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清明六年級作文彙編15篇

清明六年級作文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六年級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六年級作文彙編15篇

清明六年級作文1

踏着一絲絲的想念,想着一點點的往事,不禁遙望灰天,流露出淡淡憂傷……——題記

時光似水,又到一年清明時。

誰知天氣變化無常,今年的清明,未雨。心中如此的沉悶無趣,我的心中總是繞不過去的哀愁舊念。

眼看,總有親人在離我們相聚之際,漸漸從這條軌道上愈走愈遠……

想念,思念,不知爲何也不曾變成了惆悵與憂傷。當我伴着身唯有親密的家人,走在如此幽靜的鬆間小路時,當我們離“墓地”越走越近時,又不禁使產生的傷感變得越來越深,我曾不見的已逝的故人,也許在笑着在彼岸迎接吧!

伴着鳥鳴啼叫,伴着風吹過樹葉的沙沙作響,伴着一縷縷細微而又顯得無比薄弱的陽光從樹葉與樹葉“擦身而過”的之間穿過時。

思念,佔據了我們的大腦……

當淚水,佔據了我們的眼眶……

使我想要了解清明,背後隱藏了什麼?是悲傷嗎?還是,只是給故掃個墓罷了?

四月的記憶,如這般……停留在我的鄉愁中,不曾抹去,如這般烙印在心中。

“多是雨後如洗,陽光柔媚而不灼烈”陰雨綿綿之計,思緒在流年往事裏千迴百轉,彷彿有一種聲音在風裏低低吟唱……

可當記憶流轉時,纔想起今年清明,——未雨?

又一次的惆悵,使我在腦海能夠回想起那些曾對我好的疼愛我的親人,熟悉的面孔。

燕子,來時新社,

梨花,落後清明。

思念在山中迴盪……

清明六年級作文2

清明節又來了,大家紛紛掃墓、祭祖、登高。對於清明,我頗有感悟,想到過清明要去掃墓,覺得有些怕;清明又可以放假,又覺得有些高興,也不知自己是否真正的去感受清明,更不知人們是怎樣對待清明。

兒子,走啦。隨着父母的呼喊,我們上了車,往老家趕去。車上,我瞥見高速路旁的山上有許多人在掃墓,我不禁沉思:清明,對於人們來說真的這麼重要嗎?但仔細的看,我發現人們不是在真正的掃墓,而是在攀比。看,那邊的人燒的是高等的香、名貴的冥紙,用的是質地好的掃把;這邊的人燒的是更高檔的香、冥紙,用的是更漂亮的掃把。這還是真正的掃墓嗎?我望着這些人,有些傷感,千年的文化就這樣散去,現代的攀比則迅速崛起,既然是這樣,又何必去掃什麼墓、祭什麼祖呢?

到了老家,我隨着父母來到祖墳前,開始一系列的祭祖活動。燒香時,我又瞥見有幾戶人家正在掃墓,他們不像我在車上看見的那樣,而是用樸實的用具,真誠的心去掃墓的。我又有些欣慰,畢竟千年傳統還沒有完全散去,還有些殘存在民間裏。

掃好墓,祭好祖,我們又坐車回去。路上,我特地看了一下掃墓的人們,他們正互相指責、謾罵,我不禁感到有些好笑。

清明,一個佳節,又是一個消退中的佳節,只希望人們能放下攀比心理,做到真正的掃墓、祭祖,千年名族文化才能回到民間。

下雨了,或許老天也在爲人們的行爲感到悲哀吧……

清明六年級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隨着時光飛逝,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清明節又千里迢迢的來到了。

清明節它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

它是一種祭祀“祖先”的節日,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節日。

早上的時候,媽媽和奶奶早早就起牀了,要做許多的事情,到市場買菜、肉,其中有蔥、荷蘭豆、土雞、豬肉、。再去市場買水果,媽媽買完各種東西后,就回家當場和父親一起殺雞、炒菜、買鞭炮……做清明掃墓前的準備。媽媽叮囑我們說:“飯後不要亂跑,等會準備出發去掃墓。”

父親、奶奶、二伯,從6點忙到7點。差不多才做好準備,然後就開着汽車出發了。

大約走了半個小時,纔到了目的地,我滿心歡喜,提着東西上山給爺爺、姥姥、姥爺……掃墓。

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細地把土包上的雜草拔乾淨,接着又將帶來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兩個又彎又大的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裏還不知在小聲嘀咕着些什麼,大家的神情都十分嚴肅,氣氛也是那樣的沉默。

父親告訴我了清明節的來歷,又告訴了我爲什麼要掃墓,我輕輕搖了搖腦袋,似乎我懂了一點。

這次的掃墓迎娶閉幕式了,我回到家,腦海裏還是飄蕩着掃墓的情節。

清明六年級作文4

清明的時候正是要給古人們紀念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應該去古人的墓碑前買上古人愛吃的東西,來看望古人。

一到這個時候人的心情也是非常的沉重的,每個人都很懷念自己失去已久的故人,長輩們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個溝通和看望的時候。

老人們雖然走了,但是他們的靈魂依然活在我們的心中。有好多人會感覺到老人的離去是件悲傷的事,都這麼認爲的,但往往回頭一想,老人把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好了,都做完完了。這個時候走了,也真是挺可惜的,可這是命啊。命運讓你走多遠,必定就是這麼遠了。清明這個時候細雨紛紛,好像給我們昇華了這個空間,讓這個思念的心思進一步的給勾搭了起來。這樣的一種場景。來到了爺爺的墓碑前,看到了去世已久的爺爺,心裏真的是很不好受。爺爺是患病死的,爺爺是個大好人,沒有任何的說道。不像其他的到了年齡的老人,天天就是老說說。爺爺是個通情達理的人。爺爺是患有食道癌死的。爺爺我們大家來看您來了,隨着這一聲大家都哭了,想起了爺爺生前的樣子,想起了那衣衫整齊的老頭來,轉眼間已經好多年過去了,可是爺爺的身影依然還記得那麼清楚,清明時節我們來看望我的爺爺懷念一下他,給爺爺送點禮物。

清明時節,一個紀念先人的忌日,值得大家去傳承,值得大家來爲先人紀念。

清明六年級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那天,我和家人提着祭品,走出家門,穿過寬闊的馬路,沿着山路走,豔麗的杜鵑花將這幾座山點綴得像火焰山。花在風的吹拂下舞動,使山上好像有千萬束火焰在搖擺。剛進山還是一片鬱鬱蔥蔥,不一會兒一簇簇杜鵑花恰似一團團火焰向我們撲來,我忍不住去摘了幾束。“好美麗的杜鵑花啊!”那份喜悅躍然於心頭。

來到先祖的墓前。爸爸和伯伯們是那麼虔誠,先拿出了一瓶白酒,又把酒斟在墓前的小杯子裏,接着拿來一塊豆腐、兩條生魚放在碑前,然後陸續拿出一些紙製祭品,有鞋子、金錶、金元寶,還有很多冥幣、黃紙。只見大伯點着了黃紙,一大堆黃紙燃起了熊熊大火,映紅了他的臉,嘴裏似乎還在叨唸着什麼,爸爸乘勢把紙製祭品投進火裏。我和哥哥也學着他們的樣子扔了一些進去,火越來越大,不大一會兒就見一股青煙隨風而去,隨着一聲鞭炮聲清明祭祖也就接近尾聲了,爸爸和伯伯們在墓前恭恭敬敬地雙手合在胸前拜了三下,只剩下我和哥哥沒動,“劉凱歌。”聽到爸爸的喊聲,我趕忙搶先走了上去,裝模做樣地拜了拜;哥哥很不情願的走上前,漫不經心地拜了那麼幾下,我倆相視一笑。

清明祭祖就這樣結束了,跟在大人的後面,我倆一蹦一跳地往回走。

清明六年級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讀到這兩句詩,說明清明節已來到我們身邊,我永遠忘不了我十歲那年的那個清明節,給了我無盡的哀思。

記得我九歲那年的12月,我敬愛的外婆從菜地裏摘菜回來,碰到一輛長長的大卡車,那輛大卡車視線有盲區,因爲太長了,看不到車後,猛地一下往後倒,撞到了外婆,可憐的外婆就這樣去世了,真是蒼天不長眼啊!那一天,對我和我的親人來說,無疑是人生最黑暗的一天。當我匆匆忙忙地被舅舅帶回家,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時,頓時失聲痛哭起來。媽媽和阿姨過來安慰我,卻無濟於事,我心中的悲痛,像火山噴發一樣,哭得真是撕心裂肺。因爲,在我的心目中,外婆永遠的是那麼健康,對我永遠是那麼的慈愛和親切,她生前的一幕幕仍然歷歷在目

第二年,也就是我十歲那年的清明,我們一家人都去外婆的墳頭上掃墓。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外婆的墳墓,心中想着親愛的外婆就這樣永遠的留在冰涼的土裏,我心情是那麼的失落,那麼不可接受。我緊緊地抱着媽媽哭了起來,在無助中,媽媽一邊撫摸着我的腦袋安慰我,自己卻忍不住地抽泣着,那是一種無聲無息無助的哭泣。我忽然覺得周圍的光線漸漸暗了下來,直至全部昏暗,彷彿整個世界都靜止不動了。我一直以爲那是一場夢,一場虛幻的夢,我真的不敢相信外婆會就這樣離開我們。可這就是現實,一個似乎永遠也走不出的無底黑洞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健康平安,願天下所有的兒女都能善待長輩,願天堂裏沒有痛苦!

清明六年級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杜牧寫詩大家一定都會背吧?清明節了,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祭拜,這都是我們晚輩禮節嘛。星期六下午就出發向。

媽媽、爸爸、弟弟、我與我堂妹一家子,一起買好了祭拜食物準備上山去。很快,到了山下。這座山說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說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這一座山看起來斜面很斜。雖然說每年來這裏一次,但是感覺上並不是很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很多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顏色已經淡化了。後來我問奶奶才清楚了,原來這代表曾經爲國家捐軀過。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爲時間有限,沒有許多時間在這裏耗,所以這個夢想只好作爲泡影。

到了,終於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我拜好之後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茶葉,嫩嫩,綠綠,雖然說旁邊有許多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鳥叫聲很茶葉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到了最後一站時候,大家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我們來目標也漸漸好象不是在掃墓,而是在採茶葉(希望在天堂前輩們不要生氣。),我們採了滿滿一戴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看到這茶葉被我們處理過味道了。

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

清明六年級作文8

做什麼事都有第一次,如第一次學騎車、第一次學畫畫、第一次學習作……其中第一次包清明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月4日是清明節,媽媽在家裏包清明粿。我看見了,喜笑顏開地說:“媽媽,我也要包清明粿!”“好,我來教你。”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學着媽媽的樣子做了起來:先抓了一團艾團,把它搓成了一個圓圓的球;接着,我在大拇指上沾了點油,把艾團中心壓了個小洞;然後一邊兒捏一邊兒轉,把皮捏薄了。不一會兒,我把它捏成了像小碗一樣的餜胚。現在可以往裏面放好吃的餡兒了,這些餡兒裏面有筍粒、瘦肉、豆腐乾等,聞聞就很香了。最後一步是把封口封上,可是,我怎麼也捏不上,有點不耐煩了。

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說:“紅豔,不要急,慢慢來。做事要有耐心,慢慢學,就一定能成功的。”然後,媽媽教我餡兒不要放太多,封口處不要沾油。經媽媽的細心教導,照着媽媽說的去做,我終於做好了一個像樣的清明粿了……

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做的清明粿越來越像,一個比一個好。媽媽稱讚道:“第一次做就能做得那麼好,你的手很巧!”我聽了,比吃了蜜還甜。媽媽把做好的清明粿放進蒸籠裏,大約過了十多分鐘,香噴噴的清明粿出爐了,我立刻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哇,真香!

吃着一個個可口的清明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做事只要認真去做,用心做,一定能成功!

清明六年級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燕子去啦,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啦,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啦,有再開的時候;可歲月爲何不能回返呢?親愛的奶奶,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裏很久很久啦,孫女現在離您這麼近,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我是多希望能再見你一面啊。這怎麼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奶奶的清明節連天都是灰濛濛的。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奶奶怎麼就在也不回來啦呢?

透過模糊的記憶,我又看見啦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着,還有那無人採摘的蘑菇……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啦,景物依舊,奶奶卻早已不在啦。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穿着花裙的小女孩,歡快地跑着,那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奶奶嗎?她的臉色爲何這樣蒼白,爲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她是捨不得放下我……

畫面模糊啦又清晰啦,小女孩跟着奶奶乖乖地採蘑菇。在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啦清明節,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奶奶眼中的憂傷,奶奶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着小女孩的快樂……

奶奶呀,你可知道,孫女是多麼地想您呀!

奶奶走啦,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啦……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桃花有再紅的機會,可奶奶卻再也回不來啦,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六年級作文10

今天,清明節,天氣格外清朗,於是便選擇今天去春遊。

這天早上,我們在沂河的小樹林集合,姐姐、我、朱姝一見到對方便高興相互擁抱,一起向小樹林走去。我們走在石子路上,路旁的消化成紫色,一叢叢、一片片,鋪在了土地上,讓我聞到了花的清香,讓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爬上了山坡,一陣陣清風像撫着我的臉一樣輕柔。柳樹也像吹亂了頭髮,顯得生機勃勃。啊,是蝴蝶,我們放下包,脫了衣服開始追它,蝴蝶像喝醉了一樣到處亂飛,我們也隨着它飛了起來,作業、煩惱.....一切都拋開了,自由的在草地上跑了起來。草叢的旁邊是大沂河了,水又清又美麗,靜止着站在那,水中被風吹起了浪花,讓然感覺到自己是在船上,我站在扶手前;風一下朝我吹過來,頭髮吹到了腦後,感覺特別自在,好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

我們走着走着,看見一個人用一種特別的機器爬上樹,用刀在割生麼東西,我們過去一看,原來那位叔叔正在採蘑菇,我們十分奇怪,問:“這蘑菇能吃嗎?怎麼看出來有蘑菇的?以前吃過嗎?”那個叔叔笑着說:“可能吧,再網上查是能吃,回家嘗一嘗再說,以前倒是沒發現,這幾年才知道。”說完,便提着袋子揚長而去了。我們也在樹上找了找,卻只找到了兩個蝸牛殼。

這一次春遊真是讓我興奮

清明六年級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個清明節到來了。但這個清明,可不單是掃墓那麼簡單。

  清明·踏青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春風象母親的手,輕柔地撫摸着我的臉頰;春風像調皮的孩子,時不時揉亂你的頭髮;春風象奶奶的嘮叨,徘徊在你的腳邊;瑣碎而溼暖。地上的小草雖還枯黃着,卻已泛出一些綠意,讓人看了心生歡喜。踩在腳下,厚實而柔韌,像一條天然的地毯,如果打了滾的話,一定很舒服。

  清明·掃墓

爺爺的墳前沒有墓碑,只是一下淺淺的墳頭,孑然地被掩沒在一堆砌野草皮之中。爺爺生前是愛乾淨的,我們這些晚輩便持着工具,沉默地將瘋長的野草修平,把一個光禿禿的墳頭變得十分整潔,還在上面和四周播了花種。大家在墳前供上香,每人都虔誠地磕了幾個頭,咚咚有聲。最後大家在爺爺墳前擺上時令水果和幾包香菸,戀戀不捨地離開了。

  清明·寫信

我端坐在桌前,正在寫一封寄往天國的.信。我把我滿腔的思念、悲傷、惆悵、痛苦全部寄託在一張紙上。又把自己和家人的近況寫在另一張紙上。我把我折的九十九隻紙鶴、紙錢和信放在一起點燃,看着一股煙緩緩升騰而起,在空氣中瀰漫開來,直至消失。那些承載着我心意的東西,雖然明知道不可能給爺爺,但還是抱着一絲期望,期望着爺爺能收到。一直到煙散盡,我還是凝視煙消失的地方。

  清明·將來

我相信,因爲親人的離去而整日以淚洗面。悲痛得不能自已不是他們想看到的,生老病死是人一生中一定要經歷的事,可以悲傷,但不能悲傷過度,傷害身體。親人們最想看到的,是你每天努力學習,健康成長,更想看到你快樂的笑顏!

清明六年級作文12

今天是4月5日清明節。我沒有去老家燒紙,而是去踏青了。於是,爸爸騎着那輛摩托車帶我去北泉寺了。

我們去大殿裏燒香許願,許完了,爸爸對我說說:“辰辰啊,你知道嗎?我爲什麼過來許願,爲什麼相信許願成真嗎?因爲,十一年前,那時候還沒有你,我和你媽媽來這裏許願,說‘希望明年有個女兒’。果然,第二年我們就有了你,——我們的願望。所以,我相信菩薩會保佑我們的。”是啊,今天,我也許下了美好的願望,希望我夢想能成真,爸爸夢想也成真。八卦池,對,八卦池是個小泉。那裏的水可真清啊,我用那水洗了手和臉,很舒爽。

我們又去了附近的黃西河捉螃蟹。說是河,其實也不過是條小溪。人可真夠多的,大都是跟我同城的人。爸爸說:“人多的地方螃蟹少, 我們去上游,那兒人少。”結果什麼也沒撈着。我不甘心,說:“今天不捉一隻螃蟹,就不走了!”爸爸沒辦法,只好帶我去更遠的地方。在那裏,我們遇見了爸爸的朋友,他說,這個地方螃蟹多,果然,大約十分鐘後,爸爸捉住了第一隻螃蟹。然後,第二隻,第三隻,第四隻。對,一共四隻,我們終於可以回家了。光玩玩這些怎麼夠呢?

那可荒廢了放假的大好時光,這不,我們又朝天中龍泉跑去了,天中龍泉的水可以喝,比純淨水好的太多了!純淨水是什麼?沒營養,還對人體不好。龍泉的水是純天然的綠色物質。現在的人都講究綠色健康,吃對人體有好處的。龍泉的水很有營養,對人體好。所以,人們都來龍泉排隊打水,一個老人說,最低的泉眼水最好,那的水最有營養,於是,我們就打了一小瓶水喝。

太高興了,今天玩得很好!

清明六年級作文13

今天是清明節,有一句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雖然沒有下雨,但是天也陰沉沉的。我們一家和姑姑一家去馬蓮臺踏青,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鮮空氣。

我們在中午之前到達了馬蓮臺,馬蓮臺的遊客很多,車輛川流不息。把車停在龍泉山莊後,我們繼續上山上走去,姑姑從袋子裏拿出了幾個小鏟子,對我們說: “走,咱們去挖野菜吧。”我們答應了,然後向山坡走去。到達了山坡,姑姑教我怎樣挖野菜,還告訴我怎樣辨別野菜,說挖了幾根野菜給我看了看,還指根上的小蒜頭,說:“這是野蒜。”然後遞給我一把小鏟子,叫我挖幾根試試。我非常興奮,接過小鏟子就按照姑姑的指示挖了幾根帶小蒜頭的野菜放進袋子裏,姑姑誇我真能幹。我很高興,一連又挖了幾個野菜。這時媽媽告訴我,這邊還有苦菜哩。我拿小鏟子過去,媽媽說,苦菜不用挖根。我心想:原來苦菜比野菜好挖呀。然後我按照媽媽的指點挖了幾個苦菜放進袋子裏。就這樣,我流連在山坡上、田野裏,忙的不亦樂乎。

媽媽告訴我,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經歷了生活困難時期。這個時候挖野菜是爲了果腹,而我們挖野菜是爲了享受大自然的樂趣。今天我挖了一些野菜,收穫了一兜子的喜悅和一臉的汗水。以後我一定經常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清明六年級作文14

清明節又來啦,大家紛紛掃墓、祭祖、登高。對於清明,我頗有感悟,想到過清明要去掃墓,覺得有些怕;清明又可以放假,又覺得有些高興,也不知自己是否真正的去感受清明,更不知人們是怎樣對待清明。

兒子,走啦。隨着父母的呼喊,我們上啦車,往老家趕去。車上,我瞥見高速路旁的山上有許多人在掃墓,我不禁沉思:清明,對於人們來說真的這麼重要嗎?但仔細的看,我發現人們不是在真正的掃墓,而是在攀比。看,那邊的人燒的是高等的香、名貴的冥紙,用的是質地好的掃把;這邊的人燒的是更高檔的香、冥紙,用的是更漂亮的掃把。這還是真正的掃墓嗎?我望着這些人,有些傷感,千年的文化就這樣散去,現代的攀比則迅速崛起,既然是這樣,又何必去掃什麼墓、祭什麼祖呢?

到啦老家,我隨着父母來到祖墳前,開始一系列的祭祖活動。燒香時,我又瞥見有幾戶人家正在掃墓,他們不像我在車上看見的那樣,而是用樸實的用具,真誠的心去掃墓的。我又有些欣慰,畢竟千年傳統還沒有完全散去,還有些殘存在民間裏。

掃好墓,祭好祖,我們又坐車回去。路上,我特地看啦一下掃墓的人們,他們正互相指責、謾罵,我不禁感到有些好笑。

清明,一個佳節,又是一個消退中的佳節,只希望人們能放下攀比心理,做到真正的掃墓、祭祖,千年名族文化才能回到民間。

下雨啦,或許老天也在爲人們的行爲感到悲哀吧……

清明六年級作文15

今天是清明節,一大早,爸爸媽媽和其他親戚朋友們,吃完早飯就拉着我上山拜祭祖先去了。

我們到了山腳下,要開始爬山了,在上山的路程中,路面特別滑,我滑倒了好幾次。再加上有許多山地離下面的地面高了許多,需要一個人先爬上去再拉另一個人上去才行,有時候在下面的那個人太重了還有可能把上面那個人拉下來呢!在上山的小路旁邊的草叢裏一般都會有許許多多的大坑,媽媽告訴我這一些大坑是新中國成立之後被尋找寶藏的祖先挖出來的,所有大坑中都十有八九是埋藏過寶藏的。

我們來到了第一個祖墳,這一個祖墳下面是一位婆婆,我還記得,在我五歲那年,我在給她的墳墓上香之後,從上面滑了下來,結果扶了一下墳墓前面刻字的地方,一個東西從上面掉了下來,媽媽說:“那個可是婆婆在天之靈戴的帽子,現在你把它弄壞了我們又要重新買一個給婆婆了!”

“弘宇!”我的堂哥在叫我,“你在想什麼呢,我們去給婆婆上香吧!”我從回憶中又回到了現實的世界裏,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給婆婆上香,那香上面冒出的煙把我的眼睛薰得眼花繚亂,連續打了好幾個噴嚏,那種感覺特別難受,鼻子也酸酸的。

我們來到了最後一個祖墳。從這個地方望下去,可以看到半個徐家村,我問媽媽:“爲什麼要把公公埋在這呢?”媽媽說:“這個地方是公公自己選的,他說在這裏可以看到子孫後代在開心的生活。”

我們拜祭完祖先後就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