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六年級關於讀後感

六年級關於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六年級關於讀後感1

在愛情面前語言和文字都是蒼白的!當兩顆心經過長途跋涉彼此心心相印的時候,當兩顆心歷盡劫難終於碰到一起炙熱的燃燒的時候,當兩顆心習慣每一次跳動都是朝着對方的方向的時候。那就是情,純淨的如一塊白碧無瑕美玉,炙熱的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玫瑰,美好的宛如伊甸園中的亞當夏娃。

六年級關於讀後感

可能是太美好了,招來了死神的嫉妒,讓病痛一次次的揉碎那對純淨的心靈,戀人一次次喚起她對生的渴望,對愛的眷戀,又一次次被病魔推入絕望的萬丈懸崖。終於新月在這樣長達3年的拉距戰中走了,帶着那顆爲她跳動心的心,留下了痛徹心扉的愛。去了天堂…

六年級關於讀後感2

我讀了《城南舊事》,並深深地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書中講了林海音童年時代的生活。

故事主要講了,北京城的小衚衕裏,有一個長辮子姑娘——林英子。和經常癡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結交的第一個朋友。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噢,駱駝隊來了又走了,小英子也帶着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當我合上《城南舊事》的最後一頁,房間裏飄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我深深體會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每一種感覺我都不會忘記。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現在,我已經小學六年級了,即將告別我快樂無憂的童年,也即將離開我朝夕相處六年的同學和老師們,這是一種這樣的心情?俗話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們的人生路上必定有許許多多的悲傷、快樂、離別、相逢……每個人都會離開學校,離開父母,離開朋友,甚至離開世界。

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英子的童年十分精彩、戲劇化。她把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刻在心裏,通過那枝慧筆深深地留到我的心裏,每個人的心裏。讓每位讀者知道她的童年故事是那樣的真實、純樸,那樣的純淨淡泊,彌舊溫馨。

我不禁自問:那我是不是也該在即將離別母校跟小學同學分別前做些什麼呢?對!要珍惜!珍惜!!珍惜和同學們相處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分、每一秒。學校裏,我只要一有空就會幸福地欣賞着同學們的每一個喜怒哀樂。

看完書,我最大的讀後感是:這本《城南舊事》就像夏浪裏的一縷清風,讓我知道別錯過童年,花兒謝了還會開,太陽下山明天還會爬上來,我的童年一去無影蹤,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希望《童年》這首歌將在我的心中輕輕地吟唱……永遠……

六年級關於讀後感3

這個寒假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讀完這本書,一個高大的形象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他憑着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戰勝了迎面而來的一切困難,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他,就是探險家、航海家——魯濱遜。

魯濱遜出生於一個英國家庭,他不滿足於平常的生活,告別父母與朋友,和水手們一起出海探險。不料,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附近觸礁,船身斷裂,水手們和船長全部掉入大海,只有魯濱遜是唯一一個倖存下來的人。他看到船上還有許多殘留下來的工具和食物,便用木頭做了一隻木筏,把它們全都拖上岸,來維持暫時的生活。夜晚孤身的恐懼,讓他想起了父親的衷告,讓他覺得這是他不聽父親衷告的結果。

食物再多也終有吃完的那一天。一天,他決定在荒島上種一些糧食。他開始種植大麥和水稻,也不知道他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他努力的勞作,他還學會了製作粗糙的麪包。他捕獲獵物,並開始圈養山羊,讓它們繁殖,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他養了一隻鸚鵡來打發寂寞,挖掘了一個山洞,且打造了些傢俱,擺設在山洞裏。這使他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

在一次打獵中,他看到一羣野人在追着一個土人不放,土人被那羣野人打得遍體鱗傷,他不顧自身安危與那羣野人殊死拼搏,終於把土人從野人手裏解救了出來。魯濱遜收養了土人,併爲他取名,叫“星期五”。他教星期五說話,教他怎麼做人。終於,在數年之後,他偶然間幸運的遇到了一艘英國船,從此結束了他長達二十八年的荒島生涯。

讀完這本書,我大有所感想。現在的小孩從來都是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每個人都像溫室裏的花朵,一颳風就倒下了,受一點小小的挫折,也許就站不起來了。我們從來都沒有去靠自己的雙手勞動過,努力過,永遠都是向父母索取,父母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而我們卻只會所要,不靠用辛勤的汗水勞動。一次,我做一道數學題,我一會兒摺紙,一會兒剪剪指甲,磨嘰了半天,一點進展也沒有,我便不耐煩了,出去玩了,扔下那道題在那。現在想想,可真是慚愧。

其實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心。只要每個人心中都有信念,那就一定能克服困難。

六年級關於讀後感4

以前,我讀過一本書,它在我腦海的印象還不淺:有一個到處都是“聰明孩子”的班級。剛轉來的黃金鑫一開始還真有點不習慣,他反應慢、動作也慢,在所有的功課中,只有“死記硬背的”英語還算過得去,所以同桌華汪德還有黃金鑫的爸爸,都說他是個“笨小孩”。

但是這本書告訴了我們“笨小孩”可以成爲天才,俗話說得好: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賦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成功的。

人與人之間雖然智力方面有一定差異,但大多數人的智力是差不多的。只要自強不息,加倍努力,那些被認爲所謂“有點笨”的來說,採取“笨鳥先飛”的精神,一分努力一分收穫,終究會取得成功。其實,“笨小孩”不比聰明的笨多少,那些聰明的也不比“笨小孩”聰明多少,決不是“不可救藥的笨蛋”,也決不應該遭受到不公正的對待。聰明的稍不努力會變爲“笨小孩”,“笨小孩”稍加努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也會成爲聰明的人。

我們周圍踏踏實實、工作出色、事業有成的人,大多是智力平平,他們之間,少有“聰明”的人。那些自以爲聰明的人,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們仗着有聰明做資本,就不肯吃苦用功了;而那些自認爲自己“笨”的人,則投入比別人更多的精力去奮鬥打拼。

我認爲一個人“笨”,反而是件好事。希望每個人都能有“笨鳥先飛的精神,一飛沖天,實現自己的理想。

六年級關於讀後感5

今天,老師教我們讀《弟子規》,老師主要講了《弟子規》中“入則孝”這部分的內容。講的是我們應該怎麼做一個孝順有禮貌的好孩子,我們讀的很快,讀完後,蔣老師問了我們很多問題:有沒有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有沒有和爸爸媽媽吵架?在家和妹妹有沒有搶玩具?在學校有沒有和同學打架?坐公交車有沒有給老爺爺老奶奶讓座?見到老師有沒有向老師問好?老師問我們平時是不是都是這麼做的。這時,我慚愧地低下了頭。我想到了昨天媽媽在檢查作業作業時,我有一個拼音寫錯了,媽媽向我指出了錯誤,可是我卻很不高興,還生氣,一晚上沒有理媽媽。

今天讀了《弟子規》,我才知道我這樣做是不對的,古時候的小朋友都知道“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卻沒有做到。媽媽向我指出錯誤是爲了幫助我改正,我怎麼還可以發脾氣呢,今天回家我一定要向媽媽道歉,向媽媽說對不起。

以後我要象《弟子規》裏寫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爲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讀到這裏我想到到了自己,平時都沒有做到,媽媽叫我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 ,不能及時的去做,還有做錯事情的時候媽媽批評教育時,也不虛心去聽。

上面這些我都沒有做到,以後還要多學習怎樣做一個孝順父母,團結同學,珍惜時間,誠實守信,認真學習的好孩子!

六年級關於讀後感6

最近,我在看一本書——新神鵰俠侶。

新神鵰俠侶主要講楊康之子楊過自幼流落江湖,被故人郭靖收留後又送到了全真教磨練。叛逆的楊過忍受不了折磨,逃出全真教誤入古墓派,被小龍女收留,授以武功。後因李莫愁攻入古墓而面臨生死,二人由師徒之誼發展成了刻骨銘心的愛戀。因爲蒙古鐵騎即將南下,郭靖等人等難以匹敵,關鍵時刻,小龍女和楊過無意中捲入紛爭,打敗金輪國師。但好事多磨,楊過與小龍女多次聚散,在經歷了武林大會、襄陽鏖兵,絕情幽谷等等險境後,更有十六年的生離死別。癡情的楊過終於在絕情谷底找到了大難不死的小龍女,二人重返世間。此時蒙古正調集人馬,猛攻襄陽,楊過擊敗了金輪法王,並以飛石擊斃了蒙古皇帝蒙哥,爲襄陽保衛戰的勝利立下首功,戰事結束,楊過小龍女告別郭靖等人,帶着神鵰,悠然遠去。

楊過在找小龍女時堅持不懈,甚至在冬天去華山,頂受着風霜雨雪,這種堅持不懈的性格,在新版神鵰俠侶不止出過一次兩次,並且當他們都中了情花毒之後唯一的一顆絕情丹楊過都讓小龍女給吃了,雖小龍女還是一次次離他而去,但他還是不停地尋找,這種可貴的品質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如: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換來了測驗、考試

的輝煌成績,可見這份品質有許多益處,就像那一次:

一年級時我學習很好,臨到期末考時,由於我勤加複習,所以我考了雙100分,可到第二學期的時候,我就想:這次考試多半也是上次考試的題目,結果就疏忽複習,成績降了一點下來,我只覺得這是個意外,結果第二學期期末考就由原來的第一跌到第三了,這幾乎是一墜千丈啊!

堅持不懈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種品質,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種品質,無論做任何事,看了這部神鵰俠侶,又讓我增長了對堅持不懈這種品質的渴望。

六年級關於讀後感7

啓蒙經典之一《弟子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有的甚至都讀上百遍,可以倒背如流了。記得第一次深刻了解《弟子規》時是在父母大學網的有獎知識答題時。爲了更好的參加活動,每天都更加認真去讀《弟子規》並且很好用心地去理解書中的第字每句,每讀一遍,自己對《弟子規》又加深了一遍理解,總之每多讀一遍,收穫都會多一點。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地閱讀《弟子規》,真正瞭解《弟子規》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非淺。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後,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爲有用之才。

六年級關於讀後感8

相信,簡與羅徹斯特的一段精彩對白會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閱讀此書的人。

簡愛:您爲什麼對我講這些呢?您和她跟我有什麼關係呢?您以爲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告訴你吧,如果上帝賜予我財富和美貌,我也會讓您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您一樣。可上帝沒有這樣做,但我的靈魂能夠同您的靈魂說話,彷彿我們都經過了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羅徹斯特:因爲我們本來就是平等的!就這樣,就這樣,簡!

簡在追求個人幸福時,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純真、樸實和一往無前的勇氣,簡的愛情觀使她的個性更加鮮明。

這是一個以德報怨的女孩!當裏德太太染上重病,臨終時想見她一面時,她拋卻個人恩怨,毫不猶豫地來到舅母身邊,陪伴着她,直到她去世。或許,直到舅母老去,也沒有排除內心對簡的憎恨,但簡卻以一顆包容的心,寬恕了這個曾經對她百般蹂躪的女人。

這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姑娘!當簡得知叔父去世後給她留下一筆遺產時,她沒有將它們統統據爲己有,而是決定和表兄妹一起平分財產。雖然簡一直生活在社會的底層,雖然她一直過着漂泊無依的生活,但她對待金錢的態度,對待親人的舉動,絕非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就是這樣一位女子,她地位卑微、其貌不揚、性格倔強、勇敢執着,她對自己的命運、前途有着深深地思考,對自己的幸福有着不懈地追求。從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作爲一位時代女性應該具有的品質:自尊、自愛、自立、自強。

六年級關於讀後感9

(一)

我們這個學期的第一篇課文就是老舍先生的着作《養花》。我讀了這篇課文有很深的感悟,使我明白一個道理。

這篇文章記述的是:老舍先生很喜歡花,也愛養花,他只把養花當做生活中的一種樂趣,他不養那些珍貴的花草,他只養些好種易活、自己會奮鬥的花草,他把花當做是自己的朋友,老舍先生在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就到院子裏去看看,然後回到屋裏再寫一會,然後再出去。如此循環讓老舍先生得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要是趕上狂風暴雨或是天氣突變,就得全家動員搶救花草,累的氣喘吁吁,要是天氣好了又得把花搬出去可是他卻沒有嫌累。但是他的辛苦並沒有白費,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誇好香,這讓老舍一家都感到驕傲,但也有讓他們傷心的時候,有一次三百棵菊秧還在地上沒有移入盆中,突然下起了大雨,鄰家的牆倒了,菊秧被砸死一百多棵。老舍先生在養花的過程中有開心的時候,也有很傷心的時候,但他還是很喜歡養花。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明白:生活就像養花一樣有苦有樂,有淚水有歡笑,有付出有收穫,只有不斷努力纔有成功的可能,有時在生活中的困難也是我們奮鬥的樂趣,要正確地看待生活,只有這樣纔會體會到生活的樂趣。無論做什麼事不是看到滿意的結果才體會到樂趣,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也有樂趣。

(二)

最近,我們學習了老舍先生的《養花》一文,讓我深有感觸。

老舍先生愛養花,已經到了癡迷的地步。老舍先生養花的種類很多:海棠、臘梅、菊花、牡丹……特別是菊花,老舍先生一次能栽下三百多棵,一百多個品種。在老舍先生家的小院裏,到處是花,院裏,廊下,開的很滋潤,這都是老舍先生與他的夫人親自待弄的,每到下雨天,老舍先生一家就全家搶救花草,一身熱汗,晴天,就再是一身熱汗。“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老舍先生對養花的感悟。

“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這是我感悟最深的一個句子。是啊,不付出辛苦的勞動與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怎能收穫豐碩的果實呢?就拿我們班一個同學來說吧,每天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仔細完成,把老師、家長的教訓都當作耳邊風,每次一到考試,結果就可想而知——一塌糊塗。

也如我上一次吧,爸爸讓我來養一盆花,開始我很有興趣,爲它澆水、施肥,天天對它精心呵護,可是到後來,興趣就淡了。不澆水,也不施肥,兩三天才去看一次,沒過多久,花就乾枯了。我十分傷心,爸爸對我說:“這都是你自己造成,不付出汗水和心血連養花這樣的小事都幹不了!更何況其他大事呢?”

同學們,要想成功,就必須付出心血和汗水,讓我們熱愛勞動,付出汗水,去收穫屬於自己的豐碩的果實吧!

(三)

《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使我受益非淺,它介紹了地球的基本知識,闡明瞭保護地球的重要性。讀完這篇文章,我不禁掩卷深思。

以前,我總以爲地球大得很,地球上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的,我們人類可以盡情享用。現在我才知道這種認爲是錯誤的。原來,地球的資源也是有限的。是啊,人類沒有節制地砍伐樹木,開採礦山,破壞生態平衡。工廠隨意地排放污水和廢氣,污染環境,不僅破壞了地球資源的形成,還給人類的健康和生存帶來威脅。

就拿我家鄉的那口古井來說吧!以前,那口井清澈見底,用它甘甜的乳汁養育着鄉親們,我們也愛到那裏洗澡和洗衣服。現在呢?鄰居叔叔家的豬死了,就太去那口井裏扔;隔壁老奶奶家裏死了雞,也拿去井裏丟;村裏的阿姨掃地的垃圾也拿到井裏倒。使古井失去了往日的清甜和美麗,弄得滿井臭氣熏天,井裏長滿了墨綠色的浮藻,連井裏的魚也死了。現在,那口井再也沒有人去取水,再也沒有人去那裏洗澡和洗衣服了。

《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就是希望能喚醒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地球只有一個,需要人類的精心保護。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共同呵護我們美麗的家園吧!

六年級關於讀後感10

幸福的一生又匆匆過去,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快樂讓末學彷彿回到了童年那麼天真,無邪,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純真,純善。這使得末學更不敢對自己鬆懈,更是戰戰兢兢。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家庭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

因爲:“童蒙養正聖功也”。幼兒正是長養天性的時期,“先入爲主”。他們現在就是一杯清水,一張白紙,給他什麼,他就是什麼!古人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的一言一行時刻都在影響着孩子們,而我們的言行由思想決定,所以,抉擇中最重要的就是“擇念”。因此面對孩子的種種問題是,我們需要的是解決,而非指責。“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像蔡老師說的那樣,千萬不要意氣用事,用自己的一己之見來下定論,不然會後悔莫及。一定要用理智,智慧來進行判斷。那麼,要想有智慧,就要不斷去學習,學習中華聖賢經典智慧,因爲它是經過時間驗證的,永恆不變的真理和規律,它超越了時間跟空間,古今中外都需要。也只有這樣的智慧值得我們用短暫的生命好好去追求和深入,這樣,纔不會走太多彎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嘛”!

老師還講到,思想決定着一個人的行爲,行爲決定着一個人的習慣,習慣會形成一個人的性格,性格改變着一個人的命運。所以,小到個人,大到國家,社會,要想解決問題和衝突,根本就在思想。每個人從小就懂得感恩利他的話,我想,整個社會必然是和諧圓滿的了。

反觀之,現在的社會人人都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爲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折手段。其根源還是被慾望所遷。“欲令智迷”,慾望是個無底洞,是無止境的。我們要教孩子長德行而非慾望。

厚德方能載物,大學裏說:“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只有之所先後,才能則近道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