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錦集九篇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錦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春節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錦集九篇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1

我家的春節,在我看來,就像是一場大型的魔術表演。我們家的五口人每人都有一手絕活,讓我說來給你聽聽。

除夕之前,是媽媽的表演時間,節目叫作“春節大掃除”。你看,媽媽穿着圍裙,左手一隻水桶,右手提着掃把、拖把,將“動次打次”的音樂放得震動天花板。然後,她瀟灑地一擼袖子,快活地開始大掃除。媽媽一動掃把,地上的灰塵立刻全跑到了簸箕中,然後她賣力地揮動拖把,在地上“畫起了橫豎撇捺”。一眨眼,烏黑的地板就煥發了光彩,真像變魔術一樣,我們就像搬進了新家。媽媽的表演也就圓滿結束了,得到了全家一致的誇讚。

除夕夜,是神廚奶奶和快手爸爸大顯身手的時候。我們最喜歡吃的酸菜魚是用黑魚做的,爸爸的拿手好戲就是“空手捉黑魚”。桀驁不馴的黑魚到了爸爸手中,就像被老爸施了魔法一樣,乖乖投降了。奶奶三下五除二把黑魚“變”成了魚片。再過那麼一會兒,剛剛還活蹦亂跳的黑魚,在奶奶的“神奇魔手”之下變成了一盆爽滑細膩、香味四溢的酸菜魚。此刻,掌聲是必不可少的!

大年初一,應該是爺爺的表演時間——做糖畫,這可是我最喜歡的。爺爺用平底鍋熬出了一鍋糖,然後像變魔法似的,一眨眼工夫,就繪出了一隻活靈活現的小狗,再一會兒,又繪出一匹四蹄生風的馬駒。我被爺爺高超的技藝驚呆了。在一點、一提、一畫之間,爺爺那雙騰空的手就畫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動物。最後,他又用一根筷子,輕輕地放在這些動物身上,美味又好看的糖畫就完成了。爺爺的“魔術”表演,把春節的快樂氣氛推向了高潮。

說起我嘛,還挺不好意思的,我的表演就是“吃”。媽媽說我雖然很瘦,好像是從難民營裏放出來的,但是吃起來能夠嚇死一隻餓狼。當然,我還是美食評論家,什麼美食到了我這張嘴裏,我肯定要評頭論足一番。不過,我覺得什麼都好吃,這評論也就一邊倒了:奶奶常常被我誇得臉上笑開了花,爸爸也被我贊得眉飛色舞,爺爺更是讓我贊得合不攏嘴。

我家的春節,五位神通廣大的魔術師都各顯身手,將春節變得有聲有色,趣味無窮!我愛我家的百變春節!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2

春節是祖國的傳統節日,今天就是春節的前一天“除夕”。

在除夕夜裏我們一家忙個不停我、爸爸、媽媽、奶奶一塊包水餃,因爲水餃像個小元寶,所以吃水餃就意味着在新的一年裏“財源滾滾”。我們一家一邊吃水餃一邊看精彩的春季晚會,突然,我看到了除夕的來歷:夕是一個怪物,一位勇士頑強的除掉了夕,所以爲了紀念這天就把除夕定在春節的前一天。

到了12點,我和爸爸一起到樓下放爆竹迎接新年的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3

臘月二十三天氣晴

今天是假期的第一天,農曆的二十三,也就是“祭竈”。

一到下午,媽媽就忙活了起來,先是和好面,準備拍竈餅。我也幫媽媽打下手,媽媽把竈餅擀好放到鍋上後,我就負責翻。不一會兒,第一鍋竈餅就出爐了。我正準備吃一個,媽媽忙說:“先放下,去把竈糖拿來。”我很聽話地拿來了竈糖,看媽媽準備幹什麼,只見媽媽把竈糖和竈餅放在一塊,說:“竈王爺,來吃竈糖和竈餅吧,保佑我們一家平安。”我很好奇,問媽媽爲什麼要這樣,媽媽也說不清楚,只是說這是傳統。

我就自己上網查了一下,瞭解了有關“祭竈”的傳說:原來“竈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便要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竈神的儀式稱爲“送竈”或“辭竈”。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竈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竈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祭竈不僅是爲了免災,更重要的是爲了祈福。

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竈君接回家來,即將新購來的竈君神像貼到竈臺上。因竈君下界先要清點名冊,所以家庭成員都要回家過年,以祈求竈君降吉祥於全家人。

原來,祭竈還有這麼多講究呢,今天,我總算是明白了。

除夕天氣有風

今天是的三十!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放鞭炮,告別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下午,媽媽很早就調好了餃子餡兒,和好了面,不到三點,我們全家上陣,開始包餃子。我不怎麼會包,就跟着媽媽瞎摻和。

媽媽包餃子的速度可真快!像變魔術似的,皮放在手中,用筷子夾上一點餡兒,兩手輕輕一捏,一個鼓鼓的餃子就成了。媽媽把包好的餃子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小案板上,就像一隊隊等着檢閱的士兵。我也忍不住動手包了起來,包得很慢,而且也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我也很滿意,畢竟是我親手包的餃子呀!過了一會,只見媽媽把一顆花生包在了一個餃子裏,我感到很奇怪,問:“媽媽,爲什麼要包一個花生啊?”媽媽笑了笑說:“誰吃到這個餃子,就說明誰今年運氣格外好。”哦,原來是這樣啊。

不一會,餃子下好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就想吃,卻被爸攔下了。哦,想起來了,今天很特別,要放過炮才能吃餃子。爸爸拿了一掛很長的鞭炮,掛在樹枝上,鞭炮“闢哩啪啦”響起來,很希望自己能吃到那個餃子。等我把一碗餃子吃完了,也沒吃到花生。我有點失望,一會兒,爸爸高興地叫起來,原來他吃到了那個餃子。爸爸顯得格外高興。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等着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還沒開始的時候,爸爸給我講起來年的來歷。“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可真有意思,原來,過年還有這麼多好聽的傳說呢。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一年的春節都會發生許許多多的事,但是今年的春節和往常的不一樣了,因爲放煙花的人少了,但今年的春節對我來說依然是愉快的。

一年一度的春節終於到了,我們大家都十分興奮。吃完年夜飯,看完春節聯歡晚會,這時大街上不時響起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雖然鞭炮聲十分響亮,但是由於霧霾出來放鞭炮的人明顯減少了不少,我們家也因爲霧霾就沒買鞭炮,但沒買鞭炮就不代表我們丟掉了傳統習俗,因此我們就在窗臺上看別人放煙花。就在這震天動地、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新的一年:20xx年到來了。只聽見嗖嗖嗖的幾聲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天上綻放着,像一朵朵美麗的花朵,仙女散花似的散開,把那天夜晚裝飾的格外美麗。

第二天,媽媽帶我去老門東。到了門口,只見有許多高大的“人”有秩序的“站”在那。呵呵!其實那不是真正的人。而是一個個花燈。它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中間的狀元、榜眼、探花。他們三個分別騎着三匹高頭大馬想不引人注目都難,這三匹高頭大馬也和馬年有關。看完這些,我們又往老門東的裏面走裏面有許許多多著名的小吃,但是由於人太多,我們有許多沒有進去,最後選了蔣有記湯包。裏面的人可真多,進去都要擠進去。雖然人多但是仍然阻擋不了我們對蔣有記湯包的渴望。湯包終於端上來了,看着那香味四處散發着勾引人的湯包。我也顧不上以前吃湯包的習慣:先喝湯,在吃肉。而是直接一口一個吞了下去。吃完後我還想再吃,然後又打包了一籠的湯包滿載而歸。

今年春節我過的十分愉快,我真希望下一年的春節快點到來。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5

過春節又稱“過年”,是雷州半島民間最古老、最隆重、內容最豐富的傳統節日,它有着較爲濃厚的地方特色。按雷州半島現有的歲時習俗,春節已不單指新年初一這一天,在愛熱鬧、愛過節的本地人心目中,春節是從臘月下旬開始,一直熱鬧到元宵節後纔算度過了。臘月下旬,雷州半島各地家家戶戶都忙着辦“年貨”,城鎮居民少不了年桔、春聯、鮮花、糖果、時髦衣裝、孩童玩具;鄉間農戶則備全香燈寶燭、門神年畫、鞭炮,還有自制糕餅諸類供品食物。

農曆臘月廿四或廿五日,雷州各地大搞清潔,俗稱“打囤”或“掃囤”,家家戶戶進行室內大掃除,以便乾乾淨淨地迎接新年。送竈”後,從廿六日到廿八磨米做新年糕餅。雷州半島是蔗糖之鄉,年糕甜,餅米乙種類繁多,令遠客驚奇的一尺餘直徑三、四寸厚的巨型年糕有:筐炊、團籠炊、籠傻,約八寸直徑一寸厚的筐箕炊、缸蓋炊、牛皮糕。米有:餃子餑、葉搭、菜包、田艾薇、紅印、白米果、煎堆、壽桃、米捏製的禽類和各式棕子。

農村廿九最熱鬧的場面是宰豬、捉塘魚、趕年晚圩,男女老少齊出動。家家戶戶貼“年紅”,既有室內的新年畫,也有傳統的“門神公”和春聯(俗稱“對”)。

除夕的傍晚,雷州人設祭祀香火神和祖先,同時在自家的庭院角落擺設酒餚、塘魚等祭品“圍爐”,燃爆竹(鞭炮)除舊歲。晚上,全家相聚一起,在家裏吃一頓豐盛的“團圓飯”,曰“吃年飯”,部分城裏人則闔家老少到酒樓飯館吃年夜飯。晚飯前先鳴炮慶賀,飯後父母給孩子以紅包,稱“壓歲錢”,臨睡前,母親教育孩子:大年初一半夜要起牀,忌喊人不答應,忌亂倒水,見人要說恭喜發財,忌惡語粗言。不少地方又有守歲的習俗,除夕之夜,全家老少歡聚一堂,看看春節晚會電視節目,說說笑笑,達旦不眠。

在新年初一,民間普遍忌掃地、倒垃圾。民間俗傳新年期間家中的東西包括垃圾都是財寶,只能進不能出,把垃圾掃走,就是掃掉財氣。實在太髒時,清掃的垃圾也只能放在門後,待初三開假時再倒,各地還忌操刀、殺生、倒水、挑水、洗澡,忌出村拜訪親戚。新年還忌說晦氣話或罵人,要講吉利話。不過即使小孩說了不吉利的話,家長也不能打罵,往往只用草紙擦擦孩子的嘴巴,意爲臭話如同放屁,不算數。新年初一這天,廣大村鎮舊貌換新顏,從早到晚鑼鼓喧天,遊園會、舞獅舞龍、耍武藝、球賽,顯揚出一派喜洋洋的節日氣氛。

春節期間,雷州 人盛行用“肉刀”、年糕、三鳥等禮品探親訪友,且必伴有生蒜,因生蒜農村人稱“蒜仔”,意味着多子多福,正月十五鬧元宵,這是舊時農曆新年的高潮,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從初六起,各村圩的元宵鑼鼓相繼擂響,不少人把慶元宵看作比朝廷大典還大典,家家主婦預先備好肥雞、水果、米乙等祭物,屆時在門外設席迎神。三聲鐵炮響,遊行大隊浩浩蕩蕩出發了,頭旗、紅綠大旗、六國牌、八寶花、獅子班、鷹熊班、彩龍、鑼鼓棚、八音隊、飄色臺……甚爲壯觀。晚上,一些鄉村,還大放“春花”(煙花)。花炮、花樹、火箭、風車、老鼠仔鯉魚吐珠……最後“炮頭”轟響,很多人奔上前搶“炮頭”,據說搶得者預兆很快會“添丁”,不管添不添,明年元宵前必須送一盆“春花”謝神。

春節期間,從城市到農村,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舞獅、遊神、飄色遊行、做大戲、武術表演,放煙花,舉辦球賽等,各種民間活動應有盡有,一直熱鬧半個多月。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6

我的家鄉是三德範,那是一個風景優美的村莊,那裏的春節有着獨特的習俗。

家鄉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就開始了,家家都買起了年貨,忙裏忙外的準備了起來。而小孩子們更是熱鬧,男孩子向大人要錢買鞭炮,女孩子纏着父母吵着要買新年衣裳。可平時‘小氣’的大人們在這時總是大方地把錢從錢袋裏掏出來給小孩買衣服、買鞭炮煙花。

看吧,每天都有幾個是好朋友或者是親戚的男孩子在衚衕裏放鞭炮;聽吧,每天家門外頭都沒完沒了地響着,什麼二踢腳啊、竄天猴啊。各種各樣的鞭炮聲,隨着幾個男孩的笑聲響了起來。我不知道別人聽到這種奇妙而又特別的“樂曲”是什麼感受,但我知道每當我聽到這聲音的時候心情都特別舒暢。

轉眼間,已經是小年了,臘月二十三,孩子們差不多都放假了。這一天,大人開始忙活着包水餃了。晚上,一盤香噴噴的水餃擺在了餐桌最顯眼的位置,看着是多麼美味可口啊。這水餃的皮兒是父母的關愛,這水餃的餡兒是父母的期望啊。

臘月二十八這天,是趕集的日子,這一次趕集和往常的不一樣,這不僅僅是一年中最後一次趕集了,而且這一天大多數人都是去買菸花爆竹。小孩跟着父母,在賣鞭炮煙花的區域裏逛着,東挑挑、西挑挑,不一會兒,籃子裏就裝滿了煙花、爆竹,當然還有小孩能自己玩的小鞭炮和煙花。一家人就高興而滿意的回家了。

其實,最熱鬧的還是大年三十這天。天漸漸黑了的時候,一家之主,小孩的父親拿着掛在竹竿上的鞭炮,站在大門口上就噼裏啪啦地放起了鞭炮,那熱鬧勁兒就甭提了。當天完全黑了的時候,男人們纔開始放煙花,而婦女則在家裏準備除夕晚上豐盛的大餐。這時,小孩是最悠閒的了。大家都紛紛爬到了自己的房頂上,懷着那種興奮的心情看着五彩繽紛的煙花。當我像其他孩子一樣,站在房頂上看到那一朵朵燦爛奪目的煙花時,就會想到,這一晚今年的最後一個晚上,過了這一晚我就又長大了一歲,長大了一歲的我會邁向人生更高的階梯、會突破人生更多的奇蹟。看完了煙花的‘表演’,大家都從房頂上下去了,回到溫馨洋溢的屋子裏,會看到一桌豐盛美味的大餐,還有幾盤光滑晶瑩的水餃。這時,小孩子的爸爸會拿出一瓶酒,津津有味地喝兩盅。全家吃着可口的飯菜,看着引人入勝的春節聯歡晚會,全家洋溢在幸福的生活之中。

大年初一,這一天便是春節了。不管男女老少這一天都會穿着新衣服,邁着輕鬆的步伐去給親戚朋友們拜年。小孩這一天會非常的高興,因爲他們又可以收到壓歲錢了,雖然我們這裏的壓歲錢給的不多,但是小孩們都會非常開心。

接下來的幾天一般都是去小孩子媽媽的孃家走親戚,這也是一種習俗,也是過春節可少的習俗呢!

大約初七初八吧,“扮玩”活動也隨之來了。大人小孩都到街上去看“扮玩”。扭秧歌的婦女們個個容光煥發;趕毛驢兒的、扮豬八戒的老太太們個個都精力旺盛,好像是年輕了好幾十歲;踩高蹺的人們個個都十分賣力;站在擡杆上的小朋友們個個精神抖擻。扮玩也是一門藝術,我覺得它是一門了不起的民間藝術。

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正是元宵節,也叫元節,因爲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賞燈節也是元宵節的別名,這是因爲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這一天,大家會吃着香甜粘滑的湯圓;到了晚上,每一家都會出來放煙花,有的.還會去街上賞燈,有耍龍燈的、玩雲彩燈的。真的是應有盡有!這一天,將又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夜晚。

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也差不多就結束了,大人們去工作了,孩子們也都陸續開學了。大家都精神煥發地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和學習。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7

過年啦!初一至初七總在親戚家吃飯呀玩呀,可累啦,我可嚐到了過年的三種味道。想知道?那好,讓我徐徐道來。

一味:忙

到親戚家不是要送禮嗎?這不,老媽就得到超市去買青春寶呀之類的禮品。超市裏人山人海,買家像千手觀音似的揮動着雙手“搶”貨架上的東西。選好東西就得付錢,瞧!只見收銀臺前的買家已提着大包小包站成了一排,像一條長龍,收銀員忙得像陀螺似的,看來不等上二、三十分鐘是不可能走的了。唉!怎一個“忙”字了得!

二味:累

初一到奶奶家作客,初二到外婆家作客,初三、初四到……反正初一到初七走完東家到西家,晚上又都很遲迴家。七天中在家的時間少之又少,加上老爸上、下午總要到單位報到一下,在忙些什麼也不知道。爲了體驗過年開店的忙碌,我還要到奶奶店裏去幫忙收錢找錢,累得人都快要散架似的。

三味:樂

到了親戚家,大人們有的忙着講空話,有的到外面看親戚家的風景。而我們小孩呢,則忙着打乒乓球羽毛球,向上擡、向下拉,唉!一不小心,球打飛啦,引得我們大呼小叫。到了晚上,大家迫不及待地在家門口放起了煙花,“嘭”一下,我家的88發煙花在空中一個一個散開啦:有的像老鼠一樣東奔西跑,有的像天女散花片片飛舞,有的像流星雨慢慢下墜……可好看啦。我們看完右邊的煙花,再看左邊的煙花,樂得不可開支。不過,再樂的還得數拿壓歲錢,一百一百的壓歲錢拿在手的感覺就是一個字:樂!

你們是否也嚐到了別樣的味道呢?請趕快告訴我吧!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8

春節,我和爸爸,媽媽在鄉下爺爺家過的。除夕一大早我就和爺爺來到街上買對聯,買年畫,買菸花,街上的人非常擁擠,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我和爺爺都挑花了眼,最後我和爺爺終於把需要的都採購完成了!一路上,家家都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買來的年畫,有的正着貼,有的倒着貼,還有的歪着貼。整個村莊陷入了熱鬧的氣氛中,家家戶戶歡聚一堂,有的吃餃子、有的觀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有的忙着放煙花。我最喜歡放煙花,隨着新年鐘聲的敲響,我迫不及待的衝出家門,來到廣場上準備放煙花。這時候,外面已經震耳欲聾,到處都是“轟趴、轟趴”的響聲。瞧!遠處的禮花好像孔雀開屏,又像天女散花,一會兒滿天金燦燦的猶如豐收的稻穀撒滿天,一會兒滿天紅通通,好似傍晚的紅霞鋪滿天。第二天,新年到了,我便早早起牀,開始拜年了。只要說幾句吉祥話兒,就可以拿到壓歲錢,我好開心!真是個快樂的春節!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9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我天天看天氣預報,知道這幾天最高溫度才十度左右。這種天氣很容易感冒,所以要多穿衣服。可我的春節跟天氣比起來有點兒不一樣,是“暖和”的。

我的爺爺、奶奶最疼、最關心我了,他們不僅關心我,而且還會原諒我,給我講道理。不像衝動的爸爸,我做錯事,他不是打,就是罵。可是也不能完全說爸爸很衝動,只要我不調皮搗蛋,爸爸還是很和藹地對待我。近年來,我的表現比以前進步了,以前總被捱打,今非昔比,如今他們對我可好了,我心裏感到暖烘烘的,讓我忘記刺骨的嚴寒。因此,儘管今年的天氣是那樣的寒冷,但是我的心裏卻總是涌着一股暖流。

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樣,度過一個愉快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