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小學生夢想的散文

關於小學生夢想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每個,都有自己的夢想;而每個的夢想與現實的距離,究竟有多長、有多遠,是各不相同。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關於小學生夢想的散文,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關於小學生夢想的散文

  關於小學生夢想的散文一

又是一次400米。

400米,我們常常跑,可它常爲我開啓人生的道路,給我不同的啓示。

今天,陽光明媚,操場上,駱老師大聲說:“這次如果有進步,下次就可以免跑。”我和陳洋憂心忡忡地來到駱老師的跟前,翻看着成績單。我在密密麻麻的成績中找到自己的成績:毛馨緣,1分22秒。我一下子慌了神,無力地坐在地上。我覺得這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座我無法攀越的高山。

我們齊刷刷地站在起跑線上,有些小小的騷動。“預備——跑!”容不得我遲疑,我隨着亂哄哄的人流跑了出去。很快,我便脫離了那些雜亂的腳步,脫穎而出。這次,有一些反常,我的眼前只有空空蕩蕩又略帶淒涼的跑道,而以往,我的前面,一定飛奔着一位同學——陳洋。我用餘光瞟了瞟,陳洋在我後面,至少離我30米。絲毫沒有奮起直追的意思。我意識到,這次我要領跑了。

領跑並不好,前面沒有目標。但我想,我的心裏有夢,要跑進1分22秒。想到這,我便什麼也不顧了,撒開“四蹄”飛奔起來。很快就進入了第二圈。感覺有點累,但我有夢,有目標。

嗓子很乾,腿很酸。但我不會讓耳邊風的呼嘯聲停止。我堅持着,甚至閉上了眼睛。再睜眼一看,就只剩100米了。我立刻全神貫注,眼睛死死盯着終點,一下子衝了起來。雖然根本就沒有人注意到我。等我衝過終點時,駱老師纔回過頭來按下秒錶。

駱老師報出了成績,我愕然——1分19秒。這對我來說是前所未有,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但這是鐵打不動的事實,駱老師向我投來祝賀的眼神。

此時此刻,我忘記了累,忘記了酸。爲了少跑一個400米的夢,再累也值得,而這也讓我突破了自己。世上沒有圓不了的夢,只要你能爲夢想而堅持,能爲夢想而奮鬥。勝利終將爲你眉開眼笑。

  關於小學生夢想的散文二

每個,都有自己的夢想;而每個的夢想與現實的距離,究竟有多長、有多遠,是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不甘於現實中的境,不甘於生活中的無助,希望藉助夢想,擺脫自己無奈的困境,幻想自己能夠擁有美好而又前途光明的未來,不願屈就在現實中惘和落寞,在夢想與現實的邊緣,尋找心理平衡。

不管夢境是否斷裂,不管現實如何無,總要尋找精神寄託,尋找心靈慰撫。即或知道,夢想只是一種本能的望與奢求,在現實中難以實現,或者根本不存在的空想,也心甘願的做一個美麗的夢。不管是不是在逃避現實,或是不是不願面對實際;也不管能不能達到,明明知道是一個童話故事,也願意做這樣的黃粱美夢。

,都有不能稱心如意的時候,都有願望落空的窘迫,還有不願面對失敗的尷尬。曾經懷有遠大理想,擁有完美的憧憬。只要還存有一點希望,還沒有心灰意冷、還沒有碰得破流,執着與勇敢的,總會義無顧的去追求。直到自己心疲憊、筋疲力盡,仍要藉助睡夢來苦苦追尋。

都說在年少無知的時候,最具夢想、最富幻想、最容易把未來的憧憬,描繪自己生擁有無比輝煌的前景,有一帆風順的仕途,還有幸福甜蜜的未來。令懷念孩提時無憂無慮的生活,還是天真無暇的想象。相信每一個年,都有這樣的感觸,都有這樣的緬懷。歸根到底,不是的童心未泯,也不是的本能所趨,而是嚴酷的現實生活,以及不盡意的現實境,讓暫時逃避現實,遠離煩惱與紛擾的境地,懷念孩提時代的童趣,以及藍天下做着童話般故事的美夢,一種心的釋放,一種愜意的回憶。

或許是在小時候的美夢,在自己生的旅途刻下深深的烙印,以至於在漫長的歲月裏始終不能釋懷,不能忘卻。

現實生活終究不是夢想,夢想與現實的距離,唯有用自己的腳步來丈量。有說:夢有多長,的路就有多長。不管你承不承認,並不是每個的夢想都能實現,也並不是每個的夢想都不能圓夢。畢竟有的,還是能夠幸運的實現夢想,那是靠自的努力,以及頑強的拼搏,還有不折不撓的執着而取得。並不否認,存在有僥倖心理,也有命運之神的眷顧。但畢竟幸運者極少,絕大數的夢想只能是鏡中花、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值得肯定的是,有夢想總比沒有夢想要好。因爲,畢竟有理想、有抱負、有憧憬,不會麻木得連自己夢想的望都沒有,做還有什麼希望,還有什麼求?不管夢想能否實現,但卻能給追求美好東西的理由,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勵自己不斷的去追尋。

但願美夢真,是善良的們,對居現實生活的維艱、不能稱心如意的行者,一個良好的祝願,一個美好的祝福。希望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未來是坎坷的。

  關於小學生夢想的散文三

記得自懂事起,在小學的作文課上出現的最多的題目就是長大了要做什麼?大家爲了拿到老師手中的那個“優”,個個是絞盡腦汁,各出奇招。自然答卷上就跳出了一系列的如:科學家、畫家、音樂家、……之類的“人生目標”。而那時的我們其實並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些什麼?只把看做課餘手中玩弄的水滸傳一百零八將紙牌,個個都是厲害的人物。把他們當成人生目標準不會錯,老師手中的那個“優”就跑不掉,“優”來了,自然父母的“零花錢”也就來了。

記得在讀五年級的時候,因爲我特別喜歡教我的數學老師,發自心裏覺得她是一個很可愛的女人。在那一年的小升初考試中寫了一篇我長大後要當一名教師,其間把對數學老師的尊敬、喜愛之情轉移到人生目標上,自然寫的是洋洋灑灑、情真意切,最後拿了個全鄉作文最高分,搞得我得意了整整一個暑假,重要的是我以此換了父母整整的“十塊錢”零花錢。在當時,它於我卻是狠狠的發了一筆“橫財”。

在若干年以後,在現實與夢想之間徘徊,在堅定與猶豫之間思索,突然想起兒時這件最初關於夢想的小小趣事,不覺啞然一笑。生活中的我似乎早已找不到那份兒時的快樂,在夢想的追逐上我似乎更找不到那份簡單,是生活的壓力讓我挺不起胸膛,還是我早已沒有那顆純淨的`心?在現實、責任、夢想……之間我將何去何從?當這一連串的問號跳出來時,我想,朋友們,她又豈是隻單單困擾我,撥動我一人的心絃呢?她不時時的敲擊着我們內心深處不願意打開卻不得不觸及的那一環嗎?

記得初中畢業以後,年少輕狂的我面對這花花世界、浮華塵世,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叛逆去解讀這個世界,隨之而來的就是墮落。玩世總會付出代價,在“蝸居”——坐牢的那段時間,還好有《罪與罰》拯救我的心靈,“魯濱遜”給我以信仰,“少年維特”讓我知道什麼是感性,這些無疑在我以後遇到困難,心裏孤寂無援時給我以力量,成爲讓我撐下去的一劑良藥。結束那段日子,反而讓我身上滋生出一種扭曲的自負——老子什麼都不怕。

帶着這份自負我徹底踏入了社會——一所“我的大學”。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眼高手低,我是四處碰壁,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最後也會因爲跟同事之間鬧的不愉快而辭職不幹。那段時間,說實在的比“蝸居”的日子還難受,一向自負的我突然覺得我已經沒有自我存在的價值了,自以爲很強大的內心一下真空了,人也好像要蒸發掉。我甚至搞不清楚白天與黑夜,自然也不明白吃飯、睡覺還有什麼意義。那是一種怎樣的頹廢狀態——當你找不到快樂,亦感知不到痛苦——徹底丟失了自己。

有一句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名言是這樣說的——人要麼在沉默中死去,要麼在沉默中爆發。而我,既沒有爆發我的精神原子彈,也沒有自絕於世界,我選擇了一種平緩的方式,一種痛定思變後的態度面對人生——我需要的是自信,不是自負。

卸下了包袱,輕裝上陣,自然是順風順水。後來,我進入了一個大型的建築公司上班,幹了沒多久,得到了領導賞識,破格提拔我,把一個50多個人的施工隊交給我管理,他們普遍年齡都比我大,而我才23歲。面對這些,我的確恐懼了。用斯巴達三百勇士面對羅馬大軍形容當時的心情有點言過其實,但用七月大考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最後,我用我的行動換取領導對我的肯定:年輕人,很有魄力嘛。

記得在初中化學課上學過,當水分子發生化學反應的時候,會產生氫氣和氧氣,這是一種質的變化。同樣,社會這所大學讓我原本自負的性格分離出兩種珍貴的東西——做人的自信和處事時的魄力,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人就好比一塊頑石,在生命的長河中不斷的接受沖刷和修葺,我也一樣。蝴蝶的蛻變讓她翩翩起舞,多了一份姿態;蟬的蛻變讓他明白什麼叫“知了”,多了一份智慧。我也一樣,每一次的經歷換來的每一次成長就如同大自然中的每一次蛻變,都或多或少給我增添些許光輝的字符。

明天我又將載夢而行,說到這裏,讀者朋友你一定會奇怪?說了這麼多,你的夢想到底是什麼?其實是什麼已不重要,說出來了,落了實相,朋友們一定會“虛”的一聲,原來是這樣,反而少了那份神祕。還有就是,夢想這東西是屬於我們每個人自己的,至於這杯蜜酒還是讓我們自斟自飲吧!朋友們又會問——你中間寫了這些是不是有點跑題啦?關於這個問題,我要答覆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要麼是一個人生目標,又或者是一種生活狀態,而大多數人的夢想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實現,既然如此,我們不妨把“大夢想”珍藏在心裏,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蛻變,每一份驚喜當成夢想的更新、實現。那樣的話,我們的人生就亦不會被夢想所累,自然兒時用夢想去換取零花錢的簡單、快樂也就隨之而來。

最後,朋友們,讓我們載夢而行…………。

  關於小學生夢想的散文四:

我小時候就懷揣一個夢想,夢想當一名太空員,還爲此發過誓,一定要當上,然而,好高騖遠的我最終放棄了我這一夢想,我應該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前途來。

世界上只有兩種學生,男生和女生,男生的性格嘛,多差異於女生,而女生的呢,也不願模仿男生,在青春花季,我們正值精力充沛奮發向上的階段,根據我們的性格特徵來看呢,大多數人都以懷揣夢想,等待飛翔,高空就在頭頂上,就看我們有沒有那雙隱形的翅膀,我們或許沒有愛因斯坦般冷靜的分析能力和鶴立雞羣的天才頭腦,也沒有莫言那樣下筆成章,出口嗔人的作家風範,但是我們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理想,比如,想當作家,就得有勇敢的寫作能力和良好的基礎,想當科學家,就得擁有超凡脫俗的創新能力及想象力,相當歌唱家就得有動人心絃的歌聲以及出口成章的應變能力,這些能力大多是通過性格演變出來的,“凡有所成,皆成性格”,此話說的很對,但是我認爲,這句話倒過來說,只要付出了努力,也是合理滴!!!

自己的路,得自己走出來,但是,滿地冰雪中如果別人走的多了,那也變成了一條路,我一直在爲自己找一個夢想,是想牛頓一樣,還是像托爾斯泰那樣呢?雖說是眼高手低,但我也得找一條路走,成功,沒有捷徑,不管是走別人走過的路還是自己開創新的道路,只要敢走,就要勇敢的走下去,因爲,滴水穿石,水落下來的多了,就把石頭打穿了,這不就通過石頭開闢了一條新路了嗎?這是水,堅持走這條路的結果。

水,是沒有生命的,他能持之以恆的滴落下來,難道我們這些集合了優秀知識的高等生物,連一條寬闊的大路,都走不了嗎?那聲和女生,儘管性格參差不齊,但是,衆人理想千篇一律,不是太枯燥,太乾癟了嗎?往一個眼兒滴,水就能穿石,抖掉身上的雪,就能找到人生的價值。

  關於小學生夢想的散文五:

“你醒來的時候,問候你好……”隨着一曲悠揚的歌,帶我們進入了開學第一課,同時,通向夢想世界的鑰匙也在同一時刻贈與了我們。

“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就一定可以觸到。”在節目裏,神舟十號唯一的女性宇航員王亞平阿姨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可是,朋友,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夢想看似是美麗的星辰,其實是如同“想夢”一樣漂浮不定、模糊的星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劉老師的氣浪紙飛機呢?它需要強大的動力(對於飛機來說)來帶動它,或多或少的動力,都會使飛機墜毀。夢想,也就像那紙飛機,需要動力,可是有時候,沒有動力的孩子們,心中的夢想竟變成了空虛的想夢!

夢想,想夢,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可是卻有天翻地覆地的區別。付麗娟姐姐,今年13歲,在跳傘隊裏訓練過程中把難熬的心情化爲了跳傘的動力。在一次跳傘前,她說過,只要她可以堅持做一件事,她就一定可以做好,不管是什麼。她能這麼說,是因爲有動力啊!鄰居的小妹妹,夢想做一名畫家,可是,每次詢問她,她都只是跟我說,怎樣的富可敵國,怎樣的風風光光。這就是想夢,光想不做,動力全失。

再說說我自己。我的夢想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華人,爲了這個夢想,我常常在看世界各地的名家優秀作品,幾乎日日都寫文章,有時候我悶心問自問,自己真得每天都認真爲夢想努力了嗎?的確,有一段日子,我從來未動過筆,即使寫出來了,也只有平時的一半好。我的動力,忽大忽小,非常危險,一點點不小心,就會像迷你彬一樣,玩着玩着,氣浪紙飛機就墜毀了。

想夢,還是有一味良藥可醫,變良藥就是“動力”,藥引嘛,自己慢慢思考,你肯定能找到。

夢想,也是一味良藥,也是“動力”,不過,它只是一劑營養液,用來維持營養,不然,它就會慢慢變小。

藍天下,草地中,小溪旁,讓我們聚集在一起,放飛那夢想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