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有關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錦集五篇

有關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錦集五篇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1

在一個冬天的早上,車站裏寫有“母子上車處”五個字指示牌的上車通道處,站在那裏的卻是四位衣冠楚楚、身強體健的男士,而把一個抱着嬰兒的婦女擠在了通道外,那對母子正用詫異的眼光看着他們:他們既不是殘疾人,也不抱着小孩,可爲什麼他們卻站在母子上車處?難道他們是文盲嗎?不,他們有的穿着漂亮的大衣,皮鞋擦得鋥亮,有的甚至還戴着眼鏡,都像是有文化的人。

他們只是爲了自己能得到一點小小的利益,在衆人詫異的眼光下,仍擺出一副對指示牌視而不見的態度,若無其事地站在那裏,絲毫沒有想給這對母子讓位的意思。

從圖上四位男士的衣着得知,他們都是認識指示牌上的每一個字的,但是卻沒有付諸行動,把方便讓給最需要的人,還刻意地假裝文盲來逃避正確的公共秩序。

在 看來,他們的的確確是“文盲”,不過在這裏 所指的“文盲”並不是“文化”的“文”,而是“文明”的“文”。

一個泱泱大國,最需要的就是全民族的團結,最基本的就是文明、道德。

可是在圖上的四個男青年卻連最起碼的遵守秩序也做不到,談何文明、談何道德?類似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發生的並不罕見,有多少人爲貪圖自己的方便或者利益,讓真正需要給予幫助的人得不到原有的支援。

在現實生活中, 曾多次看見過這樣的情景:在人滿爲患的公共汽車上,不少年青力壯的青年人穩穩當當地坐在位子上,而他們的身旁,卻站着白髮蒼蒼的老人,但是他們卻沒有一絲讓座的表現,在他們的座位上“老弱病殘專座”的提示清清楚楚,他們卻熟視無睹;公園裏,“不許攀摘花木”的牌子十分醒目,然而被攀摘的花木卻隨處可見;廣場上漂亮的垃圾果皮箱上的字格外耀眼,卻仍有人隨處亂扔果皮紙屑……這些“假文盲”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大家的感受,充分昭示出他們不道德的品行。

他們不是學識上的文盲,而是道德上的文盲。

如果整個社會都變成這樣,那將會是多麼可悲!這種不良的行爲、思想已經漸漸在人們身上蔓延,如果不及時控制,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一箇中國人,在公共場所應該多替他人着想,要時時想到自己不影響別人,多爲別人提供幫助,希望人人都能遵守社會公德,讓文明之花遍地開放。

這一幅漫畫,讓想起一句簡單而又賦有含義的話:“有一種財富叫精神,有一種高貴叫文明。”就讓這些不良的社會風氣永遠消失在人們的觀念中吧。

難忘的第一次

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

而令我最難忘的就是第一次在校園講臺上演講的事。

在我讀五年級時。

上半學期競選各種校幹部。

抱着試一試的心情,我報名參加了“勞動委員”的校幹部競選。

我滿心歡喜的開始準備起演講稿來。

再把自己的演講稿拿給爸爸修改。

爸爸該好後馬上就拿給我了(他十分支持我這次競選),我便興奮的背起了演講稿……

好不容易熬到了演講的那一天,我喜滋滋的揹着書包來到學校。

一看名單,我是第27個上臺演講。

一想。

我還早呢。

於是,就在心裏背起了演講稿……轉眼間。

到了我,當我站在早就熟悉不已的講臺上時,心裏莫名地多出了幾分緊張,就像懷裏抱着一隻小兔子一樣,心怦怦亂跳。

原本早就背得滾瓜爛熟的演講稿,這時卻說不出來。

我往爸爸媽媽站的方向看去,爸爸媽媽向我揮手,給我加油!於是,我暗暗的對自己說:“加油!”,演講稿便脫口而出,彷彿我正在家裏,正面對爸爸媽媽一樣。

講完後,我深深的鞠了一躬,鬆了口氣似的走下臺。

我激動,緊張的等待着的無疑是老師公佈結果。

幾分鐘後,老師走了出來,一項一項的公佈。

終於,到了“勞動委員”。

我集中注意力,屏住呼吸,想不到老師卻念出了“高羽忛”的名字。

失落像一塊巨石,重重的壓在我的心上,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當時,我真想找一個沒有人的角落好好的大哭一場。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媽媽一直安慰我,爲了不讓爸爸媽媽着急,我試着努力把眼淚縮回去……

那事過後,每每想起,總是會有些心痛與失落,但是我又想:人生總是會遇到困難、挫折與失敗的嘛!我不能生活在失敗的陰影裏啊!這樣的機會,我還有很多很多的,不要難過。

通過這件事,我也有收穫,就是交了高羽忛這個好朋友。

這真是我難忘的'第一次。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2

做飯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謂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甚至是一種快樂的享受。但第一次做飯對於我來說可謂是一波三折,不僅把手指給燙傷了,把廚房變成了雞窩,還鬧了不少笑話。

記得在我六歲那年,我想在家裏學習做飯。這是因爲我看見媽媽做事十分辛苦,也感到菜剛放到熱鍋中發出“嗤嗤”的聲音很有趣。慢慢的我便常常觀察媽媽做飯的樣子,想找一下做飯的感覺。

終於,我得到了一次可以自己獨立做飯的權力。於是我迫不及待的拉開自己動手學做飯的序幕。

開始我學着媽媽系起了圍裙,從儲物籃裏拿出幾個土豆準備做土豆絲。又搬來一個小凳子,爬了上去,拿起菜刀向那大如饅頭的土豆劈去,“叱吒”一聲,土豆已經被我一刀劈成兩半,聽到響聲的媽媽急忙衝到我身旁,馬上搶走了我手中的“兵器”對我說:“我的寶貝呀!你可真會做啊,土豆不用削皮嗎?也不用洗嗎?”我恍然大悟,原來土豆要先削皮,再清洗後才能切絲呀!

我在媽媽的耐心幫助下將土豆洗好,切絲,漂洗,控水,又在媽媽的引導下打開了煤氣點燃了火,把鍋燒熱倒了一些金燦燦的菜籽油,最後放入土豆絲。

土豆絲剛一下鍋,鍋裏的熱油像一羣小猴子撲撲的往外跳,有些又像弓箭手直往我身上射“箭”。還好有媽媽的圍裙保護我,不然我就要成爲油炸人兒了。我見那一支支箭向我射來,忙揮舞着鍋鏟把鍋裏的土豆絲撒的到處都是,手忙腳亂之際還是被滾燙的鍋把手燙了一個大包,我忍着痛繼續翻炒。

事以願違,剛翻炒幾下的土豆絲不知怎麼的一下子就糊了,我不得不把鍋中那所剩無幾的土豆絲放入盤中。

這次做土豆絲雖然給我帶來了不少傷痛,給父母添了不少麻煩,但仍令我十分難忘,有傷痛也有收穫嘛。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3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遲到、第一次受到表揚、第一次受到到批評、第一次騎自行車……我這次要寫的是第一次做飯。

媽媽爸爸沒在家的時候我經常自己做飯。記得第一次做飯時,家裏同樣是我一人。我準備做米湯。首先,我放了一些水,然後抓了幾把米放了進去。開開電飯煲,然後就出去玩了一會就飛奔而來,可是現在米還沒好,硬邦邦的。於是我就又出去玩了,又過了十幾分鍾,我有飛奔到過前。我看了看水都沒了。我心想:“可能是水加的太少,而米加的太多,說一就成了米飯了。”幸好,家裏還有些菜。我也不管了,先填飽肚子再說吧!管它是米飯還是米湯呢。就這樣,我吃起了由米湯做成的米飯,填飽了我的肚子。

這就是我第一次做飯的全部過程,雖然把米湯做成了米飯,但吃着我自己做的飯,心裏還是高興的。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我也已經學會做飯了,菜也會做了。你說,我是不是很棒呢?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4

在我們一生中有多少個第一次?第一次游泳,第一次上臺,第一次騎車,第一次出國,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坐火車……在其中最難忘的是第一次做飯。

有一天,我的弟弟到我家玩,那天陽光明媚,花花草草都在陽光照耀下生長着,到了中午弟弟突然驕傲地說他會做飯,問我會不會,還嘲笑我,說我不會。我非常生氣,爲了讓弟弟看看我會不會做飯,我走進了廚房,拿起鍋放到爐子上,打起了火,倒好了油,準備做飯。我開始不知道水不能和油放到一起,就把帶着水的菠菜放到了鍋裏,結果鍋裏噼裏啪啦的想起來,油沫四處飛濺,我的手上到處都是疼的要命,經過一段時間,鍋裏不響了,我又往鍋裏倒了一碗水,就去玩了。我玩了一會,聞到了一種難聞的味道,捂着鼻子去了廚房,看到菜糊了,就往鍋裏再倒些水,就出鍋了。

當我拿出來給媽媽弟弟吃的時候,他們做着“又哭又笑”的奇怪表情說我做的飯真是“太好吃了”。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媽媽做飯的辛苦,我以後要學會做飯,做給媽媽吃。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5

比平時起得都早,早飯也免了,我們一行四人趕往山西財稅專科學校參加他們的第17屆田徑運動會。去得似乎很早,《超越》報社的負責人把我們帶到他們在運動場上的記者站,並給我們安排了採訪任務。

他們的運動會很讓我震撼,組織有序,安排合理,各項賽程有條不紊地進行。比賽項目各式各樣,個人的、團體的、素質的、技能的、師生共同參與,運動場上吶喊聲此起彼伏。

雖然我在社團擔任一定的職位,但是從來沒有系統地進行過採訪活動,妄稱一名校園記者感到很慚愧。當我站在跑道旁觀看女子200米決賽時,猛然間回頭,看見了起點發令員那發自內心深處的笑臉。我很是奇怪,當運動員都緊張地等待時,爲什麼老師會笑得那麼輕鬆?帶着疑問,我採訪了這位已有幾絲銀髮的老師。他告訴我,看着孩子們歡樂地奔跑,他想起了自己,想起了曾經在跑道上奔跑的自己。同學們積極鍛鍊身體,他很高興,很開心。離開跑道,我走向加油聲最嘹亮的方向,那裏正進行滾輪胎活動,拉拉隊的喊聲震耳欲聾,我被這種氛圍感染了、感動了,感到自己似乎真的變老了,激情消失殆盡。比賽結束後,我鼓起勇氣採訪了他們信息系的黨總支書記,和藹的女老師告訴我,比賽的過程和結果同等重要,她一樣重視。過程考驗的是同學們的心理素質和團隊合作能力,她很欣賞她的學生。其實,我更留意的是她對結果的態度,聽多了只要盡力結果無所謂的“謊言”或是“真話”,我對這位老師的坦誠更加欽佩。誰不想在付出之後有所回報?我們何必把自己的失敗用一句似乎很瀟灑的假話來掩蓋?不妨說出真話,會是另一種風景。

觀看了男子三級跳的預賽和決賽全過程後,我“採訪”了冠軍張帥軍,一個內斂沉穩的男孩。他告訴我,比賽沒有發揮出訓練時的水平,感覺遺憾,但他要感謝他的指導老師,是老師幫他調整好心態,讓他全身心參加比賽。一日爲師,終身爲父,或許這就是最平凡最簡單的見證。

這次交流,我發現了我們社團負責出版發行的《大學潮》在供稿和徵稿方面的不足,我們任重而道遠。每一次經歷,我們都要有所收穫,都要有所進步,這是我的出發目標,也是我的旅行樂趣。學習如此,工作如此,生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