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十篇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十篇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1

我們身邊總是有一些相貌平平的人,但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我曾在報紙上看過這樣一個新聞:一個18歲的男子因患腎癌而需換腎。他的父親知道後決定爲兒換腎,但因家境貧困無法出錢爲兒換腎,父親就跪在鏡頭前請求廣大市民的幫助。當地市民看到新聞時紛紛落淚,都到醫院去捐款。捐款人中有工人,教師和兒童。雖然他們只是一些平凡的人,但他們都體現了助人爲樂的美。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信大家都在電視裏見過這樣一則廣告:有一個小孩看見媽媽在給奶奶洗腳,心想:我也要給媽媽洗腳。他就去衛生間接了一盆水,雖然擡起來很費力,但他沒有打消這個念頭。他的媽媽看見了他,他就笑着說:“媽媽,我來給您洗腳。”這體現了濃濃的孝心美。雖然這對於我們只是一件小事,但未必大家都能做到,所以大家不能小看這些小事,因爲裏面可能蘊含着你往往想不到的意義。

奉獻精神也是一種美。秋天,落葉會讓你感到沮喪,因爲它失去了生命。但你們有沒有關注它的另一方面,當它們落地後腐爛,變爲營養融入土壤,給大樹提供營養,讓它孕育新的綠葉。樹葉雖然是不起眼的,但它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學習,這就是奉獻的意義。

藝術也是一種美。我曾看過一幅竹畫,畫得亂七八糟,卻成了一幅名畫。我非常不理解、直到現在我讀了《竹影》一課才懂得中國人畫竹一點都不講究像,而是突出竹的特點、疏密、濃淡、肥瘦等。當我現在去回顧那幅畫時,覺得更有意味,它表現了一種美的姿態,一種活的神氣。

我們身邊的美是無處不在的,只是因爲我們缺少發現。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2

我的春天在哪裏?我曾在風裏尋找,雨裏感受,花香裏品味。但,卻沒有一點她的足跡,而今天我好像隱隱聞到了它獨特的芳香。

步入初中,認識了一位“怪”老師。他長相怪,眉宇間有一顆黑痣,頭髮蓬亂。甚至穿着雨衣爲我們上課,不拘小節。教學思想怪,他從不認爲分數能衡量人的學習水平,他也不認爲聽他話的學生,規規矩矩做作業的學生是好學生,他甚至還希望有學生來和他唱反調!我不喜歡他的怪,所以也不喜歡這個老師。

我們每個練習,只要有錯的都要訂正。這是他立下的規矩,好麻煩!我開始牴觸。一次,像往常一樣,我抄下題目,蹲到講臺旁做數學題。一直蹲着,蹲到腿腳發麻,整個腳好像都沒了知覺!好不容易做完了,我扶着椅子艱難地站了起來,半跛地走到了老師身邊。他瞥了我一眼,翻了翻我的錯題集,拿來我的試卷,無聲無息地望着我,然後狠狠地用食指敲了敲那個鮮紅的分數。最可怕的不是朝你怒吼、狂嘯,而是這種冰冷的眼神,讓人感覺冷得發抖。我,默默地低下了頭。

“明天到我辦公室去一趟!”老師突然間提高了嗓門兒,冷冷地吐出了幾個字。

我整個人一顫,天哪!不就是考砸了一次,犯得着這麼嚴重嗎?這個老師怎麼這樣!老師的和藹可親哪兒去了?!

我拿着椅子回到了座位,呆呆地望着講臺上正改作業的老師,頓時感覺他好討厭!心裏無數次幻想着老師怎麼把我罵個狗血淋頭,然後我是怎樣over的。

時間彷彿是眨眼間的。第二天了,我來到了辦公室。心“撲通撲通"蹦跳着,即使導演了無數次進辦公室的情形但也還是很緊張。我右腳邁進了辦公室,老師的氣味朝我撲面迎來,我的腿頓時有些發軟。短短的一段路程,我竟感覺比去西天還遠。

本以爲老師看到我的第一反應便是暴跳如雷,然後再破口大罵。但此刻,老師卻出奇的平靜。他用極其溫和的語氣教育我,開導我。一瞬間,老師說話時眉飛色舞的神情竟印在了我的腦海裏。一向脾氣暴躁、急性子的“怪”老師竟也有這樣平和的一面。我想,他平時對我們的嚴格,難道不是他的另一種愛的表現嗎?他的愛好像春天一樣暖暖的,淡淡的,不濃不烈。

原來,我一直尋找着的春天它竟在我身邊。它像和風一樣柔和,春雨一般纏綿,百花一般迷人……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3

我的身邊有很多朋友,可我仍然覺得孤獨。

記得初中有一同學,我跟他因爲都喜歡打乒乓球而成爲了很好的朋友,我們每天一起吃放,一起上下課,一起在週末的時候打乒乓球,一起面對生活學習上的種種困難。我不善言語也不怎麼會安慰人,朋友難過的時候我不說話就陪在他身邊。可是有一天,不知怎麼的,他突然就疏遠我了,是突然,前天還因爲天冷蓋同一牀被子,第二天他連說話都不屑跟我說了,是不屑。

如今七年時光過去,我仍不知道自己當初做錯了什麼,大概我的人品不怎麼好吧。那之後我也沒怎麼去糾結這件事了。

所謂身邊朋友,能用一時便是一時,用完之後就扔掉。

無論是酒肉朋友,還是知心朋友。

把酒喝完就走,把話說完就走。

還記得一同學開學不久就跟我搭話,說要認識我和我成爲朋友,我答應他了。過不久我倆熟悉了之後,他有一天找我借錢,我毫不猶豫地給了他十塊錢。

後來,他沒再跟我說過話,是突然。

我一向不喜歡用錢來買經驗教訓,可有時候卻爲了看透人心不得不這樣。

如今我身邊還是有許多朋友,有所謂的酒肉朋友,有所謂的`知心朋友,可我仍然覺得孤獨。

你很容易地擁有很多朋友,可你身在其中,當局者迷了眼迷了心,太多人心不知該如何選擇了,擇錯,便錯。

所謂身邊朋友,我仍希望伯牙與子期的故事長存於世,教會世人真正的友情。

所謂身邊朋友,祝你找到你的友情,和真情。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4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一門藝術,當然我也不例外,下面就讓我給大家講講我和藝術的故事吧!

那是我上四年級的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媽媽帶我去廣濟街玩,忽然我聽到了一陣陣悅耳動聽的樂聲,那聲音時而高昂,時而低沉,我和媽媽順着那聲音走到一家琴行門口,映入眼簾的是一位阿姨長髮長裙,手中抱着一個半梨形狀的東西,而聲音正是從那東西中傳出來的。我不解的問媽媽:“媽媽那是什麼琴呀?”媽媽說:“那是琵琶,至今已有20xx多年曆史了。”我聽了之後,一個想學琵琶的想法在我的心頭萌生了,媽媽好想看透了我的心思說:“想學嗎?”我聽了使勁點了點頭,於是,媽媽給我報了一個琵琶班,併爲我買下了琵琶。

第一次帶上指甲,第一次抱住琴,一切都覺得很新鮮,可是不久第一道攔路虎向我衝了過來,那就是抱琴,老師告訴我大拇指要抓住琴扶手,另外4根手指頭按住琴絃,可是我一抱琴,琴就好像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一樣從我手中滑落。漸漸地我心想:“既然抱琴都這麼難,今後的內容就更不容易說了。”我正想打退堂鼓,突然我想起了媽媽常說的一句話:“只要你用心去做了,那再大的困難也一定能戰勝。”想到這裏我又一次抱起了琴開始練習,果然兩個星期後我終於能抱住琴了;可是不久第2個攔路虎又向我奔來了,那就是識譜,如果要彈一首曲子必須在一秒鐘內分辨出音高,在哪個把位,於是在課餘時間我更努力的識譜了,一有不會的就打電話問老師,每天寫完作業媽媽經常監督我識譜。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老師的指導下,在我的刻苦努力下,我終於能彈幾首簡單的曲子了,正當我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媽媽笑着對我說:“不論有多大的困難,只要你努力克服,就一定能戰勝困難。”

經過學琴;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論你遇到多大困難,都不能放棄,貴在堅持。”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5

小學過得可真快呀,轉眼之間我已經都到四年級了,在這四年之中,在我身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而且不乏讓我們感到美麗的故事。

還記得在四年級上學期的時候,有一天天氣不是很好,一直淅淅瀝瀝地下着小雨,加上地面上的灰塵,路面顯得特別的溼滑。在大課間的時候,一位三年級的小妹妹來到了我們新教學樓辦事情,就在她快要到達我們教學樓的時候,突然一個高年級的同學像一隻豹子一樣向操場飛奔而去,他不小心把小妹妹撞得四腳朝天,滿身污泥,傷心地哭了起來。幸虧沒有受傷,這位高年級的同學嚇壞了,站在那裏瑟瑟發抖,不知所措。就在這時隔壁班級的一位同學立即跑出去扶起了小妹妹,幫她擦身上的污泥,還要扶她去醫務室,可這位小同學說沒有關係並向扶起她這位同學道了謝,並且也沒有責怪高年級的同學。在場所有的同學都誇他們是好同學,一個願意幫助別人,一個能夠寬宏大量的原諒別人。

還有一次,我記得是一件非常小而普通的事情。一年級的時候,我們教師的走廊上不知道哪裏來了一些紙屑,很多同學在走廊上來來回回的走過來跑過去,但是沒有一個同學關心哪些躺在地上被人踢得飛來飛去的紙屑。就在我準備回教室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一個個子很矮小的同學拿着一個大塑料袋在一片一片的撿拾地上的紙片,看上去他是那樣的認真。雖然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但是我們都沒有做,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我們身邊發生着有很多很多的小事,事情雖然很小,但是它體現了同學們的心靈美,行爲美,也體現了我們學校是一座美麗的校園。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6

藝術,是一個分類很廣泛的名詞。它囊括了音樂、繪畫、設計及各種民俗工藝等。它是高雅的,譬如在音樂大廳聽鋼琴演奏會。或是粗俗的,譬如在廟會上展示的一件件生動古樸的民俗工藝品。而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是藝術。他們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陶冶了我們的情操。

攝影,便是一門藝術。從那一個小小的鐵玩意兒裏看,能發現許多肉眼發現不了的事物。爸爸酷愛攝影,他也有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高級的相機。每當去公園遊玩或者去遊覽某個風景名勝的時候,他便會帶着自己的相機去拍攝,我也會跟在他的後面學習。

攝影這門藝術,是一門很有學問的藝術。並不是一按快門就可完成,首先還需尋找好的題材。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公園遊玩,公園裏有一棵年歲已久的柿子樹。爸爸仔細的調焦,拍下了照片。我上前欣賞,看到有一些柿子是完整的,但大部分柿子都是爛掉的。仔細思索,哦,原來是被小鳥叮咬的呀。這看似普通的柿子樹,內在的卻蘊含了許多情趣。其次,便是攝影的技術。我尤其喜歡被“特寫”的照片,近處的一棵小草,一朵小花,被反映的很清晰,而除了這近處的一物,其餘都處在一種淡淡的朦朧之中。好似進入了一個如夢如幻的仙境,又好像給這進處的一物畫肖像,在這萬物之中,彷彿它是最重要的。邊看邊品味,也覺得蠻有情趣。也許這就是攝影的魅力:它不是繪畫,卻能表現出繪畫的繽紛之美;它不是文章,但也能諄諄道出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及文字所流露出的古樸。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發現一種難以言狀的美。這種美,流進了我們的大腦,滋潤着我們的心田。

攝影,是一門藝術,是一門極富魅力的藝術。它所表達的,不僅是一幅圖片,更是一種情感。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7

胎兒,在母體中逐月成形。長大。在胎兒形成之際,胎兒可以通過羊水的感知外面發生的一切,陪母親一起分享。

在胎兒逐月成形時,母親便自豪的摸摸渾圓的胎肚,輕輕而甜蜜的說;寶寶,我們就快要見面了,快快長大哦!胎兒似乎聽懂母親的話,無比歡快的手舞足蹈,輕輕地踢了一下母親的肚子。哎喲母親似乎高興被肚裏的小傢伙招待,望着因懷胎而逐月成半圓形的肚子,母親笑了,期待着世界因寶寶的誕生加了一分驚喜多一分歡笑。

胎兒漸漸長大,母親每天都小心翼翼地呵護着,拿着念一些故事。會說現在所發生的每一件有趣的事,胎兒每每這時候便會安靜的聽着,高興了,便用腳輕輕地踢一下母親的肚子。

老人是一位白髮蒼蒼,已過六七旬的作家。望着那一張張閃閃發亮的獎狀,那一本本散發淡淡幽香的文學書籍,老人欣慰地笑了。夕陽照着他那潔白的虎牙上,老人躺在牀上靜靜地欣賞這兒女們講的每一個精彩的故事,每一句富有哲理的話。老人意識到自己壽終已盡,淡淡的笑了。

身邊陸續走來親人們,在親人們的告慰聲中,老人仍然神采飛揚,靜靜地聆聽着。他發現,原來他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用寶貴的時間寫出了篇篇動人的。富有哲理含情脈脈的故事。

老人終究在最後一個來到身邊的親人的告慰聲中安然離去,他那一刻是笑着的。胎兒已成形了,在母親的尖叫聲含有許些興奮的喊聲中出生了,孩子第一天雖然是哭喊聲,但是卻是手舞足蹈的微笑着,彷彿已經滿足不了十個月在母體聆聽外面世界的聲音。故事。

聆聽是人的一生中最初擁有。最後失去的感觀。人生長路上,聆聽是智慧者生活的藝術。是對美的事物的追求。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8

藝術是什麼?藝術是一首歌,能讓焦躁不安的人漸漸平靜;藝術是一幅水墨畫,讓我們在濃墨重彩中體會人生跌宕起伏;藝術是一首詩,從一首首古詩中,我們不僅能看見硝雲彈雨的戰場,還能看見氣勢磅礴的瀑布,既能體會到詩人的思鄉之情,又能體會到詩人的熱愛之情。在這許許多多的藝術中,我最喜歡在我家書房裏的那個景泰藍花瓶。

我家書房整個色調幾乎都是棕色的,所以在整個書房中,這個景泰藍花瓶是最引人注目的。它高約25釐米,整體色調爲青藍色,瓶身畫着兩朵牡丹花,一朵是粉色的,一朵是藍色的。粉色的那朵看起來十分嬌豔,花瓣微微卷着,花瓣從裏面的粉慢慢地變淺,最後過度成了白。花瓣邊緣鍍上一卷金絲,讓它看起來更加高貴,更能體現它“花中之王”的身份。而它旁邊那蒼翠欲滴的葉子則將它襯托得更加嬌豔。藍色的那朵卻看起來十分淡雅。花瓣從裏到外,由藍過渡到白,花瓣邊緣的金絲又是讓它在淡雅中又不失“花中之王”的貴氣。本來是兩朵色調、特點截然相反的花兒,但把它們兩個湊在一起卻又是有着一種說不出來的和諧。

媽媽一開始把它買回來的時候,我便想把它放在書房裏,因爲我認爲,書房棕黑色的色調可以讓它看起來更加豔麗,而它卻能讓書房看起來不再那麼死氣沉沉。

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琅”,它創始於明代景泰年間,因初創時只有藍色,故名景泰藍。現代景泰藍已變成一種工藝品名稱,而不是顏色了。景泰藍以紫銅作坯,製成各種造型,再用金絲或銅絲掐成各種花,中充琺琅釉,經燒製、磨光、鍍金等工序製成。

藝術,它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它不僅帶來了美的享受,還讓我瞭解了相關的文化,真是一舉兩得!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9

很多人都認爲藝術是離我們很遙遠的東西,其實並不是,只要你善於觀察,你會發現身邊的藝術無處不在。

我最開始的愛好,是繪畫。那時,我可以算是熱鍋上的螞蟻,學什麼都不會,連最基本的描線,也描得歪歪扭扭的,我有時都會爲自己的成果感到羞恥。

當我開始畫第一隻動物---小豬時,我一筆一劃得,像寫字一樣得,認真的畫。

失敗便是成功之母,我成功得將這幅畫交給老師,老師細心得給我點評,說我進步了許多,我心裏感動了欣慰。

慢慢的,我開始喜歡上了繪畫,只要是有課餘時間,我都會拿起筆和紙,認真細緻得畫起畫來,可以話白雲,可以畫小草,可以畫各種物品,也可以畫自己。不知道是什麼力量激勵着我,在學校評選的繪畫獎時我獲得了成功。

看吧,身邊的藝術就是這麼簡單。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10

在這個星期五上午的語文課我們舉行了“藝術就在我們身邊——第八單元課文朗誦欣賞會”。上場表演的有四個小組,分別是第二小組、第四小組、第五小組和的六小組。

我們第四小組是最先上場的,我們表演的是第25課《伯牙絕弦》。伯牙有陳正東飾,鍾子期由魏子淳飾,道具由黎傑君負責,旁白由王宇君做。因爲王宇君朗誦得很有感情,所以我認爲旁白做的最好。我們的動作、神態表演地維妙維肖,老師、同學都對此讚不絕口。伯牙與鍾子期之間的友誼,是多麼深啊!他們互相瞭解,是真正的知音。而在現在,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看着看着,我不禁陷入了故事的情節之中。

接下來上場的是第五小組,他們表演的是第26課《月光曲》。皮鞋匠由馬炤康飾,盲姑娘由呂齊齊飾,貝多芬由蔡志航飾,旁白由林穎做。因爲林穎朗誦得很有感情,所以我認爲旁白做得最好。他們的動作、神態同樣表演得惟妙惟肖,但是卻比我們略勝一籌。動聽的鋼琴聲、清幽的月光、微波粼粼的海面、波濤洶涌的大海……我陶醉了,陶醉在了旁白那極富感情的聲音中。我想:貝多芬與盲姑娘何嘗又不是一對知音呢?

最後上場的是第二小組和第六小組,他們分別表演了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和第28課《我的舞臺》。雖然他們的表演都比較好,但是卻使我哭笑不得。因爲他們是即興表演,所以大部分都是朗誦。在他們表演的同時,我認識了藝術的另一種美,這種美就是朗誦的美。

誰說藝術一定是一場高雅的音樂會、一幅昂貴的世界名畫呢?我不這樣認爲,有時候一句幽默的話語、一片短小的笑話,它們都是藝術,藝術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