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七年級作文 > 初一拜年作文彙總8篇

初一拜年作文彙總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拜年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一拜年作文彙總8篇

初一拜年作文 篇1

初一在外婆家,11個人團聚,說着一年裏天氣好了壞了,運氣棒了差了,衣服新了舊了,家人哭了笑了,喜了悲了;電視裏很多人穿紅戴粉在喜氣洋洋的樂聲中舞動;窗外兩個特大的燈籠高掛;菜十分豐盛,一如往年。甜羹幼滑,水果繽紛,果香米香酒香,熱氣騰騰地濃縮在一個大碗裏。外公說:新年甜蜜順利。

然後去奶奶家,七大姑八大姨的,我也認不清,便按年齡亂叫一通。朱文杰特別神氣地特別油嘴滑舌地叫長輩,心安理得的收着壓歲錢,似乎他比大腕還大腕,嘴中一字抵百元。如果真是這樣他或許還會“福如東海”之類的說一大串,拿更多的壓歲錢,然後不可一世地在哥哥我面前顯擺。我告訴他“壓歲錢不是最重要的,說話要真心”之類時,他嗤之以鼻:“反正我的壓歲錢比你多。”

走來走去,在北侖的城鄉間遊走着拜年。敲門見人,進屋放下大包小包,寒暄。

這就是我的拜年,我記憶中春節拜年的縮影。

初一拜年作文 篇2

在我看來,我最喜歡的過年時光,就是每年的大年初一拜年這一天。因爲隨着本家的兄弟們,可以理由充足的去每家每戶的家中看一看。在大約九點鐘的時候,父母就會督促着我們:快點出去轉轉!於是,邀請着本家的弟兄們一起出發了。

當然,看一看,是最希望看到每家每戶這一年的變化。自己工作的單位雖然離家較近,但每次回家呆的時間、地點有限,很想看看一年來村子裏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用自己的視角記錄社會變化中的點點滴滴。同時,看看我的那些同齡人、學生、常年在外打拼的人們,他們過得咋樣了?因爲,只有在過年的這個時節,才能看的到他們。

自從去年部分村民搬到新樓上以後,各家各戶的家堂就分爲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在新樓上,另一部分還是在原先的老宅子裏。上午的時間,轉了好幾個地方,真是各有特色。看!這一家子搬上了新樓,整個的居室打掃的乾乾淨淨,窗明几淨,廚房裏的設備全套都是訂購的,電視機是新買的,是掛在牆上的LED的那種,他家的廚房裏已經買上了冰箱。這要是在平房的話,有冰箱是簡直不敢想象的事情。他家的孩子自己開了個裝飾公司,在城裏給別人幹裝飾。到了另外的一家子,他們的.擺設就比較的有文化特色,牆上掛着梅蘭竹菊四君子的圖畫,屋內也是極爲乾淨,桌子上擦得乾乾淨淨,他家裏已經買上了洗衣機。他們家的孩子是我的同齡人,在城裏開了一家藥店,成了一個小老闆,生活過的有滋有味。

當然,也有沒有搬到樓上居住的。這一家就是,他們仍然住在原先的平房裏,進去一看,給人一種土、舊的感覺,地面也是用磚鋪的。總體感覺不如樓上的乾淨、整潔。他們家的孩子在泰安從事着體面的工作,每年過年回家,總會開着SUV回來,很是給自己的父母增加面子。還有好幾家的孩子長大後,已經不在本市工作,到了外地市去了。見到了同齡人,還可以敘敘舊,概嘆時間的迅速流逝,人生的變化之快,誰能預見的到呢?

如此種種,總給人一種變化好快的感覺。社會在發展,家鄉也在發展、改變着。每次回到家鄉的人,總是有種家鄉鉅變的感覺。真是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如果多年不回家,家鄉真的是在變化中顯得陌生了。就拿農民們住樓來說吧,在幾年前,誰能想到普普通通、土裏土氣的農民能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呢?但是,住上樓房的農民,他們又覺得很不方便,習慣了原先的雞鴨狗叫聲,鋤鐮杴钁的叮噹聲,現在沒了,覺得很不習慣,而且,幹活的農具又放在那裏呢?農用車放在樓下,整天的淋着,也不是個辦法。對於農民上樓,農民自己也有着不同的意見,這件事情對錯與否,只能讓時間去證明哪種結論是正確的了。

村莊,在每年的拜年時節中總給人一些新鮮,一些變化;不變的是村口的那棵老樹,一年年在寒風中搖曳,只有她默默的注視着來來往往的人們,記錄着村莊一點一滴的變化歷史,記錄着祖祖輩輩們辛辛苦苦的在這片土地上流淌的一滴滴汗水!

初一拜年作文 篇3

過去,逢大年初一,作晚輩的或年少的小字輩們,一大早要來給長輩的跪地磕頭,行禮拜年。我不知這規矩是從何時開始興起的,但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們可能對此印象深些。

小時候,我在農村裏還見到過這樣的禮節,城裏不多見了。城裏的人們大多是到長輩家裏串個門,鞠個躬,問候問候,說些祝福拜年的吉祥話。

過去,人們期盼過年,過年可以痛痛快快地吃上肉,也能吃上餃子了。那時沒有電視,沒有春晚,也沒有聽說過“禁放”這個詞。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比賽似的“砰、啪”放起鞭炮來。越是臨近年關,鞭炮聲更是不絕於耳,年味十足。到了初五,俗話叫破五,鞭炮會響得更密集起來。直到過了十五六,鞭炮聲還稀稀拉拉的。

過去的大年初一,年長的早早起了牀,家裏已收拾的乾乾淨淨,桌上擺放些花生、大棗、核桃、瓜子、水果糖,也有的擺上幾盤像樣的涼菜,比如涼拌蓮菜、薑末變蛋等,擺上筷子、小酒壺、小酒杯,以及香菸、火柴等,以便招待來拜年的客人,覺得這樣才體面。那時,大人們給小孩子們的壓歲錢,大都是分錢、毛票,也有給幾元的。

隨着時代的進步、發展和變化,有了電視,也有了春晚,好多人熱衷春晚這道“大餐”,樂此不疲。再後來,家庭裝電話的多了,人們帶BB機的,使用大哥大、小靈通、手機的多起來,一浪高過一浪,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短信拜年,電話拜年成爲時尚。

如今,人們使用電腦、手機的那是越來越多,人們竟使出了許多的新花樣來,拜年,微信拜年,聲音圖片都能用上。即便相隔千萬裏,足不出戶,也能把親情傳達給遠方的親人。

其實,無論怎樣的拜年,不光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親情。倒不如把對親人的關心、關愛多在平日裏體現。儘管現在的年味似乎越來越淡了,但願親情會越來越厚。

初一拜年作文 篇4

今天是大年初一,一大早媽媽就去值班了,爸爸則帶着我去舅爺爺家拜年。

汽車一路飛馳,過了好長時間我們纔到達舅爺爺家。汽車經過無數次轉彎終於停了下來,印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的房屋,舅爺爺站在門前笑容滿面地看着我們。我下了車,叫了舅爺爺舅奶奶,他們都在等我們吃飯了呢,我們趕快走進屋內,在餐桌旁坐好,和衆多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打過招呼後,我們便開吃了。午飯十分豐盛,吃都來不及吃,我還吃到了以前沒見過的什麼“大頭菜”,是他們自己製作的呢,有趣吧。

吃過午飯,叔叔和阿姨帶我去看他們養的豬,真是令我大開眼界,有小豬寶寶、有大母豬、還有黑豬、花豬、紅豬、白豬,都是我以前從沒見過的,我開心極了!看完可愛的小豬們,姐姐還帶我去舅爺爺的魚塘裏撈魚玩,因爲有好多魚,我每次都有撈着,可怎麼也撈不起那最漂亮的大金魚,我還和哥哥一起玩打手背的遊戲,他總是打到我,而我卻打不到他,不過後來我掌握了技巧,也打到他了。

吃了晚飯後,我們回家了,結束了快樂的一天。

初一拜年作文 篇5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起了個大早,我的心也早已飛回了富陽新桐老家,因爲那裏有我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我已經有半年沒有看見他們了,真是歸心似箭!

但是這幾天天公不作美,已經連續下了幾天大雪,到處白茫茫的一片。今天雖然雪停了,但是路面上,還有很多積雪加上冰凍,路面很滑,我想今天去拜年可能要泡湯了吧!我們全家抱着試試看的心情走到車站,看看還有沒有回老家的車子。到車站一問,去老家的車子竟然有,此時我一蹦三尺高,連呼“萬歲”!我想過一個小時,我就可以看到親愛的外婆、外公、爺爺、奶奶了。但爸爸又擔心起去老家的路了,這是一條怎樣的路啊,在平時就很危險,其中有一段盤山公路,一面是山,一面是富春江,落差達七、八米,更何況現在是這樣的天氣條件……簡直讓人不敢往下想了。爸爸與司機聊天,司機卻給了我們一個信息,一份欣喜:“今天不開這條路,開剛通車的新公路。”

剛出富陽縣城,不一會兒,汽車便在崇山峻嶺之中行駛,路上厚厚的積雪已被剷車剷除,又被環衛工人、熱心的民衆清掃過了,汽車在寬闊的大道上行駛非常平穩,我想家鄉的變化真快呀!只過了半年,一條嶄新的一級公路由縣城通往了我的家鄉,平時要走1個半小時的路程,今天在這條新公路上只行駛了40多分鐘,我們就到了日思夜想的老家。

初一拜年作文 篇6

新年是一個開心的節日,用嶄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年。春節期間,到處都是歡聲笑語,美麗的煙花綻放燦爛的“花瓣”。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裏,生活、學習會像煙花般燦爛!

“放鞭炮,貼春聯,穿新衣,收紅包”是每年春節都必須做的幾件事,今年也不例外。不過,今年拜年是最有趣的。初一的早晨,我們穿上新衣服,去奶奶家拜年了。一路上,我們全家說說笑笑,看看路邊的風景,也別是一番風趣!公路兩旁的高山佈滿了濃密的松樹,由於山裏溫度低,山上的雪並沒有完全溶化,雪水順着山徑流到小溪裏,山巒上的松樹都被雪壓彎了,真是一幅美麗的冬日畫卷!

一進奶奶的家,我就大聲地喊:“爺爺奶奶,我們來給你們拜年了!祝爺爺奶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是爺爺奶奶最小的孫子,他們最疼我,看到我來給他們拜年,又聽了我一番吉祥祝福的話,樂得爺爺奶奶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爺爺親切地撫摸着我的頭說:“謝謝我的乖孫子,奶奶爺爺也祝你新年好!學習好!在新的一年裏快快樂樂的成長!”隨後又給我發了壓歲錢——一個鼓鼓的大紅包。這時,姑姑姑父、大伯大媽他們兩家人也相繼來到了奶奶家。看到人多熱鬧如此喜慶的氣氛,我就故意調皮的挨個給他們拜年,還很大聲地說:“大伯大媽新年好!姑姑姑父新年好!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接下來,一個又一個紅包進入了我的腰包。我在豐收了壓歲錢的同時,還豐收了長輩們對我的關愛和祝福。

大人們的寵愛,樂得我屁顛屁顛的。經過這番“大拜年”之後,我收穫的祝福,把心裝的滿滿的、美美的;我收穫的壓歲錢,又把我的腰包裝得滿滿的、鼓鼓的。當然,我也用晚輩真誠的祝福作爲回報,用幸福和甜美裝扮了愛我的長輩們的心田!

拜年,是送溫暖,是送祝福,也是送歡樂。

初一拜年作文 篇7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這是明代詩人文徵明寫的一首關於“拜年”的詩。

拜年又有許多別稱,像“見節”、“拜節”、“賀正”、“賀年”、“賀歲”等等。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監利縣風俗習慣別具特色。農曆正月初一這天,先拜祖仙、後拜父母、出外叫出行。初二拜丈母孃,初三家家戶戶互相團拜。拜年時晚輩要向長輩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那我們爲什麼要拜年呢?

拜年的來歷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但主要的說法是:古代有一種叫"年"的怪物,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出來,挨家挨戶地殘食人羣。人們只能把肉食放在門口,然後關上大門,躲在家裏,直到初一早上,人們開門見了面,作揖道喜,互相祝賀未被年獸吃掉。

小時候,我們很早就起來了,出去拜訪親朋好友,碰到認識的長輩就要說一聲:“叔叔(阿姨),爺爺(奶奶)新年快樂,祝您身體健康、吉祥如意。”長輩們就會給來拜年的小孩子發紅包,不管紅包裏包了多少錢,我們總是開心地接過,高興地向長輩們說:“謝謝!”

可是現在,時代的發展,信息變得發達了。不再需要很早起來,不需要出去拜訪別人,不需要與別人面對面的祝福。早上躺在被窩裏,拿出手機,打開QQ或者微信,把別人發的祝福語複製,粘貼,最後再發出去,年就拜完了。紅包什麼的也只用手機發一下就完事了。以前人們是在躲避年獸,在不久後的今天人們卻被另一隻“年獸”給吃掉了!

唉,現在拜年再沒有原來拜年的真實感和趣味了!

初一拜年作文 篇8

今年過年我隨爸爸媽媽一起回到了信陽老家,不圖別的,只爲吃上家鄉的餈粑。

餈粑是家鄉人過年必備的年貨,由做餈粑、吃餈粑而形成的過年習俗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名諺有“臘月二十八,又打餈粑又燒蠟”,吃到餈粑,就是過年了。

餈粑還是一種割捨不去的情結,縈繞在家鄉人的心間。即使是遠在外鄉打工的人,過年也要趕回來,就是爲吃上一口餈粑。每年到了臘月二十八前後,家家戶戶都忙開了。我家也不例外。臘月二十六、二十七,人們便開始準備做餈粑用的材料|:要挑選上等的江米,然後把米放在一個大缸裏浸泡一兩天,等到米泡軟後,再放在一個大鍋裏蒸熟。爸爸媽媽怕蒸的米不夠做餈粑用,他們就在院子裏支起了一口大鐵鍋來蒸米。紅紅的火光映紅了他們的臉,紅紅的火光驅走了一年的辛勞和憂愁,紅紅的火光也點燃了生活的希望。

爸爸又搬來一口捶打江米的大缸,接着扛來一個杵江米的大石杵,他們把蒸好的米倒在大缸裏,抱着杵上下杵江米。爸爸每杵幾下,我就用小鏟子把江米翻攪幾下,免得江米捶不碎,才幹了一會兒,我就累得不行了,爸爸額頭上也冒着汗,口裏還喘着粗氣,後來爸爸乾脆脫了衣服,光着膀子幹得更有勁了。

當餈粑被杵打成泥狀時,就可以進行最後一道工序。

他們把錘打好的餈粑平鋪在一個乾淨的大板子上,再用一個板子蓋在上面,第二天餈粑就成型了。

每家每戶做好餈粑後都要送一點給鄰居,讓大家分享歡樂,嘴裏還要說幾句祝福話:“拜年拜年,餈粑上前。”在家鄉,拜年的餈粑是有講究的。給長輩拜年得帶上刻有“壽”字的餈粑,期望長輩健康長壽,給同輩拜年則要帶上刻有四點紋飾的餈粑,表示祝願對方四季發財,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老人們常說,過年能吃上餈粑是一種福氣。據說八仙之一的鐵柺李倒騎毛驢過我們家鄉,正趕上過年,就問老百姓要了一塊餈粑吃,真香啊,仙人高興了,就給家家戶戶做的餈粑吹上一口仙氣,有病人吃上這樣的餈粑,立刻就沒了病。這個傳說流傳到現在,餈粑就成了一種吉祥如意的象徵物。過年時,凡有去外鄉做客的,都要帶上家鄉的餈粑。

今年的寒假過得真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