒中仙”,於是將功名利祿化爲竹杖芒鞋,遍遊大江南北。他也曾憤怒地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

顏”,也曾無奈的感慨:“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但他仍不斷地讓自己“大隱於市”,不被世事擯棄,也不向黑暗低頭,一路把酒當歌,笑看塵世風景。

在中國古代文人中,李白最具備蓮的氣質。《莊子》裏有句話:外化而內不化。所謂外化,是指與外界相處時,要通達,要學會順應;內不化則是指一個人的內心不要受外界變化的影響,一定要有所堅持。這或許就是李白的人生守則。

書香淡淡,詩情不絕

生命的道路兩旁,鳥語花香,風光無限,全因有書伴我左右。

星夜裏,默唸泰戈爾的詩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魚和飛鳥的距離,一個在高空中,一個深潛在海底”,用浪漫的幻想點亮年輕的心;陽光下,和羅曼·羅蘭一起縱覽約翰·克里斯多夫的一生,“生命就像萊茵河的河水,從眼前緩緩流過”;風起時,在《飄》中感受南北戰爭的波瀾壯闊,從一個女孩身上學習堅強,“不管怎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雲歸處,呼吸在徐志摩的詩情裏,“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作別西天的雲彩”。

書香淡淡,思緒卻萬千

浩大的世界上,時間如潮水,千百年來往往復復,沖刷着一切,卻永遠衝不散那一縷書香。因爲唯有書籍具有不朽的本質。寺廟會倒塌,神像會朽爛,而書卻經久長存。對於偉大的思想來說,時間是無關緊要的。多少年前初次閃現在腦海裏的偉大思想今天依然清新如故。他們當年的言論和思想都刊於書頁,如今依然那麼生動感人。

書是人們至今仍在聆聽的智慧之聲,永遠充滿着活力,啓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道是“讀書有三境”,原窮畢生之力,癡情不改,盼得終有一日能達到“衆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驕傲境界。

但求那一縷書香,伴我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