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彙總8篇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彙總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彙總8篇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1

哪裏擁有廣闊無垠的草原?哪裏擁有飄香的馬奶湖?沒錯!這就是我的家鄉內蒙古伊金霍洛旗。

春天,萬物煥然一新,暖風習習,花香縷縷。啊,醉人的春意,輕輕地撩撥着我的心。春姑娘來到馬奶湖邊,她那陽光般燦爛的笑臉照着湖面,遊牧人用剪刀將羊身體上的蓬鬆的“禦寒神器”全剪下來,羊一下子輕鬆了許多,在人的周圍活蹦亂跳……並不是只有羊剪了“頭髮”,其它動物也陸續脫下了棉襖,沐浴着春的陽光。燕語呢喃,柔柔地帶着鄉音,乖巧的風姑娘給柳阿姨別上綠色的髮卡。我站在廣袤的松林裏,靜靜聆聽風姑娘演奏的美妙樂章。

夏的天氣變化多端,神祕莫測。剛剛還是陽光明媚,接踵而來的就是豆大的雨點,但這阻擋不了農民伯伯對莊稼的悉心照顧。他們起早貪黑,澆水施肥,忙得不可開交,雖然工作艱辛,但從來不見他們抱怨半分。因爲他們相信只有吃苦耐勞,才能得到秋天的回報。

秋天是豐收之神,給人們帶來累累碩果。果園裏有紅豔豔的蘋果,黃橙橙的鴨梨,橘紅色的柿子……人們駕駛着四輪拖拉機,將一大車一大車的農作物運回家,滿載而歸,心裏美滋滋的。秋天的馬奶湖也是一派熱鬧景象,人們剛躲過夏的炎熱,好不容易迎來涼爽的季節,換誰都得去馬奶湖旁歇歇腳,釣釣魚,使疲倦的身心放鬆一下。

當時間老人的腳步跨進冬天時,整個世界便被純潔、晶瑩剔透的雪花覆蓋了。這時,你若來我的家鄉做客,熱情的主人便會拿出內蒙古的特色美食手抓羊肉、奶豆腐、奶茶等美味佳餚款待你。讓你吃個美翻天。

“湖水倒影映藍天,牛羊散漫草黛青”,我的家鄉猶如一顆明珠,閃爍在祖國的北疆。不論是誰來過我的家鄉,總會讚不絕口,流連忘返。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2

在你們心中什麼最美?是一幅畫,還是一段記憶?在我心中,最美的就是那個地方——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非常恬靜,不像城市裏那樣喧鬧。我的家鄉空氣非常清新,不像城市裏那樣時不時都會有霧霾。在我的家鄉有清澈見底的小溪,大片大片的葡萄田。我的家鄉就在嶽麓區含浦鎮。

我很喜歡家門前的葡萄田。那裏有由很多的水泥柱子和邊上很多很長很長的鐵絲組成的葡萄架。每到夏天葡萄藤就爬滿了葡萄架,而葡萄卻掛滿了葡萄藤,那場面真是壯觀。

放暑假的時候我都會和小夥伴們一起,提着一個小竹籃子,拿着一把剪刀到葡萄田裏去摘葡萄。那一串串的葡萄真是太誘人了,我們一邊把葡萄摘到籃子裏一邊又情不自禁的把手伸進籃子裏,拿出來葡萄來放進嘴巴里,一嚼,甜甜的葡萄汁讓我們這些小饞貓大呼過癮。我和夥伴們一路上有說有笑還吃着葡萄,可是到了家,葡萄也就所剩無幾了。

我的家鄉還有一件讓我着迷的事,那就是在家門前的板栗樹下面撿板栗。

那棵板栗樹有五六米高,而且它也算得上是“老古董”了,因爲爸爸小的時候就在那棵板栗樹下面撿板栗了。我只要一聽到風把板栗吹掉下來的聲音,我就會飛奔到板栗樹下面,而且不止我一個人會被那聲音吸引過來,小夥伴們也會被吸引過來撿板栗。我們還會時不時別說:“我撿到了一顆,我撿到了一顆。”可我們不是撿到了就佔爲己有,而是把它都放在一個袋子裏面,到最後要回家的時候大家再平分。這樣就不會有嫉妒或驕傲的心理。也不會說,哼!我撿的比你多,就看不起別人,或者別人別人見撿得多,自己撿的少就嫉妒別人。這種心理在家鄉都沒有,以後也不會有。

這就是我的家鄉,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地方,一個讓我覺得美的地方。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3

這裏是天然的氧吧,是運動健身的場所,是一個純樸自然的小鄉村。每個季節都有她獨特的風景。

春天,伴着淅淅瀝瀝的小雨,枝頭上吐出片片新芽,新鮮而嬌嫩,這一抹綠色帶來一片生機。桃花爛漫開滿坡,春意盎然,微風拂面。成羣結隊的燕子銜泥築窩,喜鵲嘰嘰喳喳地告訴人們春天來了。一場春雨過後,整個村莊一下子被洗滌得乾乾淨淨,葉片上,水珠跳躍着,發出閃亮的光。剛剛吐出新芽的楊樹、柳樹、杏樹、梨樹、慄樹……像趕集似的,一下子趕走了冬天的孤獨。

夏天,穿梭在樹海中,這裏與外界隔絕,一片清涼。初夏,各色的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繡在一塊綠色的地毯上的燦爛斑點。山村的孩子在樹蔭下快樂地玩耍。順着鄉間小路隨時可看到三三兩兩的城裏人紛紛來走步健身,城裏的孩子好奇地看着鄉村的孩子在泥沙灘上玩,看了一會,便和他們一起玩了起來,乾乾淨淨的小手髒了,乾乾淨淨的衣服髒了,可一旁的大人卻笑了。

秋天,景色更是美不勝收,金黃色的小花開滿山坡,當然也是山裏人們最開心的季節。這裏就是板栗的故鄉,每每枝頭的栗苞裏吐露出土紅色的板栗,多麼招人喜歡。獨屬秋的氣質,金色的陽光,金黃色的葉子,金黃色的樹林,一陣秋風吹過,片片樹葉像蝴蝶一樣在空中飛舞,厚厚的落葉鋪滿整條小路,踩在上面,鬆鬆軟軟,像踩在柔軟的地毯上。

冬天,皚皚的白雪覆蓋整條山脈,給這個世界帶來一份純淨。冰花掛在草木上,伸展着腰身,展示着她們的美。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響,留下一串串腳印……在山道上健身的人們依然和太陽同步準時到達這裏,興奮的人們大聲地吼着,呼吸着新鮮的空氣,“啊!太美啦!”

朋友們,快來這裏吧!我隨時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呦!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4

彭州是我的家鄉,這裏歷史悠久,有唐代摩崖壁畫——三昧水,亞洲最高的舍利寶塔——龍興寺;有風景宜人、具有異域風情的中國法式小鎮——白鹿,國家地質公園——葛仙山;還有香飄萬里的九尺板鴨,外酥裏嫩的軍屯鍋盔……但讓我最引以自豪的是彭州有“王者之花”的牡丹。

陸游曾讚歎“牡丹在中川,洛陽第一;在蜀,天彭第一”。牡丹是彭州的市花,它雍容華貴,富貴吉祥,是繁榮昌盛的象徵,是彭州人民的驕傲。

牡丹花的形狀和芍藥相似,只是花比芍藥大,層次比芍藥多。牡丹的品種繁多,有姚黃、荼紅、豆綠、火鍊金丹、煙絨紫……顏色各異,有紅色的、黃色的、黑色的、綠色的……真是萬紫千紅。當你鼻尖輕輕地貼在牡丹花上的時候,你會聞到濃郁的香味,你會情不自禁地唱起來:“啊!牡丹百花叢中你最豔……”這首歌來。

春天,細雨如絲,牡丹貪婪地吸收着春天的甘露,舒展着細長的枝葉。待萬紫千紅的春天悄悄地推開了花的世界,各色的花兒都絢麗多姿時,牡丹還是花苞!真可謂“不與百花爭報春,春到時節始登陸”。清明前後,牡丹才盡情綻放!你看,它的莖又細又短,枝葉卻特別茂盛;葉子又扁又短,猶如小朋友的小巴掌,似乎歡快地拍手歡迎遠方客人的到來。它的花朵嬌豔飽滿,花瓣重重疊疊,迎風搖曳,好像瑤池裏的仙女。

漫山遍野的牡丹,五彩繽紛,爭奇鬥豔,猶如一條精妙絕倫的五彩錦緞,紅一片,紫一片,粉一簇。紅得如夏日的.驕陽,有火一般的熱情;白得如冬日裏的白雪,那樣聖潔;黃色的像閃着耀眼光芒的金子,讓人倍生喜愛;粉色如天邊的晚霞充滿神祕。一枝枝牡丹像一個個花枝招展的少女,帶着燦爛的笑容,一朵有一朵的姿態,一朵有一朵的美麗。有高傲亭亭玉立的;有文靜依偎的;有的羞澀地打着盹兒;有的頑皮地在綠葉間捉迷藏……一陣微風吹來,滿山的花兒泛着鮮亮的波紋,一撥兒趕着一撥兒,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又像一個個美麗的少女翩翩起舞。辛勤的蜜蜂和彩翅膀的花蝴蝶都被這迷人的舞姿所吸引來了,它們也過來湊熱:“千堆雪”穿着潔白的浴衣,像剛出水的美人,鮮亮誘人。她趾高氣揚地說:“讓我們比比誰最漂亮!”“丹景紅”不甘示弱,抖開一條紅舞裙,扭動着婀娜多姿的身段說:“比就比,誰怕誰!”……頓時,每個牡丹都拿出自己最獨特的一面展現給遊人。真是“春來誰做韶華主,總領羣芳是牡丹”。

啊!牡丹,一朵朵,一簇簇,在陽光的照耀下,金燦燦、亮光光的!我徜徉在流光溢彩的牡丹王國,如癡如醉,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

看着如此嬌豔的牡丹,我不禁思緒萬千:是誰讓牡丹這樣斑斕多姿,惹人喜愛?誰又如牡丹以自己不屈的品格,高傲的氣節,傲立於百花之中?哦,它不就是勤勞、樸實、充滿智慧的彭州人民的真實寫照嗎?

我愛牡丹,愛她的嫵媚,愛她的高貴,愛她的典雅,愛她的多姿,愛她的豔麗,愛她的熱情!但我更愛彭州人民的勤勞、勇敢、智慧、善良!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碧山的洲瀆村。洲瀆村的人們都是以打魚爲生,男的下海打魚,女的就將打來的魚賣掉。當然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海鮮了。這樣的日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人們從不厭倦,因爲懷着健康的心態,做什麼都是快樂的。

外婆家院子前有一條小路,小路前是一條河。河水是用來澆灌土地的,不免有些渾濁。河上有一座十分古樸的石橋。石橋歷經歲月的洗禮沖掉了不少花紋。每當夜晚,老人常坐在石橋上聊天。小時候,我都以爲石橋太老,人在上面會把它壓壞,就不敢走在橋上。石橋過後就是大姨家。

還記得那次,丫丫、智寅和我去大姨家。在那條路兩旁,有綠綠的秧苗,一眼望不到邊的成行的綠樹。天空中陽光十分明媚,我們在秧苗小路上嬉戲玩耍,笑聲迴盪在小路上,像極了代表着田園的圖畫。美麗的樹,清澈的河,將我的家鄉點綴得更加美麗。

河的對面有座廟,那廟有紅的瓦, 黃的牆,很氣派。隱隱還聽見老人唸經的聲音。在廟前有個土堆,說是土堆,其實是沙堆,沙堆上有幾根香,十分奇異。當時不懂事,我們常在那沙子上玩。外婆見我們還沒回家,就去找我們。見我們在玩那沙子,外婆又怕又氣,說那沙子玩不得,但爲什麼,我現在也不知道。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是對我們農村人最好的形容了。傍晚,舅媽拉着沒賣完的海鮮回來。今天晚上又有全鮮大餐了。海鮮很多,螃蟹,蝦姑,章魚......偶爾也會捕到不知名的小魚。大家各幹各的,一家人其樂融融,圍在圓桌上吃海鮮大餐,一邊吃着,一邊說着趣事。在城裏這種情景可是少有啊!

夜入深了,萬家燈火。天上繁星閃爍,古樸的老人依然有晚上看星星的習慣。寧靜安祥,夜裏的家依然那麼美。

家鄉,多少遊子渴望的天堂。家鄉,永遠是那麼溫馨的地方。無論你身在何處,家的大門,永遠爲你敞開!我愛家鄉!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6

我的家鄉,有美麗的風景,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悠久的歷史,也曾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還被稱爲“魚米之鄉”。在我眼中,我的家鄉——太倉,如同一本書,在我眼中有着不一樣的美,接下來,我來帶你們去欣賞一下:

先來講講歷史吧,就在太倉革命烈士陵園裏,有着一個長滿了綠草的圓形大山,一個個烈士的墓碑圍繞着它,碑前放着人們爲烈士們祭掃的花。這些墓碑緊緊地靠在一起,彷彿是一位位英勇的革命戰士在守護着這座大山。在紀念館裏,記敘了許許多多革命戰士的偉大事蹟,讓我十分感動。那時的科技並不發達,遠遠不如日本,可是經過了一個令人們不相信的時間——14年,打敗了日本。從1931年至1945年共14年的中日戰爭,我們不知犧牲了多少革命戰士,是他們用身軀抵擋着敵人的槍林彈雨,也是他們用鮮血告訴我們不要忘記歷史。革命戰士那堅持不懈,奮不顧身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佩和驕傲!

在距今約5200—4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那時的人民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製造了維新遺址,裏面的竹林讓我覺得彷彿去了郊外,裏面的木屋和茅草屋使我彷彿穿越到了古代,一座座草房讓我領略到了我們祖先的聰明,陳列館裏的每一句話,每一幅圖,讓我明白了不少歷史知識,我還親自動手製作了一個紫砂茶杯呢!

太倉的休閒景點也是數不勝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金倉湖。金倉湖是一個美不勝收的地方,藍藍的天一望無垠,綠油油的大草坪上人們有的野餐,有的放風箏,有的追逐打鬧,多麼美好的畫面啊!花園裏的花兒都綻開了笑容,爭奇鬥豔,遊客們的眼球都像被吸鐵石吸住似的,令人心曠神怡!人們走樹洞,過搖搖晃晃的天橋,租二人、三人自行車暢遊金倉湖,各種遊玩項目,讓人不捨離去!

我們太倉的特產也有很多,比如肉鬆,軟軟的,鬆鬆的,香香的,讓人吃了還想吃;還有燠雞,雞肉酥而不爛,雞汁油而不膩,是太倉的一大名食。我覺得,吃完後,感覺會像電視裏一樣“飄飄欲仙”的,美味極了!

當一天工作或者遊玩結束了,覺得累了,特別想享受一下安靜地美好時光,那你可以走進太倉圖書館。在太倉圖書館,有着一片一望無際的書海,在裏面,安靜美好的壞境可以讓你全身心的投入看書,各種各樣的書可以幫助你瞭解古今中外,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相信,你一定會受益匪淺的!

我眼中的太倉,它沒有上海繁華,沒有杭州景美,但它既有歷史文化,還有美麗風景,美味佳餚也是十分聞名。在我眼中,我的家鄉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地方!我愛我的家鄉,夥伴們,歡迎你們來我的家鄉做客哦!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7

平頂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這裏就有古人類活動。衆多的裴李崗文化遺址表明,約在70XX年前,這一帶就出現了較大的部落羣。衛東區蒲城店龍山文化古城遺址的發現,說明50XX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建立了城鎮和村落。

由此可見,平頂山地區是中華民族最早開發的土地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春秋時代,這裏屬應國管轄,應國以鷹爲圖騰,古典漢語“應”“鷹”通假,平頂山因此又稱鷹城。

春秋時代的墨翟,葉姓華人始祖、史稱葉公的政治家沈諸樑,劉姓始祖劉累,唐朝詩人元結,南宋名將牛皋,明代醫學家古濤,清代文學家李綠圓,近代農民起義領袖白朗,都生於此。

歷代文人名士孔子、李白、韓愈、顏真卿、蘇東坡、歐陽修、范仲淹都來過此地。這裏有地下應國曆史博物館之稱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應國古墓,有長城之祖楚長城遺址,有古代《戰國策》所列五大名劍產地的舞鋼冶煉遺址,有代表漢代冶鐵最高水平的望龍崗冶鐵遺址,有唐代建築、中州四大名寺之一風穴寺,有代表顏體書法的代表作之一的元次山碑,有北宋五大名窯之首的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和五大名窯之一的張公巷北宋官窯遺址,有堆汗如脂、視如碧玉、扣聲如磬的汝瓷,有宋代大文豪蘇洵、蘇軾、蘇轍的墓冢,有我國現存三座古代縣級衙署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縣衙---葉縣縣衙,有氣勢宏偉的汝學宮(汝洲文廟)等。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8

我,本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西安人,但我對古西安的熱愛卻不亞於任何一個西安人。

我與西安的初次邂逅是在三年前,因爲父母工作調動,我也跟隨他們搬到了陌生的“西安”生活。當我與西安第一次對視時,我就愛上了這裏。

與其說是陌生,不如說西安是個我曾夢到的地方。街道,樓宇,天空,白雲,儘管我不曾來過這裏,一切卻都是那麼似曾相識。

這就是我與西安的緣分吧,我想!我愛它的理由很多,

曾記得幾年前我有幸敲過一次鐘樓上的大鐘,我滿懷興奮地將撞木撞在大鐘上時,一聲足以震天的脆響響徹雲霄。那聲響,脆生生的,不含一點雜音。隨着巨響,我彷彿穿越回了古代,一位敲鐘人正在暮色中鳴鐘爲人們報時,四處一片古風古貌。銅鐘發出的那嫋嫋的餘音,溫柔悠長,動人心絃,讓我沉醉於幻想,久久不能自拔。

我想,是那鐘聲讓我愛上了“西安”。

小學時,我還特喜歡上城牆遊玩,每次站在城牆之上,居高臨下,舉目四望:城牆外圍繞着護城河,那柔柔碧水卻成了整座古城天然的屏障。還有,每次騎行於城牆之上時,當腳踏板隨着心跳的節奏而律動時,一種濃郁的古樸風韻就撲面而來。那滿眼的磚塊歷經幾百年卻還堅固如鐵。那磚塊上一道道細碎的裂紋都是時間留下的雕飾,也是歷史留給我們這座古城的一道道皺紋。

我想,是那皺紋讓我愛上了西安。

如今的我,已在西安生活了多年,記得第一次去學校的時候,我因爲人生地不熟而迷了路。我向一位賣報紙的大媽問路,她熱情又詳細的爲我指路。可是我不知道她說的那些路名,還是一頭霧水,沒想到大媽竟然放下手中的生意,親自領我到了校門口。從此以後,我每天上學路過她的報攤,我都會跟大媽打招呼。

我想,是那熱情讓我愛上了西安。

現在,西安已是我的家,我愛西安,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