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華】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錦集五篇

【精華】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錦集五篇

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1

中國的節日有很多,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是,家鄉的春節最讓我着迷。

剛到除夕,外面傳來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爸爸把我從溫暖的被窩中拽出來,讓我和他一起貼春聯。

出門一看,鄰居家的對聯真有詩意:“平農二雨值千金,和順一門有百福。”橫批:平平安安。於是爸爸貼春聯,我給爸爸做助手。我們貼完上聯貼下聯,再貼橫批,最後爸爸把大大的“福”貼在門中間。我忽然發現,爸爸把福字貼倒了,於是我對爸爸說道:“爸爸,福倒了。”爸爸聽了笑了,說:“你再說一遍。”於是我又說一遍,之後恍然大悟,原來是爸爸故意的呀!我們貼的對聯,上面的話非常吉祥,紅彤彤的,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色彩。哈哈,貼完春聯後我們又下樓去放鞭炮。

吃完早飯後,我和父母去街上溜達,看見街上有各種好看的東西。如:小玩偶、藝術品等。那些東西顏色很多,紅的、黃的.、綠的、粉的等等,五彩繽紛、絢麗奪目。

我們去給奶奶拜年,到了奶奶家時,奶奶、叔叔、大姑、二姑他們都在。大家給了我好多的壓歲錢。他們給我壓歲錢時,都說些祝願的話,我感到親情的美好。收完壓歲錢,我就去和奶奶家樓下的小朋友放鞭炮,小朋友們玩得十分開心。

不知不覺到了晚上,一家一起看出節聯歡晚會。春晚的節目可真精彩,有雜技、歌曲、小品、舞蹈、相聲等等。電視裏不斷地發出笑聲和掌聲,我們在電視機旁也不斷髮出笑聲。

到了九點,大家包帶錢的餃子。那些餃子,白白胖胖,像元寶一樣。到開飯時,我竟然吃出了六個一元硬幣,大人們都誇我有福氣。

春節多熱鬧啊,多麼美好,我愛家鄉的春節!

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2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在外面工作和學習的人都回到了家,大家一起度過這歡樂時光。

我的家鄉在北方的一個小鎮,一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忙着打掃衛生,外面小孩也幫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家裏打掃的乾乾淨淨迎接春節。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也很熱鬧,我們這裏有吃年糕、吃麻糖的習俗。這幾天集市上貨物琳琅滿目,大人們把購買的雞鴨魚等食品都做好了,準備年夜飯時親人們一起分享。

年三十早晨,我們這裏家家戶戶都忙着貼春聯、掛燈籠。大家都喜氣洋洋,一片熱鬧的景象。晚上,大人們準備了一天的年夜飯端上了桌,真豐盛啊!不過餃子纔是重頭戲,爲什麼過年要吃餃子呢?媽媽告訴我說:“傳說有個皇帝做了個夢,夢裏說天神喜歡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吃餃子,於是昭告天下,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要吃餃子

我們邊吃年夜飯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那歡慶的歌舞,引人發笑的小品,使人們不時除傳來一陣陣的笑聲。凌晨,家家戶戶點着了事先準備好的旺火柴,十二點準時鞭炮齊鳴,那天上的煙花金光閃閃的美麗極了。初一開始人們互相拜年我們小孩子當然少不了壓歲錢,如果我們嘴巴甜一點,就可以”大賺“一筆了。以後幾天都在這樣的歡樂中度過。一轉眼正月十五元宵節就到了,街上到處都是彩車、花燈、秧歌隊,從早上扭到晚上,大家沉浸在歡樂的海楊中。大家還吃元宵。放孔明燈,我也買了一個,寫好願望,把它放飛了。

我喜歡春節,更喜歡家鄉的春節。

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3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譽爲“道德之鄉”——渦陽縣城的一個村莊,也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就拿過年來說吧!

大年三十俗稱除夕,在這一天家家都吃肉餃,寓意是昏昏沉沉地過完了一年。在吃餃子時要比家裏的人口數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餘”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會點上兩根大紅蠟燭,徹夜不滅,並且一直點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會在這一晚“守歲”,老年人守歲是對匆匆流去時光的惋惜,而小孩守歲,則是爲了延長長輩的壽命。俗話說“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點的時候,我們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墳。一大早,我們便動身去上墳,拿着冥幣、黃紙,還有鞭炮。人們在上墳的時候,會將黃紙點燃後放在墳頭前,那燃過的黃紙灰被寒風吹起,像是逝者對人間親人的問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餃,而不會像前一天那樣吃肉餃,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樣昏昏沉沉地過了。吃完早飯,男人通常會帶着一羣小孩去挨家挨戶地拜年,而女人們則在家裏接待來拜年的客人。拜年時,最能吸引孩子們的就是拿紅包了,不過這紅包得來的可不容易呢,因爲這是小孩跪地磕頭得來的。

隨後在大年初幾的這幾天,吃飯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時間都是在一天三頓飯之前,所以,這幾天鞭炮聲會此起彼伏,不絕於耳,顯示出春節歡慶而熱鬧的氣氛。

一個普通平凡的習俗,更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這些文化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這些結晶需要我們繼承與保護。

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4

我國的風俗文化豐富而又源遠流長,是全國人民的驕傲。雖然我國有着共同的節日,但卻有着截然不同的民俗傳統。

在我的家鄉有着很多和別的地方不一樣的民俗傳統。不管是從吃的還是其他的都有很大的區別。比如在元宵節或者春節的時候,我們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如果說了便需要用紙巾擦嘴。也不能吵架打罵或者摔碎東西,萬一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便需要將碎的東西收藏起來,口中同時要念歲歲平安。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稱爲“開正”,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爲“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麪湯。糖,意爲甜蜜;線面,意爲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後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麼樣?我們這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絡、書籍上多多瞭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5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中國的節日也有許多,春節卻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各個名族和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過節習俗。

而我的家鄉湘鄉在臘月下旬,也已進入了春節的前奏,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年用的春聯,燈籠與年貨。就連小孩子也忙得不亦樂乎,都到鞭炮店去買花炮,爲過年做準備。

除此之外,大人們和小孩都會去買新衣服,大多都是買紅色的,代表喜氣洋洋。我的外公家更是熱鬧非凡,外公會在家準備一些蛋卷、雪花丸子、扣肉啊……到過年時一家人一起團圓分享美味。

到除夕那天,大家都會從四面八方千里迢迢趕回家與老人小孩一起團聚。來到外公家院子裏,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着春聯和紅燈籠,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紅色,好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啊!一進門,一陣飯香撲鼻而來,這天,一家人都會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

吃過飯,大家就會坐在客廳裏,看着春節聯歡晚會,打打牌,說說話,嗑着瓜子,吃着糖果一起守歲。到了十二點,人們把早已準備好的煙花,花炮拿出來放,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十二點過後,大家都會到雲門寺去拜觀音,求平安。因爲很多人都會去,所以擠得水泄不通。拜完觀音已是凌晨一點多了,匆匆回到家,休息一會兒又要趕着去進行大年初一的行程。

正月初一是嶄新一年中的第一天,新年新氣象,這與除夕的光景截然不同。大多數人都會邀親帶兒的,一起去墳山祭祖拜年。初二,便開始走親訪友了,年輕人都帶着小孩去一些長輩家拜年,這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愛的了,因爲可以收到拜年錢。初三初四依然很忙碌,人們會繼續挨家地去給長輩們“請安”。

到了元宵節,新春也即將接近了尾聲,大家又會團聚在一起吃元宵。到了晚上,人們會取下掛在門前的紅燈籠,收起來留着明年春節再掛上。

過了元宵節,天氣變暖和了,大家都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又照常做事,學生們也等待着迎接新學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