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實用】初三語文作文錦集九篇

【實用】初三語文作文錦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三語文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初三語文作文錦集九篇

初三語文作文 篇1

今年的春節,是在鄉下過的。鄉下的新年,來得早,也異常的熱鬧。即使離春節還有幾天,但是家家戶戶卻都已經在準備了。集市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在挑選一些年貨,回家趕做年菜,大街小巷,處處飄散着酒肉的香氣,每個人都想過一個喜慶、歡樂、熱鬧的新年。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

除夕那天,一大早,我們就開始貼春聯。我也精神抖擻地要貼。爸爸欣然答應,我站在板凳上正準備貼呢,卻發現了一個問題——我不知道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我不知所措,只好問爸爸。爸爸笑着告訴我:“上聯的最後一個字一定是‘平聲’,也就是一聲和二聲。而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卻是‘仄聲’,也就是三聲和四聲。”爸爸這麼一說,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貼春聯也是有小訣竅的呀!

貼完春聯後,爸爸又在門前掛上了兩個紅彤彤的大燈籠,把過年的氛圍渲染的一絲不差。

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困了,它把頭靠在大山哥哥的身上,打着小盹,夕陽的餘暉將身邊的雲照的金光四射,這時,每家每戶都在精心準備,趕做年菜,到處都飄散着酒肉的香氣,廚房裏,大廚老媽亮出了自己的絕活,做了許多拿手菜:“香酥豆腐”、“宮爆雞丁”、“年年有‘魚’”、“”、“八仙過海”、“糖醋排骨”。。。。。。一道道佳餚被媽媽神奇的雙手端到了菜桌上。

對了!過新年,怎麼能不說餃子呢?除夕夜,無論在哪裏,人人都要趕回家吃團圓飯,吃餃子,餃子的形狀變幻莫測,不同地區的人也有不同的包法。而在老家,人多力量大,我們一起動工,不一會兒,就包出了各種各樣奇特的、有創意的餃子,這些餃子或圓,或方;或大或小,但它們看上去都很可愛,令人不忍心吃它們。我們還在一些餃子裏放了一枚枚金燦燦的硬幣,誰吃到了包有金光閃閃的硬幣,來年就會有好運氣。

等菜全炒完了,一家人都團圓了,我們都動筷子,開始吃飯了!餐桌上可口的佳餚色香味俱全,看着很漂亮,聞着倍兒香,吃着特可口!我饕餮般大口地吃着美味的飯菜,任憑香濃的年夜飯在我的舌尖飛翔。哦!八點了,於是,我們也打開了電視,開始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吃着香濃的的飯菜,看着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那滋味,別提有多爽快了!

質嫩可口的飯菜、門口紅紅的燈籠,和大家快樂的笑容,這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的富有年味,把過年的歡樂送到每一個人的心裏。過年的那些事兒,令我興奮着,激動着,快樂着,過年的那些事兒,也留給了我難忘的回憶!

初三語文作文 篇2

同學們好!”“老師好!”這樣的一段對話司空見慣,但是在我們班就大不相同了。

我的這位新老師是既嚴厲又幽默,既平易近人又讓同學們望而生畏。是正宗的四面派。

平易近人派

“孩子們,這幾天天氣不好,要多吃水果,多喝水,不要太勞累。”聽到這樣的話,你一定以爲是哪位家長在囑咐自己的孩子,你錯了。這是我的新老師在安頓同學們季節變換,要注意身體,預防傳染病。是的,老師對我們如同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無微不至、噓寒問暖。下課了也常把你叫到身邊:“孩子,學習要認真,不能馬虎,也不能三心二意。好好努力吧。”

嚴厲又望而生畏派

“這幾天,咱班同學太不象話了。考試考不好,紀律鬆散,衛生更差。年級裏數咱班最差……,張偉把手放下。”這時,全班同學頓時變成了一尊尊臘像,一動也不敢動。因爲老師那明察秋毫的眼睛正在注視着你的一舉一動。一不小心就有“驚喜大獎”―――免費辦公室一日遊。看!老師就像變臉師一樣,剛纔還如同母親一般,眨眼間就成了令同學們望而生畏的角色。

幽默派

“許多同學喜歡聽流行歌曲,比如什麼十三棍兒啊,頭髮如血啊,那些歌曲只聽見聲音,聽不懂詞兒。嗚嚕嗚嚕瞎唱一氣,有什麼好。我就喜歡刀郎,人家那歌一句頂一句……。”下面同學一陣大笑。有同學站起來說:“老師不是十三棍兒,是雙節棍;那個是發如雪。”老師噗哧笑了。還有的時候她愛打比方,那貼切的比喻、風趣的話語總會把枯燥的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看了我的介紹,你應該已經認識我的新老師了吧。也許你還會提一個問題:“爲什麼那一段對話與衆不同呢?”那就聽我細細道來。

如果老師今天是幽默派,那段對話就是笑引子;如果老師今天是平易近人派,那段對話就是問候語;如果老師今天是嚴厲又望而生畏派,那段話就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美好的人生有很大的因素在於啓蒙老師。我愛我的老師 。

初三語文作文 篇3

  因爲孤獨,我愛上讀書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因爲孤獨,我愛上讀書》。

大家知道,我是一個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少言寡語的人。我常常覺得自己是離羣的孤雁、落單的羔羊、異類的醜小鴨。所以,我沒有朋友,沒有閨蜜,沒有鐵桿。我的生活似乎沒有朝氣蓬勃的春天,沒有欣欣向榮的夏天,沒有碩果累累的秋天,只有白雪皚皚的冬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似乎就是我的寫照。

當然,我沒有消沉,沒有低迷,沒有茫然,因爲我找到了照亮人生的燈塔——書。那一本本書,或滿懷深情地回憶年少歲月,或興味盎然地審視自然風物,或樂此不疲地講述動人故事。那些在記憶中永不褪色的人和事,那些在腦海中閃耀着思辨之光的觀點,一個個涌現在我的眼前。書成了我的知己,成了我的夥伴,成了我可敬可愛的導師。我敬佩那保爾·柯察金,願做時代的巨人,扛得住風,頂得住雨;也敬佩蓋茨比,不論現實如何殘酷,總不熄滅希望的燈;更敬佩孫少平,不自卑於貧窮,不自卑於平凡,不把不幸當負擔的人生態度。

一紙詩書一年華,我在光陰背後開滿繁花。借五柳先生的淡泊名利,我收穫了寧靜;借李太白的孤傲,我收穫了曠達;借杜子美的悲天憫人,我收穫了擔當;借辛棄疾的雄心,我收穫了追求。

誰的青春不孤獨?誰的青春不受傷?誰的青春不迷茫?淚水和汗水的化學成分很相似,但前者只能爲你帶來同情,後者卻能爲你帶來掌聲和讚賞。讓我們與書爲伴吧!在書中看那天的藍,賞那草的綠,聞那花的香,聽那鳥的歌唱;在書中觸摸那蒲公英飛翔的翅膀,激勵我們揚帆遠航!

因爲孤獨,沉醉書香的人生,是孤島,也是大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初三語文作文 篇4

窗前的薔薇花依附在鏽蝕的欄杆上,沁着醉人的芳香,勾勒出的,同桌的你。水靈的像一朵帶着露水的睡。

課堂上,你像我的戰友,一絲不苟地聆聽老師的傳教,埋頭做筆記,擡頭回答問題,當我們收穫知識的碩果,會相視而笑,那開的最妖嬈的花朵,在我們嘴角那抹欣悅的微笑下,也顯的暗淡無光;當多才多藝的你站在舞臺上時,會用火紅的綢緞和優美的舞姿演繹我們絢麗的年華;當我犯錯誤時,你嚴厲的目光灑下來,我便垂下眼簾,委屈的滿眼含淚。現在我知道這是朋友真情的流露,朋友,請原諒我當時的`任性與乖戾。

同桌的你,豁達的像一片掛着燦星的天際,

你是男生的理性與感性完美的結合,並融匯到你衷愛的數學中,面對難題屢戰屢勝,在我們班的數學領域撐起了一片天。你靈動的五官花樣層出不窮,隨便地一挑眉,惟妙惟肖地模仿幾個經典動作,就爲自己的個人秀拉開了帷幕,爲同學們帶來陣陣歡笑,驅散初三緊張壓抑的氣氛。

同桌的你,可愛的像墜入凡間的天使。

六月的天氣格外的沉悶,熱空氣在風扇的抽動下慵懶的遊弋在教室中,是你貼心的話語鼓勵我繼續學習;老師劈頭蓋臉的批評讓我無地自容,眼淚不聽話地直往下掉,是你明亮的眼眸安慰我不要在意;面對初中激烈的競爭與考試的壓力,是你手心的溫度伴我前行,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壓力……

耳畔迴盪起風鈴清脆的聲音,閉上眼睛,同學間的往事還歷歷在目:體育訓練時早晨5點爬起來跑步時汗流浹背的樣子;晚自習吃飯時爲了爭分奪秒學習啃方便麪的樣子;同學們一起外出踏青遊玩的樣子;老師提問時,由於緊張手足無措的樣子……那一切,宛如發生在昨天一樣,帶着時間的溫度,流逝了。

畢業了,我們帶着初一的懵懂,初二的歡笑,初三的勤奮畢業了。六月是離別的季節,是花兒的海洋,我們無須傷感,因爲人生的下一個顛峯還在等待我們去征服,我們要用張揚的青春去譜寫生命的傳奇,我們要用奮鬥闖出屬於自己的天空,我們在期待多年後那個同學重逢的約定。

同桌的你,是同學友誼的剪影,是一筆珍貴的記憶財富,是一個值得感謝、陪伴你走過初中的人。讓我們,靜靜的珍藏這份感動吧……

你從前總是很小心/問我借半塊橡皮/你也曾無意中說起/喜歡跟我在一起/那時候天總是很藍/日子總過得太慢/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

初三語文作文 篇5

歲月如梭,光陰荏苒,我的初中生活已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19年,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揹着煎餅上學走過的小路,永遠不會忘記那一起學習一起玩耍的夥伴,永遠不會忘記那串澀澀的桑葚……

我上初中是1983年,那時我家人口少,在生產隊掙的工分少,我清楚的記得有一年我家只分了60斤小麥。在如此貧困的情況下,父親還是毅然讓我上了當時縣裏的最好的初中——寧陽一中。那時,沒有錢買自行車,十及里路來回跑着,身後揹着兩個包,一個包裏裝着課本,一個包裏裝着煎餅。一個宿舍裏如果有同學帶了豆子鹹菜,那是最大的奢侈,舍友會很快一齊分光,然後帶着十分的滿足討論起學習問題。那時,每個星期能吃上一頓5分錢一碗的大白菜就是很好的牙祭了!很多時候我都在想能吃上頓飽飯多好啊!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學識淵博、人格高尚的老師。他們都很喜歡我這個苦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對我格外關心。記得語文老師靳老師多次找我談心,鼓勵我學好語文,這使我終於也走上了語文教學這條路。班主任寧老師觀察到我着迷於象棋,就教導我:“有好的愛好很好,但不能沉湎於其中。使我明白了萬物喪志、智勇多困於所溺的道理,這之後,我努力學習,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寧陽一中的高中。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很感謝老師們,是他們指引我走上了人生的正確之途。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串澀澀的桑葚。寧陽一中的西邊是洸河,河東岸有一片桑樹林,下午我們同學經常去讀書。那是五月的一個下午,我們發現有些桑葚開始紅了,青裏透着紅,我們饞涎欲滴,馬上採取行動,摘下來便大把的塞進嘴裏。“哇,太澀了,還沒熟透呢!我們不約而同的大喊。“不好,看林的老大爺來了!不知誰一聲喊,我們不顧一切的飛奔起來,我竟然跑掉了一隻鞋。沒想到,第二天,那老大爺竟拎着一隻鞋子,挨個教室詢問,最後終於找到了我。我當時心裏非常感動,可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說出口。現在想起這件事,心中還十分的內疚,老大爺,您能原諒當時一個無知的孩子嗎?

現今32歲的我,回想起初中生活,真的是百感交集,既有美好快樂的幸福時光,也有生活困難的澀澀酸楚,但我終生不會忘記那段時光,它在我的人生歲月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跡……

初三語文作文 篇6

x的一天,您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起初,得到您要來的消息, 我心裏便犯嘀咕,張老師到底兇不兇呢?張老師嚴格嗎?她會不會體罰學生?無數個小問號在我頭上轉,把我都弄昏了。

剛來的幾天,大家都很陌生,也沒來得及熟悉,因爲在備戰期末考試,您不想浪費一點時間。

你的第一場課,教我們怎樣做閱讀理解,您教我們要從結構和內容上入手,又教了我們幾種方法。使我們這些視閱讀理解爲攔路虎的學生,也漸漸開始喜歡閱讀理解。您在課堂上對我們循循善誘,講的課生動精彩。當我們回答問題出錯的時候,她並不是批評我們,而是舉一些簡單易懂的例子把我們引向正確的答案。這樣既不會傷到我們的自尊心,又激發了我們舉手發言的積極性,拓寬了我們的思路。

還有作文課,您首先給我們出了一個題目,然後圍繞這個題目,給我們講解一下,之後就讓我們開始寫。寫完之後交上去,沒過幾天,您抱着一摞作文走進教室,衣着素雅而清新,削瘦白皙的臉上透着從容恬淡的神情,而藏在鏡片後清澈的眸子顯得那麼的銳利。之後發現一本本您親自批完,並給我們指出錯誤和改進的措施。您教着那麼多班級,並給我們一本一本的批,您難道不覺得累嗎?

但我們剛要熟悉的時候,您卻靜靜地回去了,只留下了一封信。同學們讀完之後,鼻子酸酸的。雖然您走的倉促,但是您偉大的形象,永遠在我心中!

初三語文作文 篇7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原的人生感悟。人一生存在的意義在於學習,人生就是由各種各樣的課程組成的,其中,語文課的影響尤爲深刻,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文化,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怎麼做人。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我國古人對待客人的態度,儘管沒有了古時繁雜的禮節,但這仍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有客人來到,互相問候一番後請他進屋。給客人備好乾淨的拖鞋,請他入座。沏好茶,用雙手遞茶杯給對方,如果是長輩還要向他問好以示尊重。與對方交談時眼睛直視對方,不可東張西望。客人想去哪裏,主人親自帶路,沒有絲毫怠慢。這些都是一些非常基礎的待客之道,但都是幾千年沉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正如曹雪芹所說:“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接人待物是一門學問,也是一堂教育我們禮儀的語文課。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這樣感慨過。看着窗外日益拔高的柳樹,樹上有些日益枯黃的枝條;檐上的雛鳥逐漸長大,有的鳥羽翼卻逐漸暗淡。時間就是無情地流逝着,我們在這長河中逐漸長大,有小小孩童長成翩翩少年。“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大自然的景色總是交替,就這樣一年又一年這何嘗不是一堂語文課?從這交替中看到時間匆匆,警惕我們“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是教育我們自然哲理的語文課。

生活也是一堂語文課,每一天都意味深長。要從中有所得,有所悟,就要懷着求知的心態。正如胡適所說:“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做人要在有疑處不疑!”

初三語文作文 篇8

我的語文老師姓陳,叫陳秀英,她也是我們的班主任。她一雙又大又黑的眼睛,鼻樑上還架着一副眼鏡,看上去很有學問。

陳老師上課很特別。她不像其他老師那樣每節課講很多,還做不少作業。而是每節課只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和難以理解的講,剩下的時間就引導我們自己分析。理解和做作業。不懂的問題我們在課堂上及時提出來討論,最後她再給以評價,因此我們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時間看書。思考,完成課後作業。她很注重培養我們的自學能力。

陳老師的語言很豐富,教學方法很靈活。上語文課,她朗讀課文引人入勝,我們聽她用普通話朗讀,簡直是一種享受。有一次,上《小珊迪》這課,陳老師朗讀課文充滿着對小珊迪無限的同情。在老師充滿感情的朗讀聲中,不辛的小珊迪好象就站在我的面前,當讀到“小珊迪要死了”那段,老師聲音顫抖了,我情不自禁流下眼淚。

陳老師多才多藝。在教學《花潮》這一課時,爲了讓我們更好地學懂課文,瞭解海棠花是什麼樣子,她就用彩色粉筆畫了一枝海棠花,遠看就像真的一樣。當時我真羨慕陳老師,又教語文,又會畫畫。每次歌詠比賽,文藝表演。陳老師不是教指揮員揮拍,就是教我們怎麼樣有感情地唱歌。表演時她還以爲我們拉琴伴奏。因爲有陳老師的指導,所以每次歌詠或表演,我們班都沒出過前三名。

陳老師對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都很關心,不論成績好。差,她都一視同仁。誰的家長出差了,她讓誰到自己家吃住。其實陳老師家裏並不富裕,但是爲了幫助同學,她省吃儉用。

我尊敬的老師有很多,但最敬佩陳老師。她教給我們很多知識,還使我懂得了怎麼做人。我爲有這一個好老師而感到高興、幸福。

初三語文作文 篇9

語文,有淑女的溫婉之美,也有老婦人隱重之美,有山河的壯麗之美,也有花草的清淡之美。語文,跨過歷史的長河向我走來,她的音律之美,意境之美,令我震撼。

那一個個方正有力的文字,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結晶。從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足以見證了語文雄厚的底蘊與靈動的風韻。"水",運用了象形,使人感到流動與柔和;"衆",會意字的代表,形象地體現了團結的力量。漢字書法的一筆一畫,一延一頓,無論從藝術還是形態來看,或剛勁有力,或柔情似水,無不體現了語文中文字之美。

而詩詞,更是把文字的魅力聚集起來,詩人隨心抒發,於是,一句句詩詞,更有了心,有了魂。

無論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思念,還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人生志向;無論是"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的無奈與哀愁,還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淒涼,都體現了古代詩詞的優美與詩人的心境。"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現代詩人海子對人生追求的一種領悟,"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又包含着徐志摩多少離別的愁緒?

詩詞,把情融其中,把一個個孤單的文字,結合成一篇篇如樂譜般靈動、悠揚的樂章,能夠震撼人心,指引思想,能讓人與詩人一同感受到山河壯麗,悲歡離合,讓讀者與詩人一起苦笑,與詩人產生共鳴。靈魂與靈魂碰撞,陶醉其中,怎不能體現語文的魅力?

倘若你翻開一本書,細細地朗讀上面的段落,你就會發現,原本每一個字的音,竟如此動聽。在年幼時聽親人講故事,你肯定會同我一般,驚歎於每個發音的獨特,就算你並不懂她的意思,你也會陶醉其中,享受那美妙的音韻。

語文之美,令我驚歎,令我沉醉。語文,一位在我身前經過、卻永遠地在我心田上打坐的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