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貝湖儷影散文

貝湖儷影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在神農路開通之後,我就一直喜歡經過她的身旁,前往屏東。雖然行走這段路,能夠透過煙波林影,一探伊人芳蹤的機會,其實也只有不到兩千公尺的短短距離……

貝湖儷影散文

她,我夢中的情人,就是有着高雄西湖美譽的澄清湖。她與原名柴山的壽山齊名,一水一山、一柔一剛,東西遙遙相望,共同建構出了高雄特殊的地理和人文景觀。澄清湖原名大貝湖,系因湖面形狀彎曲如貝而得名,後來也因爲湖平水澈、景色宜人而更名。雖然她已經改名良久,但是高雄在地人士,依然喜歡稱呼它的大貝湖舊名。人之念舊,由此可見一斑,當然我也並無例外。只是因爲我只能算是半個高雄人,所以在對她的稱呼方面,就變成國語的澄清湖和臺語的大貝湖了。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風霜,她嫵媚溫情的容顏,雖然已經和我原先的記憶有所差異,但是她那清新脫俗的儷影,依然深深地牽引着我那曾經年輕的心。過去,我曾經日日遠眺追尋,時時暗戀着她的芳蹤,也曾經數度利用假日時光,帶領學生投入她的溫柔懷抱。在那迂迴小徑、林影婆娑之中,映照水光粼粼的童顏歡笑。當時師生一同郊遊的場景,至今仍讓這羣已經爲人父母的當年小學生,念念不忘時時回味。

就因爲有着這份深植內心的悠悠情感,才讓我每次往返屏東之際,總會刻意繞道她的身邊,在曲意蜿蜒的翠綠林蔭綿綿鋪陳之中,細細品味過往曾經走過的記憶足跡。無論是在迎着晨曦的清晨,或是伴隨彩霞的黃昏,也不論是在綠意新芽的春季,或是落葉蕭蕭的秋天,走在湖邊水岸小徑,無限的湖光水色,總會在斜坡林影的.曲折迴盪之中頻頻換景。景緻迂迴,心情盪漾,整個人的腳步,似乎也不知不覺輕快了起來。

澄清湖,是高雄主要的民生水源地,原本系爲水源供應而建設,目前的自來水公司,就設在我所經過的道路北側內。也正因爲這樣,所以第一景的“梅隴春曉”景色,有一大部分就被這些建築物所阻隔。澄清湖的水源,系來自於南部重要河川的高屏溪,與杭州西湖的錢塘江、揚州瘦西湖的長江之水,頗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由於高屏溪水源四季榮枯未定,缺乏有如長江、錢塘江的浩蕩氣勢,因此只能興建攔河堰,採取人工取水方式,而後再以管路連通運送至湖區。

原本在她的南邊,還有一個小貝湖,兩澤互麗,湖水相益,中間有着一條小路蜿蜒凌波,猶如杭州西湖蘇堤兩側的場景一般。只是由於缺乏有計劃的疏浚,在長年淤積、雜草叢生的情況下,小貝湖終於逐漸失去了調節水利的沼澤功能,最後竟然在功利主義的思維下,被規劃成爲職業棒球場和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感覺真的有些突兀。否則,類似西湖的蘇堤、白堤和楊公堤的林蔭景觀,將可能於小貝湖出現,並且在這柳蔭曲橋的殊勝氛圍之中,說不定還會再度上演一出臺版的“許仙與白娘娘”傳奇故事。只可惜在這南臺灣的高雄,比較缺乏江南那種煙雨濛濛的氤氳氣象,因之透過那把詩意油紙傘所演繹而來的動人情節,大概也得花點心思另行編寫了。

在附近一座座高樓建築不斷鯨吞蠶食之情況下,一座原本穿越小貝湖湖心,連通對岸一所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中學的狹長水泥橋,也被無情地淹沒在周遭逐漸墊高的廢棄泥土之中,而成爲一條有着雕花欄杆的道路小徑。缺少了暴雨來臨時的滯洪調節功能,附近比較低窪的地區,就曾經發生過好幾次大淹水的災情。人類的貪婪、思維的狹隘,終於在上蒼輕輕地揮灑中,嚐到了濫用權力的苦果,只是木已成舟,顯然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在物換星移之中,以往對於澄清湖景區的鮮明記憶,也逐漸被一棟棟高聳的現代化住宅建築,給強勢的比了下去,以致於慢慢變得有些模糊了。而一條似乎不該開放人車通行的北岸環湖道路,卻硬生生地將這澄清湖北側第七景的“三亭攬勝”以及東南隅第八景的“蓬島涌金”景緻,嵌入於煙囂塵世之中。少了一點與世隔離的場景氛圍,多了大量車輛奔馳的虛華景象,現在的澄清湖景色,雖然其他六個景區的綠蔭倒影依舊,但在主觀的直覺感受上,似乎已經缺少了那份古樸的人文與自然和諧之美,以及在嫋嫋薄霧面紗下的幾許閒情雅緻了。

澄清湖師法杭州西湖,將湖區內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透過文人的藝術巧思,分成梅隴春曉、曲橋釣月、柳岸觀蓮、高丘望海、深樹鳴禽、湖山佳氣、三亭攬勝、蓬島涌金等八景。每一景區,皆有當時的名人在大理石上題字和賦詩,雖然詩句長短不一,但總有着一絲心繫中原故土的悠悠情懷存乎其中,如“天外雞聲春欲曉,一枝先爲寄江南”、“肇錫嘉名知意遠,錢塘潮溯涌金門”,與現在兩岸的時空環境,着實有着很大的差異性。

“慼慼四方愁靡聘,悠悠萬載願無窮。湖山一角蒼茫立,風雨高樓感慨同。”這是對第七景“三亭攬勝”景區的題詩。三亭,即是有如亭、淡如亭、清如亭,亭分圓形、六角、八角三種,採用我國固有的建築藝術型式,每亭可容納三、四十人。亭外草坪甚爲平整廣闊,拾級而下,在湖畔也有一片草地,沿岸的可可椰子蔭影下,安置有長條石凳,堪稱是晨起觀賞日出以及中秋賞月的理想地點。

“有如亭”,居三亭之中央,採北式圓形,金色亭頂,紅色亭柱,綠色吊簾,乃是標準的中國古代宮庭建築模式。“有如”二字,系取東晉祖逖渡江擊楫,誓曰“不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此江”。右側的“淡如亭”,爲六角形的南式建築,取自《禮記》“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意。“清如亭”在左側,採八角式之民式建築,其亭名系取自宋詩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三亭相輔相成,攬勝各具巧思,在那綿綿意境的娓娓鋪陳中,書寫着不同的人生際遇和豐採。只是,目前能夠知曉其意境,體會其內涵者,似乎也愈來愈少了。

第八景的“蓬島涌金”景區,是在湖區東岸突出於湖面的半島上。每屆黃昏落日時分,彩霞倒映湖中,只見光芒萬丈,波光粼粼,有如金波銀浪,涌向岸邊,頗似杭州西湖之“平湖秋月”景色。而“勝境蓬壺半島形,崇樓碧瓦覆朱櫺。明漪絕底環三面,月白風清暑不侵。汪汪千頃映朝暾,瀲灩金波漾紫痕。肇錫嘉名知意遠,錢塘潮溯涌金門。”這首題詩,已經將此一景區的天地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得月樓”建於半島之中央,揉合清宮頤和園千秋亭及佛香閣之形式,並有武漢黃鶴樓之風格,但其用色均照我國清代宮廷建築之規格,紅綠相間,富麗堂皇,引發吾人思古之幽情。只是,這原本的湖區半島,這大小貝湖相互麗澤之處,現已爲一條湖外道路所切割,缺乏了前庭腹地的有效襯托,得月樓那獨特的建築風格以及所涵蘊的水光天色美景,似乎也就相形遜色不少了。

每逢黃昏時分,這個位處於湖區東南的角落,總是有着不少喜好攝影的人士,倚着人行步道欄杆,等待最佳時機,以利獵取晚霞餘暉襯托下的澄清湖落日美景,而一張張絢爛綺麗的佳作,乃因之應運而生。只是,這些大地映象的畫作,似乎總是少了王勃在〈滕王閣序〉之中,那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貢長天一色”的意境風華……

附註:這張橘色黃昏下的澄清湖美景,取自於網絡圖片,湖面廣闊,天光水色。左側爲第八景“蓬島涌金”,上面的建築爲得月樓;右邊遠處高樓的前方,則爲第七景“三亭攬勝”景區之所在地。