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有關三年級的作文七篇

有關三年級的作文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1K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年級的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三年級的作文七篇

三年級的作文 篇1

今天,真是讓人難忘的一天那!爲什麼難忘呢,請聽我慢慢講給你聽。

首先是因爲今天上午我們班開了一次以“開卷無益和開卷有益”爲題的辯論會。我是反方二辯,辯論會開始了。正方一辯——張維良,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開卷有益”,我們反方也不甘示弱,也闡述了 自己的觀點“開卷無益”。對方辯手找出一切理由來反駁我們,我方二辯——郭雨欣,輕鬆的把他們給駁了回去。辯論會繼續進行,進入第二輪辯時,我們的觀衆已經躍躍欲試了。於是我們便開始了自 由辯論,頓時,班上沸騰了,辯論聲充滿了整個班級。辯論還在繼續,下面我們去看看會操比賽吧!

“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咦,這是哪裏響起了國歌?原來是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舉行會操比賽呢!瞧,他們入場了,那像小松樹一樣的腰板,挺得筆直筆直的,那精神勁,簡直無與倫比! 開始做操了,喲,那整齊劃一的動作,昂頭挺胸,像只傲慢的大白鵝……

我帶你參觀了大半天,你總不能說這不是難忘的一天吧?

三年級的作文 篇2

奶奶80歲已過,個子瘦小,身體健康,精神爽朗,動作敏捷。滿頭銀髮中夾着幾根烏絲,黑瘦的臉上佈滿飽經風霜的皺紋,稀疏的眉毛下有雙慈善而明亮的眼睛,碩大的耳朵非常靈敏,下巴微微上翹,身子骨特別硬朗。別看她只是一雙小腳,走起路來可快啦,一點都不會顫顫巍巍,有時連我都追不上。

奶奶屬虎。一生都非常勤勞、簡樸、善良而又虔誠。

她是一個非常勤勞的人。她的手上結滿了又厚又硬的老繭,掌紋又粗又深,就像乾裂的“老樹皮”;手指又粗又短,指關節突出,像凹凸不平的小丘;手臂上股股青筋,向山脈一樣從橫交錯。年輕時,她用那雙手種地、插秧、收稻穀、摘棉花、洗衣服,拉扯大幾個子女。年老後,還是閒不住,經常幫閨女們種菜、做飯、餵豬,農忙時還要幫助她們鋤草、曬麥子、掰棉花。前年她來我家,可她良好的習慣仍未改變,每天清晨五點多鐘起牀,把地板打掃得一乾二淨,窗戶玻璃擦得一塵不染、油光錚亮;還幫我們洗衣、做飯,就像當年一樣,動作依然麻利。可一閒下來,就開始思念老家的親戚朋友,“家裏不知道怎麼樣了?”想着要回老家了。唉,真沒辦法!

她又是一個十分簡樸的人,這是她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以前她幹農活時,總是穿着補丁加補丁的粗布衣服。現在,她還愛穿那件洗得乾乾淨淨、有些發白、發舊的藍衣服和一雙平底布鞋,家人給她買的新衣服就是捨不得穿。幾年前,我爸媽擔心她在老家受凍,爲她曾買了一件羽絨服,可她寧願凍着也不穿,放在箱子裏被蟲蛀壞,多可惜呀;她四閨女給她買的一件短大衣,也是放在櫃子裏被老鼠咬破幾個洞,可又捨不得扔掉,還是穿在身上。您說咋辦?她小外孫女給她織的毛褲、我媽給她買的皮涼鞋,回老家時她又留給了我,“在老家用不上”。當我穿上她穿過的衣物時,就感到了無比的溫暖和她的慈愛,就時常地想起她。

她還是一個善良可愛的人。上世紀60年代,三年自然災害時,家鄉發生了洪澇,糧食銳減,她把家裏僅有的一點雜糧,一半給了比她家還貧困的人。我爸畢業後來京工作,她總是教導他:“在外面要和人搞好團結,時常想着他人,別人有困難要想方設法幫助”。還經常提醒我:“在學校,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互相幫助,不要打架”。您看,多麼樸實善良呀!以前在我家,她做針線活時,從未戴過老花鏡,經常幫我釘釦子、補襪子、弄鬆緊帶,使我倍感溫暖和親切;她居然還能燒菜,而且十分可口,非常好吃。每次他做的菜,我都吃的津津有味。哎,真想她!

同時,奶奶又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人。她是舊社會過來的人,沒有文化,經過幾次不幸和意外打擊後,感到十分悲傷。加上當時生活非常艱難,她就經常燒香跪頭,祈求閻王爺、土地爺和菩薩保佑全家平安。當家人遇到病災時,她總要請人看“陰氣”。有次我生病,她知道後,也在老家請人寫“黃表”,然後燒掉,說可以“免災”。我告訴她不要被人騙錢,她知道這是迷信,以後再也不這樣了。但是,隨着年齡的增加,她逐漸變成了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不管社會上哪裏有災難,她們都要祈禱;初一、十五或“法會”,她和一班信徒往往要步行十里、百里去禱告,這成爲她晚年生活一種積極的精神寄託,也可能是她老人家健康長壽的一劑良方吧!

那年十一,我和爸媽再回老家看她,快到家門口,大約相距五、六十米遠,她就看到了我,立即放下手中的活,邁着小腳快步跑了過來,我也衝過去,和她緊緊地抱在一起,一股熱流傳遍全身,涌上心頭,我倆都高興極啦!

這就是我的奶奶。她雖然平凡,但她的純樸善良和勤儉作風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使我永世難忘!

三年級的作文 篇3

“唧唧——”幾聲清脆的鳥鳴傳來,漫步走去,呵,多美的世界啊!緩緩走過古樸小橋,凝聽着“嘩嘩”的流水聲,不由沉醉在了春的氣息之中。望向那清澈的湖面,幾隻小鳥輕叫着,呼朋引伴,掠過宛如鏡子的湖面,蕩起一圈圈漣漪。

多美啊!多奇啊!深吸一口氣,一股陽光的芳香與泥土的淡雅清香便撲面而來。走過橋,來到了一條青石板小路前。無邊無際的綠,鋪天蓋地的綠!沿岸的一側,是一排排婀娜多姿、風情萬種的柳樹。有的柳芽兒纔剛剛探出腦袋,像嬌羞的小姑娘;有的柳條輕撫河面,像蒙面的女子正在撫琴而唱……一股柔美的.氣息。裏側,是一隊隊剛勁有力、挺拔俊秀的竹子。一股東方、頗具古風的氣息撲鼻而來。一股剛的氣息。這一柔一剛,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幻化出春的氣息。

厭倦了塵世的勾心鬥角,不妨來到清脆幽深的竹林。碧波萬頃的湖泊,來到春的世界,融入春的氣息,融入大自然的氣息!

清泉爲水,野果爲食,在這裏,在大自然,過着神仙般的日子!

三年級的作文 篇4

說起我的課餘生活,那可真是開心極了。課餘我喜歡看書、跳繩了。

每當一下課,我就會拿出書本,津津有味地看起來。記得有一次,大約6點多,爸爸在家裏做飯,我閒得沒事,就看起了書。看着看着,連吃飯都忘記了。爸爸怎麼叫我都不理他,最後爸爸硬是把我拉到餐桌旁,要不然,我可能還要看更久。

再說說跳繩吧。在班裏我雖然跳得不算好,也不算快,但我每天都下樓去操場跳。有一次,我和姐姐比跳繩,姐姐先跳,我在旁邊認真幫她數數,輪到我跳了,開始我很怕比她差好多,結果居然是我贏了,我高興得不得了。那天,我們跳了很長時間,臉上全是汗水,渾身溼透了,髒兮兮的,像兩隻小花貓一樣,不過誰也不覺得累。

課餘生活讓我增長了知識,還讓我鍛鍊了身體,給我帶來了不少快樂。我喜歡課餘生活!

三年級的作文 篇5

筆友:

你好!你聽說過酒城瀘州嗎?那就是我的家鄉。

這封信裏,我就來向你介紹我的家鄉吧。瀘州的名勝古蹟有很多,比如九獅山、報恩塔、瀘州大麴老窖池……下面我就來給你一一介紹吧!先說九獅山,那裏可美啦!九獅山位於瀘州城北,那兒不僅有森林,還有恐龍館、三國城、臥蓮觀音等18個景點。

其中我最喜歡蜿蜒1千米長的仿長城,它真的很像北京八達嶺長城,遠遠地看上去像是一條巨大的蟒蛇向我們涌過來。再說報恩塔吧,它不僅白,還很大呢!遠看真像李天王的玲瓏塔呀!據我所知,報恩塔建於南宋紹興十八年,是磚石結構,塔基爲八邊形,邊長4。1米。第二層和第三層檐下有負重的鳥獸類雕塑。這大概就是瀘州的鎮州寶塔吧!最後說瀘州大麴老窖池歷年間,4口窖池縱向排列。窖池始建於明代萬均爲鴛鴦窖,即每口窖池內爲2個地坑,中間以池來分開,糧糟發酵時,2個池坑作爲一個窖池,以提高容量。1號窖池長6。8米,寬4。2米。深2。2米;2號窖池長6。9米,寬3。4米,深2。25米;3號窖池長6。6米,寬3米,深2。33米;4號窖池長7。6米,寬3。9米,深2。45米。

這4口都是明代的老窖池,是中國現存建造最早、持續使用時間最長、保存最好的酒窖池,也是唯一被評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窖池,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不管什麼時候來,瀘州的美景都會令你陶醉,讓你流連忘返,不枉此行。快快來吧,親愛的筆友!

祝:學習進步,萬事如意。

三年級的作文 篇6

馬上就要小學畢業了,最讓我忘不了的便是六年級同學的笑死。大家都有不同的心情,每個人的笑聲都不一樣。

我的同學都很愛笑,每個同學都有他們的招牌小,"嘻嘻嘻!”這洪亮的笑死發自周佩濤嘴裏,經常沒事,就嘲弄女同學,氣得女同學臉都黑了。

"哈哈哈!”這是王淑慧的笑聲,她的笑死經常使人起雞皮疙瘩,那是她在和別人說笑,她的笑死真不大讓人解釋,一旦笑起來,沒完沒了。

“呵呵呵!”這是文靜的黃夏虹的笑聲,嘴巴一張,眼睛一彎,聽到響亮的笑聲,周圍的也會跟着笑。

真捨不得這些招牌笑,是這些笑讓人覺得世界充滿愛的!很快,我便要和這些笑說再見了,也要接受另一些新的笑了,在剩下的時間內,我一定會認真地傾聽每一個同學的笑聲的!

三年級的作文 篇7

只要提起我們的班主任楊老師,學生和家長沒有一個人不嘖嘖稱讚的!

楊老師和我們朝夕相處了四年,就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呵護着我們每一位同學。二年級時的那件事至今令我記憶猶新。二年級期中考試前夕,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緊張有序地複習着。楊老師比平時更忙碌了許多,說話聲音都嘶啞了。我恰巧生病住院了。但令我意外的是您在百忙之中,第一時間就來醫院看望我了。您帶着水果,急匆匆地來到病房,看我睡着了,就躡手躡腳地走到牀前,輕輕地摸了摸我的額頭,關切地問:“好些了嗎?燒退了嗎?”不停地向媽媽詢問我的病情。並安慰媽媽彆着急,別擔心,會好起來的。“讓她好好養病吧,落下的功課我會幫她補上的。”楊老師,您知道嗎?當時我沒睡着,見您來了,聽到您沙啞的聲音,我既高興又緊張。您沒顧上喝一口水,沒坐一坐就又匆匆走了,我知道您是回學校,您還掂記着全班同學。望着您遠去的背影,我心裏充滿了感激。吃着您給我帶的水果,心裏甜滋滋的!我的病頓時好像輕了許多。

楊老師,您在我們心中是神聖的,您用耐心、愛心、誠心教育我們,鼓勵我們。那次上完公開課,您給我們每人都切了一塊蘋果,讓我們來分享着成功的喜悅。當每位同學接到那一小塊蘋果時,就想得到了寶貝似的,先看一看,舔一舔,然後再一小口一小口地咬下去,呡着嘴細細品味。一股暖流頓時涌上心頭,彷彿有一隻大爐子把我們心裏哄得暖暖的。這時,我更真切地體會到,您就像一位導遊,帶領我們在知識的果園裏徜徉,摘取秋天的碩果,品嚐成功的喜悅,那果汁滋潤着我們求知若渴的心。您給了我們一份真摯的愛。這份真摯的愛比海更深,比天更廣,比陽光更燦爛,比月亮更皎潔……

楊老師,我是舟,你是海,沒有您的載託,我怎能遠航;楊老師,我是泉,您是山,沒有您的孕育,我怎能涓涓流淌。是啊,師恩如山,是一種深重的情;師恩似海,是一種深遠的愛。楊老師您那一份真摯的愛,我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