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合集四篇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合集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春節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合集四篇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1

按照餘姚的老規矩,春節就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開始啦,有一句俗話說的好“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間只要寒冬一過,緊接着到來的就是春天,在臘八那一天家家戶戶人們都要熬臘八粥,熬臘八粥要各種各樣的米,各種各樣的豆、各種各樣的乾果……熬成。看着看着,彷彿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差不多從廿五開始,孩子們就開始不用上學了,超市裏也加緊進上了湯圓或水餃這樣的年貨。

過年了,孩子們歡喜,大人們忙亂,得趕在正月前去購買過年的食物和新衣裳,好在新年的時候顯示出萬象更新的新氣象。

小年好像是新年的彩排,在舊社會裏,家家都要祭竈王,買來麥芽糖與江米糖粘住竈王的嘴,寓意是不讓竈王向玉皇告狀了,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雖然有賣糖的,但也只是讓大家享用,再也不去粘竈王的嘴了,不用去祭竈王了。

過了二十三,大家都忙起來了,新年也眨眼就到了,必須要大掃除一遍,每家每戶都窗明几淨的,還有幾戶人家會保留以前的老傳統,貼上春聯粘上窗花,不過在城裏的小區內是不太容易看到了,在近郊的農戶家裏還是會時常有這樣人家出現。城裏的店鋪差不多要關七八天門初六左右纔開門,不過在關門之前也會像家裏一樣大掃除一遍,寓意辭舊迎新。

除夕夜,每家每戶都會觀看這一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坐在一起吃上一頓團圓飯,年糕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點心寓意着年年高。飯後老人們都會拿出一個個壓歲包分給孩子們,而孩子們會在一聲聲道謝和拜歲中欣然接受壓歲包。之後便會拿起壓歲包去購買鞭炮玩,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一直到午夜十二點到達沸點,那時的鞭炮聲響徹雲霄、震耳欲聾、接連不斷,連對面講話都要大聲喊才能聽得見。

新的一年就在鞭炮聲中開始了,初一餘姚這邊的習俗是祭奠親人一般不會去走親訪友。初一叫拜墳歲,初二開始會陸陸續續地開始走親訪友,初五是迎財神,不管做生意的還是賺工資的,每家每戶都會放鞭炮迎接財神,希望來年賺更多餓錢。整個正月吃吃喝喝、嘻嘻鬧鬧,你來我家吃飯我來你家吃飯,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才差不多就結束了。

鞭炮聲、嬉鬧聲、歡笑聲、新的一年在每家每戶的期盼中悄然來臨,新的希望、新的努力、新的奮鬥也在這一刻萌芽了。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2

除夕來,春節到,自然就熱鬧。

各式各樣煙花在空中璀璨開放,令人目不暇接。隨着煙花上空後“砰”的一聲爆炸,一顆顆流星般的煙花向四周灑了下來,五顏六色,美不勝收。接着,一個個煙花不斷出場:像花裙子似的,飄逸美麗;像喜糖似的,紅紅綠綠;像銀河似的',飛流直下;像蝴蝶似的,翩翩起舞。這煙花,同大家一起喜迎20xx年的除夕。

此時,大姨、姨丈、哥哥、姐姐等親人們陸續圍着桌子坐下來,狹小的廚房一下子熱鬧了許多。大人們圍着桌子開始敘舊:鄰居怎麼了,誰家添丁了,你家今年孩子考得怎樣……不說話的,生怕別人忽略了自己。我往嘴裏塞飯菜,還不忘時不時地插幾句。

年夜飯吃好了,但大家的談話並沒結束。牙牙學語的弟弟,依偎在嬸嬸的懷裏看着;一年級的妹妹,賴在叔叔的腿上聽着;爺爺奶奶坐在竈堂後,燒着的竹篾噼噼啪啪地響着。火光熱烈,映照着我們滿臉的笑。

發壓歲錢了。小孩子們爭先恐後,唯恐少了自己一份。只聽大伯大喝一聲:“排隊。”孩子們立刻老虎變貓似的,乖乖排隊。兩週歲不到的弟弟,竟也雙眼發光,死死盯着紅色鈔票,咧着嘴巴,伸手去要錢呢。發完壓歲錢,我和兄弟姐妹們樂呵着嘴,笑眯着眼,數點着錢,想着“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日子該是什麼樣子的。

轉移到客廳,大人們依舊在聊天,孩子們鬧過一陣後,累了,坐在沙發上,微眯着眼,在看春晚的表演……

春晚接近了尾聲,老天爺竟給我們送上了一份禮物——在新年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刻,天空飄起了雪花。這個時候,煙花、鞭炮,再一次爭先恐後地在雪夜出場。兔年過去了,除夕過去了——龍年的春節,20xx年的春節,來到了。

瑞雪兆豐年。看着電視屏幕上的喜慶場面,聽着此起彼伏的煙花爆竹聲,想象着明天的景象:白茫茫的整個大地,等待着我們描繪更好的美景。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浙江溫州。照溫州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八節過後就開始了。但在臘八之前,家家戶戶都會曬臘肉或者是雞腿。二十四,掃房日,在這個時候,每一戶人家都有把家裏的晦氣清除掉。還要準備好老老少少的年貨,爲年夜飯的食材做好準備。

除夕,家家準備年夜飯,最主要的就是一家老小團聚在一起。在吃年夜飯時,有兩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魚和年糕,吃了魚就會“年年有魚(餘)”,則吃了年糕,就會“年年升高(糕)“。吃過了年夜飯後,我們一家人圍聚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到了十點左右,我們到樓下的空地玩鞭炮,小孩玩煙花和花炮,大人們放威力更大一些的鞭炮,到處是噼裏啪啦和砰砰砰的響聲,熱鬧極了。

大年初一,家家戶戶起的早早的,到樓下空地放大型的紅鞭炮,寓意是紅紅火火。接着就是去親戚家拜拜年,只要說一些吉利又好聽的話,就能得到壓歲錢。晚上在家裏吃飯,吃着蝦、魚、肉。邊吃邊聊天,有說有笑的,喜慶極了!大年初二、初三,家家戶戶到處遊玩,到名勝古蹟的旅遊景點觀賞。大年初四確實老鄉人都到家裏擺酒,大家有說有笑,有玩有樂。到了大年初五,到處充滿着鞭炮聲,這天的鞭炮是爲迎龍燈而打的,只要龍燈走到的地方都會平平安安。劃龍燈劃到哪家門口哪家就要打鞭炮迎接,爲什麼要劃龍燈呢?因爲哪家有喜事就劃到哪家,如果我家有喜事,她他們就會劃到我家門口,晚上留下來吃個飯。

一眨眼,到了開學的時候了,春節也差不多結束了,學生該上學去了,大人又去照常做事了。年的氣氛也漸漸散去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溫州的春節!

六年級:湯芷惠

六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4

“年”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民間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可以過去呢?據說“年”最怕紅色、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以驅除“年”獸;戶戶燭火通明。初一一大早,這風俗越傳越廣,便成爲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由於春節過後不久,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與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來載歌載舞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前就在門聯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春寄語。當春姑娘來到門口時,會念一遍寄託新一年美好願望的句子,這一念好運真的來了。

春節來了。春節來了。小朋友們拿起炮與花子衝出家門,在這時只聽“砰”的一聲巨響。小朋友們嚇住了,原來是一個叔叔放的炮呀!真嚇人!

大人們也沒閒着,他們也忙着買年貨,貼對聯。

春節真有趣,我愛過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