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十篇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十篇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1

很早就聽長輩們說:“剪紙是一種民間文化藝術瑰寶之一。”今天我終於可以和剪紙親密接觸了。

今天很有幸,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到成都市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去參觀,學習,其中一項活動就是學習剪紙。

今天教我們剪紙的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她先把事先準備好的熊貓圖案的剪紙分發給每一個同學,然後按照她教我們的方法,把有圖案的剪紙對摺。這時我們好奇地問:“老師,這樣對摺有什麼作用呢?”老師說:“這樣對摺可以使圖案變得左右一樣,會更好看。”聽了老師的一番話以後,我們就將剪紙對摺,對摺好了後,我們用剪刀沿着線小心翼翼地剪,雖然我們剪的不規範,也不對稱,但是一隻只色彩豐富,形狀不一的熊貓就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大家都很喜歡自己的“傑作”,最後,我們小心翼翼地把剪下來的圖案用膠棒貼在一張白紙上,這個熊貓剪紙就做好了。

從今天的剪紙活動中,我明白了看着很簡單的事,其實做起來了很困難。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再困難的事,也能克服。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2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多了!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泥塑……有獨特的傳統節日,如:端午節、元宵節、春節……還有豐富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雜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剪紙。

剪紙是一項考驗你細心的事情。上面所刻的圖案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先看看這張《年年有餘》吧!瞧,畫上的孩子站在池塘邊,手裏捧着兩條又肥又大、長着兩對短鬚的鯉魚,那個孩子高興得不得了,還不時朝我們笑呢!再看看這幅《葫蘆兄弟》,更生動了!七個頭頂着不同顏色的葫蘆,穿着荷葉衣裳的葫蘆娃,和他們的爺爺正坐在石凳上欣賞月色呢!

剪紙還流傳着豐富的民間故事。這幅《東郭先生與狼》就是講一位名叫東郭的先生和一隻狡猾的狼之間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東郭先生遇到了一隻狼,狼裝着一副可憐的樣子,說:“救救我吧,後面有一個獵人在追我!”東郭先生心裏暗暗地想,它是狼啊,是一種非常狡猾的動物,而且會吃人的呀!我不能相信它。說完,他趁狼不注意,一下子把它裝進袋子裏,“撲通”一聲扔進河裏,淹死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啊!我們這代人更要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3

剪紙是中國民間流傳的一種藝術形式。就是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每逢過節或者新婚喜慶到時候,將美麗鮮豔的剪紙貼在家中,來烘托熱鬧的氣氛。

作文課上,老師教我們一種窗花的剪髮,先摺紙,用一張正方形的`紙對摺,沿中線對摺三等份;再畫,老師在紙上畫了幾道線;最後剪,老師拿着剪刀把自己畫的畫剪下來。

老師展開剪紙。哇!真漂亮。大六角形套了一個小六角形,中間還有六對相連的的小方形。

老師剪的窗花真好看!

剪紙是中國民間流傳的一種藝術形式。就是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每逢過節或者新婚喜慶到時候,將美麗鮮豔的剪紙貼在家中,來烘托熱鬧的氣氛。

作文課上,老師教我們一種窗花的剪髮,先摺紙,用一張正方形的紙對摺,沿中線對摺三等份;再畫,老師在紙上畫了幾道線;最後剪,老師拿着剪刀把自己畫的畫剪下來。

老師展開剪紙。哇!真漂亮。大六角形套了一個小六角形,中間還有六對相連的的小方形。

老師剪的窗花真好看!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4

11月21日下午,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我們267班四個小組17位同學興致勃勃地參觀、學習了孝義市博物館和孝義市皮影藝術研究會。

我們來到博物館,那裏的胡師傅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向我們講解了皮影的製作過程和歷史。皮影距現在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了,20xx年被批位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是我國稀有的傳統民間藝術。皮影用牛皮做成,工具有二十多種,然後染色。

胡師傅看着我們認真學習的樣子,手把手地親自教我們刻牛皮。我們的那股專注勁兒讓在場的家長們讚歎不已。

來到孝義皮影藝術研究會那裏的侯老師告訴了我們皮影戲的四個特點:第一、麻紙窗。第二、麻油燈。第三、皮腔。第四、用牛皮做成。精彩的演出開始了,瞧!同學們那麼入神地看着,一會兒露出會心的微笑;一會兒發出爽朗的大笑。看着銀幕上一個個妖魔鬼怪現出原形,惟妙惟肖的樣子,同學們開心極了。

通過這次活動,既增長了我們的見識,又鍛鍊了我們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還培養了我們人與人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分工合作能力!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5

今天晚上,姥姥姥爺和我們們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今天是春節,小區裏爆竹、煙花聲紛紛響起。終於,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我一看,哇塞!有白切雞、紅燒魚肉、排骨、洋蔥炒肉絲、水果拼盤和各種蔬菜等,外加一份餃子。

我和家人邊吃邊看春晚,今年的春晚是馮小剛導演的,所以被稱爲“馮氏春晚”。不過今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太少,只有6個,真是然我失望啊。其中最讓我震驚的是yif的魔術,穿幫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這次春晚的雷曲有很多,比如說《羣發的我不回》、《倍兒爽》、《我的要求不算高》......

晚上我準備睡覺,但是我一想起還沒放鞭炮。於是就興奮拉着小舅舅的手往樓下跑,到了樓下就問着了濃濃的火藥味。於是我們也去商鋪裏買了幾捆大鞭炮,在樓下放。這時突然不知從哪冒出一隻貓,這隻貓在鞭炮裏飛奔,一聲慘叫然我覺得毛骨悚然。不久鞭炮放完了,但是我的舅舅突然冒出一句我好餓。於是爲了讓客人吃飽我犧牲了我的壓歲錢請了舅舅吃了一堆零食。明天我們還要去三亞旅遊於是我就先睡覺了。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6

中國的傳統文化猶如一條大河。裏面有:中國結、臉譜、筷子、兵馬俑等。我最感興趣的是臉譜。

說起臉譜,它是中國的戲曲演員在演出時往臉上畫的繪畫。用來畫臉譜的顏色和圖案豐富多彩,它的特點是人們一看臉譜的顏色,就知道這個人物的個性。

我非常喜歡臉譜,也想知道人們爲什麼一看臉譜就可以知道這個人物的個性。於是,我便開始研究它。經過了一週的研究和上網查的資料,我終於揭開了這個祕密。

原來,臉譜的背後還有豐富的含義。紅色的臉譜表示忠勇義烈、赤膽忠心,如關羽、姜維等;黑色的臉譜表示正直、勇猛、粗率,如包拯、張飛等;黃色的臉譜表示陰險、兇狠殘暴,如典韋等;白色的臉譜表示多疑、奸詐,如曹操、秦檜等……

臉譜的圖案也豐富有趣。孟良的額頭上有一個紅葫蘆,意思是愛好喝酒;雷公的臉譜中有一道雷電紋;趙公明的臉譜上有一枚金錢,表示它是財神爺……

傳統文化真是有趣,我愛我國的傳統文化,我更愛智慧和勤奮的中國人民。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7

咱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傳統文化——剪紙啦!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我次就只介紹介紹剪紙圖畫、剪紙漢字和剪紙旗幡。

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個小孩在玩耍……剪紙漢字也是先拿出一張紙,然後在上面剪出一些漢字,還可以剪藝術字呢!我也曾經剪過,非常的漂亮,不信,你自己試試!你看了準會說很好看,因爲這是以前傳下來的嗎!剪紙旗幡我也做過,先拿來一條1分米的棍子,再拿來一張紙,之間成一個三角形的形狀,最後再把紙粘上去。就做成了,你試試吧!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繡等等。怎麼樣,咱們中國是不是有很多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8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過年放鞭炮,重陽節登高等。

我們中國人最爲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對,是新年。

過新年的時候大家都要貼對聯、貼福字,還要倒着貼,意思是幸福來到了我們身邊。新年吃餃子。餃子是“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古人以前還會包一個錢幣在餃子裏面,誰第一個吃到錢餃,誰就會在新一年中有福氣,可現代人覺得錢幣太不衛生了,就改爲包糖了。

過新年爲什麼要放鞭炮呢?原來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隻"年"獸每到過年就來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獸又來吃人了,大家都跑到崑崙山。這時一位年邁的老人卻拿來紅紙做春聯,拿來稻草做鞭炮,還拿來蠟燭做燈籠,"年"獸一看見這些東西嚇得魂飛魄散。從此"年"再也不敢到人間來了,但人們怕它再來人間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鞭炮。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9

中國之所以能成爲世界上的文明古國。我想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文化具有頑強的生命與內存的活力。

前不久,有兩件事情引起了格外關注。先是孔子、老子兩位古人畫像被穿上西裝,打上了領帶,或爲商家推出衣服的品牌代言人;再就是韓國人宣稱孔子、西施、李時珍是韓國人。這兩件事都有些可笑,卻也促使我們反思自己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傳統文化是民族內在的靈魂和血脈,是古人對民族的身份證明,是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統一的紐帶,是中華兒女和睦相處共同繁榮的家園,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發源地,是中華民族的動力。

可是長期以來,我們對傳統文化不怎麼尊重。在20世紀中後期,文化革命使得中國文化元氣大傷。固然傳統文化有缺陷,它的封建專制思想,綱常名教和等級尊卑觀念,它保留了。然而世界上又有哪個民族文化是完美無缺,無懈可擊的呢又有哪個民族對自己傳統文化的鞭撻、摧殘得如此絕情呢恰恰相反,我們到處可見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愛惜和保護。它包括一片街區,一棟樓宇,一所宮殿,都可能保存其原物風貌,儘可能給後人留下曾經的情感記憶和歷史文化。

有缺點我們不是不可批評。我們大家一貫主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統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一再強調立足時代,推陳出新。只是我們這樣做的時候一定要非常慎重,致力於挖掘其永不糜滅的精神力量,弘揚高貴的精神品格,以此豐富我們的時代精神突現民族個性。

實際上,徹底否定傳統文化是不可能做到的是事情。既然他不能像包袱一樣仍掉,就不如好好的對待它、尊重它、改變它、更新它,使之注入新的精神活力和血液,讓他煥發神采。激發他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揚其中有價值的因素爲現代化建設服務。當年梁啓超曾說:“我們希望我們的青年,第一要做一個尊重愛護本國傳統文化的誠意。第二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學問的方法研究它,得它的真相。第三把自己的傳統文化綜合起來,還拿時代文化補助它,使它成爲一個新的文化系統。

文化是燦爛的,也脆弱的。它需要我們精心的照料和培育,而不是隨意的褻瀆與踐踏。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 篇10

西方文化節目進入中國市場後,十分盛行,中國文化節目被人冷淡,但我認爲中國傳統文化節目不會消失。

1、西方文化節目盛行是因爲西方文化節目與中國傳統文化節目有所不同,現在人們看起來覺得十分新穎.因爲中國傳統文化節目看多了,就喜歡看一些新文化節目,這十分正常,但是西方文化節目經常看,人們也會因看過多而覺得老套、無聊,自然會不喜歡看了,又看中國傳統文化節目,這時,西方文化節目就會冷淡,中國傳統[來源於]文化節目會再次盛行.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節目不會消失。

2、現在人們對國外的一些文化節目不是很瞭解,對西方文化充滿了一種想要了解的慾望.而西方文化節目就帶有許許多多的西方文化,讓人耳目一新,對西方文化更瞭解,從而滿足這種好奇求知的慾望,而中國人難道對自己傳統還不瞭解嗎?所以以後等西方文化普遍瞭解後,西方文化節目和中國傳統文化節目也就差不多了,但中國傳統卻十分悠遠,永遠瞭解不完,而西方的歷史很短暫,它的文化卻不多,很快會人人皆知,那時中國傳統文化就會盛行又怎麼會消失呢?

3、何況我們是中國的人不是外國人,怎麼可能會一直去看西方文化節目,瞭解西方,卻不瞭解祖國呢?那樣中國人不就變成西方人了嗎?再怎麼樣中國是中國人的祖國是改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