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關於初三語文作文彙編7篇

關於初三語文作文彙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三語文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初三語文作文彙編7篇

初三語文作文 篇1

憤怒地甩門而出後才驚覺,走出這個曾以爲是一生避風港的家,偌大的世界竟無我容身之處。惶惑中,我想起了母親,迎着黑暗,頂着悲風冷雪,踉蹌的我敲開了母親的門。

穿着母親的睡衣,依偎在母親身邊,一種久違的溫暖與安寧緩緩流遍全身。"你好久沒跟我這麼親了。"母親的一句話使我泣不成聲。我就像一隻小鳥,翅膀硬了就迫不及待地飛向更爲廣闊的天空,受到傷害才記起母親的好。我愧疚地摟着母親的腰,兒時的記憶像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遠在新疆,母親帶着體弱多病的我艱難度日,那時候,我常常會不爭氣地半夜發起高燒來,母親就要揹我到幾裏外的診所看病。記憶中有一段路是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周圍是空曠的農田,偶爾冒出一兩個插着白幡的墳頭,在黑夜裏顯得更爲陰森恐怖。也許是感應到了母親的緊張,每走到此,熟睡的我都會被驚醒。母親就唱兒歌、講故事來分散我的注意力。我緊緊摟着母親的脖子,在晃晃悠悠中再次進入夢鄉。

看病回來,無論是半夜幾點鐘,母親都不睡了,她把溫度表一直夾在我的腋下,每隔幾分鐘拿出來看一下,直到我完全退燒,她懸着的心才稍稍放下。天剛放亮時,母親就起來熬米粥,不知過了多久,朦朧中聽到有人在耳邊輕聲喚我,接着感覺自己被輕輕抱起。我睜開眼,看到母親一手攬着我端了碗,一手拿着勺子,舀了一勺粥在脣邊吹了吹,送到了我的嘴邊。時至今日,我都忘不了那碗粥的味道,更忘不了漆黑的夜裏蜷在母親背上的感覺,那是我童年最依戀的地方。

第一次離家讀書,是在百十里之外的寄宿學校。記得開學那天,母親細心地幫我打理一切,當她含淚離去後,我所有的堅強頃刻間土崩瓦解,無助的我跑到校園外的圍牆下痛哭流涕。那時,我天天盼着過大星期,回家的行李幾天前就收拾妥當。後來才知道,期待那天的不止我一人--母親早把我的歸期用紅筆醒目地圈在掛曆上,很早就去趕集,買菜、割肉,做很多我最愛吃的,牀鋪也曬得暖暖的。可惜,我那時還不能體會母親的心情,只想着家裏的伙食比學校好,我心裏還很不平衡呢。事實上,母親一個月不見一點暈腥,才省下了那一天的伙食費。一旦想起這些,我就覺得自己是個十惡不赦的罪人,深深的愧疚積在心底形成淤血,至今不散。

隨後的我參加工作,爲人妻,爲人母,一切都那麼順理成章,羽翼漸豐的我只顧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嚮往的生活,絲毫沒有想起去安慰母親的不捨和痛楚,可寬容的母親仍一如既往地待我。我過月子時,十月的天,風已涼得刺骨,不會騎車的母親早上步行來我家,晚上再離去,三十天沒有一天間斷。洗衣做飯、洗尿布、烤尿布、抱孩子、照顧我,母親忙得像個陀螺,在我整個月子裏她沒有安安穩穩吃上一頓熱飯。現在想來,讓雙鬢斑白的母親如此勞累,如此牽掛,我於心何忍。爲了不讓母親看到我的淚眼,我把自己更深地埋進母親懷中,小小的心裏除了感動與自責,生平第一次懂得了心疼的滋味。

初三語文作文 篇2

目標:

1、培養學生感悟生活、體驗生活的能力。

2、訓練學生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法的能力。

重點:寫自己想說的話。

難點:如何選材、組材。

教法:談話法、舉例。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上週同學們寫了一篇文章《走進初三》。大家都寫升入三年級之後半年多時間內的所見、所聞、所感。

大部分同學敢於說自己想說的話,抒發了自己真實的感受,體現了當今中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也反映了新形勢下中學生嚮往新奇、敢於創新的`思想,同時也突出了初三學生緊張、豐富多彩、充滿競爭、充滿情趣的生活。

今天,我們就來對上次的作文進行講評。

二、講評內容:

1、立意:積極向上,充滿豪情。同學們大多數寫初三生活緊張但又富有樂趣,願意努力學習,爭取考上理想的學校。

反映了當今中學生敢於拼搏的精神風貌。

2、選材與組材:大部分學生能夠選典型事例來反映初三生活,或寫老師、或寫同學、或既寫老師有寫同學

也寫家庭裏發生的變化。有重點中心突出。

金佳:寫了三位老師上課的不同表現,突出了新老師的特徵。

王迪:集中寫代數老師上課時的場面,幽默和諧。

魏新達:寫自己進入初三的苦與樂。

徐正家:從自我感受的角度來寫初三生活。

劉丹:着重同學們的表現。

3、文章結構:多數同學能做到首尾呼應,過渡自然,段與段之間注意照應,部分同學運用小標題的形式

新穎同時使文章內容巧妙過渡,又節省了筆墨。

魏新達:列了三個小標題

明星的生活

書海里的縴夫

一羣唐吉訶德

王雙同學列的小標題是神出鬼沒的班主任

與衆不同的語文老師

風趣幽默的代數老師

4、關於表達方式:一部分同學能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對人物進行必要的描寫,重點突出。多數同學則是以自己的口吻來敘述,平淡的很,更不用說生動了。

王樂、楊斐佩:場面描寫好。

李廣潔:開頭;踏入學校大門,我伸了個懶腰走進教室,拖着沉重的書包一步兩搖的來到座位,把書包丟在桌子上,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剛進入三年級的那股高興勁早已跑到九霄雲外了。

三、存在問題:

1、材料組織不當。有的同學全篇象記流水帳,或者是寫成了決心書,無具體內容,空洞無物,中心就更不突出了。如:

2、語言貧乏;說來說去就那麼幾句話,重三疊四,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錯別字多,病句現象嚴重。

4、書寫不規範,不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走進初三

寫作指導:立意:積極向上,充滿豪情

選材與組材:圍繞中心

文章結構新穎巧妙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

初三語文作文 篇3

“你對我像霧,像雨,又像風”,很多人,對語文都有這種感覺。語文那個生澀難懂的文言文,洋洋灑灑的散文,還有那讓人絞盡腦汁的作文,常常令那些想靠近你的人痛苦不已。於是,有很多學子大呼:“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

走進你,從想象開始。一天,我正捧着你在默默背誦着。但我一背誦,就會很快忘記。我疑惑不解:莫非自己有“健忘症”,不然怎麼剛讀完就忘的一乾二淨呢?漸漸地,我沒有耐心了,就拿出一張白紙,畫了起來,寥寥幾筆,便畫了一幅雄偉壯觀的《岳陽樓圖》,波瀾壯闊的洞庭湖,半空中的沙鷗彷彿被我畫活了。正在空中自由飛翔,岸邊的芷蘭,蘭花,顏色青翠,一切都被我畫活了,我情不自禁的拍手叫好。

突然,我腦海中奇蹟般地記起了文中的內容。原來課本中所描繪的《岳陽樓》跟我畫的景色幾乎相同。此時我突發奇想:如果你能把你的內容用一幅畫來表示,那背起來豈不輕而易舉?說幹就幹,我翻到語文書上沒有學到過的一篇,先自己大聲朗讀兩遍,想清楚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有什麼景色,看完後,我就拿起筆描繪出我所記得的畫面,我很快畫出來三個畫面,我再一次看課文後,合上書,我竟然奇蹟般的背了出來。“我再也不用背誦你而煩惱了!”我不禁高興地叫了起來。

從此,我會將你聯想爲我的最愛,這樣就覺得你的文言生動有趣,寥寥幾字便能寫出那一幅幅有趣的圖畫,從此喜歡上你的簡潔。當我們課間互相打鬧時趣說着“非人哉”時,當家長會後同學說着他的父親今晚必定會“奮袖出臂”,而他註定“兩股戰戰,幾欲先走”時,我走近了你——語文。

語文是香氣撲鼻的綠茶,讓人神清氣爽;語文是神態悠閒的白雲,讓人浮想聯翩;語文是浪花飛濺的大河,讓人心潮澎湃。語文,我心中最亮麗的風景。語文,是精神的美味,散發着芳香。

就這樣,走近你——語文

初三語文作文 篇4

其實,從小到大我已流過無數次淚,記不清是摔了一跤還是因爲爸媽不給零食吃了。但我卻真真切切記得那一次流淚。

到了初中,學校要開運動會,我竟出人意料地報了名。我選了一項相對於自己而言比較拿手的項目——跳遠。

於是,我便忙乎起來了,不分白天夜晚地在沙池邊試跳,可是老天似乎不大關照我,結果總是差強人意。但我從來都不在乎,還一直天真地認爲我這樣努力,好歹也能撈個名次。所以,在練習中也不惜把腳扭傷。於是,日子一天天地在汗水的浸泡下,發黃了,溜走了。

比賽的那天早晨,我滿懷信心地走上戰場,面對一個個比我高半個腦袋的對手也是嗤之以鼻。當見識到了他們的真功夫後,我開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但是無論當時情況是多麼嚴峻,我還是有一絲曙光。

當我進入總決賽後,情況更是惡劣。雙腳不再當我是主人,開始不聽使喚。奢望到的距離總是與現實的腳印遙遙不可及,差點兒把它們害得得相思病。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在衆目睽睽之下,我傷痕累累地回到看臺上。只見那些獲獎者春風滿面,我深知“飛到枝頭成鳳凰”的夢早已破滅。見大家的表情平淡,也只好抑制自己的感情。

回到家後,終於發泄出來了。我的努力,我的汗水成了歷史,再也沒有什麼價值了。又回想起賽場上的窘樣,宣佈成績後的失落,淚水一瀉千里。

但哭着哭着,我便停止了。因爲,我好像從來沒有聽誰說過100%的努力就能得到100%的收穫,是我自己太單純,把努力看作是劑神丹妙藥,百試百靈。卻毫不顧及其它原因,讓“努力”二字揹負着太大的壓力,自然失落時會更加傷心。我終於懂了,其實,你的努力的多少並不能判定你一定可以獲得多少回報。有時它是需要你的積攢與耐心,我也相信在黑暗中無論多久,還是能待到黎明的曙光!而且更要學會“只顧耕耘,不問收穫。”

我想,這次我是真正的哭了,哭得有價值,並在哭泣中獲得了真理。

這是我第一次用淚水換來的真知。

初三語文作文 篇5

語文學習不只是在課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廣闊的。我堅信這句話沒有錯!

媽媽說:不要看和學習無關的書了,快點複習功課準備考試吧!我偏不!什麼書算“和學習有關”啊?難道只是那些練習冊?我的枕頭下經常藏着一本我喜歡的課外書,每天不管作業寫到幾點,哪怕腦袋累得像灌了鉛,臨睡前我都要翻上兩三頁,這是我的必修課。古人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乏味面目可憎”,語言乏味我可以少說話,但我可不想變得太醜。我覺得這樣隨性所致的閱讀能讓我更好地放鬆身心,更快地進入甜美的睡夢中。尤其讓人欣慰的是:我的作文水平不斷得到提高,老師常誇我的文章思路開闊、選材廣泛,我知道這得益於“我讀什麼書我做主”。

爸爸說:別看電視了,快做作業去吧。我偏不!我愛看《人與自然》,它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我愛看《百家講壇》,它讓我領略到了高山仰止的大家風範;我愛看《科學探祕》,它讓我體會到了科技進步的力量。當然,我還愛看《賽場風雲》《新聞聯播》《軍事天地》,等等。去年夏天,我還報名參加了江蘇衛視的《一站到底》,居然戰勝了三個成年對手,贏得了一部金立智能手機!父親節時我把它當做禮物送給了爸爸。爸爸高興地咧開大嘴笑,我知道這也是得益於“我看什麼我做主”。

同學們說:考場作文可不能說真話啊!說真話的作文太平淡,不轟轟烈烈,不會得高分。我偏不!爲什麼要說假話?編故事?作文不就是要展現自己真實的獨特的心靈嗎?說言不由衷的話有什麼意思?難道千人一面的文章反而成了好文章?左丘失明乃着《春秋》,孫子受臏刑,兵法傳世。古代能夠流傳下來的好文章,哪篇不是作者發自肺腑的創作啊?

語文學習不只是在課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廣闊的。我仍然堅信這句話沒有錯!課外閱讀、廣泛涉獵、寫真情文,都是我的主張。我的語文我做主!

初三語文作文 篇6

在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媽媽給予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覺得她給我的一切是順理成章的。我在媽媽的疼愛下長大,從未想到過她的辛苦。直到上了中學,那一件事,讓我終於懂了……

記得那是一個深秋的週末,一大早就不見了媽媽的身影。爸爸說媽媽上午有重要的會議,已經去公司了。怪不得半夜裏,我起牀上廁所,看見媽媽坐在電腦前聚精會神地工作,連我出來都沒看見。

下午,陽光明媚的天氣突然變得昏暗起來,我打開窗子一看,淅瀝瀝的小雨從灰濛濛的天空中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一股寒氣吹了進來,好冷啊!我趕緊關上了窗戶。我今天下午的補習課可以不上了,正想着,媽媽回來了。看到拖着一身疲憊的媽媽,我說:“媽媽,您昨天熬夜加班,也應該休息休息,我今天不上課了。”媽媽立刻看穿了我的“鬼把戲”,說:“不行,我帶你去上課。”說完立刻幫我加了兩件衣服,還讓我戴上帽子和圍巾。

我們走在路上,寒風吹得更猛了。枯黃的樹葉在風中瑟瑟發抖,路旁的小花小草都縮緊了身子。街上的行人縮着脖子,倒着走。媽媽緊緊地摟着我。我突然發覺,媽媽衣服穿得很少,原來媽媽回到家自己都沒顧得換上厚衣服。我側過頭去看看媽媽,只見媽媽的臉被凍得通紅,呼嘯而來的風把媽媽的頭髮吹得更凌亂了。看着媽媽,一股暖流頓時涌上心頭,我從口袋裏伸出手,緊緊地摟住媽媽。此刻,我腦中油然地想起了巴金的一句名言:世間再沒有一件能夠比母親的愛更深的東西。

風不停地吹着,枯黃的樹葉隨着蕭蕭的寒風,紛紛投身於大地母親的懷抱。對不起,媽媽,時至今日。我才懂得您的辛苦,您爲我付出了太多。

初三語文作文 篇7

難道只有從語文書中才能學到語文嗎?答案是否定的。影視中、遊戲中、廣告詞中都能學到語文。學到語文的地方比比皆是,我也能在課外書中學到語文。

在我的藏書中,我最喜歡的是和歷史有關的書籍。愛屋及烏我也很喜歡古文。雖然媽媽有時會說我不務正業但是我總是必以爲然。每當我拿起一些白話帶古文的書籍媽媽看我看的入迷的勁兒,也只有搖頭嘆息的份兒。有時令我着迷的不僅僅是文章的內容,還有中間夾雜的古文。我經常是看一遍古文再看白話文,以至於我的古文能力提高的很快,媽媽也不得不歎服了。我從課外書中學到了語文。

我很喜歡讀名人傳記。比如《主席傳》《斯大林傳》等等都是我所喜歡的。我能從中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道理,同時也使我的的業餘生活更加豐富。在名人傳記中學到的精神、道理也會使我受益終生。我從課外書中學到了語文。

我喜歡詩文,沒事的時候看一看、吟一吟、背一背,會從中體會到樂趣,感受到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七律長征》《將進酒》《念奴嬌赤壁懷古》《沁園春雪》等等都是我喜歡的古詩。從而我養成了一個習慣:看到自己喜歡、感興趣的詩就會記下來並且抽空背過。因此我積累了很多名言、詩句,我也贏得了“詩庫”的雅稱。我從課外書中學到了語文。

從小說中、散文中、雜誌中都可以發現語文。由此看來,語文不僅僅在語文中。只要你有一雙明亮、求知、善於發現的眼睛,那麼生活中便處處是語文。

語文無處不在:在影視中、遊戲中、報刊中、課外書中只要你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發現,有着求知的精神,相信你一定會從更多的地方發現語文,因爲語文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