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有關我的高一作文集錦10篇

有關我的高一作文集錦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的高一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我的高一作文集錦10篇

我的高一作文 篇1

夕陽把愛輕輕的撒落在人間,道路兩旁的翠柳在微風中又將愛的光芒反射,全都落在了一幫匆匆行走的學生身上。他們或三五成羣,或五六爲伴,兩條黑色的線從耳朵中流出,嘴裏還不停地哼唱着歌兒,嬉嬉笑笑,好不快活,一派青舂而又朝氣蓬勃的樣子。

而就在其中,散落了一個土裏土氣的小子,默默地走着,似在沉思,又彷彿厭倦,一路無語,朝那個熟悉的上坡路走去。一輛拉泔水的腳蹬三輪車從他們旁邊駛過,立刻引起了轟動,一反剛纔的狀態,或急捂口鼻,或迅速躲閃,或破口大罵,人羣中立刻沸騰起來,而那個男孩依舊默默走着,絲毫不在意他們的反應。

拉泔水的是一個老人,黑色的臉上滿是皺紋而又綴滿汗珠,似乎感覺到自己不受歡迎,便吃力地猛蹬幾腳,想快點越過這小坡,離開這羣人。是因爲老人倔強用盡了力氣,還是上天要開玩笑,車子突然停止了前進,而立刻後退,像開弦的箭一般向坡下竄去,說時遲,那時快,那個小子一個健步衝上去,牢牢地抓住車子,立刻又濺起浪高的泔水,灑了那小子一身的泔水,而車子漸漸地停了下來。

道路兩旁的人羣全凝結了,立刻變得鴉雀無聲,看着那個男孩又漸漸幫老人將車子往上坡推,一步一步……到了坡頂,老人輕輕地微笑,“謝謝,小同學。”滿臉的皺紋都舒展了許多。

“沒關係,爺爺。”輕輕地擦了擦臉上的汗水與泔水,笑着回答。

夕陽的餘輝下,彷彿兩個金色的雕塑,佇立在坡頂,闡述着這個城市又一處獨特的風景。馬路上的車子依舊來來往往,而行走的人羣變得沉穩起來,沒有了兩條黑色的線,沒有了互相之間的打打鬧鬧,也沒有人再去捂口鼻,紛紛朝那兩個雕塑的地方走去。

不需要轟轟烈烈,不需要跌宕起伏,只希望內心的平平淡淡,脫去了掩飾的外衣,拋開了永無止境的豪華追求,只留給自己一顆心,真正的心,去生命中探索,把真誠奉獻出來,快快樂樂。

平凡,但我真心,把愛傳出,把幸福收回。

我的高一作文 篇2

當我還是一粒種子的時候,我便墜入了這黑暗的深淵裏。

那時狂風呼嘯,氣浪灼人,沙石飛騰,岩漿橫溢,霎時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末日,我伴着風,爬過了一個又一個高高的山嶺,穿過了一個又一個長長的石洞,來到了這兒;我離開對我百般呵護的父母和我朝夕相處的兄弟姐妹,來到了這兒,我經過大風大浪顛沛流離來到了這兒――一個四下空寂,暗無天日的深淵,這兒四面均爲懸崖,險巖峭立,怪石嶙峋,巨石涌動。

多少年過去了,我常思念我的故鄉,那綠草如茵,百花齊開放,一陣晚風拂過,點點滴滴都是香氣。可這幽暗的峽谷裏,卻依然如故:黑呦呦,光禿禿,陰森森,靜悄悄,望着頭頂那一片窄小而又湛藍的天空,我陷入了沉思:我想我要振作起來,衝破峽谷的束縛,去擁抱眼外所有的美好事物。所以我開始努力汲取落下的滴滴雨水,堅持不懈的向外頂,終於我衝出了那層黝黑的土地,我雖自豪,卻也還在不管不顧的向上伸,我想要觸碰到那片天,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突然一顆巨石猝不及防地落在我的頭頂,頓時,我的腰折了,望着眼前的這塊巨石,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心灰意冷,鋪天蓋地的失望迎面襲來,這塊巨石几乎把我所有的夢想都給毀滅;把我所有的努力都給否定;把我所有的堅持都化爲烏有。

從那以後我便日漸消退,隨遇而安了,直到那束陽光直射下來……

突然的,我感到眼前有一束光,我笑了笑,又轉身埋頭過去,陽光已經不知道背對過我多少次了,陽光賦予世間萬物茁壯的生命,卻從未憐惜過我這峽谷裏的種子一次。

可這次不同,陽光似乎真的聽到了我的呼喚,頭一次照射進谷底,直射我的心房,那陽光真的好暖,她像一股清泉流進我的身體,給我帶來絲絲愜意與陣陣溫暖。

我開始選擇拋棄灰暗,堅持去追逐光明,我開始珍惜每一束來之不易的光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感到自己正在不斷成長,變得越來越堅強。

直到那天,一個聲音響起,好挺拔純潔的白樺樹啊,這一刻我知道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我的高一作文 篇3

童年是天真爛漫的,就像一張純潔無瑕的白紙,最容易塗上最美的圖畫。

那是小學二年級時,一個星期六的早晨,爸媽沒做飯就出去忙農活兒了,叫我在家看家,說等晚點就回家做飯。我一個人玩了一會兒,覺得很沒意思,恰好鄰居小夥伴李銳也一個人在家,我們倆就在大門口玩遊戲。玩了不知多長時間,兩家大人還沒回,我倆肚子餓得咕咕叫了。正沒辦法,我忽然看到鄰居家桃樹上許多桃子從葉裏露出來,紅通通的,像是熟透了。我就提議說:“我們去摘幾個桃子充充飢好不好?”李銳也拍手贊成。我們就拿一根竹棍到樹下敲了好幾個桃子,吃完各自回家了。

到爸媽回家我家正在吃早飯的時候,忽然聽到鄰居伯伯在門口大聲喊:“哪個細伢把我家的桃子打了,大人要教育啊,別讓細伢學着偷東西。”爸爸瞄着我說:“是不是你?”我支支吾吾地說:“我沒有。”爸爸嚴肅地說:“小孩子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那是偷,別人會看不起的。”

一整天我很不安,我偷了伯伯家的桃子了,我怕別人說我是小偷。夜裏我做了一個噩夢,許多小朋友指着我喊:“小偷!小偷!我們不跟小偷玩!”我嚇得大哭起來。爸媽都跑進來問:“怎麼了?怎麼了?女兒怎麼了?”我哭哭啼啼的把早晨的事說了一遍,爸爸說:“你不跟伯伯說就打桃子是不對的,不過你主動承認錯誤很不錯。我明天帶你向伯伯認錯好嗎?”

第二天一早,爸爸就帶我到鄰居伯伯家道歉,伯伯說:“小孩子不懂事,只要他知道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就好。”伯伯還誇我是誠實的好孩子,摘了一大兜桃子給我,說是給我的獎勵。

從那以後,我知道了什麼叫偷,知道誠實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我的高一作文 篇4

我和青春有個約會,明天就要見面了,我該怎樣打扮我自己呢?

凝視着書架上一本本我用過的教材,總在不經意間發現語文課本比其他教科書略泛黃一些,大約是經常翻閱的緣故吧!

初三以來,學習壓力明顯加大,我只能在週日的下午,抽空捧上一本課外讀物,不論厚薄,躲在陽臺一隅,安靜而貪婪地閱讀着,讓思緒飄向文字間描述的各個地方。

我曾爲堂吉訶德的種種怪誕之舉捧腹大笑,也曾爲斯克魯奇次次吝嗇行爲深惡痛絕;曾爲約娜那不幸的婚姻扼腕嘆息,也曾爲杜洛華投機成功憤憤不平……

輕輕翻開那一頁頁泛黃的書頁,字裏行間的課堂筆記將我記憶的閘門打開,老師咬文嚼字、品析文本的聲音在耳畔迴響,那麼輕切、那麼熟悉!我下定決心,要穿一件米黃色的風衣。

我在房間裏踱步,這間我的小屋,每次遇到難題我就起身,從門踱到窗戶,七步;從窗戶踱到門,七步,幾個反覆後,常常會有頓悟的現象。今天,剛踱兩步,角落裏一團翠綠吸引了我。哦,它是一株豆苗,那翠綠的顏色分明在訴說這一個生命的傳奇。

初二下學期,我參加生物實驗大賽,課題是研究植物的向光性。那天,我興沖沖地跑回家,選擇碗豆種子爲實驗對象,由於精挑細選的綠豆全是飽滿的,光是泡種就花去五天五夜,發出的胚芽不過兩三毫米。我焦急而又細心地將它們移栽到小花盆中。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花盆中鬆軟的泥土裏竟看不出一絲生命跡象。我整天憂心忡忡,擔心豆芽夭折。只盼到交實驗報告的前一天晚上,豆芽的嫩莖才長到三公分,兩片小葉還不足半個指甲蓋大呢!那晚我躺在牀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晨曦微露,我悄悄起牀,來到陽臺,蹲下身子,呀!我的豆苗長高啦!葉片已經接近硬幣大小了!多麼不可思議的生長速度啊!這是一株植物的生命,這是我內心的希望,這是我細心呵護的安慰,這也是我觀察實驗的樂趣!

眼前的這抹翠綠,比那年的鮮亮許多,哦,這生機勃勃的綠色,我怎能不心動?我要繫上一條翠綠的絲巾。

起風了,窗簾在眼前輕輕地掀起又緩緩地落下。我信步踏出房間,來到陽臺。晚風悠悠,夜涼如水,仰望天空,幾點星星調皮地眨眼,只有深藍的天幕與我長久對視。

我曾一遍又一遍地問藍天,亦是捫心自問,究竟我“胡爲乎遑遑欲何之”?我想去一方自由之土——在那裏,沒有題海的波浪,沒有汽車的囂叫,沒有大人的嘮叨......我堅信藍天深處是會有這麼一片神祕園的。

每當我這麼問時,藍天總會閉上眼睛,讓我自己思索。

現在我想好了,我要穿一條深藍色的牛仔褲。

......

萬事大吉,我也該睡覺了。躺在牀上,“冬睡沉沉擁暖衾”,夢想着明天的約會,嘴邊劃過一抹幸福的微笑......

我的高一作文 篇5

從小到大,真正讓我喜歡的電影、電視劇並不多,得上百看不厭的只有兩個,一是《西遊記》,一是《烈火中永生》。喜歡《西遊記》,無非是爲了消遣,讓裏面的猴兒逗自己一笑罷了;而對《烈火中永生》的喜愛,則完全出於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震撼與感動。

《烈火中永生》我前前後後看過幾次。第一次看時,我大概不到十歲。當時並不懂得“革命”、“犧牲”等等詞彙的意義,但心裏已經有了一份崇敬英雄的情感。從那時到現在,我最崇敬的一直是江姐。

第二次看《烈火中永生》時,我多少成熟些了,對那段歷史也有了一些瞭解,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看過的幾部以紅巖英烈爲題材的影視作品裏,《烈火中永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

在影片開始不久,有一個情節,是江姐見到孫明霞。她微笑着問:“明霞,生我的氣了吧?”因爲我一直沒看過開頭,在這個情節以前就沒看過了,所以不知江姐爲何問了這句話(是否是因爲組織沒有批准孫明霞去川北?)。但那種親切的微笑、親切的話語,一下就把她樸素、和藹、平易近人的品質體現了出來。

江姐看到城門上掛着丈夫頭顱的那一場,我覺得氛圍營造得非常好:淅淅瀝瀝的陰雨、三三兩兩的農民、高高聳立的城門,直到江姐看清了佈告,這一切安排,直接營造了“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氛圍。

在江姐的性格中,最感染我的是她面對一切風險、考驗,直至酷刑與死亡時所表現出的那種樂觀鎮定、泰然自若。這一點在審訊、犧牲時都表現的尤爲突出。

審訊那一場,江姐的沉靜和徐鵬飛的暴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上級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級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這一段話,聽起來莊重無畏。在這時可以感到,那羣擁有着各色刑具、身強體壯的特務,在她這樣一位看似柔弱的女共產黨員面前,都顯得塵土一般渺小。滅絕人性的毒刑拷打之下,女英雄毫不屈服,讓我肅然起敬。還有一個細節讓我久不能忘:徐鵬飛說了一段話,大意是說江姐的丈夫死了,留下個小孩誰來帶?再過個三年五載,孩子長大了,怕是連爹媽也不認識。這時,江姐轉過頭背對敵人,我看到她眼裏似乎閃過一絲淚光。我能夠感受到她作爲一位好妻子、好母親對丈夫、兒子深深的愛。

犧牲的那一場,幾次我都是含着眼淚看完的。《國際歌》音樂響起,悲壯!震撼!江姐換上旗袍,整理衣裝時的從容不迫,以及和許雲峯共赴刑場,向戰友們揮手告別的那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在我心裏凝成了永恆!

看到最後被囚的革命者們衝出牢籠,和解放軍擁抱、握手的場面,我有些辛酸。因爲這畢竟只是一種美好的理想,心中始終忘不了大屠殺中300多人遇難的慘烈。

最後一次看《烈火中永生》是在20xx年7月5日,就是一年前的這一天。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爲在兩天後的7月7日,我走進了中考的考場。正因爲心中那一份激動,考試中我絲毫沒有緊張,超常發揮考進了重點高中。在我的生活、學習裏,毫無疑問,《烈火中永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這時我在初中最困難的一段時期裏都沒有畏縮不前過。

遺憾的是,到現在我也沒能完整地看過《烈火中永生》,只能期待着下一次機會了。

我的高一作文 篇6

日曆一天天的翻去,時間劃流水般的流逝,不知不覺已過16年,我已是一名初三的學生。正因爲我是一隻即將飛向大自然的一隻小鳥,我們一定把時機,我們雖然認爲我們不夠社會經驗,總認爲我們的肩膀還很稚嫩,但社會如同大自然,我們應該如同適應大自然一樣,適應社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我們不要在感嘆時間過得如離弦之箭,我們不要後悔當初犯下的愚味錯誤;不要對社會產生恐懼心理;我們不要貪婪的花費時間了;現在我更應該正視現在,正視現實把握青春,更應該從失敗中吸取經驗與教訓;更應該積累更多的社會經驗,更應該學習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讓我們有限的青春,變成一個無限有意義的春天。

我們即將畢業了,這個命運的轉折點,我們更應該掌好我的人生之船,不讓人生之船觸上暗礁,讓我們的人生之船向人生的“價值海洋”我應該爲夢想而奮鬥,爲祖國建設而努力。

那個時候,可能使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有的人可能還向社會,有的人可能繼續讀拼搏;有的人可能去學技術,那麼,十年之後,我們可能已經當爸爸或者老媽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行行都出狀元了。

我們深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都發揮着重要作用。實踐證明,科學技術越發達,人們得科學技術知識豐富,勞動技術越高,社會生產力的水平就會越有動力,創造的社會財富也就越多。並且。科學技術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當今世界,國家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在科學技術。在我國高科技術水平得到了提高,但農業還沒有實現全面機械化這進一步證明我國農業緩慢發展的原因,我想我應該爲我國農業做出貢獻。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個農業機械發明家。完善我國農業機械的不足,進一步加大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那麼我的發明將會有價值,我的'人生將會有意義。

我的另一個目標是成爲一個有實力,有權利的國家工作人員,我要加強人民文化道德教育,提高全國人民素質。因爲我國現階段雖然在教育事業中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從總體上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段很大距離,與現代化建設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人命素質水平,不夠高,我要完善我國的缺點,要想提高人民綜合素質,那就要從教育抓起,對教育事業進一步管理,完善我國教育事業的規章制度,進一步培養人才,爲我國建設做偉大的貢獻,那麼我們這個國家就富強了,人民生活水平也將會提高,人民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我要堅信“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雄出地球,則國雄出地球”這句話。我要爲我自己設立的目標前進。爲國家美好的未來而奮鬥。

我們不僅要想像更應腳踏實地,按實際出發。從現在開始,從自身做起。這樣十年之後我們就可能是一個有出息,有氣質,有高尚品質的人。

我的高一作文 篇7

我現在可是越來越不講究了。在食堂吃完飯,要是身上沒帶紙,我會找個“人煙稀少”的地方用“拉弓射箭”法通過衣袖解決嘴上的油和飯。當然,這種情況一般只限於星期五,快要回家換感覺衣服了嘛!

曾經買過一本書,叫《假裝的藝術》,顧名思義,它的大概內容就是教你如何假裝,如何假裝成一個很有品的人,比如教授給你書皮學,讓你背上幾個格調很高知名度卻不怎樣的葡萄酒名,這樣你就可以再衆人面前侃侃而談,儼然一個大學究,讓人敬佩。

大概因爲我是一個正直的人吧,這本書沒翻幾頁就果斷送人了。這是第一本讓我極度憎惡的書,我的觀念是:品味是裝不出來的,哪怕上身古奇下身阿瑪拉,倘若從嘴裏吐出的不是有用的話而是痰,那麼這還是一個下里巴人。

記憶中,我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打扮過自己,甚至沒有刻意整理過頭髮,如果哪天早上一覺醒來發現頭髮翹得實在是不對稱了,我纔會打溼手捋一捋。正是如此,我也十分不習慣在我面前過分打扮的人。

新教材後面不都是配了一張光碟嗎?有的人找到了用處,把它當鏡子使。我旁邊有一公,做起事說起話來大大咧咧風風火火,可沒想到卻也有一顆愛美之心。上一些課時,他便對着光碟,帶着少年維特式的煩惱去擠臉上的青春痘。我在心裏很不好意思地笑:“就這張臉,上邊多一顆痘少一顆痘還真看不出差別咧。”

寫這篇週記的時候,我腳上穿的是印有NIKE的毛絨拖鞋,身上穿的是實在不好意思穿到學校裏面的幾年前買的童裝,可是我卻不以爲然,因爲什麼?因爲不欺少年窮嘛!

我的高一作文 篇8

夜間,這條幽靜的河堤走廊上,有一家三口,嘻戲慢步,對我而言,這世間最美好的事物莫過於此。我看了看我的妻兒,後若有所思的昂起頭對着殘月,對這三十多年做了個總結——我是苦難神的兒子,幸運神的輪迴。

早晨,我與周公西湖亭內拼殺棋藝,忽然天崩地裂,乾坤異轉。我幽怨的撐開雙眼,但看到我那不足五歲的兒子,眼中的幽怨隨之飄散,代換而來的是哪無盡的慈愛,我把他拉到我的懷中,狠狠的親了幾口。我快速的穿衣洗漱,走進客廳,看到賢惠的妻子和那誘人的早餐,還有我那可愛的小兒子,此時此刻我覺得我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吃完早餐,她要上班就先行一步,碗筷的事情也就包給我了,洗完碗筷後慢悠悠的送着兒子去上學。送完兒子後我也急忙趕往攝影棚開拍我這一生中的最後一部作品,當然我也就拍了那兩、三部,拍的少並不是因爲我導術不行,反之——超然心儀。我導片存在一個原則:只拍歷史片和由小說改編的作品,當然小說是我寫的,也不是沒有例外,只要能顫動我靈魂的瑰寶,我都爲之拍攝。

“孫導早。”“孫導好。”“孫導好。”“導演好。”······一陣陣問候聲鑽進耳蝸,我微笑的點點頭“換裝,準備開拍。”剛開拍時,總是有忘詞笑場的,我不知卡了多少次,罵了多少遍。最後實在沒法拍了,就停場10分鐘,要他們歇息喝口水,再好好的看看劇本,我也開始講故事,引誘他們入戲;開拍後有的老資演員已入戲,有了第一個,那就有第二個,第三個,後幾乎沒有卡片。我盯着畫幕,看着那場景,聽着那言語,一幕幕畫面在我心頭回放,我那不爭氣的淚水早已滴涌。她與那些所謂的明星先比,少了分姿色,缺了點心機,但、她愛我,在我眼中她是最美的女人。

她雖然沒有妖嬈的身姿,傾國的容顏,但她有一顆聖潔的靈魂和慈愛的心。

啊!還有六個月多就是我們結婚八週年慶,從結婚到現在我也沒有給她送過什麼有意義的東西,所以我決定把我這一生中最後一部作品送給她。這個週年慶過完後我也將退出這個交易成風的圈子,一心寫我的小說和看我那不足五歲的兒子,要孩子快樂的長大,這也是我兒時的一個理想。

我的高一作文 篇9

剛剛過去的夏季,似乎仍在眼前。鍋蓋和鍋鉢之間的細語傳入耳畔,伴隨着我與母親之間的時光。

窗外的夏意,如潮水般不停拍打着家中的窗戶,煤氣竈上的藥鍋得到了片刻的安寧,鍋蓋與鍋鉢緊密貼合,講着說不完的悄悄話。手臂上的痘痘準時的和夏天一起到來,消耗着母親的剩餘假期。

“咔”這是煤氣竈打開的聲音,藥鍋的空隙被藥草和或多或少的水填滿着,睡意不斷侵蝕着清醒的意識,滿眼都是母親在廚房裏忙碌的身影。

“呲呲”鍋蓋和鍋鉢摩擦着,尋找着合適的契合點。往常一瞬間就好的事情,今天卻顯得格外的漫長。“呲呲”的聲音不絕於耳,彷彿握住鍋把的手不斷顫抖着,似乎過了一個漫長的世紀,“吧嗒”一聲,卡扣與卡扣緊緊貼合着。

隨後母親的身影在廚房中忙碌起來,“踢嗒”“踢嗒”母親拖鞋的後跟與地上的瓷磚清脆地碰撞着。磕在廚房的桌子上,模糊的視線裏全是母親的身影,身邊迴響的是母親拖鞋的聲音。

“還沒好嗎?”我輕輕地詢問着,刻意的壓低了嗓門,生怕破壞了這種寧靜安詳的氛圍。

“來了,來了。”母親回答道,睜開眼,“呲呲”鍋蓋被母親掀開,一股奇異的藥香頓時充斥了整個廚房,一股苦味中夾雜着絲絲的甜味。

“叮”湯勺與鍋蓋相碰,“叮”母親小心翼翼地將清亮的藥湯勺入玻璃碗裏,儘量避免發出聲音,但還不免有些小小的碰撞。“你說人越老,就越不中用。打擾到你休息了?”母親將碗放在我的面前,碗底與桌面相碰,亮綠色的藥湯不斷在碗中晃動着,投射下充滿生機的光,乾枯的葉子在湯中發出充滿生機的光芒。

端起碗,將藥湯倒入喉嚨中,辛辣與苦澀的信息在舌尖傳入腦海,艱難的嚥下,母親輕拍我的背部,還是像以前一樣的安慰我。

“乖,沒事,治病的。”母親還是如小時候一樣安慰着我,一年年的熬藥,原來對藥理一竅不通的她,此時對那些藥名,各種藥效,都瞭如指掌。

竈臺上的小火繼續舔着鍋底,鍋蓋與鍋鉢依舊在輕輕的碰撞着,這聲音依然在我耳畔時不時的迴響着,依然伴隨着我與母親的時光。

我的高一作文 篇10

閱讀,總使我覺醒,而路遙帶給我的《平凡的世界》,卻最值得我沉思。那一個世界,也值得所有人去體會。

我們從一出生就是一個平凡的個體,生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過着平凡的日子。悲、歡、離、合。

但總會有一些人,在寵辱不驚的天地間,活出最閃耀的自己。有一個自由的靈魂,但爲了國家卻甘願成爲一名普通礦工,那是孫少平的不平凡;腳踏實地,從一無所有到承包磚廠,變成“農民企業家”,那是孫少安的不平凡;始終以深深糾纏的故鄉情結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完成了一部百萬字的小說——《平凡的世界》,全景式表現出當代城鄉社會生活,那是路遙的不平凡。

窗外陰,微冷。我蜷縮在窗邊,一本《平凡的世界》捧在手中。末頁了,隨着鐵路線,我的思緒飄到了黃土高原。

頭頂青天,腳踏黃土,這裏的人們給我最初的記憶便是樸素勤勞,但黃土高原就像是個粗獷的漢子,顧及不到人們的吃穿。深夜裏,便有無數人在月光下反覆掐算着開銷,那一聲聲嘆息,有如雞毛落地。在那時的社會,溫飽、貧窮永遠是問題。最使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開篇,或許是現在的環境使然,我的內心有了巨大的反思:兩個高粱面饃,甲、乙、丙三種菜系就代表了三種不同的社會層次。學生吃不飽,書也沒得讀,有的只有那落後的教育體系和無窮無盡的勞動。而當代的我們,被幸福麻痹得不知道幸福是什麼。難道幸福是抱着手機玩到天昏地暗?難道幸福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難道幸福是穿著名牌時別人投來羨慕眼光時的滿足感?嗚呼!實則不然!

對於那些黃土高原的少年們來說,幸福是偷偷揣在懷裏的一本書,幸福是幾個白麪饅頭,幸福是從嗓子眼裏打出來的飽嗝。可即便是這樣小小的期望,在那個時代下,竟變成了奢求。

貧窮和苦難的惡爪,不斷伸向擠在破舊窯洞裏的那一家,他們從不輕易低頭,從不輕易向命運妥協。就這樣,孫少平揹着一個承載着全家人希望的包,隻身踏上了前往一個陌生城市的路。爲了生存,也爲他那不羈的魂靈。雖然日子過得很苦,但他卻在這個黑漆漆的世界裏真正蛻變。孫少安在經歷種種磨難後終於把窯場豎了起來,紅紅火火的生意使他挺直了腰桿,也使他低了一輩子頭的父親孫玉厚很是寬慰。他們都是普通人,但“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爲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

落葉飄下,我的心神又回到眼前,我似乎是明白了什麼,路還很長,要爲夢想而不息奮鬥。不知不覺,我又翻回扉頁,重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