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推薦】六年級包糉子作文彙總6篇

【推薦】六年級包糉子作文彙總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包糉子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六年級包糉子作文彙總6篇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1

今天,是一個值得紀念又值得回味的日子。在“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我們的教室裏迴盪着一陣陣爽朗而經久不息的笑聲,教室裏迴盪着一股清新的糉子香。我們包糉子了。

今天我們都按照老師的安排,帶來了各自需要帶的東西:米、蘆葉、餡、勺子、線、盆子……

我也不例外,拿起搭好的蘆葉,小手輕輕一扣,一個糉子的“餡地”就出來了,我心想“嘿!這一點小活對我而言是小菜一碟。”接着,開始放餡了,我拿出勺子勺了米,放入餡地,就在我得意之時,一個疏忽,米都逃了出來。哎!只好重來了!

這一次,我謹言慎行,征服重重“關卡”,來到最後階段——綁線,綁線是包糉子中最難的,它講究方法,技巧。一開始,我也亂了手腳,心裏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我極力讓自己冷靜下來。開始試驗,找出技巧,通過多次試驗,我終於明白,綁線時要紮緊,還要把一些口紮緊,才能保證糉子在煮時不會變成蘆葉粥。

老師把我們包的糉子送到食堂去煮。傍晚,我吃着自己包的糉子,真開心呀!與此同時,我終於體會到了包糉子的麻煩,也明白了外婆平時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包糉子給我吃有多麼不易,我以後一定也包糉子給外婆吃。

到了傍晚,老師端來了一盆糉子,糉子的香味飄滿了教室,也飄進了我們的心裏……

通過了包糉子這件事,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冷靜,要去試驗,要去發現。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2

以前五一放假時,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蕪湖玩,但這個五一假期,我們選擇了不同的做法——包糉子。

早晨六點鐘時,我和媽媽一起去街上買了兩斤蘆葦葉,也就是糉葉啦!之後,我們又買了一些肉、紅豆和糯米,東西就算買齊了!

回家後,我們把蘆葦葉用自來水清洗了兩遍,又把糯米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和紅豆放在一起,用來做紅豆餡;另一部分和肉放在一起,用來做肉餡。

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我們就開始包糉子了!

先拿出一片事先洗好的糉葉,一手拿葉頭一手拿葉尾,在葉片大約15釐米處順時針轉兩圈,使葉片成爲一個錐形。然後再拿出兩片糉葉插入錐形的上部,用同樣的方法圈起來,糉子的外殼就算包好了!之後,再把事先準備好的餡放進去,用筷子戳一戳,再用手把餡壓平。聽媽媽說,這樣做可以讓糉子更結實呢!而且煮熟之後吃起來有韌勁!最後到了最關鍵的了,那就是封糉口,你別小看這封糉口,可是有一定的難度喲!我一邊學一邊聽媽媽講解:“糉口有三個角,每一個都要捏的很仔細。捏鬆了糉子不好吃,捏的太緊了寄繩的時候容易把糉葉弄破,一破下鍋煮的時候裏面的餡就會溢出,那就不美觀了!”我仔細的聽,認真的學,終於包出了個醜八怪!

糉子成功包完了,下面就是煮了。我可告訴你們煮糉子也是有學問的!快火、急火煮出的糉子可不怎麼樣。要麼吃着不香,要麼外熟裏生。糉子一定要和冷水一同下鍋,待燒開後調至溫火慢慢煮2—3小時即可。

晚上我們一家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我吃的是“醜八怪”,感覺比什麼山珍海味都好吃,味道實在是棒極了!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3

今天中午我們的飯碗中多了一道特別的點心——糉子,這糉子是迎接端午,我們年級組織學包的,我包的糉子在別的同學碗裏。

其實包糉子是一門技術活。首先要準備蘆葦葉、糯米、紅棗和棉線。首先把蘆葦用開水燙一下,這樣就不容易破裂。把葉子擺好三片,從中間折成螺狀,用勺子盛一些米進去,再放一個大大的紅棗,接着再次倒米蓋住紅棗。完成後把卷在後面的葉子往前一折,蓋住螺形口,把長出來的葉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線紮緊。爲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繞了幾圈,線繩縱橫交錯地五花大綁在那個可憐的小糉子上。說得容易,做起來就不一樣了,在包的過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葉子從中間捲成螺形,但是螺形不好看,於是又重捲了幾次,終於好看了,可是剛要倒入米的時候,發現蘆葉上破了一條縫,我換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葉子裂了一條縫,我無可奈何,等換了四片葉子後,才勉強捲成了一個螺形,灌入米,放入棗包好,線繩紮好。才紮好,發現葉子又裂開,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個開口糉子。我嘆了口氣,氣憤地將米和棗從縫中擠出來,說:“這真是個糉子開口錢包”!

還有一次,包的時候還算順利,可到了後面扎線的時候,這糉子原來應是錐形的糉子,變成了平面三角形,被我壓扁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們這次包的糉子還要送給周圍幫助過我們的人,爲了讓每一位老師、護學的警察、孤獨的老人……都能吃到,我包了十幾個。其中有幾個是我獨創的袖珍型糉子:用一片葉子包成的,因爲蜜棗太大了,只能改成赤豆做包心了。

品嚐着同學們的糉子,覺得自己動手包的糉子比媽媽、奶奶包的.都好吃一百倍,這是我永遠忘不掉的美好的記憶。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4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糉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糉子,包糉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糉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糉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糉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糉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鬥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餘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紮緊,多餘的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糉子還有那麼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

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糉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

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繫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真實又香又甜啊!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5

端午節,我期望的日子,因爲奶奶答應了我要教我包糉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很不一樣。清晨起,梳洗完畢後,我跑到餐廳,只見餐桌上擺着的並不是豐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肉、菜混攪得餡。我立刻氣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廚房問奶奶:“奶奶,今天誰來家裏做客呀?還是什麼特別的日子?怎麼不做飯,就吃這些葉子嗎?”“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怎麼忘了?”“走吧!全家總動員!”“幹什麼去?”“包糉子!”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糉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麼做只好不會裝會。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奶奶的眼睛,“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我聽懂了,便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小糉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看的還是味道好。接着,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沒一會,它們被奶奶送入了蒸籠裏。

“哇!真好吃!”吃自己親手包的糉子,真開心呀!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6

今天,媽媽從冰箱裏拿出了昨天在奶奶家打得糉葉,說要包糉子給我吃。我一聽,高興極了,連忙說:“媽媽,我也和你學包糉子吧。”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先把糉葉放到鍋裏煮上,就開始準備包糉子的材料。有糯米、大棗、還有花生米。媽媽把這些材料放到水裏泡了起來。不一會兒,糉葉就煮好了,媽媽又用清水把糉葉洗了一遍,也放到清水裏泡了起來,看着煮好的糉葉,我不禁好奇的問:“媽媽,糉葉爲什麼要煮一下呢?”媽媽說:“煮了糉葉會軟一點,包起來不容易破,要好包一些。”原來是爲了包糉子的時候好包,我還以爲是要用熟的糉葉呢。我又幫媽媽拿來了綁糉葉的勒草,就開始包糉子了。

媽媽先把四、五片糉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接着再把它拿在手裏,捲成圓錐狀,再向裏邊放上準備好的糯米、大棗和花生米,再用餘下的糉葉把口封住,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出來了。接着,還要用勒草把糉子緊緊地綁住,如果綁不緊,放在鍋裏煮的時候米就會溢出來的。

我看媽媽包得挺簡單的,就迫不及待地自己動起手來。誰知,看和做不是一回事,不是糉葉沒有疊好,就是裝的米多了包不上口。這才知道,看花容易繡花難,我連忙虛心地向媽媽請教起來。經過了媽媽的悉心指導,我終於學會了包糉子。

看着我包的那幾個奇形怪狀的糉子,我和媽媽都大笑起來。但我的心裏挺高興的,因爲這是我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它的味道一定是非常鮮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