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七年級作文 > 端午節初一作文

端午節初一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初一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初一作文

端午節初一作文1

端午節,是一個難忘的節日,更是因爲我過了一個別開生面而又非常開心的“網絡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古老的傳統節日,一定有它迷人的傳說和多彩的慶祝活動。於是,我帶着滿心的好奇,早早的就打開電腦,遊樂於端午的喜慶和神話境地。在這裏,我瞭解了,二千多年來中華各族人民歡慶節日的“龍舟競渡”、“吃糉子”、“佩香囊”、“懸艾草菖蒲”、“掛鐘馗像”等傳統習俗。我還了解了,端午節的由來和意義是爲了紀念戰國時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紀念春秋時期的忠良伍子胥的忌辰,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和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的。

其實,讓我最掛心的,不知不覺當中推着我的思緒走的,還是想知道雅安災區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小同學小朋友們,他們的端午節有糉子吃嗎?過得快樂、幸福嗎?帶着這個牽掛,我再次走進網絡。在網絡上,我看到了琳琅滿目的活動場景:有的人通過電話交談獻上一份關懷,有的人悄悄爲災區小朋友送上端午節文具、勵志書籍、糉子等禮物,獻上心中的一份愛;有“牽手災區同齡人——端午創意活動”,萬名學生向災區同齡人發出了“撫慰信”,在千紙鶴上寫上自己對災區同齡人的美好祝願;廢墟邊上、帳篷裏,有做取名叫“傳遞愛”的遊戲的,大家齊動手,開展包愛心糉子的比賽活動……風雨後彩虹依舊燦爛,這些來自遠方充滿愛和希望的祝福,通過節日把全國人民與四川災區人民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同歡樂、同悲傷、同堅強。“同樣的節日同樣的愛”,看到這些,我那顆懸着的心終於安了下來,開心終於戰勝了憂心。

是啊,端午節寄託的是一種哀思,是對家國的眷念和對生命的關愛。“地震無情,人間有愛”,人性之美、同胞之情,我們中華民族崇高的傳統美德,在這次傳統節日中再次得到集中的體現和昇華。我欣喜,我自豪,仁愛之心得到無限傳遞,寶貴精神永駐人們心間!

午節,雖然沒有一家人一起去爬山、採野花、燒烤、吃農家宴的詩情畫意和閒情逸致,但它卻讓我最難忘!

端午節初一作文2

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農曆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聽了我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端午節這個字的由來有了一定的瞭解呀!

再講講端午節的由來。相傳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江自殺,後人爲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吃糉子,划龍舟等風俗。我們全家都非常佩服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媽媽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能手。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先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將上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顆棗和肉,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等她把糉子包好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40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媽媽包糉子的原料及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食慾,所以我每次都吃的欲罷不能。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糉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雖然我的家鄉看不到的賽龍舟,但是我可以在電視上看。幾十個槳手都手拿着槳,用盡全身的力氣奮力地划着,擂鼓的鼓手士高氣昂,用力地敲着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啦啦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槳手們不得不更加努力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是多麼壯觀、激烈!在電視機前的我,也有着同樣的心情!

吃糉子、賽龍舟……這些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初一作文3

今天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就是相同的。端午節就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大家家就開始包糉子,準備好餵我肚子裏的“蛔蟲”了。說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節的知識,就讓我這個大博士來告訴你們有關端午節的知識吧!

說起端午,大家還得請出一位詩人讓他來幫大家先開頭說起他吧,可此人到底就是何方神聖?他就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國詩人——屈原呀!屈原就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就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就是五月端陽包糉子的來歷。

還就是再來說說端午節賽龍舟的故事吧。當時楚人因爲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就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就是爲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怎麼樣這就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識,現在大家對端午節有一定的認識了吧,現在大家就是不就是該爲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就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還會給大家帶來許多不朽的詩篇,可就是屈原的縱身跳入洗乾淨了人們的心,他留下來的不僅就是悲壯的詩歌還就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我相信偉大的愛國詩人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端午節初一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在媽媽的催促聲中起了牀。媽媽端上了一盤茶葉蛋作早餐。“爲什麼呀!”我問道,“今天早上怎麼改吃雞蛋了?”媽媽笑着說:“端午節吃雞蛋可以祝福你逢凶化吉、平安無事啊!”“是嘛!”我趕緊拿起一個雞蛋剝起來。“我小時候外婆還把雞蛋染成紅色,用自己變得網兜裝着,掛在我的胸口呢!”媽媽邊說邊回憶着。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看見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超市貼出了一張張關於端午節促銷活動的大海報。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樓梯,看到外婆家大門上懸掛着幾簇綠色的植物。只見這些植物有着細細的莖杆,葉子長長的。“這是什麼呀?”我問來開門的外婆。“這是艾葉和菖蒲。”外婆回答。“爲什麼要把它放在門口呢?”“這樣可以防止蚊蟲進到家裏,還可以避邪呢!”

一走進房間,廚房裏飄出的糉香令人饞涎欲滴!

外公外婆正在熟練的包着糉子,我也想來一試。便開始對外婆說:“讓我包一個糉子吧!”外婆擺擺手不肯,我又說:“我要試試看嘛!”這時候外公發話了:“要包可以,不過先得告訴我們,爲什麼端午節要包糉子?”哈哈!正中下懷!我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這是爲了紀念戰國末期的大詩人屈原。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捨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跳進汨羅江自殺。屈原死之後,百姓們哀痛異常,都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發展成划龍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外婆說:“夠了夠了,過來吧!”

外婆教我包糉子了。先把糉葉捲成圓錐狀;把卷好的糉葉卡在左手虎口,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糉葉卷中,舀一小匙拌好的肉餡放在米上,再蓋上一層米;將葉尾蓋下來,葉尾捏籠,將多餘葉尾上卷,接着用葉絲繫牢。最後,剪掉多餘葉尾。啊!我終於包出了一隻糉子,雖然沒有外婆的那樣好看,可我還是覺得非常好。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高興!我既學會了包糉子,又嚐到了美味,更關鍵的是,小小的糉子讓我感覺到了祖國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我更爲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端午節初一作文5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些人可能不太在意它,我卻非常喜歡,不僅因爲它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還因爲在這一天裏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每年端午節這天,我都是忙碌而快樂的。

一大早,村子裏的人就起牀爲過節作準備。大人們都趕着去集市上買油條、糖糕——它們是這天必不可少的早餐,去得晚了就怕沒得買了。小孩們是爲什麼起早呢?他們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割艾草。過端午,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幾株艾草,用來辟邪。可是孩子們割艾草不僅僅爲了這個,艾草在他們手裏還有一個重要作用——縫荷包。

吃過早餐,大家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忙些什麼呢?當然是包糉子啦!糉子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食物。我家每年的糉子都是自己做的,這樣纔有意義。我跟大人們學過,知道大概怎麼做——先到河邊摘些葦葉,放在鍋裏煮軟;然後用幾片煮過的葦葉包些糯米(有的還添些葡萄乾、紅棗、豬肉等)。包好以後,便可以放在鍋裏煮了。

接近中午,大人們就開始忙着準備豐盛的午飯了,什麼雞啊魚啊肉啊都有。我們小孩則拿上自家的糉子聚在一起,互相交換。換完就一頓猛吃,然後評論誰家的好吃、誰家的不好吃。那場面絕不亞於一場辯論賽,因爲誰也不承認自家的糉子不好吃。當然,我們每次去主要還是爲了吃到不同口味的糉子,至於誰家的好吃、不好吃倒是次要的。趁着大人們還沒喊開飯,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便給小不點兒講從老師那裏聽到的關於屈原的故事。

終於開飯了,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飯菜,其樂融融,這時候,我們還可以在電視上看龍舟競賽。這可是最有趣的事了。我們邊看邊打賭,賭哪條龍舟會贏,大人、小孩都可以參加。在我家有個特殊規定,誰贏了就可以滿足一個心願,但是不能花錢。當比賽結束時,不管輸贏,我們都很開心。

吃完飯,我通常會和小夥伴們一起縫荷包。把艾草的葉子摘下來,用布包好,然後按自己的想法縫好就可以了。有的還在荷包上縫一根帶子。荷包縫好後,和以往一樣,大家互相贈送。每一個荷包裏都裝滿了祝福和祈盼。

每一次,我們都盡情享受着這個快樂的節日。真想永遠留住這一天!

端午節初一作文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聽說,是因爲楚國一個大臣屈原,他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了。人們怕他的食物被魚吃了,紛紛把食物包起來扔到河裏,後來就發展成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

過端午節時,外婆和奶奶也會包糉子給大家吃,她們包的都是五角形的,味道各種各樣,有蛋黃的、有紅豆的、還有西米的……她們把糉葉折個角,再放糯米、豆子、蛋黃等進去,然後用草繩捆起來,放入鍋中煮,過幾個小時,就能吃到香香的糉子了。想起吃糉子的情形,都忍不住咽口水。

在端午節那天,外婆和奶奶早上會掛艾篙,聽說是用來辟邪的,而且還能保佑平安。下午,我們全家都會去看龍舟比賽。比賽現場可熱鬧了,遠遠望去,河兩岸人山人海。因爲龍舟賽一年只有一次,大家都很珍惜。說起龍舟比賽,那我來說一說龍舟吧,龍舟的船頭是一條龍頭的形狀,它的身子是五顏六色的,船尾是一條龍的尾巴形狀。船內可以坐幾十人,划船的時候,那些人整齊地划着,船就快速前行,真像一條真龍在水裏遊動!多條龍舟一起向前,船上的選手拼命划水,一時間都不相上下,場面可壯觀了!再加上船身五顏六色,隊員們服裝各異,船上擺着的鑼鼓顏色鮮豔,整個河面簡直花枝招展,美麗極了!

每一條龍舟都代表一支不同的隊伍。船頭坐着一個人,他是負責敲鼓的,我覺得他應該是隊長吧。這個人打得“咚咚,咚咚咚”的,節湊是“12,121”;划水的跟着節奏整齊劃一地揮動雙槳,配合得挺默契。岸上觀衆熱情不已,都爲自己喜歡的隊伍加油吶喊。鑼鼓聲、音樂聲、吶喊聲響成一片……

看完比賽後,大家都去吃“龍船飯”,其實也就是糯米飯了。這飯味道一般,但吃飯氣氛熱烈,讓人難忘。

我喜歡過端午節,可以看龍舟賽,有糉子和糯米飯吃。真開心!

端午節初一作文7

轉眼間又到了端午節,大街上響起了兒童們的歌謠聲:“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今天,我和我母親來到了外婆家包糉子。包糉子前,外婆告訴我說:“傳說曾經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包糉子了!”母親叫了一聲。外婆趕緊帶我走進了廚房,我看到地上擺着蘆葉、肉、米粒等材料,母親已經有模有樣的包起來了,外婆也開始教我包糉子了:“將兩葉糉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鹹蛋黃、板粟諸種餡料後,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後以糉繩紮緊。將包好的糉子放入鍋中就好了。”外婆繪聲繪色地邊說邊給我演示。我也聚精會神地聽着,生怕錯過某個細節。聽完,我也認認真真地做了起來。我第一個糉子剛放米粒的時候,下面漏了一條縫。第二個糉子剛綁線時炸了開來米粒撒了一地。母親瞪了我一眼,對我說:“去去去,你真是大呆子幫忙——越幫越忙。”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不久之後,種子包好了,我急切地說:“快燒吧,爲了吃糉子,我早飯還沒吃呢!”不久之後終於好了,我拿起一個糉子,“燙燙!”趕緊放下

我只好用筷子夾道房間,吹着空調,開着風扇,糉子很快涼了,我小心翼翼地撥開糉子,輕輕地咬了一口,味道有點鹹,粘在嘴裏,很有韌性,慢慢嚥下去,感覺棒極了。接着我大口大口地吧第一個

真希望下次端午節來得快一些。

端午節初一作文8

過個別樣的端午節,一直是我期盼的,沒想到今年就夢想成真了,大家隨我來看看吧。

早上一起來,便是美妙的讀書會,主持人就是程世龍。第一環節是好書介紹,大家都是開開心心地介紹好書。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小升升介紹的《大森林與小木屋》。聽着小升升的講說,我也不禁的有些入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這本書。我介紹的書,就是《紅脖頸的林中悲歌》,書中的紅脖頸十分感人,臨死前也沒有忘記兒女。在講的時候,我特意突出了愛與奉獻的精神。但是心中也是一陣子的緊張:“一定要堅持住啊。”除了最後的結尾稍有倉促,我這次介紹還是很成功的。

接下來又是介紹端午節的故事,大家紛紛發言。當然了,都離不開屈原。其實端午節應該是南方少數民族先開始過的節日。但是,這次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介紹還是令我大開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的事。第三環節,自然是重頭戲——才藝表演。我之前也沒有準備,一到這個環節,腿肚子可有點轉筋。好不容易想起來一個好辦的才藝——講評書。因爲平時天天聽評書,一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記住了,就給大家說了一點百年風雲的開頭,還真獲得了成功。

讀書會結束後,就是瘋吃的開始了。先是兩盤開胃西瓜、後是程世龍母親包的糉子、然後可樂雞翅,大家吃到興頭上,大人們包的餃子也熱騰騰的出鍋了,又是對着餃子一頓風捲殘雲,摸摸舒服極了的肚子,不由得感嘆道:“真乃美味耶。”飯後就開始玩了。快樂一心給大家一人發了一根五彩線,戴在胳膊上,還別說,真有端午節的味道。程世龍最夠意思,成功的當了主持人不說,還給大家準備了不少筆,拿在手裏,更是美得合不攏嘴。

玩了一會兒,我們決定學一段英語,內容當然是關於端午節的知識了。還是表姐想的周到,在網上找到了一篇美國日報關於端午節的報道,給大家一人打印了一份。

怎麼樣,這個端午是不是很充實,既吃的美,又玩的開心,最重要的是還學到端午節很多知識,真是別樣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初一作文9

有關這傳統的節日,有很多種說法。在此我只想說我家鄉的端午節。

自從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後面跑開始到離家工作幾乎每個端午節都是在村子西北的最高的沙丘上過的。

有很多年,我爺爺都黎明前就挑過來無根水,又上山採回艾蒿草放在窗臺上,夾在門把後,還夾在我們姐弟幾個的.耳朵上。這過節的氣氛就是在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瀰漫開來。無需任何華麗的語言,滿是對兒孫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時我爺一給我夾上我就能醒過來,而有時卻是聞到那艾蒿的陣陣清香後慢慢才從睡夢裏醒來。不管咋醒這天早晨沒喝無根水以前是不能說話的。平時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我們幾個這天都很乖的,喝完無根水,象徵性的用無根水洗洗臉,下一個程序該分雞蛋了。雞蛋是我媽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時雞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爺爺奶奶總分給他十個,而我們姐妹幾個能分到六道八個。每每這時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給我一兩個,還不忘在我後腦勺上輕輕拍一下。

我們揣好分得的雞蛋,叫上左鄰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發。必須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頂端,然後回頭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鄉已綠成一片,每家每戶的孩子,還有鄰村的都從四面八方往這趕。

男孩們領着小狗,吹着口哨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看誰能第一個爬到最高呢。往上爬時不穿鞋的,網上褲腿就上,有時還倒滾回去。每爬上一個小山丘拿出雞蛋相互磕一下誰的現碎現吃她的雞蛋,所以分雞蛋時都挑紅皮兒的小一些的。

登上最高處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揮手,喊叫,就這樣邊吃雞蛋邊上。四五個人扯着手唱着歌上,春風伴着歡笑飛舞,春日迎着我們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歡快地在震動。

等瘋累了,玩夠後,滿身是沙子的我們回到家時,香噴噴的韭菜臥雞蛋,還有我媽烙的蕎麪餅已經擺好了。

端午節初一作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一到這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家都要吃糉子、掛菖蒲。

同學們!你們都包過糉子嗎?記得有一年,那時候的我還小,還在上學前班,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們沒有上課,接着我就跟着媽媽去買包糉子要用的東西,首先要買糉葉,這糉葉呢也有講究,要買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着淡淡清香。如果用乾的竹葉包出的糉子,煮熟之後就沒有竹葉的清香,其次呢還要買白糯米和線,把買的白糯米用水浸泡,一直把米泡了大起來,就可以包了。

我從來沒包過糉子,於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糉子,你能不能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糉子挺好學的,但剛開始包非常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在卷時要儘量地緊,否則煮時就會漏米。”

我跟着媽媽做,把糉子葉疊成一個漏斗,接着放入糯米,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接着將餘下的糉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糉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糉子葉裹緊。最後用繩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着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糉子葉非常“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糉子裹緊的時候,裏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非常美觀,但是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這時候,要煮糉子了,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鍋裏放上水開始煮了,沒過一會兒,屋裏頓時都瀰漫着竹葉和糉子的香氣。這時我和爺爺來到鍋邊,我問媽媽:“媽媽,這糉子熟了嗎?”媽媽說:“再給它熟一會兒吧!過一會兒熟了我叫你,你先到客廳玩着。”我說:“好!”

糉子熟了!可以吃糉子咯!我忙的跑到廚房,哇!真香!好多的糉子,我挑了一個,真心叫媽媽幫我剝開,那時我就像一隻“小饞貓”。媽媽剝好遞給了我,接着,我拿了一個給奶奶,拿了一個給爺爺,還拿了一個給爸爸,全家人圍在桌子邊吃着糉子,非常的開心。

吃糉子、掛菖蒲這兩樣傳統的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初一作文11

剛一上山,我就被這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松柏滴翠,蒼青色的羣山,一座疊着一座,像大海的波濤,無邊無盡伸到遙遠的天邊。還有黃燦燦、紅豔豔的小花從草裏冒出來,在山坡上一簇簇噴放。

這時,太陽升起來了,紅豔豔的太陽射在山尖上,把山頂的霧氣像幕布一樣拉開了,人們拿出準備好的毛巾,開始用溪水清洗手部和麪部,傳說端午這一天,當太陽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臉可以除災袪百病。

踏青結束,人們手裏都拿着新鮮的艾蒿,在傳說中,把艾蒿掛在門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進入家門。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糉子,自然很高興,但我又想到了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爲了紀念他,發明了糉子這種食品。

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我只好等候着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可以繼續上山踏青。

快樂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傳統習俗是吃糉子。快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着包糉子活動,大人們先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然後放入糯米等各種調料,包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細繩纏緊。

糉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餡的,還有加蛋黃的等等

就連糉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如:圓形,三角形……讓我看的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拿來蒸,過上半個鐘頭,媽媽把糉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糉子像一個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撥開它的竹葉,我又看到裏面的糯米從肉色變到黃色,我情不自禁的嚐了一口,啊!好吃的無法形容……

忽然,我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嘿喲”,“嘿喲”的吶喊聲,我連忙從窗口望出去,只見湖裏的龍舟上一個人在擂鼓,還有八個人在劃漿,而且比賽隊員都整齊有規律地吶喊着,划動着,個個都生龍活虎,並且精神抖擻。看那一艘艘龍舟就像一支支發射出去的利箭一樣向前衝去。在岸上的啦啦隊員們也都大聲的喊着;“加油”,“加油”!龍舟聽到大家爲它喊“加油”似乎變得更快了。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糉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