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華】六年級植物作文集合八篇

【精華】六年級植物作文集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植物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六年級植物作文集合八篇

六年級植物作文 篇1

今天是3015年的某一天,我早早地起牀了。我伸手把開了一夜的檯燈花關掉,自從買了這盆檯燈花回來,我的失眠症都好了,每天起來都十分精神抖擻,這檯燈花真好用!

我跳下牀,穿上了花瓣做的拖鞋,慢慢地走到衣櫃前,挑了一件樹葉連衣裙穿上。現在和以前的衣櫃可不一樣,現在的衣櫃是一棵棵豬籠草連起來的,要放衣服和拿衣服的話,只要輕輕地拍一拍它,它就會張開“嘴巴”。好了,話不多說,我要趕緊去上班了,馬上就要遲到啦!我穿好樹枝高跟鞋,跳上一輛“自行車”,這纔是“自行”車呢!它也是一棵樹,但是它會自己去我給它設定的地址,是不是很神奇?過了幾分鐘,我到了公司。真是驚險,差一點點我就遲到了,我氣喘吁吁地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啊!”我大喊着走出了公司的大門,“終於下班啦!真是累死人了。”我騎着“自行車”回到了家,吃了晚飯,換了一雙休閒鞋,準備去公園散散步。我來到公園,坐在了一條灑滿了花瓣的長椅上,開始欣賞美景。正值夏天,是“美人跳”開放的盛季。“美人跳”是幾年前人們研發出來的花,它和其他花不同,它的花蕊可以發出盈盈綠光,可是碰一下它的花蕊就會收回綠光,有點像美人害羞的樣子,所以叫“美人跳”。我看着一大片一大片的“美人跳”,好像許多飛舞着的螢火蟲,心裏不由得讚歎:呵,真美。過了一會兒,天黑了,我摘了一朵“美人跳”回家了。

這就是我未來的一天,多麼美好!

六年級植物作文 篇2

三年前,我到過石家莊植物園。那時植物園正在建設中,我印象中只有稀稀落落的遊人、一棵大榕樹和熱帶植物館。今年“五一”,當我再次來到這裏的時候,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滿目碧綠、 湖水盪漾、遊人如織。大門口還有五個可愛的奧運福娃模型,簇擁着用草編成的奧運五環標誌,真是“風光不與舊時同”啊!我遊園的興趣大增。

進入園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植物園的介紹。石家莊植物園現在是一座以植物景觀觀賞爲主的主題公園、集科普、科研、觀光、示範、遊覽等多功能爲一體的近郊綠色休閒地,已建成多個風景秀麗的景 點。看完介紹,我迫不及待地向前奔去。

沿着林蔭路,我首先來到了盆景藝術館。在一號館,我欣賞到了“欣欣向榮”、“歲月滄桑”、“羅漢松”等植物盆景,還明白了“盆景的定義”、“盆景的用途”、“盆景的來歷”等小知識。在這裏 我還第一次看到了石頭鋪盆景。二號館更精彩,用南國的盆景營造出了一派江南風情。盆景真是神奇的藝術,“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確,幾桿修竹、幾塊山石,配以青松紅梅,好似天造地設,美 哉!中國盆景的魅力無窮!

離開盆景藝術館,通過一座小橋,就進入了園林之中。拱橋兩邊,清水中不時有紅色的魚羣遊過,讓人感到悠閒、安靜。在鬱鬱蔥蔥的樹下休息,還會看到一塊塊形狀各異的石頭,上面刻着各種樹木、 花草的名稱,有的司空見慣,有的則稀奇古怪、聞所未聞。在這裏我認識了龍柏、雪松、石榴、木瓜、紫藤等植物,還知道了它們的學名和科屬,讓我眼界大開。

走出園林,來到了波澄湖。我們在湖上泛舟,微風習習,不時撲面而來,讓我們感到一陣陣的清涼。橘黃色的銀杏堤、桃紅色的荷花坪等湖上美景,讓人心曠神怡。看看水面,陽光把湖面裝飾得波光粼 粼,十分華麗。

下了船,我們去了熱帶植物館。在那裏,我第一次見到了不同種類的仙人掌和熱帶雨林中的植物家族:小蠟、夏威夷椰子、變葉木、發財樹、龜背竹等等,長相怪模怪樣的。長相最漂亮的要數“三色千 年木”了,紅、黃、白三種顏色組合在一起,非常美麗、華貴,據說,這種植物還是長壽的象徵呢。

短短半天的時間,我們還遊覽了“絢秋園”、“七彩絢”、“海棠飛瀑”等景區,各具特色,到處萬紫千紅、美不勝收,離開植物園時,我都感到有些不捨。植物園到處生機勃勃,不愧是“綠的世界、 花的海洋”!這次遊園,既欣賞了美景,又增長了見識,真是不虛此行。

六年級植物作文 篇3

植物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各不相同,現在讓我帶你們去看看植物的世界。

春天我發芽了,露出了頭,細長的身體,尖尖的小頭,綠綠的身軀,大家應該知道我是誰了吧?我就是一棵不倒的小草,爲什麼說我不倒呢?是因爲在我剛出身的時候,一輛汽車把我壓倒在地上,我看看周圍,許多朋友也被壓倒了,可是他們竟然都站了起來。我被他們的精神所感染,過了一會,我也站了起來,春天來了,冬眠的動物都起牀了,蛇給我們撓癢,晚上,貓頭鷹陪我度過夜晚。

夏天,天氣熱了起來,我的個子也長了起來,可是我在我們的身高中只能當個“矮冬瓜”。蟲子的活動也活躍了起來,有時被我叫“南國的少女”的小圓蟲,常常和我說話,小甲蟲遇到我時,也常對我說:“你好。”“明天要下雨啦,我們要走了,明天小心着涼。”總是會跟我寒暄一下,這些也可見一斑了。小螞蟻每一天都會跟我開一個玩笑,最重的'一次是,一隻螞蟻在我喝水的時候進入我的身體,讓我的顏色由綠變成了黃色。一連病了好幾天。

秋天,天氣開始涼爽起來,我又長高了,可是爲了追“時尚”,我只好把綠衣服變成黃衣服,樹的葉子掉了下來,給我們蓋上一層綿被。可是有好的也有壞的事情,有一天,一個小孩在草地上走路。把我的朋友夭折了。我卻活了下來。

冬天,動物朋友走了,我睡在泥土中等待輪迴。

植物的世界走完了,讓我覺得植物的生活也有很多樂趣,每一個人包括每一個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讓我們珍惜每一個人,不,世界上每一個生物,物品的生命。

六年級植物作文 篇4

隨着科技的進步,計算機網絡已成爲人們傳遞的和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近日,有科學家研究發現,原來人們眼中那些被動的﹑只能站在一個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的植物,也像人類一樣,都會構建自己的聯絡系統。特別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蘆葦或是羊角芹都能自發地構建這種系統。

在這個聯絡系統中,每一株植物都會釋放和接受特殊信使物質所攜帶的信息,並與其它植株共享信息。這種傳遞信息的方式和人類的網絡聊天十分相似,因此科學家形象的稱之爲“植物聊天”。但是讓人們好奇的是,植物們在這個聊天網絡裏都聊些什麼呢?

科研人員發現,一些聰明的植物會在危險迫近的時候通過這個網絡傳遞警告信息,從而有效的減輕植物受侵害的程度,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如果有一株植物被毛蟲咬食了,那麼在同一個網絡中的其他植物都會接到內部的警告信號。在接到警告信號之後,那些還沒有被咬食的植物就會進行化學物質防禦和機械防禦,使自己不易受到侵害。此時,毛蟲就像打了敗仗的士兵,無計可施。可見,聊天網絡功不可沒。

當然,任何事情都可能有利弊兩個方面,植物的聊天網絡也是如此。就好比計算機網絡上流行的病毒,在植物聊天中,有些特殊病毒就利用網絡進行傳播,致使整個網絡內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

這項研究令人稱奇的地方,在於它改變了人們對植物的傳統認識。現在我們才發現,我們身邊那些最常見的植物其實早就是網絡連天的高手了。

六年級植物作文 篇5

昨天中午,我們學校突然變得沸騰起來了。是什麼讓學校變得如此沸騰?原來是明天去秋遊的消息傳到了同學們的耳中。同學們各個高興的不得了。好不容易的熬了一天。

今天一大早,同學們就早早地來到了教室,按照事先的安排,開始分組,我和劉金坤、土豆、龔建明一組。上午8時左右我們上了車,行程大約兩個小時我們終於到了鄭州植物園。

這個植物園是近兩年才新建的休閒旅遊景點,主要以花草樹木爲主。節日放假期間旅客會很多,但是今天遊客卻並不是很多,滿園幾乎都是我們同學。

今天的天氣還不錯,陽光明媚,和風拂面,天空像大海一樣的湛藍。由於已經是秋冬季節,走在園中,只見那些在春夏盛開的花卉漸漸枯黃,凋落,惟獨菊花仍然怒放,爲秋天的冷落季節增添了無限生機。園中的許多樹葉都枯黃了,紛紛揚揚地落在地上,像鋪上一層黃地毯。我們正漫步在林蔭道上,突然張坤同學似乎感覺到了什麼,大聲的說:“咦,這不是我們家門口的植物園嗎?”話音剛落,他立即向王鋼老師提出要當這次活動的導遊,並訴說原因。同學們一聽,樂開了花,各個高興的手足舞蹈。並且給張坤就地取了個新外號,名叫“植物人”。由於這個“導遊"的出現,我們很快遊玩了多半個園區,走到了園中景點芙蓉橋時,大家商議各個小組自由活動,然後大家各奔東西。我們小組來到了植物迷宮,這個迷宮位於整個公園的最南邊,景觀優雅。是兒童活動的好地方。植物迷宮是由好多不知名的灌木組成的一個迷宮。我們在那裏玩起了捉迷藏,你追我趕,你躲我藏,各個玩的滿頭大汗,不亦樂乎。真是有點“此間樂不思蜀”的感覺。可惜時間過的飛快,不知不覺太陽就要落山了,我們也該打道回府了。所以我們才停止了遊戲。

隨着夕陽西下,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植物園。今天的活動太有趣了,回家的路上大家還興趣盎然,紛紛期盼着再次遊玩—鄭州植物園。

六年級植物作文 篇6

今天是十月一日國慶節,是祖國第64歲的生日。很高興,爲了慶祝國慶佳節,爸爸特意帶我們一家人去仙湖植物園遊玩。

今天是個好日子,陽光明媚,天高去淡,秋風氣爽。一路上,處處可以看見彩旗飄揚,歡度國慶四個大字隨處可見,洋溢着快樂的節日後氣氛。

仙湖植物園,是深圳八大景點之一。我們坐公交車從福田出發,經過一個小時路程就到了羅湖區蓮塘仙湖。我們一下車,就去排隊買門票,大人20元,小孩或學生半票10元。

我們買好票,隨着衆多的遊人一起走進大門口,坐上大巴觀光車士就出發了,觀光車走在蜿蜒的山路上,看見一片片綠蔭蔭的各式樹木,行走十多分鐘就到了第一景點--弘法寺。我們隨着遊人一起來到三樓燒香拜佛,還在願望塔前扔硬幣,還給我買了一塊我喜歡的瑪瑙玉石戴上。

接着,我們又坐上觀光車出發了,先後經過了湖區、盆景園、沙漠區、桃花園、化石森林、古生物博物館、迴歸林、雕像園、裸子植物區、藥用植物區、聽濤閣、攬勝亭、兩宜亭、龍尊塔、天池、天上人間、廕生植物區、蘇鐵園......我們在積壓個景點遊覽,把一幅幅美麗的景點用數碼相機拍攝下來。

最難忘和最刺激的景點是:深圳古生物博物館,裏面古代恐龍化石,又長又大,活靈活現,我與恐龍賽跑,我的了第一名,嚇得最後出了一身大汗。

仙湖植物園內分成三大景區,由廟區、天上人間和仙湖構成。在仙湖的周圍,是由連綿不斷的高山環繞,山上都種着由鬱鬱蔥蔥的世界各地品種的珍貴植物。湖水清澈見底,湖上很多遊船供遊人自由自在的遊玩,湖裏的有許多金色的小魚,充滿着生氣。猶如人間仙境一般。

深圳仙湖植物園是以旅遊爲主,科研科普爲輔的風景植物園。種植植物多達三千多種,整個園內建築風格爲古典園林式,林茂木秀,倚梧桐山雄偉,借水庫之秀麗,空氣清新,環境優雅,有世外桃源之美稱。爸爸還說:仙湖就是一個天然的氧氣吧!

今天我玩得真開心,忘不了美麗的仙湖植物園,更忘不了今天是個好日子——國慶佳節。

六年級植物作文 篇7

不久前,我們家搬入了現在的新房子。剛搬完家,叔叔阿姨們就送來了好幾盆花和好幾棵樹。門口、客廳裏、臥室裏和陽臺上都擺上了盆景。我問爸爸:“我們家都要成植物園了,擺那麼多的植物幹嗎?”爸爸笑着說:“植物能製造氣氛,淨化空氣,人和動物誰都離不開它們,離開了它們誰都不能生存。”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後真的不能生存嗎?爲什麼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後不能生存?我將信將疑,決定做幾個小實驗來驗證這個問題。

星期天,我從姥姥家帶來兩隻螞蚱。這兩隻可憐的小螞蚱即將成爲我的實驗品。它們不停地掙扎着,圓溜溜的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隻小巧玲瓏的螞蚱放在一個大魚缸裏,用把玻璃瓶封得嚴嚴實實的,生怕瓶裏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相通。我仔細地觀察着,只見小螞蚱沿着缸壁,繞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竄。咦,小螞蚱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難道爸爸說的不是真的?可是,沒過幾分鐘,只見小螞蚱繞圈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慢慢悠悠,奄奄一息的樣子。這時,我把桌布輕輕拿開,捉出第一隻小螞蚱,放進第二隻小螞蚱,又搬入了一盆枝繁葉茂的植物。然後輕輕蓋上桌布,然後,我不停地拍打魚缸,只見小螞蚱驚慌地亂竄。過了好久也沒有要嚥氣的樣子。通過這個實驗,證明了植物可以輸送動物所需要的氧氣。

爲了進一步證明人類和動物對植物的依賴性。我來到了我們家附近的一個工廠。那兒的空氣裏到處瀰漫着一股濃濃的灰塵味,薰得我直咳嗽,感到十分難受。然後,我又跑向我們家旁邊的一片樹林裏,那是一個空氣新鮮的地方,我感覺到極爲清爽。這個實驗證明了植物可以淨化空氣。使人呼吸順暢。

這兩個實驗證明,人類和動物的生存與植物有密切的關係。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學道理呢?我查閱了書籍,總結出以下幾點:

1、人必須依靠植物提供氧氣,只有植物才能製造氧氣。如果說一個人幾天不吃飯、幾天不喝水且有一息尚存的話,沒有植物幾分鐘就可能性命難保,氧氣可是人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呀!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約2萬多次,吸入氧氣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

2、動物與植物的呼吸,物質的燃燒,也都需要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這樣一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就一天天增加了嗎?不!天地間之所以沒有產生過這種危機,就是因爲植物既是天然氧氣“製造廠”,又是二氧化碳的“廣闊市場”。

3、有人做過統計,1公頃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天能製造氧氣750千克,吃掉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來,只要有10萬平方米的林木,就可以供給一個人氧氣的需要量,並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因爲有植物源源不斷地補充氧氣,空氣中的氧氣才能保持基本恆定。相反,如果沒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氣只要500年左右的時間既可以用完。

所以,人類和動物能夠維持生命,活動時所需要的氧氣,都必須歸功於綠色植物。植物與我們人類和動物的生命有着相當密切的關係,我要呼籲大家:珍惜我們身邊的植物吧,不要亂砍亂伐樹木,要多種樹,這樣,植物才能成爲我們的朋友。

六年級植物作文 篇8

衆所周知,植物離不開土壤、水、陽光。那麼植物是否真的有向水性呢?科學書上的事例證明:一棵小樹枯死後,靠在水塘一邊的根十分密。這一事例證明,植物具有向水性。我也想做做這個實驗,於是我在小區裏找了一棵快要枯死的小樹苗,我在根的一邊放上一盆水,過了幾天,小樹苗的根果然延伸到水裏。

我又照科學書上的方法實驗了一番,我找來幾粒發芽的豆苗、淺口盤、餐巾紙、一杯水。我先將豆苗按同一方向放在淺口盤中的餐巾紙上,餐巾紙的一端與棉條接觸,棉條的另一端浸入水中。這樣靠近棉條的一端水分就比另一端充足,接下來幾天我就觀察豆苗的生長方向,然後過了幾天改變一下棉條的位置繼續觀察豆苗的生長方向。經過觀察,我發現棉條在左邊時,豆苗在左邊生長,棉條在右邊時,豆苗在右邊生長。豆苗的生長可以因爲棉條的位置而發生改變,而棉條的方向正是水分充足的方向。

這樣,在我的關於豆苗的生長方向的實驗中,其結果就充分有力的證明:植物具有向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