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推薦】清明三年級作文9篇

【推薦】清明三年級作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三年級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清明三年級作文9篇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1

清明節那天,豔陽高照。我和爸爸媽媽等親人們坐着汽車去了老家,一路顛簸,我們來到了村子裏。吃過午飯後,大家頂着太陽來到了山下。

我在山下仰望着高高的山頂,山上一片翠綠,幾乎每寸土地都被青草遮蓋得嚴嚴實實,草有的突出,有的凹進,風一吹,像浪花翻動的綠海。開始爬山了,我和妹妹跑在最前頭,大人慢騰騰地跟在後面。山路並不像我想象的那樣容易行走,萬綠叢中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越爬越陡峭,到半山腰時,小路兩旁盡是二三十米深的深淵,我看着,腿都直打抖。

大家來到太太爺爺墓前,燒黃錢紙,添黃土,燃燭香,放鞭炮,倒水酒,雙手和一祭拜三下,嘴裏還唸唸有詞;一切做完後,又趕往另一座高山,那座山上長眠着我的奶奶。

這座山更挺拔更秀氣,上山的路也更平坦些。山上的油菜花雖少,但也一叢接着一叢,伯伯們去拔野菜了,留下爸爸照顧我和妹妹。我倆穿梭在田坎邊的竹林裏玩耍,一會兒擺弄着一株株嫩竹筍;一會兒挑逗着一隻只趴在竹子上的蝸牛;一會兒肆無忌憚採摘着一朵朵野花小草;玩了一陣,覺得很無趣,便起身朝小水溝走去。跑過幾個田埂,來到小水溝邊,我們頓時興奮極了——水溝左側拴着一隻小水牛!我與妹妹來勁了,用力拔了一方田上的枯樹苗,再使勁地拋在牛身上,牛左閃右躲,我們便不停地變換陣形,向它進攻,玩得可帶勁了。不過,這樣可不好,千萬別學我哦!

我和妹妹在這裏磨嘰了半天,親人們終於三三兩兩來了,又一次爬上了山,在給先人們掃墓前,我和哥哥妹妹都不安分,在前方的草地上用樹枝追追打打,從幾米高的陡坡來回跳下爬上,弄得“臉紅脖子粗”。

來到奶奶墓前,大人們都說:“到這兒了,這三痞猴子,還敢鬧?”果然,在奶奶墓前,我們乖巧極了,爲奶奶插香燒紙。注視着奶奶的墓,我心裏默唸着:“奶奶,您在天堂還好嗎?您不用擔心這邊的家人,我們生活得很好,很幸福……”那時,我心裏有許多話想對奶奶說,不知爲何,似乎被塞住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眼淚淺淺聚集中,在我的眼眶中情不自禁打轉,縷縷青煙縈繞,我的腦海裏浮現出奶奶慈祥的面容……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運魂。在清明的這一天裏,誰不會懷念已逝的親人呢?在這一天裏,我總會想到一位讓我尊敬的老人。她就是我的姥姥。

在我的印象中,姥姥是一個愛乾淨的老人。每當我從她身上走過,總會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她的頭髮雖然白了,但是頭髮依然那麼柔順,總是梳得那麼好,沒有一絲亂髮。

記得在小時候,我曾在姥姥家住了一個月,那段時間是快樂的,是幸福的。早晨,姥姥都會爲我編起辮子,她編辮子的手法是那麼嫺熟,那麼漂亮。我臨時起意,想給姥姥也編一個。姥姥爽快地答應了,我毛手毛腳地編了兩條辮子,許多頭髮還沒有編進去,還非常亂。沒想到姥姥卻說:“編的不錯!”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和姥姥一起畫畫也是快樂的。姥姥的畫技是非常好的。她擅長畫花、鳥、魚、蟲,每一次都畫得栩栩如生。每當姥姥拿起畫筆開始畫畫,我也會坐在小板凳上拿起水彩筆,自由的繪畫。姥姥只要一支毛筆,一張畫紙,一點墨汁。因爲那時我還小,所以覺得姥姥的畫裏沒有色彩,拿起水彩筆,畫上了藍天白雲,紅花綠草和姥姥的這所小房子。直到長大了之後,我才知道當時是多麼無知啊!可姥姥並沒有責怪我,而是和我一起欣賞,並張貼在了牆上,當作紀念。

後來,我成了一名小學生。可就在我剛入學的那一個星期,姥姥因突發疾病去世了,我的生活如晴天霹靂般痛苦。等我再次回到姥姥家裏時,那位慈祥的老人已經不在了。這間小屋雖然不大,卻裝滿了美好的回憶。那幅我和姥姥一起創作的畫,依舊在姥姥牀邊的牆上貼着……

又要到清明節了,我的腦海裏一直浮現着:姥姥站在小屋的門口,露出慈祥的笑容在向我招手。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3

每年清明節前,媽媽都會做一種美食——清明果,也叫青團。每次吃它的時候我都在想,這麼可口又漂亮的.食物到底是怎麼做成的呢?於是今年我自告奮勇,成了媽媽做清明果的小幫手。

我們準備了糯米粉、綠豆、白糖、竹葉,但還差最關鍵的一種青草,它有個奇怪的名字叫“鼠鞠草”。怎麼辦呢?媽媽說這種草需要我們自己去找,於是,我們來到了一片菜地,開始了我們的尋草之旅。媽媽先告訴了我它大致的形狀,然後我也低着頭仔細地尋找着,一會兒,媽媽就找了,我一看,它是一種嫩綠的小草,開有黃色的小花,非常漂亮,而且聞一聞它的葉子,還帶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呢!我們只摘取鼠鞠草上面的部分,因爲下面的莖太粗了,吃起來口感不好。

摘完鼠鞠草,媽媽把它們洗乾淨,然後放到熱騰騰的熱水裏煮。一會兒,嫩綠鮮活的葉子就蔫了,變成了深綠色。這時,媽媽趕緊把它們撈出來,過冷水,瀝乾,然後放案板上用菜刀切碎,再放入石臼裏,把它們徹底搗爛,最後拿出來放入盆子裏,加上適量的糯米粉和糖,用筷子攪拌起來。攪拌到一定程度,媽媽就開始動手和起來。我也想幫忙,於是洗乾淨手,接過媽媽手上的盆子。揉、壓、按,哇,這可真是項力氣活啊!在我們的努力下,光滑的麪糰終於準備好了。

弄好了麪糰還有最重要的餡料。媽媽事先已經把綠豆泡水,現在看起來,它們一顆顆漲得老大,非常的飽滿,像一個個小胖子。媽媽用手使勁搓洗,把綠豆去皮,然後放在高壓鍋裏壓。綠豆很快就煮好了,媽媽再用勺子壓一壓、攪一攪,很快就成綠豆泥了,最後加入適量的白糖攪拌均勻,餡料就準備好了。

接下來,到了關鍵的一步——包青明果。媽媽先把麪糰搓成條,然後揪出一個個差不多大小的劑子,再把小劑子搓圓、壓扁、攤薄、放餡、收口、再搓圓,放在剪得圓圓的竹葉上,噹噹噹,一個圓鼓鼓的青團做好啦!這動作一氣呵成,媽媽真是心靈手巧啊!我也躍躍欲試,在媽媽的幫助下我也做成了幾個,看着自己的作品,我真想馬上吃了它們!

終於,我們把一個個清明果放入蒸籠,大火蒸。等待的過程真是漫長啊!特別是香氣隨着蒸汽冒出來時,“薰”得我直咽口水。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清明果給“盼”熟了!蒸好的清明果碧綠碧綠的,像翡翠,真是美極了。來不及等它涼,我就迫不及待地要試試它的味道,美美地咬上一口,真是清香滑糯!

今年的清明果真是最最最好吃呀!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4

大家都明白這就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然而那裏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爲安之時,自我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我所知,4月5日就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就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這天就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就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明白啊!好像就你明白一樣。”

我和爺爺爸爸媽媽四個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着爸爸媽媽的樣貌,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纔對的起父母“我明白我這樣只說說不做就是沒有用的,而就是要實際行動起來。然而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裏,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着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留意點就行了。”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5

清明節,我和爺爺,父親回老家去祭祖,爺爺的老家在涇陽,因爲很遠,我們起的很早,一下子就開車出發了,天灰濛濛的,我們的心情也灰濛濛的,車裏非常安靜,直到半路上,我纔打破了這沉靜,哇嗚哇嗚的大吐一氣,父親連忙扶我下車,我還在吐個不停,都差點吐到父親身上了!

因爲我吐到車墊上了,所以父親也把車墊清理了一下。

一到涇陽,我們開始祭祖,我先順時針轉了三圈,差點摔倒,然後燒了一些紙,我再爬到土堆上,壓了一些紙,然後鞠了三躬,在心裏想着:“祖爺一定要讓我全家平安,學習進步!”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伴着紛紛小雨,清明節到了。每年的這一天,我都會去爬家鄉的蒼馬山,怕辜負了這時節山上的美景。

來到入口處,“云溪谷”三個字映入了眼簾,兩根石柱直挺挺的屹立在大門兩側,我便更迫不及待了。步入山腳下,一條幽靜的小路蜿蜒的伸向遠處,兩旁的各色的野花掩映在綠草之中,顯得格外美麗,使人有一種身處夢境般的感覺。沿着小徑向上走,兩旁都是高大的樹木,上面長滿了茂密的葉子,地上是綠綠的雜草,一片綠意呈現在眼前。繼續往上走,到了山腰間,清脆的流水聲叮叮咚咚縈繞耳畔,鳥兒美妙的歌聲不絕於耳,還有微風吹過樹葉沙沙的旋律,這大自然的樂曲讓人頓時神清氣爽,難以忘懷。進入桃花池,滿園的桃花都已開了,粉中帶白,顏色雖不鮮豔,卻也不失淡雅。池中的水清澈見底。魚兒歡樂地輕鬆自在地游來游去。終於,登上了山頂,站在大石頭上,俯瞰山下美景,敞開胸懷,微風撫摸着臉頰,登山的勞累已全無。欣賞着沿途的美景,下了山,愉快的登山之旅結束了。

怕蒼馬山讓我感受到了清明節帶給我們的快樂,在紛紛小魚中迎來清明,在濛濛細雨中送走清明!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7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我和幾位好朋友相約信陽南灣湖、茶山踏春。

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到了信陽雨還沒有停,我們在濛濛春雨中乘坐遊船遊玩了茶島、猴島。

茶島上有一個茶藝表演。神奇的是洗杯的時候杯子轉來轉去,竟然一滴水都沒有灑下來,反而茶香滿堂。意猶未盡的我們繼續前行抵達猴島,島上有許多小猴,它們滑稽的樣子把大家都逗笑了。

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猴島,乘坐遊船行駛在清澈見底的南灣湖中,雨中的南灣湖讓我們體驗了一番“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情畫意。

次日起個大早,我們要去期待已久的茶山採茶啦!春山可望,茶香襲人,我們盡情地深呼吸。茶樹漫山遍野,像一條綠色的長龍圍繞着茶山。我們要採的是毛尖茶,採茶要“掐尖兒”。我戴着草帽,頭頂炎日,採了整整一個小時,才採到一小捧,老師說採一斤纔給五十元,可見採茶人有多麼辛苦,這讓我們敬佩不已。

接着,我拿着採到的茶,去了解毛尖茶的製作過程,製作分爲三大步,分別是殺青、揉捻以及乾燥。這裏採用的是鍋炒式殺青,我還上去體驗了呢!

彈指間,日西沉,這次愉快地旅行也接近了尾聲。清明踏春,南灣湖、茶山的模樣深深地留在我的童年記憶裏,這如詩如畫的美景,這綠城碧水、人傑地靈的信陽,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呢?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8

我會的本領很多:練毛筆字、拉小提琴、下國際象棋、練武術……其中最讓我開心的是這個週末,我又學會了一種新本領——做清明粿。我們要做的清明粿分爲兩種:白而鹹的蔥粿;青而甜的糖粿。

外婆告訴我,打粿最重要的步驟是炒米粉。炒粉要掌握好火候,粉炒得太熟了,做的時候就很粘手;粉太生的話,粉團又會很硬難揉。

我們先來做白粿。先是“搓”的工作,我們洗淨雙手,很用力搓炒好的米粉,搓長後對摺,又搓長對摺,直到它像一條柔軟的長龍。我用菜刀把它切成一個個均勻的小圓柱體。

我興奮地先用指頭粘上備用米粉,在搓圓了的粉團上用力摁一個洞,然後,把右手大拇指伸進去,配合其餘四指將粉團轉揉成小酒杯狀。我開心地按照外婆的樣子,把蔥肉餡兜進那個“杯肚”裏,又封口搓圓。最後我還要負責“印粿”。所有人做好的帶餡粉團都放進印粿模型,我摁得又開心又均勻。圓圓的粿都有漂亮花紋——一朵朵太陽花美麗綻放。

青粿也是這樣的工序。我把印好的白粿、青粿擺在米篩裏,兩個一疊,按照米篩的圓邊輪廓,一圈一圈整齊排排隊,遠遠看去,就像一層層的波紋,又像一個個的甜甜圈!我喜歡做清明粿!我喜歡學新本領!我很能幹吧!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9

清明節到了,我和母親出去逛街。我們來到大街上,哇,人可真多呀,真熱鬧呀!

站在高處往下望,就像一條黑黑的長龍。

大街上,人山人海,都是來趕集的人。大街上,到處可以聽到攤主的叫賣聲和買主的討價還價聲,以及人們的歡笑聲。大街兩旁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品,有衣服、鞋子、書籍、玩具……很多很多的商品。還有小朋友喜歡吃的羊肉串、臭豆腐、炸雞腿,喜歡玩的跳跳牀和碰碰車……

我找到玩的地方,玩了蹦牀、旋轉木馬好多好玩的。最令我難忘的是過山車。我和母親坐在最前面,繫好安全帶,雙手抓住前面的杆子。車子啓動了,忽上忽下,搖搖擺擺的,就像快要掉下來似的。我緊張得心怦怦地跳個不停。

時間過得真快,母親說要回家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清明節真熱鬧,真好玩,真開心,我喜歡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