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戲臺春秋散文

戲臺春秋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我所居住的小城,是頗有些歷史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因此,每當遠方朋友駕臨,我都會炫耀一番。多年下來,對於小城春秋,雖不能說了如指掌,起碼當個“業餘導遊”綽綽有餘。

戲臺春秋散文

幾百年前,小城曾經頗具規模。明末有一位兵部尚書致仕返鄉,大興土木,不顧逾制殺頭的危險,模仿京城的格局,將小城改建了一次,規模雖然不大,但極精緻,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一應俱全。據口碑相傳,當時的小城氣勢恢宏,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很可惜,從民國開始,小城逐漸破敗,很多非常漂亮的建築都毀於戰火,僅僅剩下了兩三條破爛不堪的古街道,惟一能證明曾經輝煌歷史的,就是那些腳下被磨得幽亮的青條石。

近年來,爲了發展旅遊業,政府把僅剩的古街用重資進行了修繕,重現當年的雕樑畫柱。在中央地帶,仿照舊例,重新修建了一座戲臺子,此舉得到了耆老的一致誇讚。據他們說,這個地方原本就有一座戲臺,檯面雖然不大,但是曾經有很多名角都在此演出過。那個時候,很多曲藝名家來到此處,演出之餘,能到處逛逛,置辦行頭、採買物品。耆老的說法,受到了一些年輕人的質疑:人家那些名家在哪裏置辦不了行頭?還來我們這個小地方?每當聽到年輕人這樣的疑問,耆老們都會長嘆:你們小啊,不知道,北京城裏曾經紅火一時的“八大祥”,其中有七家,總店就是在這裏!再者,山西的各大票號,在我們這裏都有分號,這些分號,那是除了總號以外最大的一家。那個時候,各類奇巧器物,京城也不一定趕上咱這裏多!

耆老們說的不假,小城的確還有過這樣輝煌的時候。據說,在大清朝的時候,全國有十一處陸路貨品集散地,小城就是其一,乾隆皇帝曾經御賜“旱碼頭”,民間貿易的繁榮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個地方,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九零四年,經時任直隸總督袁世凱的舉薦,小城正式開埠,由原來的民辦商埠變成了官辦市場。瞭解了這段歷史,每當我行走在古街的青石板路上,我都會不由自主憧憬昔日的繁華,眼前似乎看到了那時的場景。集市裏,客商雲集,迤邐其中,不絕於縷;戲臺上,琴鼓並作,水袖曼舞,聲韻悠揚,好一派祥和景象。可惜,這樣的景象,如今我卻只能靠想象來描述它了。

新修的戲臺旁邊,有一個木頭的架子,懸掛了一面巨大的銅鑼,架子上立着一副匾額,刻着六個大字:江北第一虎音。據傳,當年小城最繁華的時候,每天早晨,都會有一位老人,拿着鑼錘,施施然行至巨鑼前,猛力一砸,如虎嘯龍吟的鑼聲,響震四野,鑼聲響畢,老人仰頭高喝:開市嘍!據說,小城的店鋪商家,都以鑼聲及老人的吆喝聲作爲開門的信號,在鑼聲響亮之前,是不準營業的。那位敲鑼的老人,在小城裏地位超然,頗受商家尊重。這個敲鑼的差事,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勝任的,那必須經得民間商會的一致同意才行。就是那面虎音巨鑼,也具神威,平日裏,無論任何人,都不得擅動。這個規矩,不但商販們知道,小城裏的大人孩子也全都知道。所以,儘管銅鑼就立在戲臺邊上,但是,哪怕看戲的人再多,也絕不會有人去動它。現如今,如織遊人,大多喜歡站了鑼前,敲一棒鑼響,引起一陣歡笑。旁邊的戲臺上,則是空空蕩蕩,了無人跡。

今年正月裏,一位相熟的老大姐得知我也喜歡看戲,盛情邀請我去演出,戲呢,是她們自發的小劇團排演的,地點正是古街的戲臺子。實在拗不過,便去給捧個人場。臺上,老大姐她們極爲賣力地演繹才子佳人的故事,認真倒是認真,就是扮相兒差的`太多,一干老人所扮的“才子佳人”形象,給人的感覺,實在有點兒慘不忍睹。而且,他們所唱的是本地的一種曲種,不要說我這個外來戶,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喜歡聽的也沒有幾個。說實話,那天,臺下聽戲的人還不如唱戲的人多。既不能走,又聽不得,我只好與身旁的一位老大爺攀談。老人說,想當年,老戲臺子在方圓百里曾經紅極一時,在這裏演出的,多數是名角,連梅蘭芳、尚小云都來過,唱的是南北客商喜歡聽的崑曲、京戲,現在,商業不行了,那些名角也不來了。

我不想去矯正老人的說法,更何況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一時無語,只能點燃一根菸,眯起眼睛,在淡淡煙霧之中,定定的看着戲臺兩側的對聯

那上面,兩列行書:

古今人何遽不相及

天下事當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