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精選】散文作文合集六篇

【精選】散文作文合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散文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散文作文合集六篇

散文作文 篇1

是誰,坐在茜紗窗下,細數輪迴了一季又一季的滿簾落花?是誰,才情斐然,詩意嫣然?是誰,焚稿斷癡情,掩骨埋風流?

大觀園裏,寶玉是唯一那個解風情之人。

茫茫人海,可悲多人責備,多人冷落,卻又可喜,喜得有那麼一人知己,護己。

手把花鋤空灑淚,對着明溪,拾着落花,葬着落花,吟着“花開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問蒼天是劫還是緣,卻唯有流水潺潺。

是否是你的執拗,任性,尖銳害了你,才落得“花落人亡兩不知”的下場?殊不知,這偏偏是對封建社會的不滿,對這些濃妝豔抹的人心機深重的嘲諷!你不願與她們一樣,失去自己高潔的傲骨,曠世不羈!

園裏人都說你不及薛寶釵端莊,賢惠,可是這寶釵不也還只是個世俗之人?當日王熙鳳問她是否願意嫁給寶玉,不也還是點頭了?明知寶黛情深,卻因爲一己之私,害的黛玉“焚稿斷癡情”,害的寶玉“出家了世俗”,不也是她一手造成的,裝什麼清高脫俗!

大觀園裏真的是人心叵測,晴雯就因長得標緻些,就被送出園去,最後落得“抱屈夭風流”的下場。

而那史湘雲,因一次來金陵王府,與黛玉起了爭執,後來一直對黛玉心存芥蒂,一直認爲黛玉不及寶釵。這樣的人,若是現在,斷不可以交朋友。妄自下結論,不知寶釵是圓滑處世,而黛玉卻是將鋒芒畢露,才能使別人不來傷害她,也傷害不了她。

畢竟,寶釵有母與兄,而黛玉,只孤身一人。

那日晴雯墳頭,寶黛兩人寫的一首詩來祭奠晴雯,卻最終也成了他們兩個的預言——

茜紗窗下,我本無緣。

黃土隴中,卿何薄命!

是啊,“卿何薄命”,多麼無奈,荒涼的句子,令人扼腕嘆息,也令人心疼。

紅樓夢魘。

一場沉浮。

一場夢。

散文作文 篇2

如花 吳簫暘 笑靨如花,真情如花,希望如花,生命亦如花。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花,每個人也都有許多種理由善待自己,把一生的光陰凝成時光長河中那一瓣恆久的心香。在盛開的一剎那,燦爛奪目的它會吸引所有的視線。 花是如此的柔弱,再美再豔,依然經不起朝來寒雨晚來風。春紅匆匆謝了,只剩下滿懷愁緒。 花卻又是美麗的戰士,風雨中儘管漸漸的綠肥紅瘦,終究不曾低頭。 生命也是一樣,像精緻的玻璃酒杯,常常經不起天災人禍的撞擊,粉碎成一地的璀璨,每一片都是透明的心。生命又常常像曇花,用許多年的淚與汗,摻上心血澆灌,纔會有笑看天下的一刻。 如今的世界,愛花的人少了,當人們爲着生計而奔波的時候,連自已的生命都抓不住,又有誰會去傾聽花的訴說? 然而,煩躁的都市啊,請不要忘記這世界本就是鏡花水月,一切如花,花如一切。

所以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這一笑便是整個世界。 摘自1997《讀者》 初讀這篇散文,是在遙遠的1997年,它曾讓年少的我爲之感動了許久,但卻說不出爲何而感,感從何來,只是一些零碎的,只能意會的感悟。 轉瞬間近6年過去了,只如夜間一聲短促的輕嘆,生命的意義何在?我依舊迷惘。在書箱的最底層又發現了這篇業已塵封的散文,卻激起了心中如潮般的思緒。物是人非,真的是物是人非。文章依舊是當年的文章,人卻已不再是當年的人,已蒼老的心境再也無法重回當年。 希望如花,生命如花,堅強而又脆弱。

爲了一個如花般的夢想付出了近五年的光陰,給予了生命中極大的熱忱,放棄了一次又一次可以重新選擇的機會;時而豪情萬丈,時而又心灰意冷。可是時至今日,夢想依然還是夢想,依然如鏡花水月般的美麗誘人卻又可望而不可及。 鏡花水月,或許這世界本就是鏡花水月。既如此,人生苦短,又何必如此執著呢?只是,我不甘心!絕不甘心! 激情燃燒的歲月已成過去,胸中的豪情也早已燃燒殆盡,只剩下一顆不死的心,但,這已足夠,足夠了。 儘管此時此刻我已年過25,我依然無成,依然寂寞,依舊孑然一身的與孤燈紙影相伴。但,我,Ly*****,在羊年的第一天,面對蒼天與大地,鄭重的對自已發出承諾:My heart will go on , will never change , will never die !

散文作文 篇3

時光若盞,經年老去。曾執着的花開絢爛,嚮往的江南煙雨,在寂寞中行走,一人的駐足,回首,已成默然。

如花的青春,在寂寞煙雨中,花開之時,卻再也經不起一世的凋零。淺淡的時光,破碎的記憶,繁複的世事,亦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點滴。

指尖跳動的年華,不禁思緒橫飛,往日一幕一幕上演,萬千世界的行走。回首,你是否是我某一次不經意間回眸中的那人;是否是我某次失意漫步身後注視的雙眸;是否是我午後陽光中邂逅的那一抹揹着陽光徐行的背影。

在列車中,回首望向不斷後退的風景,彷彿是隔了千年後的一次的一次回眸。眼中已迷漫了憂傷的色彩。那透過千年的目光,似一把利劍,刺破了心中那一道高高築起的心牆。

在那三生石上,緣分已註定。我們即使未曾相逢,卻有千萬情絲牽動,你憂我亦憂。你與我如同擦肩而過的行人,我們卻都躲不過宿命的輪迴,終會相逢。在此之前,只有無盡的等待,如風而過的想與念,在晴天之時,已隨風而終,你依然是我一眼千年中那不變的人,依然是我一生必尋覓的人,你是我的天堂。

末世江南中撐一把油紙傘,在傾城煙雨中,兀自成一幅江南煙雨,遠去的背影,如凋謝的百合。

煙雨中淺淺的遐想,寒風一已起,喚回飄遠的我。只想一世尋找那花開絢爛,江南煙雨,只此一生,寂寞,風景中尋一人

散文作文 篇4

待到一抹殷紅的殘陽漸漸消褪,青磚黛瓦的小鎮,飛檐上方,殘陽漸漸隱匿於雲朵之中,水面泛起點點斑紅,微風輕拂,牡丹染紅銅樽,遠處傳來牧童悠揚的笛聲,略帶幾分淒涼。靜的音律,如盪漾的水紋,如微風般緩緩蔓延開來,迴音在廣袤的天際,在蒼茫的大地上繚繞,迴盪。

夜,掌燈時分。蕭瑟是習習的秋風,是無垠的大地。深邃的天空,月似彎弓。碧江盈盈,撒下點點星輝。落葉鋪蓋在彎曲綿延的幽徑上,秋的韻味,四處蔓延開來。蕭蕭的秋風,唰唰唰吹落樹葉。靜,在這深遠的幽徑中徜徉着腳步。

風,灌滿了我的長袍。

我,未眠。

起身,微風拂過我的臉龐,耳畔,唯有靜寂。我在寂寥的氛圍中感受着秋的意境,秋的詩意。

秋的詩意是靜的,是一首悠遠綿長的歌謠。在羣星璀璨的星空下,響起,和着琴聲,和着安靜融洽的氛圍,和着美景,和着幽深的小鎮,緩慢地流淌而出……

萬籟俱寂。

享受靜的時候,享受清醒的夢,享受心靈的寧靜,如品嚐一杯濃郁而香甜可口的奶茶。

在靜的時候,用手指有節奏地敲打着桌面,宛如雨珠滴落在屋檐上。屋內。燈,亮着。我坐在桌前,書頁在膝蓋上輕輕翻動,耳畔沙沙作響。時光荏苒,蹁躚而過,時間如沙漏般一寸一寸地減少。在一片安詳中,我眺望夜空,陷入靜的碧濤中,陶醉在無限的遐想中。

在靜謐中,我迷迷糊糊地入睡了,趴在桌上,嘴角洋溢着絲絲抹不掉的笑……

一汪水,波光粼粼,風,掠過,水紋盪漾……

耳無喧囂叫做靜。靜,是甜蜜的,更是美麗的。

散文作文 篇5

那年頭,一到傍晚,村邊的稻場格外熱鬧。大人們尚在田畈上做事,而稻場上卻被哪位熱心的人掃得乾乾淨淨。各家的孩子爭着將自家的竹榻或竹牀搬到稻場上,橫七豎八地佔據了有利的地方,即有風的地方。竹榻上擺上了剛盛滿了早稻稻米粥的白鐵鍋,一兩盤缺少油水的醃菜和時令青菜。等候大人們回來吃飯的孩子們,穿梭在竹榻之間,睃着這家那家的菜餚。

月亮已掛在東山了,光亮如玉,似可觸摸。田畈裏做事的大人們小魚上水似的陸續來到了稻場。不知是誰家開始了喝粥,稻場上就響起了一片噝噝的喝粥聲。喝完粥,收拾鍋盤碗盞自然是婦女們的事。男人們,此時搖開了蒲扇,話着莊稼農活,天南海北。孩子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追逐和各式各樣的如鬥雞的遊戲,歡笑聲叫喊聲盪漾着,月亮似乎也感動了,貼進了自己光亮的笑臉。

夜深了,月亮也開始西斜,清輝如水。貪玩的孩子,勞累的大人,已經響起了鼻息聲。母親們輕吟着眠歌,哄着嬰兒。月下的稻場如此寧靜,猶如安靜的池塘,那熟睡的嬰兒發出的幾聲夢囈,就像是小魚兒放出的水泡聲。唯有稻場四周,明滅着幾堆煙火,嫋嫋升騰幾縷青煙。

母親說,那是隔年的紅蓼發出的煙氣,有點辛辣,蚊子聞風而逃。

我那時才認識了紅蓼。她是鄉間比較常見的一種草類。田間地頭路傍,到處可見。每到春天,紅蓼開出幾片綠葉,猶如菠菜形態。到了夏天,中間抽出一穗或數穗白色花柱。秋風起,花柱變紅。我的故鄉,因其地處丘陵,土地貧貧瘠,所以紅蓼花開並沒有見奇之處。

對紅蓼的貼身體驗就是紅蓼的醫用作用。那時節的我們,並沒有現在的孩子們的這樣,有着讀書的勞累和數不盡的禁忌。到了暑假,天地就是我們的世界,穿着個褲衩,山坡,野地,池塘,到處飛奔,上山摘果,下河捉魚。不出幾日,身上就長滿了熱瘡和皰癤。母親並沒有責怪我們。而是尋來了紅蓼,放在石裏搗爛了,熱敷到癤子上,不幾天癤子就煙消雲散了。癤子好了,母親們叮呤不要再到野外了。但母親們的叮囑如何鎖得住我們貪玩的,奔騰的腳步呢?!

這就是故鄉的紅蓼給我的經久不衰的記憶。但紅蓼又委實太平凡了,平凡得在我長大成人後幾乎都忘記了她。

及至我到江心洲工作的時候,看到再一次看到紅蓼。這與故鄉不一樣的紅蓼一下子就就打開了記憶的閘門,勾起我對紅蓼的美好回憶。

江心洲,是奔騰的長江多年沖刷成的陸地。洲上的居民當年也是爲逃避戰火或從四方八鄉移居而來,或是流浪的船民定居下來,十家九姓。這些年來,由於交通的落後造成的與世隔絕,使得江心洲亦發的貧窮。洲上的人家青壯勞力悉數外出打工。長江衝程出來的土地,肥沃得冒油。老來無處去,揮鋤種洲地。留下來的盡是老弱殘病的老人帶着沒辦法跟父母外出的孩童,艱難地耕種着土地。江心洲外灘多水港漁汊,是打漁的好場所。一些諳熟水性的漁民也依然不捨身邊的長江。

江心洲上紅蓼長得格外蓊蓊鬱鬱,並很有層次。洲堤是菠菜一樣的紅蓼,越往外灘,因其水多,沼澤地,紅蓼越發長得茂盛,高大,猶如小樹。花開時季,江邊成片的紅蓼抽出紅豔豔的花柱,把江天染紅,把長江打扮得色彩斑爛。漁汛季節,江上的小漁船,常常鑽進江邊的紅蓼叢中歇息着,吸着沼澤地裏的清水,埋鍋造飯,瞅着出江打漁的時機。紅蓼叢,儼然成了他們的家。

於是,我經常在工作之餘,去看紅蓼。初秋,清澈的沼澤猶如明亮的鏡子。沼澤邊,格外高大的紅蓼,似乎爭着要照鏡子似的,擠到水邊,對着水面擺弄着紅色的花柱。頑皮的小魚兒游來,像在欣賞紅蓼的花容。紅蓼的花柱,逗趣一般地點點水面,小魚兒一躍,似要與紅蓼親吻。紅蓼似知性般的輕挑一下花柱,小魚砸出圓圈,知趣一般搖搖尾巴。綠葉嘩嘩,好像發出會心的笑聲,生成了江風,輕搖着紅蓼叢中的漁船。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詩人眼中看到的只是浪漫。洲上的漁民往往難的就是娶妻生子。但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總有一些姑娘千方百計嫁給了漁郎。所以,紅蓼叢中,也常上演着生死相戀的大戲。一位姑娘來到了紅蓼叢,跟後她的父母也千辛萬苦地找來。生生阻隔着這一對戀人成親。抗拒不過父母的一對戀人最終喝了農藥,雙雙倒在了紅蓼叢中。悔不當初的父母的嚎啕大哭聲,就像這身邊的長江,彎彎曲曲,猶似九迴腸。

因此,我就常常厭惡起這片高大的紅蓼來。從前在此聚集的小舟也作鳥獸散。倒是孩童們無所顧忌還常來遊玩。但常常也被父母們叫走。我知道他們是怕那對委屈死的戀人把孩童捉去。於是他們常常就把他們認爲最不潔的'東西如豬血狗血潑在那裏。這一來,這片的紅蓼反而更加燦爛起來,分明那殉情的男女的鮮血,染紅了血色浪漫。

天地旋轉,四季輪迴,長江依然流淌,日子仍然要過。

六,七月,是長江最爲活躍的日子。幾場瓢潑大雨,一夜之間,大水抹去了外灘,江流抵到了屋腳邊。外灘上的紅蓼此時也只在水中拼命地露出來頭來,昭示着那裏曾經有過綠地,有過清澈的沼澤,有過悲歡離合。

戰勝洪水,保衛家園是洲上人共同的意志。洲上一切的一切,都爲着這抗拒眼前的湯湯大水。但江水卻由於上游的來水和下游的海水的頂託,依然像螞蟻一樣向屋腳上着。

雨季過去了,最考驗人的意志,卻還是與水相持。在洲上工作的人們最渡過的就是這段日子。每日在大堤上走着,注視着水情雨情,看到的似乎紋絲不動的江流。日頭在頭頂上曬着,江面上,莊稼上,草叢上都發出吱吱的響聲。人,都到了恐懼的極限。

而大水中從容的是白楊樹,它們在洪流中提挺拔着身軀的;從容的還有洲上那些對大水司空見慣的老人們。老人說,等吧等吧,紅蓼花紅了,紅蜻蜓飛來了,這大水就得退了。

於是,我就天天盼望着紅蓼花開。洲堤上的本來長不大的紅蓼因爲得到水的滋潤鬱鬱蔥蔥起來,看葉子中間抽出了一穗數穗白色的花柱,再看江中的洪流似乎也不在發鼓了。

忽然,夜裏一陣初秋的小雨。清晨,洲上的百姓涌到江堤上,看紅蓼花開。是的,紅蓼花開了,白色的花柱一夜之間開得紅豔豔。紅豔豔的紅蓼像一條紅絲帶,沿着江堤伸向遠方。遠遠望去,這條紅絲帶猶如天上的仙女凌空一劃的神帶,生生地阻隔了渾濁的江水。此時,天空中忽然發出嗡嗡的聲音,一大片蜻蜓,是紅色的蜻蜓蜓飛來了,猶如天邊飄過來的一片祥雲。初升的太陽映照着洪荒似的江面,構成了別樣的江上圖畫,令人驚心動魄。

紅蓼開花,蜻蜓變紅,大水老了。洲上人說。是的,大水老了。自此,江水在一天天地不甘心地落下去。老人們說,紅蓼,是一種通了神的花草。

從此,紅蓼真正植入了我的心田。

其實,大地上的花草有哪一株不是通神的呢?

她們,看慣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讀懂了這世界上的滄海桑田,卻依然淡定如斯,花開花落,一歲一枯榮。

散文作文 篇6

散文總是那麼暖人心房,行雲流水般的文字像一束束陽光,慢慢滲入人的心靈。

《暖愛》這本散文集,像正在緩慢綻放的花兒。閱讀它,就像是在聞花香,溫暖親切的文字,就那麼詩意地映入眼簾。每一句話,都蘊含深意,卻通俗易懂,直抵心聲。丁立梅的文字,處處都溢着芬芳。

人生不易,有悲傷有陰霾,可因爲有愛在,便有春暖花開。你的愛,我的暖。

愛是世間生靈所特有的情感,若是用心感受,就會發現它是可見,可聽,可嗅,可觸的。暖暖的愛,是種無形的力量,慢慢融化人內心的冰雪。這種感受,是獨一無二的。人世間,因愛生暖,又因暖生愛。一顆愛的心上,住着的是善良是溫暖。你被暖着了,他被暖着了,整個世界便被暖着了。世界因此美好得讓人留戀,讓人不捨。

《暖愛》共分爲六輯,第一輯爲“有一種愛,叫血緣”。親人間哪裏會不相干呢,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扯也扯不斷。這種愛,叫血緣。

第一輯中的二十餘篇散文,是寫親情。篇篇暖人心。字裏行間裏血濃於水的親情,勝過千言萬語,只看見愛在心頭盪漾。此時無聲勝有聲。像是雨後,愛的陽光把大地包圍着,折射成七種顏色的彩虹。世界也隨着它而色彩斑斕。親情,是最真切的感情,最無私的愛,最動人的力量。

散文之一《天堂有棵枇杷樹》,名字聽起來就很動人。一位年輕母親患上癌症,在快要走前爲了讓兒子不會難過,她用善意的謊言,告訴兒子會在天堂種枇杷樹,使兒子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

在母親走後,孩子一點也不悲傷,他堅信媽媽是去了天堂,是去種枇杷樹了。媽媽真誠的母愛,在此刻顯得無限耀眼。

一些年後,孩子終於長大,長大到明白死亡,原是塵世永隔。他沒有悲痛,有的只是感恩,因爲媽媽的愛,從未曾離開過他。他也因此學會怎樣在人生的無奈與傷痛裏,種出一棵希望的枇杷樹來,而後靜靜等待幸福的降臨。

這些浸潤着書香的文字,似乎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文中的母親以自己的愛讓兒子保持快樂,勇敢面對生活。

我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